这个牌子抄,产品再便宜点,肯定能火起来的!
开店就要整套的VI设计,Logo、IP形象,餐具、手提袋、打包盒,一个都不能少。
店铺弄潮一点,肯定有人来,生意一定好。
工业风火的时候,就改工业风,性冷淡风流行的时候就去学无印良品。
……
这是诸多餐饮老板对设计存在的误区。在亚洲吃面公司主理人痞子看来,“这些学的都是手段、表象,内心的东西是学不到的”。
因设计太二酸菜鱼、獅頭牌卤味研究所等餐饮品牌被人熟知的亚洲吃面公司(下文简称亚面),以目的为导向,思考着餐厅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需求,是否新开一家小店,就需要配备全套设计?
作为一家不断自我更新的公司,亚面也在反思当下餐厅所需要的设计是什么?餐厅的复合业态如何设计?未来,更受年轻人喜欢的餐厅有什么样的趋势?
总第 2454 期
餐饮老板内参 蔡大柒 | 文
设计要解决问题,
没出现问题,那解决什么?
如同前文提到的设计误区,很多品牌一上来就要设计手提袋、打包盒等,但店还没运转起来,反而有些顾此失彼。
“设计的根本,是解决品牌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如果问题还没有产生,解决方案就是过度的。”
接手犟骨头时,??亚面发现他们的产品——排骨饭、酱排骨已经在赛道里跑成功了,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此时需要的设计便是整理与表达,让餐厅更有辨识度,更像一个连锁品牌,而非夫妻店。
除了规划不同类型的店面门头设计,满足快速加盟的需求外,亚面做了更多有趣的表达。为了体现“大骨头”,亚面特别设计了扛着大骨头的肌肉男,此时,图像的说服力远超文字和数据。
IP形象也是众多餐饮品牌的设计“标配”,但痞子认为,“很多人要做IP,觉得人家有??,我也要有,但他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做个IP。????”
IP形象的作用,一是????识别,??一是运营。在??亚面的理念中,运营大于识别,好的IP能更好地表达品牌理念。
太二酸菜鱼的IP形象中,始终有对立的两端,一个是很二、只懂做鱼的老板,另一个则是非常精明的小二哥,常常念叨着自己的致富经,“5个人为什么不接待?为什么有钱不挣???”。
当然,故事的最初,只有二老板一个人自言自语,“4个人以上不接待”。店开到第四家后,才有了精明的小二哥,两人不同的理念碰撞,产生矛盾与冲突,才有了丰富的情节,让人更懂“太二的坚持”。
如同编剧理论中,人物是用来推动情节和制造矛盾的,好的IP也应如此,它不应该沦为背景墙,或是躺在汇报的PPT中,而是参与到日常的运营中。
亚面也为另一个品牌烤匠,设计了两个IP形象:酷萌的匠匠猫出现在线下店铺,专注做鱼,会为大家解读做鱼的N种秘诀。另一只AI匠猫,负责线上社群运营,喜欢和粉丝们玩在一起。
“首先要研究为什么要设计,??然后再说设计什么,??设计是目的,也是目的的呈现。????只是呈现??是表象的,会被放大,而它的目的被忽略了。”
IP形象的讨论最后,痞子这样说到,“目的”是他采访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也是他更关注的,而很多人对设计的误区往往在于忽略目的,只看表象。
品牌可以老少皆宜,
品牌语言必须精准打击!
在餐饮领域将年轻人的“创意”与“生意”连接起来,是亚面一直在做的。主理人痞子也提到,“我们更懂年轻人,整个公司的底层是亚文化”。因此,很多亚面打造的餐饮店铺都带上了年轻人专属的印记。
如超级一龙拉面,亚面打造了一条巨龙,盘踞在招牌上,并延伸出复古漫画、街头游戏、浮世绘等风格,让每家店都有个性、有热度,吸引更多年轻人。
在亚面创作的众多餐厅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潮牌店的影子,店员的工作服颇有跨界的潮牌风格,盘碗刀叉,更是潮牌店爱做的周边。
当然也有质疑声,店面如同第一声问候,如此“亚文化”的打招呼,会不会把人群限制住了?回到“目的”的讨论中,亚面的思路并非寻找目标客户,研究、呈现与之匹配的设计,他们更看重的是种子用户。
如同我们树立一个大目标,再拆分成小目标,每个人对标一个小目标,效率和成功率都会大打折扣。另一种思路则是把一个大目标拆成小目标,再找到关键目标点,??大家一起去推动。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一张牌推倒后,剩下的牌就会顺势倒下。年轻人便是这第一张重要的牌。
选择年轻人作为种子用户,也有成本的考虑。“年轻人的决策成本、沟通成本和传播成本更低。他觉得好吃,他就会发朋友圈,一个??老人家,你先沟通他,他会给你发朋友圈吗???不会的。”
老少皆宜是目的,??而手段一定不能老少皆宜,这也是亚面用了漫画、潮牌等新元素与年轻人沟通的原因。
近期亚面将再次启动「亚面见设2」??,集合粤式传统文化和现代展览的创意,对过往合作品牌进行再造、重塑,亚文化激荡着城市传统文化,打造出一个兼具多元互动体验、带劲品牌,更对青年人胃口的快闪空间。
这是亚洲吃面公司成立时的初心,也是他们与年轻人沟通的另一种方式。
让顾客有参与感,
才能在有需要的时候挺你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给用户强烈的这种参与感。”
如同你的智能手机,可以下载各种程序,老板们下载股票软件,就变成了股票工具,学生党下载游戏,变成了游戏机,白领们下载电影,变成了移动电影院。因为有了用户的参与,最终完成了产品,更独一无二,连接更深。
也如同现在的明星养成方式,通过投票送她出道,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变成明星,这些都有“我”的参与,而非传统的造星方式。
餐饮行业也一样,如太二酸菜鱼这个品牌的成长,也有着太多粉丝的参与,菜名等很多东西都是投票投出来的,近期它还为一位粉丝开了一家店(太二了!开博物馆、澡堂子,最近又给空乘小姐姐开了家店)。
“你只是卖了个东西给用户,??这种东西是很容易过时的,哪天别人卖得更便宜了,他就走了??。营销是解决??陌生人到熟人的关系,??而设计??、体验、产品、运营是解决熟人到朋友,朋友到家人的关系,??更紧密了。????”
更多的参与感,其实是创造更强的联系,在痞子看来,这种参与感实现了从用户到“拥护”的转变,虽然只多了个提手旁,却增加了拥护感。当你被质疑时,他便会站出来挺你。
没用好空间、员工
还吐槽什么餐饮“三高”
对于复合业态的思考,痞子的聚焦点更集中,而非外拓,不是将餐厅与书店、花店等业态融合,而是对自身的再思考——如何利用好时段,融合好多需求。??
如亚面最新设计的麻辣烫品牌——福客,营业形态便是复合的。
中午依旧以麻辣烫为主,二三十块钱,快速解决晚餐。下午在门口售卖一些糖葫芦、小酥肉,??既不浪费租金,也充分利用了场地与时间,调动了员工。
到了晚上,你可以多点一点,多搞一点好菜,从一碗变成了一锅,成为类似呷哺呷哺的小火锅,??变成了社交场景。
对于很多餐饮老板吐槽的三高——高房租、高人工、高原料,痞子不以为然,他觉得这恰恰是优势。
“租金高意味着你流量大,你人力高就证明人的能力高,??你的食材高证明你的食材新鲜。????为什么变成你的劣势呢?问题出在你没利用好,??是你在浪费。你交的租金是一个24小时的店,但是你只用了??饭点三四个小时,??一个全职的员工,??只在饭点时工作,??你用了很好的食材,但是你表现得很烂。”
对于复合业态的思考,便是对场地、人员的充分利用,低频与高频需求的结合。??
??比如太二酸菜鱼,如果只卖酸菜鱼,它一定是低频的。更复合的业态则是增加高频产品,有了米饭后,很多人就会把它当成工作餐,四个同事点一份鱼,再加上饭,120块钱,AA后一个人30多块钱,??解决了更高频的快餐需求。
胜中国在多个场景实现人工智能落地;北京华天将经营重点向线上转移,推出华天线上会员商城和自营外卖小程序;中国邮政开咖啡店,格力集团成立餐饮管理公司,瑞幸咖啡与中国茅台联手推出新品;多地“美食+旅游”带来了大量的游客……
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中国餐饮经济展现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鲜明特点。
在2日召开的第十七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表示,目前,中国餐饮业快速复苏态势稳健,“2023年全年餐饮收入迈上了历史新台阶”。她介绍,2024年1-2月,全国餐饮收入实现9481亿元,呈现出较强复苏势头,餐饮市场依然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中国烹饪协会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餐饮经济回升向好,餐饮收入实现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比去年上升1.2个百分点。
杨柳介绍,随着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各地积极开展文旅+美食、夜经济、展演+美食等促消费活动,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快速复苏。我国餐饮市场运行呈现出快速复苏态势稳健、数智化加速产业升级、消费者健康饮食需求上升、餐饮消费更加注重“质价比”、跨界合作开辟新赛道、“美食+”促进地方消费等特点。
杨柳同时表示,中国餐饮业在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本压力不断加剧、数智化转型仍显滞后、同质化竞争亟待破局、劳动力及人才短缺突出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和新挑战。
“近年来商铺的租金上涨抬高了企业及加盟商的运营成本,对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杨柳说。中国烹饪协会的调研发现,疫情后,餐饮企业租金大幅上涨,食材成本、人工成本居高不下,餐饮的“三高”问题在疫情后尤其突出。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对餐饮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挑战。一些餐饮企业为了快速进入市场,选择模仿行业内的成功模式,而不是投入资源进行创新和研发,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逐渐趋同,同质化问题日渐凸显。
餐饮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摄影/章轲
调研还发现,2023年以来,餐饮企业员工短缺问题越发凸显。55%的受访餐饮企业表示员工紧张,28%的餐饮企业表示员工极度短缺。餐饮业的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青年人才进入餐饮业意愿低、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越发突出。相比其他行业,餐饮业数智化转型仍显滞后,许多传统餐饮企业的投入和应用不够,创新发展不足。
“作为餐饮行业‘三高’(高房租、高食材成本、高人工成本)之一的人力成本,仍然是增速最高的部分,人力成本是近年来国内餐饮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业内专家牟宗庆说。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的调研也发现,餐饮企业自身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市场上缺少针对餐饮行业的大型软硬件开发商;很多线下餐饮门店的数据碎片化,如何实现数据线上和线下、内部和外部打通是个难题;餐饮企业的发展依赖头部的数据服务商,如何实现共赢,仍待破局。
牟宗庆介绍,目前,餐饮行业手工点餐、现金交易和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仍然普遍存在,许多餐厅仍然依赖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缺乏高效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标准化程度不高和菜品质量不统一导致客户体验的不一致性。此外,餐饮行业在碳排放和餐饮污染方面的问题依然明显,亟需改善和优化。
餐饮业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今年3月28日,商务部等9部门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提升餐饮服务品质,优化餐饮业发展环境,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美食名村”“美食名镇”,推出精品美食旅游线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餐饮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和自动化餐饮设备设施应用给予适当支持。健全银企对接机制,为餐饮经营主体融资提供便利。
第十七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烹饪协会等多方建议,加大餐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降低增值税率、提供税收减免、允许抵扣更多的经营成本。通过低息贷款、贷款担保、延长还款期限等方式减少餐饮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餐饮从业者对传统烹饪技艺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菜品。
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控制劳动力成本。同时,有效发挥行业协会平台机制作用,推动餐饮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与行业培训。打造一批校企合作示范项目,为餐饮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三高”指的是另外一种常见的餐饮业特点,即高房租、高食材成本、高人工成本,它也是餐饮业常见的问题之一。这个“三高”和“高投入、高风险、高人员流动率和低利润”不太一样,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高房租:很多餐饮业选择在商业繁华区开店,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但是商业繁华区的房租相对较高,对餐饮业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
高食材成本:餐饮业需要使用高质量的食材,以保证菜品的口感和品质,但高质量的食材相对成本较高,这也是餐饮业常常面临的问题。
高人工成本:餐饮业的劳动强度较大,员工也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些因素导致餐饮业的人工成本较高,给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压力。
总的来说,无论是“三高”还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人员流动率和低利润”,这些都是餐饮业常见的问题。餐饮业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