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茶饮市场玩法层出不穷,花样一个比一个新鲜。除了比拼产品、颜值外,还要比拼营销、渠道等玩法。
01各家都在打造自己的“新优势”
人人都想吃到茶饮的红利,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全国几十万家奶茶店,每个品牌都想成为出圈。在品牌竞争激烈,品类细分赛道收紧,产品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各品牌使出浑身解数,想尽办法玩新花样,唯此才能打造自己的“优势”,收获市场份额。
奈雪/喜茶:直播带货
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奈雪、喜茶、柠季等现制茶饮也走上了直播带货这条路。而且,势头迅猛,人气颇旺。
奈雪虽然上市了,但依旧改变不了它不盈利的现状。于是,直播带货成了奈雪增收的一个新动作。
早在去年,奈雪跟罗永浩联合做直播,一张直播卖出差不多10万张定制心意卡,销售额接近900万!带货红利让奈雪一夜之间完成了其它小品牌一年的销售额。
其次,奈雪跟直播顶流主播薇娅也进行多次直播带货,上万份套餐券几秒钟被抢购一空,销售额达上百万。直播除了奶茶券,还涉及欧包、茶包等,直播购买能力远超线下。
图源于:奈雪の茶
互联网经济比线下实体更节省成本,直播带货也成了互联网经济下的一块“大蛋糕”。柠季、茶太良品也看到这个风口捷径,走上了某宝直播间,搭上了带货一哥李佳琦的车,在直播间卖起了饮品券。
▲柠季直播宣传图
< class="pgc-img">>▲茶太良品直播宣传图
从喜茶奈雪柠季的直播带货数据看,市场效果反应不错。直播风头正盛,各行各业都吃到红利,不管是新零售还是线下实体,都可以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搭上直播带货的顺风车。
古茗:奶茶便当
奶茶便当这个玩法,古茗去年就在玩了。虽然仅是部分城市上新,但也不影响它的走红。
到店购买一杯奶茶端着就走已经满足不了年轻人对新潮的追求了,而奶茶便当在产品形式上跟常规奶茶有所不同,更具有新意,同时还吸睛,还能满足消费者自己动手“做奶茶”的乐趣。
从小红书数据看,“古茗奶茶便当”的关键字多达2w+笔记,消费者对新鲜的东西保持的高度热诚。4人份便当,会员价39元,非会员价45元;8人份会员价69元,非会员88元。价格也不算便宜,但“够酷,够有趣,够好玩,想加什么加什么,过足奶茶瘾”,成为消费者买单的关键。
洞察年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推动茶饮向上发展的必修课。
图源于:Symo_Lemon
7分甜/书亦:奶茶鲜花杯
520、七夕这种圈钱秀恩爱的日子,社交圈格外热闹。这个热闹当然也少了奶茶这个热心观众。
今年520,7分甜、书亦等都推出了鲜花杯,虽然仅限部分城市,但人气非常高。广州上海门店,上线几小时迅速被抢光,还有很多人抱怨抢不到,奶茶+鲜花,加上节日气氛的烘托,将仪式感消费推向高潮。悦己型消费逐渐成为新消费的主要消费模式,不管是真的为了喝那一杯带花的奶茶,还是只是为了拍照发社交平台,不可否认,鲜花杯的出现,的确提升了520跟七夕的营业额,同时品牌也获得了一波热度。
图源于:Christal爱旅游
蜜雪冰城:奶茶桶
蜜雪冰城可以说是玩花样的优秀代表,除了出盲盒、520情侣证还出了个带背带的奶茶桶。背带可以调节长短,单肩斜跨都可以。背着喝的奶茶,抢尽风头,在小红书社交平台上,蜜雪冰城奶茶桶的笔记多达9万+!拍照打卡发社交平台的人趋之若鹜。
图源于:闪电猫猫拳
Z时代的年轻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对颜值的需求高于味道。大品牌小品牌都学会了从外观造型上入手。
暴力熊奶茶桶从造型,颜值上都很好的迎合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抓住消费者注意力,打造视觉符号,也是获得热度的一个流量密码。
产品难做差异,在容器上动脑筋,踩中消费者对“可爱”“好看”“新奇”的需求追求,也是一种另辟蹊径的方法。
图源于:DannyZhou
02新玩法其实就是“因客制宜”
从社交平台热度跟销售数据看,新玩法深受消费端的追捧。
奈雪直播销售额近900万;
奶茶便当日销量占比加重;
奶茶鲜花杯上线秒售罄;
奶茶桶打卡占据整个社交平台。
这一系列玩法获得的成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因客制宜。
1.跟潮流,做新消费趋势的体验者
直播带货是时下最流行的线上消费方式,主播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一个更便捷更多元的购买渠道,消费者在享受优惠购物的同时还能获得更立体生动的消费互动,节省了更多时间以及金钱上的成本。
图源于:奈雪の茶
2.有趣味性,让消费者获得成就感
不管是古茗的奶茶便当还是其它品牌的奶茶便当,消费者热情高涨的原因来源于它的动手趣味性。
奶茶装好,小料装好,按照自己的喜好放小料,做一杯属于自己的奶茶,体验做奶茶的乐趣。
DIY新的产品属性,让消费有更多的参与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动手的乐趣,从而获得成就感。
3.悦己型消费,完成情感需求的转变
新消费除了产品本身的功能属性,还包含了很大一部分的个人情感的寄托。越来越多年轻人为了取悦自己,愿意花钱给自己买一束花,买一杯精致好看的奶茶,满足自己心理情感上的需求。
鲜花杯大受追捧,上线即售罄,而购买的大多都是女生,没有什么比买一份愉悦更让人开心的了。
4.包装新奇有趣,拯救视觉疲劳
传统的奶茶包装已经满足不了年轻人的喜好了,有趣、好看、新奇的包装才能吸引眼球,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袋装奶茶、异形奶茶杯、奶茶桶够新鲜有趣,满足了年轻人打卡拍照的社交需求,同时也为品牌留住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新思路。
图源于:阿欢甜你一下
03让消费者持续“买单”很难
同行人都感慨,开奶茶店最难的一点就是:持续稳定的让消费者保持热情。
新品牌跟新品类不断出现,茶饮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抢占消费者成为关键。然而,年轻消费者都喜欢“尝新”,在偌大的茶饮市场里猎奇猎新,能让自己拥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让消费者形成习惯认知,最终形成核心的消费者资产,是每个品牌都梦寐以求的,但这,并不容易。
心智首选决定市场首选,认知主导心智的时代,趋势已经很明显。
更多干货、资讯、问题可关注公众号“柠檬小课”。
近,小红书上有一款“8斤椰子水”特别火,巨大一桶,拉风又解渴,在武汉、重庆等地都开始出现。
还有8斤绿豆冰沙、XXXL芒果桶等超大桶装也在社交平台风靡,见过的人都想体验一下。
去年夏天,“大桶装水果茶”就风靡全网,今年依然热度不减,还卷出了新高度。
这种形式的产品,还有哪些新卖点?
8斤椰子水走红
水果茶开始用“盆”装了?
看到网友晒出的“8斤椰子水”时,我惊呆了。
最近,南京、重庆、武汉等地相继开始流行“8斤椰子水”,产品是椰子水加上椰子果肉,真正让这款椰子水出圈的,是足足8斤的重量,和看起来十分夸张的桶。
用来装椰子水的加大版4L桶,看起来简直像洗脸盆,有一个提手和一个可以插管的插口,1桶售价168元。
不少网友看到这一大桶透明的、散发着丝丝凉意的椰子水时,都会油然而生一股“喝起来一定很爽”的满足感。
这两天,市面上还出现了8斤绿豆冰沙、XXXL芒果桶等超大桶饮品,吸引不少人前去打卡。
从去年开始,这种“超大桶”产品开始翻红,很多品牌都在上。
去年夏天,书亦烧仙草、沪上阿姨、古茗、益禾堂就上新了大桶装水果茶,基本都有5~6种水果组成。
今年,“大桶装”产品持续火爆,而且卖出了新花样。
许多品牌推出了单一水果桶,比如奈雪前段时间推出的霸气一升桃,在推出的第1天就卖断货,不到10天的时间里,售出了100万杯;这两天,茶百道也上新了一款“超级桃桃杯”。
霸气一升桃(左);超级桃桃杯(右)
>此外,奶茶桶、咖啡桶也非常活跃,比如,快乐番薯推出了1L吨吨桶奶茶,Hi Five咖啡馆也推出了700ML一桶冰美式、一桶冰拿铁。
从去年夏天,甜啦啦的“一桶水果茶”,就在上市当天卖出40万杯。
据咖门不完全统计,今年前6个月,茶饮品牌们共上新了37款水果桶,常见的有1L装的桶装杯型、700ML的大杯装两种,还有不少是4L以上超大容量,足够5人以上聚会分享。
除了上文提到了8斤椰子水、绿豆冰沙之外,快乐番薯曾在5月份推出520免费抽的5L综合水果桶,蜜城之恋的5L霸王桶在小红书上也十分火爆。
消费者为什么这么喜爱“超大桶”?
“超大桶”,今年想不红都难
在消费者花钱更谨慎的今年,“大桶”,无疑是一个自带购买理由的产品。
1、单价多在10~20元,传递“超划算”信号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各个品牌们的大桶水果茶,容量虽然大,但价格却不高,10~20元是大部分水果桶的价格区间。
比如益禾堂的真的甜西瓜桶,售价在13元;书亦烧仙草的“一桶水果茶”售价15元,与普通装水果茶比起来,性价比很高,对消费者也十分有吸引力。
书亦烧仙草“一桶水果茶”
>奈雪推出“霸气一升桃”的时候,会员领券后第一杯仅需19元,1字开头的价钱,在奈雪就能买到从500ml升级到1000ml的饮品。
花一样的钱,买更大容量的饮品,“霸气一升桃”上线当天就售罄,其原因之一就是向消费者传递了“更划算”的信号。
2、水果多、尽情喝,给人“随便炫”的心理满足
翻了翻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关于大桶装的看法,我发现在夏天,一大桶水果茶看起来就会让人产生“解渴”、“清爽”、“一次炫个够”的心理满足感,让人一看到就很有食欲。
益禾堂“超大分享水果桶”(2.5L)
>而且一桶水果茶,往往半桶都是水果,再加上冻冻、爆爆珠等小料,一眼就能看到价值所在,满足消费者想要一次解馋的心理。
3、做花盆、做笔筒,“桶”太适合二创了
小红书上,有不少网友都很喜欢大桶水果茶的“桶”。
与日常杯子不同,大桶杯容量更大、杯身矮,新造型也给人们带来了新鲜感,所以很多人用桶玩起了二创。
网友们在社交平台晒“改造成果”
>比如,贴上贴纸做成笔筒、包上黏土做成花盆、缠上麻绳做成桌面垃圾桶,还有网友用霸气一升桃的盖子做了手机支架,品牌们也参与到其中,教网友更多DIY玩法。
好玩、有趣的杯身,本身就能引起更多注意,从而引发消费。
用“桶”卖茶,如何卖出新意?
我梳理了4个关键点
现在,几乎所有品牌都推出了大桶装水果茶,如何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
水果桶还有没有能升级的空间?我梳理了案例,总结了4个关键点。
1、日常1~1.2L就够了,“超级大桶”只适合造热度
大桶装产品虽然品牌推得多,但实际上利润并不高。
无论是1L单一水果桶还是综合水果桶,成本都在4~8元之间,比一般茶饮要高,而售价普遍也在10~20元。性价比属性突出,本就是消费者喜欢水果桶的原因之一。
4L以上的超大桶,在给消费者更多满足感同时,成本也在上升,价格也会提升。
比如,8斤椰子水售价168元,书亦烧仙草去年上的5L水果茶售价89元。
“超级大桶”的成本、容量,都决定了它只能作为短期门店引流款产品。
毕竟,过大的容量会把消费者“心里满足感”变成“心理负担”,喝不完的话造成浪费,也有可能一次喝顶了,造成顾客对饮品“饥饿感”的流失。
2、配方升级,加入更小众、差异性更强的水果
目前,目前常见的水果桶有2种形式:单一水果桶、综合水果桶。
单一水果桶是一桶装一种水果,比如茶百道新上的“超级桃桃杯”,沪上阿姨的鲜橙桶等;
综合水果桶是由两种以上水果组成的水果茶, 常见搭配水果有柠檬、百香果、西瓜、凤梨、金桔、橙子、小青桔等。
在水果的应用上,大桶水果茶的搭配还相对“保守”,这是由水果成本以及是否便于存放等因素决定的。
在平衡成本的基础上,在大桶中加入一些杨桃、芭乐、桑葚等价值感高、相对小众的水果,也是一个打造差异化的思路。
3、借鉴水果捞“自选模式”,做DIY大桶茶
茶百道的“超级杯水果茶”,将水果茶分为芒果杯和百香果杯,供顾客挑选。
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卖得很火的水果捞。
有一个自助“水果捞”品牌叫满米酸奶。消费者可以在十几种水果、配料、四种酸奶、六种顶部小料中自由选择,搭配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捞。
这种思路或许可以借鉴到大桶水果茶上,消费者从固定的水果和小料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类似古茗之前推出的DIY概念的奶茶便当。
4、改善体验痛点,让“大桶”兼顾颜值和实用性
目前,大桶在体验上还有一些痛点。比如,有消费者反馈桶装杯型受消费场景限制,看电影时就很难放置。
还有部分杯子会出现提手卡扣位置不一致,难扣上、扣不牢等问题。
书亦烧仙草最近推出了多多杨梅火炬杯,上宽下窄的设计,在兼顾颜值的同时,解决了抓握和场景问题,大容量杯子正在得到改进。
多多杨梅(左)
>而奈雪的“霸气一升桃”大桶提手处有一对耳朵的设计,小小一个转变就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沪上阿姨的5L露营桶,侧面偏下的位置有一个出水口,省力的分装方式,解决了多人分享的痛点,加上露营场景,更有氛围感。
总体来说,“大桶装”有两个思路,一个是用高性价比引流,一个是用巨大的容量吸引眼球。
这或许代表了茶饮爆款的2个永恒标准:要么“超值”,要么有趣。
茶集体涨价了,你发现了吗?最近志玲身边不少奶茶爱好者都在吐槽:原本那些还算平价的奶茶品牌都悄悄涨价了,涨幅在1-3元之间不等。以前十几块钱就能“续命”,现在基本都要20+。微博上也是哀嚎一片。
志玲搜索了一下,发现在4月20号前后就有网友在“预告”,茶百道全国统一上新,几款当家产品基本都上涨了2元左右。
< class="pgc-img">>
看到网友的说法,志玲也赶忙在杭州各大奶茶店求证了一下。
茶百道、coco都可价格均有上涨
新品定价进入“二字头”
网传的涨价主要集中在“一字头奶茶”,指的是价格集中在10-20元之间的奶茶品牌,主要以种类丰富、品质有保证、性价比高等优势取胜。
风口浪尖上的茶百道,招牌的杨枝甘露几个月前的价格还是中杯16元、大杯20元,今天志玲在外卖app上再看,中杯已经涨到了18元,而大杯则要22元。
茶百道门店的店员证实,5月以来,几款招牌饮品包括杨枝甘露、黄金椰椰乌龙、水果茶等价格都上调了2元,而西瓜啵啵则涨价3元。关于涨价的原因,店员只说是配方升级,相比之前会更好喝。但具体做了怎样的升级,他们也并不清楚。
但是消费者似乎对“升级”一说并不买账,“感觉没什么差别”。
而至于为什么涨价,网络上流传着一张茶百道创始人在朋友圈发布的一则“致茶粉的信”,其中提到,受大环境影响,各种成本均有上升,但是为了坚持品质,涨价成为必然。
除了茶百道,coco都可的涨价争议也不小。首先是经典款调价,备受欢迎的鲜百香双响炮从16元上涨到17元,甚至有一些从12元时代就跟着喝过来网友大呼“无法接受”。
也有网友吐槽,原本的芒果绿茶因为加了果肉小料而从10元涨价到15元,且直接改名后也让消费者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不仅饮品在涨,coco都可的小料也涨价了。布丁、仙草、珍珠、椰果、西米等等可以添加在奶茶里的小料也基本都从原本的1元一份,涨价到了2元一份。
而coco都可最新上架的饮品,定价也直接超过20元。不少网友表示:“这已经不是我认识的coco了。”
其实早在今年二月份,一点点、古茗、益禾堂等奶茶店就上调过饮品价格。
比如一点点的四季拿铁,从17元上涨到18元。
古茗很受欢迎的只是多肉葡萄,在同样配置的情况下,价格也上涨了2元。
益禾堂此前也在店面贴出涨价通知,通知中写到,因为限塑令,所以门店饮品的包材进行了全面升级,由此产品价格也全面上调1元。
不止涨价,包装也开始额外收费
奶茶里的小料定价更夸张,饮品本身价格上涨以外,最近也有不少网友反映,现如今奶茶的“附加成本”太高了。
首先是包装会额外收费。志玲在各个外卖app和点单小程序上看了看,加收外卖包装费的奶茶品牌主要都是第一赛道的选手,也就是偏高端的喜茶、乐乐茶、奈雪的茶等。订单时基本都会额外收取包装费。其中喜茶的保温袋是可勾选的,不需要保温袋的可以取消勾选。
花费至少1块钱,到手的袋子什么样?志玲问了问最近点过这几家外卖的小伙伴,均表示自己拿到手的是有保温功能的袋子,之后可以重复利用。“奈雪的茶的袋子,我还用来带过一段时间便当,还挺结实的。喜茶都是一杯一袋,我觉得还是有点浪费。”
而除了奈雪的茶、喜茶、乐乐茶外,前文中提到的一点点、茶百道、coco都可等品牌都未额外收取包装费。
不止包装收费,志玲发现,现在奶茶里的小料价格也高得令人咂舌,前文中提到的coco都可小料普遍上涨1元钱,涨幅100%。但有些品牌小料的价格早已跻身“高段位”。
比如伏见桃山的加料区,最便宜的寒天水晶球要3元,其余奶油、芋圆、麻薯等价格在4-5元之间。如需单独包装,还要单收包装费。
而另一家名为SEVENBUS的饮品店中,小料价格没有低于4元的,最贵的已经达到6元。这个价格大概是个什么水平?蜜雪冰城最便宜的纯茶和冰鲜柠檬水,定价不过5元。
如果按照最近流行的“八宝粥”式喝法——把奶茶加料到如八宝粥一样丰富,那志玲就不是喝不起茶,而是加不起料了。
这波涨价之后,你还会喝奶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