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一层一层被揭开,10个月的时间,让桥津上街遗址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
△遗址全景照。华西都市报 戴竺芯 摄
7月26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去年9月到今年6月期间,该院对新津县五津镇桥津上街考古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9100平方米,是成都发掘面积最大的汉代遗址!
△门道处铺设卵石,排水设施通往古河道,周围散落的生活用器有几百件之多,怎么看都不像民居。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汉代乡村遗址在四川发现极少!即使全国也不多见。
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汉代遗迹上,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间约150平方米的“饭店”。
灶还在 灰已冷
汉朝人可能在这儿“下馆子”
“这里出现了几百件钵、罐等生活用具,而普通人家是不需要这么多的。”发掘现场负责人杨洋说,“我们推测该房址是面店、饭店等用作商旅坊肆性质的厨房遗迹。”
△出土的汉代陶片(鼎、釜、盆、甑、折腹钵等,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这处标记为F7的房屋遗迹,是成都平原首次发现汉代商旅坊肆性质房址!汉朝人,可能就是在这儿“下馆子”。
成都平原此前也曾出土过汉代遗迹,但面积都在几百平方米。今次的汉代遗迹,是成都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而且保存完好!
杨洋介绍说,F7房址得以保存,主要得益于该遗址的汉代地层之上有厚约1米的洪水淤积层,对于汉代堆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F7出土的折腹钵,里面放置的有五铢铜钱(图据华西都市报)
筒瓦围起来的设施底部,发现了大量的灰烬堆积,和许多生活用器。此外还有少量纺轮和半两、五铢铜钱。这些东西,都佐证了该地在历史上的繁华。
此遗址的发掘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研究汉代基层聚落不可多得的资料。对于研究成都平原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聚落分布、经济产业模式、地形地貌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搞清楚了
这里就是“新津老县城”
桥津上街遗址,位于新津县五津镇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西北门,小地名林家院子。遗址西侧约500米即是岷江干流金马河。该地曾为新津县治所在地,至今仍有“新津老县城”之称。
这里,真的是俗称的“新津老县城”吗?
“此次发掘,基本厘清了该遗址的历史变迁。”杨洋说,“据新津县志记载,新津县城始建于北周孝明帝元年即公元557年。到了公元607年,县城迁到了五津镇,在此后的80年间,这里都是新津县城所在地。直到公元686年才迁到如今的县城城址。时至今日,该地仍有‘新津老县城’之称。出土的遗迹,印证了文字资料和‘新津老县城’这一说法。”
梳理发现,此处遗址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一处较大规模的聚落;东汉至六朝时期洪水经常肆虐形成数层淤积土,居民迁离;隋唐时期,新津县城迁至此地;元明时期此处仍有大量居民;清代变为墓葬区;民国时期因五津机场的修建该地再次繁荣起来。
从汉代到近代
各历史时期文物都有出土
在这约2000平方米的遗迹上,还留下了丰富的各历史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不仅仅只是汉代的。
唐代三彩器
唐宋时期遗迹中,发现了排水系统、灰坑、灰沟和房基。排水系统经过精心规划,与南部河道相接,系先挖基槽,然后用石板砌筑,顶部覆盖石板,现大部分已经被晚期人为活动破坏。排水系统围成的台地及周围发现有房基、灰坑等遗迹。发现的唐宋时期大型庭院基址,相关配套建筑设施和大量遗物等为确认新津隋唐县城遗址提供了重要依据。
带“王”字的兽面纹瓦当(明代)
此外,明代遗迹有房址,其上叠压的琉璃釉瓦当、兽面纹瓦当、“王”字瓦当等,说明了房屋的较高等级。
清代遗迹主要有墓葬,已清理24座。出土了青花瓷等诸多文物。
近现代遗迹发现有灰沟,灰坑,发酵池……甚至还有彩釉咖啡杯、“农业学大寨”瓷碗勺等物件。
总之,这里不仅仅是研究汉代基层聚落不可多得的资料。对于研究成都平原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聚落分布、经济生产模式、地形地貌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成都自古就是
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
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一带一路”经济,而新津县正处于历史上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要路过新津县尤其是老县城所在地五津镇。
充分发掘遗址历史文化内涵,与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相互契合,对于研究成都历史,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
内容来源:综合成都商报 成都日报
华西都市报
编辑:雕刻时光
螳螂软装艺术
< class="pgc-img">>汉中天汉景逸酒店是一个具有地方人文情怀的新中式风建筑群,依附汉江之滨的园林式景观布局,使建筑生长于自然生态环境之中,绿树婆娑、竹影摇曳、鸟语花香,酒店内处处是院落,回转即美景。 作为天汉文化公园的一部分,在文化主题上承袭了汉风雅韵的地方特色,在整体软装设计中将充分体现汉风、竹等地方文化主题内涵,将汉代文化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元素,以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描绘静泊淡雅、清心雅致的东方文化情趣。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主楼大堂
主楼大堂,空间四周玻璃通透,湖光山色尽览无余,柱列姿态高耸。琉璃竹叶片从天而下与竹丛影像构画的艺术主题背景相映成趣,引领宾客直达总台。大堂走廊时尚的艺术品,无不凸显了空间的含蓄、多变、光影丰富的华丽品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主楼大堂休息区及大堂吧
整体空间延伸大堂的稳重性,繁华簇簇的艺术灯饰,灵感来源于汉中市花旱莲。衬托空间特有的灵动感受,打造一个适合于商务接洽且放松宁静的休息空间,舒适简约的家具,让客人处处体会沉浸大自然的美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主楼橄榄意餐厅
主楼宴会厅
主楼最大的宴会厅,艺术吊灯的灵感来源于雨后竹叶划过露珠。将水晶珠一颗颗串联构成竹叶形状,灵感灵活运用,在提升整个空间的底蕴文化的同时,又有一番诗意与情调。地毯选用蓝绿色为基调,当雨水落入湖面,泛起了一层层涟漪,湖面飘落了些许落叶,让人沉浸其中,享受每时每刻,给人温馨与幸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主楼中餐包厢
主楼中餐厅包含10间不同主题的独立新中式轻奢风格包房,清新高雅,整个空间大量的中式元素和高处不胜寒的风景,成为餐桌边最美的辅助品。餐椅的椅背巧妙地结合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羌绣”成为本空间的另一个亮点。
主楼全日餐厅
开放式布局的全日餐厅,在顶面设计上采用简洁的横向线条,搭配香槟金不锈钢隔断,极大地展现出空间的简洁与精致,明档区则采用竹节艺术玻璃来展现竹的形态,形体大气而不张扬,细节处精致而富有变化。结合精致的艺术品摆件,衬托出空间的东方意境之美,隐喻内敛中蓄势待发的生命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主楼客房
主楼客房采用尼斯木饰面、米色布艺硬包,竹编纹、镜面刻花、主题性床背景,家具简约现代又略带禅意。整个客房力图营造出轻松、恬静且柔美的自然景观气质。阳光可以肆无忌惮地照进去,走到窗边甚至还可以眺望江边美景,稳重却不失清新,让人好感度暴增。舒适度是天汉景逸的王牌,房间铺满华美低调的地毯,造型别致的灯饰和写意的挂画,都让客人感受到酒店把古典雅致和现代轻奢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 class="pgc-img">>贵宾楼外观
核心材料、色调取自中国传统色彩、工艺、材质与自然元素。宝蓝、枣红、金色,在古代皇家及贵族中运用广泛,是最具有中国代表性的尊贵色彩。通过新的手法及工艺运用在家具、布艺、灯具、地毯及艺术品之上,贯穿整个贵宾楼。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手工艺、刺绣、漆器、宋锦等将细节处处理到位,富含艺术价值的同时又经久耐用,极大地体现中式的华贵。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贵宾楼接待厅
贵宾厅的接待空间以山水漆画为主背景,使得整个空间气势蓬勃又不失沉稳安静。旱莲花主题的地毯设计,增加了整个空间的灵动性,处处体现汉中当地风土文化。
< class="pgc-img">>天汉景逸酒店完美地诠释了汉中最精华的秀丽之美。精致的园林,坐拥一线江景,宛如仙境般妖娆迷人,让客人远离城市喧嚣,漫步园中也成为不同寻常的美妙之旅。
直对南亚菜系满怀憧憬。
最近中式餐馆推介的不少,偶尔换换异域风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次探访的食肆取名“魔性”,叫做汗吧吧(Khan Baba),主打巴基斯坦、印度菜系,坐落于北京五道口展春园西路蓟鑫大厦北侧2层。
当这块招牌映入眼帘之时,着实让我震了个惊。
< class="pgc-img">>纳尼?不会是停业了吧?
但我本着吃货的执着,特意打个电话来咨询。
“嘟嘟”几声,
还好,
听到了期盼中的回应,
只听携带浓厚咖喱味的英语萦绕在我耳畔,听声音似乎是个大叔。
很幸运,店铺照常营业。
探店继续~
< class="pgc-img">>走廊两侧贴着一幅幅吃食的海报。
“汗吧吧”在这里又被译为了“汗巴巴”,虽然音译可以选择多种同音字,但这店铺也太随性了吧,弄得我真的有点“汗巴拉巴拉”的了...
走进店内,果然是个Uncle,“原装进口”的巴基斯坦大叔。
大叔很客气地将我们指引到了座位。
我想象的木有错,店内环境确实“简约”。
点完菜,开始进入正题~
鸡肉砂罐
大叔上的第一道菜,着实又一次把我震了个惊。
< class="pgc-img">>纳尼?
这不是南昌的瓦罐汤吗??
后来看店家介绍,才发现此罐非彼罐。
这个砂罐名曰Handi,是一种开口宽,容量深的烹调容器,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印度北部地区较为常用。
用这种罐子进行肉类的烹煮,无疑能使食物受热均匀,精华汇聚。
再谈谈这道佳肴,
鸡肉软嫩爽滑,配上独特的极复层次感且异常开胃的橙色酱料,真的是美味爆棚。
黄油馕饼
< class="pgc-img">>提起印巴菜不得不说到馕饼,这家店的馕饼嚼劲不错,口感饱满香甜。
< class="pgc-img">>当馕饼抹上鸡肉砂罐的橙色酱料,
然后在撕咬一口,
柔软蓬松的面饼搭配上开胃清新的香料,
又是一阵味觉风暴~
印度香米
< class="pgc-img">>咖喱伴侣,必定有米。
特意点了一份印度香米,搭配咖喱,无可比拟。(许久不见的押韵梗)
这种类型的米米形修长,颗粒分明,微微弯曲,
如同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月牙儿,
甚是可爱。
但是,味道嘛,中规中矩吧。
巴基斯坦式炖牛肉
< class="pgc-img">>以牛肉、洋葱、番茄以及特制香料打造而成的巴基斯坦菜肴。
牛肉配上酱汁异常浓郁,口感很好,
当然,酱料更是拌饭、抹饼的又一大利器~
传统巴基斯坦奶茶
< class="pgc-img">>奶味浓郁的奶茶,其实感觉已经蛮甜了,完全不需要糖包的加持。
阿富汗柠檬茶
< class="pgc-img">>茶味更浓一些,能品出淡淡的柠檬香味,
不过我还喝的不太习惯。
烤牛肉
< class="pgc-img">>本来对这道菜满怀期待,
可是当这道菜上桌之后,光看品相便让我大失所望。
牛肉一看就失去了光泽,意味着没有汁水以及粗糙。
尝了一口,也确实如此。
烩羊肉
< class="pgc-img">>这道菜同样不符合我的口味。
羊羊的膻味有待处理的更好,
这种红色的酱料味道缺乏层次感,且调味较为“重口”,不是我的菜。
混合蔬菜咖喱
< class="pgc-img">>最后加点的菜肴,运用了姜、蒜、番茄以调味,蔬菜则为时令蔬菜。
又是一种不同的香料,味道还行,
但我更喜欢鸡肉砂罐与炖牛肉里的香料。
< class="pgc-img">>可以说,这次汗吧吧餐厅之行,是惊喜与失望并存。
- 见识到砂罐烹调的惊艳,也感受到不习惯的香料品种。
- 领悟到南亚厨子对于香料的执着,也体会到他们粗犷的一面。
最后,
吃食已光,香气仍在,
大叔客气地引导我离去,
回见走廊上色彩斑斓的美食海报,
我知道我还会来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