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期间,老乡鸡花式营销成为了餐饮界的明星,跟低调的海底捞形成了鲜明对比。可就在在这两个月,低调的海底捞“不情愿”的上了三次热搜。
第一次是因为菜品涨价被顾客吐槽;
第二次是开了一家“十八汆”面馆;
第三次则是推出超级平价面馆再引关注。
< class="pgc-img">>海底捞在北京酒仙桥附近被爆出开了“十八汆”面馆后,随后又在成都肖家村附近,开了一家面馆“捞派有面儿”。
不知为何,疫情之后餐饮大佬们纷纷转向平价市场。西贝的子品牌“弓长张”疯狂寻铺,这个品牌定位为国民食堂快餐;喜茶也推出了平价副品牌喜小茶,并于4月初在深圳开业,最便宜的一杯奶茶只要7元钱。
其实这些大佬的动作中,最让人敬佩的还是海底捞的新品牌“捞派有面”,因为价格实在超出我们的固有认知。特色凉面仅需2.99元一碗啦,带肉的炸酱面也只需要5.99元。
< class="pgc-img">>不得不说,海底捞这招“降维打击”使用的太绝,给很多餐饮和非餐饮人真正诠释了什么叫真正意义的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一词来自于科幻小说《三体》,《三体》中的降维打击是指将攻击目标所处的空间维度降低,致使目标无法在低维度的空间中生存从而毁灭目标。降维在通俗讲就是指被可能根本不相关行业的“敌人”打败。
以餐饮业为例,在以前人们的印象中,许多餐饮老板文化水平都不高且很low的生意,但现在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IT和零售精英进入餐饮行业中。
比如在北京,许多获得投资、发展迅速的餐饮企业,老板们的共同标签都是“高知”、“学霸”、“IT男”,比如北大学霸张天一(霸蛮创始人)、高知IT赫畅(黄太吉创始人)。
近年来做得风风火火餐饮人许多来自华为、宝洁等大公司,他们从一开始做餐饮,就具备大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思维,在认知和能力上碾压传统餐饮人,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降维打击。这些人选择在餐饮行业创业,他们的竞争对手许多都是学历不太高、没有大公司经历的小老板,胜出的概率自然就大了许多。
原来餐饮行业从业者,以前根本想不到,可能抢了他们饭碗,打败他们的竞争对手居然是一群来自大公司的IT男。
因此互联网大神凯文·凯利说:不管你们是做哪个行业的,真正对你们构成最大威胁的对手一定不是现在行业内的对手,而是那些行业之外你看不到的竞争对手。
《三体》里有一句话特别经典:毁掉你,与你无关。
看到这里,估计你也大概知道为什么海底捞要做面馆了。
众所周知,海底捞在火锅市场早已成为不可逾越的头部企业,也正因为是“不可逾越”也预示着他在火锅市场这个赛道的遇到了天花板。
我们认真去回顾海底捞过往的消息也能知道,海底捞从来不想只止步于火锅,而是一直在追求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业态的布局。
对于很多餐饮的大品牌,因为消费的人群减少,导致收支严重不平衡的现实,反而是那些小而美的快捷餐厅能够站稳脚步。
< class="pgc-img">>我们常说的消费升级、消费降级、消费分级,都属于对当时消费市场趋势变化的观察。然而,身为头部品牌的他们,往往能比普通的餐饮老板更能精准地观察到这些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
而对于海底捞这一次进军中式快餐市场,一定也是早有部署,而不是一时兴起,他们早就想要在中式快餐市场中分一杯羹了。
海底捞走这步棋绝对不是一时兴起,对于海底捞走这步棋的原因,笔者分析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 class="pgc-img">>1、趋势所迫,实在无奈
(1)众所周知,海底捞已经是火锅系列的佼佼者,但也意味着,它到了天花板。
作为火锅业佼佼者的企业,海底捞以优质服务和超高流量而闻名。
依靠渠道下沉、大量开店和成本管控,海底捞得以实现营收增速达60%,净利润复合增速超80%。然而,翻台率的下降、单店营收的下滑、净利率的减少,这些都是海底捞目前所遇到的天花板。
门店的扩张带来营业增长的收入的同步增长,然而净利润增速却出现明显下滑。尽管海底捞强调,2017年新增门店中大部分是下半年开张,盈利能力尚未显现。但是,数据对比显现出的明显的规模不经济现象也不容忽视。
(2)大环境不好,同品类竞争愈发激烈。
受疫情影响国内经济极剧下滑,消费者的消费力、意愿有所降低。在消费者降低了可选消费开支、尽量减少聚会的新形势下,快餐店成了餐饮业的热词。
对一家餐饮企业来说,收入和利润的增加只有三个来源:老店的收入增加,新开店收入的增加,成本端的压缩。
老店的收入增加=人均消费金额和翻台率的提升。
新店的收入增加=新开门店数和新开店翻台率的爬坡速度。
成本端的费用=原材料和易耗品的成本支出和员工成本支出。
而早在去年,传出海底捞优质成熟门店的情况是,一线和二线城市的门店增长已经停滞。翻台率增长停滞正是是导致一二线城市同店销售停滞的原因。
还记得海底捞曾经是典型的“不差钱”企业。公司不仅很少银行贷款,连风险投资主动找上门送钱都不要。然而,随着海底捞的扩张越来越大,它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净额无法覆盖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本支出。这也是海底捞要疯狂集资的一个体现。
另外,从火锅行业的通病来讲,慢餐火锅的翻台率增长空间原本有限,加上门店扩张分散客流量,翻台率增长趋缓甚至下降成为必然等等,这些不利因素无一不是决定了海底捞伸手可及的天花板。
对于很多餐饮的大品牌,消费的人群减少、成本居高不下导致收支严重不平衡的现实,反而是那些小而美的快捷餐厅能够站稳脚步。
2、主力消费群在改变
对于餐饮从业者而言,如何把握大消费的趋势变化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简单来说,快餐的模式更轻、回本更快、更容易规模化复制,毕竟当下趋势从享受型的消费模式转移到刚需型消费,为什么这样说呢?
海底捞火锅来说,你不可能天天去吃吧?中国绝大部分的消费群体都是平民老百姓,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回顾去年,你经常消费的单均在200+以上的品牌,你一年消费了几次?
但是中午饭,晚饭,简餐,这些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大部分打工人群,每天都得吃饭,这就是刚需消费了,海底捞走这步棋,有利于把内部资源最大化,下沉市场有更大体量的人口基数。
3、内部资源最大化
自海底捞出世以来,这个品牌深得消费者喜欢,包括消费者自行传播的口碑,及服务好这个理念深得人心,创立这些年,“海底捞“早已不是纯火锅品牌,它的品牌势能是很多餐厅品牌难以比拟的。
品牌共享:此次取名“捞派有面儿”,可最大化地将海底捞过去沉淀下来的品牌知名名度共享。
会员共享:海底捞的会员体系众所周知,它有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并且身为火锅系列的头部企业,具有多年的品牌效应及知名度,让人信得过。
供应链共享:可以最大化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将供应链的边际成本降到最低。
当时海底捞表示,面馆的目标业务能够为海底捞集团业务提供协同效应,并符合海底捞集团的战略方向及发展计划。而作为上市餐企,海底捞对资本运作也更熟。加上海底捞多年来积累的中央厨房和供应链优势,这次推出十八汆和捞派有面儿,颇有点水到渠成的味道。
尤其在疫情期间,中国整个餐饮格局可能都会有大的改变,海底捞的运营成本控制显然更容易在艰难的环境中活下去。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中小餐饮来说,可以从此次海底捞降维事件中是否可以学习到他们的一些优秀经验,笔者总结了三个降维打击的经验和方法,希望对各位餐饮人有帮助。
< class="pgc-img">>选好品类方向
降维打击,切记自己把自己搞死,在选择降维打击的策略前,先定位好自己要做的品类方向。
1、正餐快餐化、大菜小做。
这两年,火得一塌糊涂的酸菜鱼米饭、火锅鸡、烤鱼饭都运用了这一方法,把原本正餐的品类简餐化,把原本要三五个人才能品尝到的美食做成一人份,满足大家的口欲。像探鱼,蛙来哒,他们就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以下单人餐:
< class="pgc-img">>2、食品餐饮化,餐饮食品化
食品餐饮化的典型——康师傅牛肉面馆,利用康师傅方便面的食品IP,把工业制品转化为新鲜的牛肉面,这样的食品企业可能会是未来餐饮的竞争新势力。
餐饮食品化的典型——螺鼎记螺蛳粉,连锁积累品牌势能后,通过增加电商渠道,出售方便螺蛳粉产品,进一步扩张了规模,增加利润。
< class="pgc-img">>还有海底捞的火锅底料以及自热小火锅,单品月销上万很平常。
< class="pgc-img">>3、地方小吃正规化、全国化
这个方法的代表是柳州螺蛳粉、武汉热干面、天津煎饼果子。
西贝莜面村,将正餐的菜,以特色菜的模式呈现,区别于正餐品牌常见的厚重感,西贝的品牌形象也往着时尚、年轻的方向打造。这样的定位,使得西贝的目标客户群比常见的正餐品牌更广,更容易实现规模扩张。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梳理好流量架构
这里讲的流量结构其实是做餐饮的本质,餐饮的本质就是一门流量生意,无论做新品牌还是老品牌做深耕,精准的客群流量和忠实会员是你发展的基石。
会员体系不但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店的情况,还能让你更亲密的与消费者接触,无论刺激消费这块,还是说之后的转型,这批人绝对是你的财富。
拿西贝来举例子,在疫情期间,西贝很多门店的店长,都熟悉了如何运作“私域流量”。在疫情期间,他们通过微信群加大整个线上的传播,通过线上外卖的方式来转化那些可能要到店消费的人群,变成了外卖的客群。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生意,流量是生意的本质,流量决定客流、客流决定现金流、现金流决定利润。下面,跟大家揭秘实体餐饮都适用的“4F”流量组织法则。这个方法已经在三十多个餐饮店实操过,普遍实施后在3个月内营业额能提升250%。
< class="pgc-img">>流量组织分为4个环节:引流、截流、回流、分流,四个环节构成一个闭环,笔者将四个环节组成的闭环(圈)称之为流量池。我们在构建流量池时不仅要关注是否有新进来的水,还要关注池子里的水是否流动,没法流动的水我们称之为死水。
流量池的起始点为引流,引流环节我们关注的是到店数量,因为到店人数直接影响门店的营业额。在引流的入口上,分为三个渠道,分别是线上、线下、社群。
线上渠道包括朋友圈、大众点评、抖音、公众号投放;线下渠道包括店铺门面、异业联盟推广;社群渠道有自建社群和非自建社群。
流量引进来后,要有有效的拦截,截流环节我们关注的是客户信息的留存和钱的留存,截流影响餐厅经营的利润。留下顾客的钱(预付款)就有复购的机会,留下信息就能给顾客做二次营销。
流量有效拦截后,就要让顾客产生重复购买,我们称之为回流。回流环节我们关注的是客户养成,培养顾客到店消费的习惯,让消费者对你念念不忘,这直接影响了门店的发展体量,常用的手法是消费赠、周期赠和会员特权。
流量在手上,想要进一步扩大的话,就要学会让池子里的客户帮你做传播,这会让你的营销事半功倍。分流环节我们关注的是裂变动作和裂变种子数量,要用简单可理解的动作让目标人群为你快速裂变。
通过四个流量环节的设计,影响餐厅四个核心指标,即营业额、利润、发展体量、发展速度,也就决定了一家餐厅的天花板及成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把握品类关键点,明确核心卖点
其实,纵观海底捞的成功路径,就会发现它是一家非常擅长玩一招致胜的餐饮企业。
在做火锅的时候,海底捞抓住了火锅社交餐饮的属性,死抓“服务”,让人吃得得体、享受极致服务体验;同样的这次切入快餐市场,海底捞再次稳、准、狠的找到了快餐刚需的属性,把性价比做到极致。
不同品类的核心卖点一定不相同,比如茶饮,茶饮品牌的核心卖点有两条主线,一是刚需、二是社交,刚需茶饮的代表有益和堂、一点点、coco,社交茶饮的代表是奈雪、喜茶、813等。
其实你会发现海底捞走低价策略是水到渠成,因为有强大的供应链做支撑,就算是5.99一碗面都有钱赚。而对于大多数餐企来说,如果照搬这种模式,很有可能是杀鸡取卵。表面上是一个5.99的面,后面的技术,流程,供应链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
其实,纵观美国餐饮市场,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在本土的定价也十分具有低价优势,因为它们无一不拥有成本领先优势,切勿本末倒置为了低价而低价。
任何行业做降维打击,切忌拿过去的成功经验照搬到其他赛道。善于抓住本质才是高手,当我们决定去其他赛道竞争,就把新品类的核心点明确,并把核心店发挥到极致,打造强有力的消费理由。
< class="pgc-img">>每一个成功的餐饮企业都会经历两道坎,第一道坎,是刚进入市场,如何“活下来”?第二道坎,是面对竞争,面对市场变化,如何“活下去”?
餐饮行业如今是红海一片,如何突入市场并且站稳脚跟,差异化是核心。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才算真正进入了餐饮行业,接下来要面对的,是管理和经营考核的开始。
< class="pgc-img">>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本文作者三木老师,由餐饮界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新闻
“今天‘奈雪的茶’在美团外卖上可以外 送了,快点起来!”“吴山烤禽开门了,要不要 给你带一只?”……随着一批批企业有序复 工复产,城市开始“动起来”了,与生活生产 息息相关的餐饮、便利店、理发等商贸服务 也在“万物复苏” 中。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截至2月16 日,市商务局监测中的明康汇、罗森、可的、 苏宁等7个连锁便利店品牌700余家门店 中,已有50%恢复营业;世纪联华、华润万 家、永辉、沃尔玛、物美5大品牌超市的开业 率则几近100%。
不过当前, “宅家抗疫”仍是“主旋律”, 由此也涌现出许多消费新热点:传统“面对 面”快速转型线上“轻松购”;朋友圈“厨王争 霸”催生“面点热”; “Tony老师”成为“稀缺 资源”,开启“熟客限定”模式……
奶茶、烤鸡、大排档纷纷营业
外卖平台助力传统餐企 “极速上线”
昨天,杭州人挚爱的吴山烤禽两家门店开始出 售烤鸡。一大早,其吴山老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社区还特地在店门口装了摄像头,以防止人群过于 密集。
不止吴山烤鸡,在朋友圈中被呼唤频次最高的 奶茶、烧烤、大排档等也都纷纷开始营业。2月14 日起,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开设外送服务; 2月 16日,黄龙大排档恢复外卖……点点手机,心心念 念的美味“直达”家门口。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杭州企业复工,杭州餐饮集 体订餐也迎来了一波小高潮。
昨天,西湖边的楼外楼接到了200份团体外卖 盒饭预定。 “数量比之前有所增加,因为上班的人增多了。”楼外楼相关负责人预估,后面订单还会继续 上涨。2月13日复工的新庭记,近期订单量也呈上 升趋势。 “除了平台上的外卖订单,还接了一些企业 的盒饭定制业务,30份、50份的都有。”新庭记董事长彭绍庭介绍。
实际上,为了防疫需要,杭州也大力引导和劝 退各类群体性聚餐,并发出减少和停止堂食经营的倡议。
日前,杭州市市场 监督管理局、杭州市 餐饮旅店行业协会、阿里本地生活服务 公司发出通知,倡 导全市餐饮单位、 生鲜连锁店、菜场 商家通过饿了么 “传 统餐企快速服务保障 小组”极速上线,将堂食 运营转为线上运营,将菜场 “面对面”转为线上 “轻松购” , 将传统堂食需求、生鲜 采购需求引入线上餐饮、线上新零售服务区域,弥补 歇业期间、营业时间管控等带来的成本损耗。
“商家还可以利用饿了么平台空间分离的优 势,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下的‘安心送’‘无接触配送’服务中的点餐、送餐、取餐模式,减少宴请聚餐和堂 食占比,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杭州市市场监管 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社区美发店零星开工
更多的 “Tony老师”还在回杭的路上
“剪好了,还满意吗?”昨天下午3点,位于古墩 路上的社区美发店“尚剪发型”悄悄营业了,老板余树军接待了春节后的第一位客人。“这是位老客, 在微信上喊了我好久了,今天特地过来让我帮忙剪个头发,我打算明天正式对外营业。
” 据了解,这家小店由余树军和另外一名江西员 工两个人维持。余树军是桐庐人,江西员工今年留在杭州过年,因此无须居家隔离。“昨天社区告诉我 可以恢复营业了。这不,我今天先准备好84消毒 液、酒精、体温计、手套、口罩、消毒箱等物品,把店 里全面消毒一遍。
” 不过,由于接待能力有限,余树军目前采用的是微信预约制,一般只接待老客。
更多类似的社区理发店,目前已在准备开张阶段。“我还在等社区通知,但应该快了。”这两天,天水巷“星期天美发”的老板大罗刚从老家遂昌回到杭州,正一边忙着联系社区申请复工,一边准备复工需要的防疫用品。
相比灵活机动的社区店,品牌连锁美发机构恢 复营业的步伐则相对缓一些。西溪银泰城M+prored 烫发造型店、侨治V+创始人张嘉玲表示,目前其店铺的复工证已经申请通过,但由于整个商场还处于停业状态,计划3月1日再正式对外营业。记者向杭州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了解到,由于杭州连锁品牌美发机构复工审批需要一定流程,且这些机构9成以上为外地员工,返城需要时间,回 杭后或还需要居家隔离观察,因此这类品牌复工的 时间还需再迟一些。
“厨艺小白”速成“面点师”
面粉、黄油等 “甜品套餐”产品热销
“宅家模式”下,出于生存所需和消磨时光, 不少人将精力花在了厨房中,朋友圈也开启了一 轮各展神通的 “厨神争霸赛”,而面点是其中最热 门的一个品类。
“按照小红书上的菜谱,想吃什么自己都可 以做。我已经尝试做了舒芙蕾和蛋挞。 ” 以前常自嘲“手残”的徐莎莎压根也没想过,零基础的自己也会成为面点小能手。如今,电动打蛋器、 蛋挞皮、淡奶油和炼乳等已占据了她的厨房, “过几天我还打算做椰丝小方和芝士流心挞。”
”和徐莎莎一样,近期社交平台和视频网站上都涌现出不少“面点师”,连原本定位“时尚” “美妆”的博主们也开始切换路线做起了“宅播”和“吃播”,在镜头前展示自己厨艺。
疫情催生的这股“面点热”,反映到销售 数据上十分可观。华润万家施家桥店的采购人员统计,该门店面粉类销售对比1月增长了 100%,其中低筋面粉特别俏。“这几天我巡店 的时候就发现,来找低筋面粉的顾客比以往多了不少。
” 联华华商的数据也显示,低筋面粉的销量约为去年同期的两倍,另外奶酪、黄油以及炼乳等甜点调味品销售额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黄油类商品的增长最 明显。另外,记者在 淘宝搜索了“低筋面粉 ”关键词,占据销量榜首位的一家店铺月销超5.5 万份,店铺评论中也能发现不少“假期面点师”的点评。
<>时候喝的奶茶你还记得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奶茶已经悄悄的潜入了我们的生活
并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最早的记忆
是小时候放学门口小摊上的奶茶,
没有品牌,没有店面。
路边支个摊子,整齐码上一柜粉盒子:
红色是草莓味,也可能是西瓜;
绿的是苹果味;黄的是橙子……
有人来买了,
便舀上几勺,加水一冲,放几块冰,
塑封,摇匀,便完成了。
然后再配上一份炸年糕,
感觉自己在路上都可以横着走。
第二个记忆点就是
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奶茶,
那时候的广告还没有很多,
碰巧大家又都喜欢周杰伦。
所以广告一出,
身边的人都疯狂的在模仿,
幻想着自己就是广告中的女主角。
去超市必买优乐美,
喝的时候幸福指数立马上升10个点。
其实奶茶最早起源于印度
然后再逐渐传入中国
在国内经过一系列的发展
才形成我们今天喝的奶茶
不知不觉,
上海的奶茶已经在我们
不自知的情况下
走过了许多个时代变迁
「那些年我们喝过的奶茶还记得吗?」
浮生若茶
浮生若茶,一家具有浓浓香港味的店,被香港黑白淡奶公司评为最具人气港奶店,装修风格很有老香港的感觉,仿佛置身于香港街边弄角享受正宗丝袜奶茶,他家的奶茶,入口滑而不腻,茶味重,奶味香。快带上你的那个Ta,一起去浮生若茶拔草吧!
人均:14元
地址:长宁路999号多媒体生活广场1楼
希望先生
希望先生,正宗的台式黑糖珍珠奶茶,他家的奶茶绝对少见绝对正宗!奶茶的用料都很好。珍珠奶茶是主打,茶味很足,珍珠是用黑糖熬的,口感糯糯的,中间还有夹心。奶香味也很正,那种醇厚感让人很是喜欢,甜味不重,不会腻。
人均:14元
地址:龙之梦购物中心A座B2层
幸福侯彩擂
牛魔王黑砖奶茶是侯彩擂的拳头产品!天然黑糖加上手工磨成的洋菜粉,口感滑顺无比!加上上等红茶调配,整杯茶含丰富的红茶香气之余,Brown sugar带出的奶茶味更是浓而不腻!哈泼椰果奶茶和珍珠奶茶味道也都超级棒!告诉你哦,幸福侯彩擂是世界第一杯珍珠奶茶的发源地,奶茶控必须走起啊!
人均:16元
地址:金虹桥国际中心地下二层LG2041
米 芝 莲
米芝莲,一家需要等待很久却值得等待的奶茶,他家的奶茶是用茶叶直接打制的茶粉,虽然有一点偏苦,不过根据上海人的口味适当增加了一些甜度。奶,是用的淡奶,而不是奶精,更加健康。这里的丝袜奶茶每壶要煮20多分钟,一壶茶只能做8杯,所以要喝到它必须等上一等。有时候美味就是需要用心等待的!
人均:17元
地址:徐家汇路618号日月光中心广场B2层
1 点 点
一点点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奶茶好喝又划算。小编觉得一点点的奶盖口感特别像“大白兔奶糖”,奶味特别浓,但神奇的是完全不会腻!奶盖也属于比较厚的,喝一大口就能喝到奶盖和茶的混合,不错~
人均:13元
地址:徐家汇路618号日月光中心B2楼
恋暖の初茶
奶茶界的小清新!这家店除了颜值高,喝起来的口感也很治愈!奶茶、奶盖、巧克力还有茶类饮品都能喝到满足感!喝上第一口,就想到了小时候一直吃的香芋杯!特别香还有神奇的紫色~点这款的话一定要无糖,这样喝起来才不会过于甜腻~
人均:38元
地址:淮海中路999号环贸广场B2
桂源铺港式奶茶
夏天就爱喝桂源铺家的冻柠茶,钟情于他家的冻柠茶,首先15块钱的大杯杯型也大,口感也好,很清爽,还是桂源铺家的实在,所以唯独也只爱喝这款,只要有桂源铺店就会买他家的冻柠茶喝。
人均:18元
地址:西藏中路211号(人民大道)
Port Tea葡茶
这家店开在很隐秘的地方,第一次来真的要找一会会的时间,非常满意,路过必来喝。就是只有标准杯子的,求出大杯的那种。小杯子不过瘾啊,分店应该多开一点,不腻的。7分糖或者标准塘都可以,很满意。会推荐给朋友,叫外卖也有优惠的,和堂吃差不多,感觉很好。
人均:16元
地址:广纪路551号集装箱创客走廊想巷街2106室
南洋茶铺
第一次在人民广场附近吃南洋茶铺,位置还是挺好找的,来福士附近在北海路路口。发现好多人买柠檬茶,味道还真的挺好喝的,味道很浓,柠檬一点也不会很酸。特别爽!意犹未尽的感觉!
人均:15元
地址:北海路279号(云南中路)
陈记甜品窝
陈记也算老店了,据说这家港味比较正宗,气丝袜奶茶、双皮奶、杨枝金捞还有芒椰芒果爽!每天卖出500粒鱼蛋脱销~!芒果量多,而且很鲜甜,吃货们!想吃正宗港式小吃必须要来这啊!
人均:16元
地址: 中山北路3011号
留言告诉Foodie君,这些奶茶你都喝过吗?
文 | Foodie君
图|来源图片
新浪微博@Foodie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