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泸州投资推介会食品饮料专场在南苑会议中心举行。本次推介会重点聚焦食品饮料产业,共签约食品饮料类项目23个。
< class="pgc-img">>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先河,省经济合作局二级巡视员张树华,希腊驻华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海茨彼得洛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强出席活动。
< class="pgc-img">>余先河说,泸州是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拥有2100多年建置史,形成了独具酒城魅力的白酒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泸州是一片物产丰盈的地方,这里好山好水好生态,泸酒、泸果、泸茶、泸味等“泸字号”特产频频走出国门、亮相全球,让世界品味泸州。泸州是一方投资兴业的沃土,今天的泸州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聚焦食品饮料产业不断补链强链扩链,孕育着无限商机,真诚期盼与广大企业家朋友携手前行、合作共赢,泸州将以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全力支持大家来泸投资、在泸兴业。
< class="pgc-img">>张树华说,四川经济发展的韧性强、后劲足,希望大家多到四川走一走,多来泸州看一看,亲身感受天府之国的神奇魅力,切身体会醉美泸州的蓬勃商机。省经济合作局将会同泸州市共同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大力优化外来投资企业服务,为外来企业在川发展保驾护航。
< class="pgc-img">>海茨彼得洛斯说,食品产业是希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中希双方在食品饮料产业领域交流日益密切。作为本届酒博会的主宾国,希腊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泸州在内的中国食品饮料企业合作,为双方市场提供和展示更多优质产品。
< class="pgc-img">>杨强说,泸州拥有良好的食品工业基础和产业链配套优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将为泸州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指导和优质服务,推动共建产业园区、提升产业能级,促进泸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泸州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产业集群。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会上,举行了签约仪式。泸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class="pgc-img">>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志宇作推介发言,副市长杨长缨主持活动。
塞浦路斯、匈牙利驻华大使馆参赞,德国、韩国等驻成都总领事馆代表,省经济合作局、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丛台酒业、鼎峰生物、星巴克(中国)等70余家食品饮料企业代表参加活动。
记者 郭磊
编辑:孙可心
月8日晚,2023中国休闲食品饮料博览会开幕式暨“休食之夜”工商联谊晚会在济南举行。
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唐强,山东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蔡玉祥,济南市政协副主席王伯芝,济南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廖建宁,济南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卜繁钢等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的400多位休食饮料行业采购商、参展商齐聚一堂,面对面展开对接洽谈,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合作新篇。
搭建全新休食饮料行业综合性价值赋能平台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居民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推动休闲食品行业蓬勃发展。随着消费需求从“吃饱”“吃好”到“悦己”“利己”的变化,休闲食品饮料产业也向多元化、精细化进阶。数据表明,2022年我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已超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1%以上,是规模大、潜力足的消费市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商务部也把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
在此背景下,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粮会展(北京)有限公司、山东省老字号企业协会承办2023休食展,围绕“与食俱进 饮领潮流”主题,打造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产业“风向标”和“前沿阵地”。
中粮糖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粮会展(北京)有限公司,成功打造了被业界誉为"天下第一会" 的全国糖酒会,此次发力休食产业,旨在“为中国休闲食品饮料产业搭建综合性价值赋能平台,更周到、更精准地服务于休闲食品饮料产业”。唐强表示:“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背景下,休食展将进一步强化休闲食品和饮料行业产销对接的平台作用,为提振行业信心、推动产业革新、活跃市场消费贡献自身独特的价值。”
深耕北方辐射全国,共拓万亿市场新蓝海
作为山东省会城市,济南近年来发力打造“会展名城”,延长会展产业链,发展“会展+”模式,已被确定为休食展的定点城市。“休食展长期定点济南,必将成为济南市又一张靓丽的会展名牌,在助力济南会展经济迈向新台阶的同时,帮助我们更好聚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王伯芝在致辞中表示。
山东是食品工业大省。1993年以来,山东食品工业规上营收连续居全国首位。蔡玉祥认为,“依托中粮会展深耕全球食品行业的会展经验积累和品牌影响力,结合济南市对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华中和华南等消费市场活跃且容量巨大的市场辐射力,休食展必将帮助休闲食品饮料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抢占万亿市场新蓝海。”
创新模式让观众“香”遇好品良机
现场,相关领导共同启动2023中国休闲食品饮料博览会。在《礼仪之邦》《高山流水》等节目表演和产品发布穿插之中,参会者相谈甚欢、收获颇丰。此次活动在食品行业盛会中开创性地以“开幕式+宴会+联谊”方式,科学搭配坐席、渠道面对面,真正畅通采销双方的高效对接渠道,提升了活动价值和实效。
6月9日,本届休食展将正式进入展期,持续三天。展会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规划了休闲食品、休闲饮品、供应链专区等展区。展品涵盖烘焙产品、糖果果仁、谷物膨化、肉制食品、麻辣及便食、饮品及乳制品等各类休闲食品及产业链上下游技术、服务类产品,打造妥妥的“吃货天堂”和行业“聚宝盆”。
展会同期配套两个专业大会——2023中国休闲食品饮料创新发展大会和中国(山东)消费品供应链生态大会暨休闲食品融合发展大会将分别于9日上午和下午举行。“干货性”输出和精准化对接,将打造消费品供应链舆论高地和供需互通的高效平台,给予从业者“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的N个启发。
到第五年的“秋一杯”,再次爆发出惊人的“带货能力”!
2020年,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立秋之日第一次和大家见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连续5年,“秋一杯”的热度不降反增。
截至发稿前,微博#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的 阅读量达到45.1亿;种草平台小红书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 笔记达到37万+篇……仿若冬至的饺子,腊八的粥一样,立秋的奶茶潜入一代年轻人的心智。
< class="pgc-img">▲图源:微博
>那么,在如此高热度下,今年的茶饮品牌交出了怎样的 “秋一杯”成绩单?“秋一杯”造节成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 营销逻辑?
01、销量倍数增长,茶饮业全员大狂欢
< class="pgc-img">>小红书“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话题下一条点赞量达到25万+的笔记,是一篇来自茶饮店员工的“吐槽”笔记。原因无他—— 忙到崩溃。
各大社交平台上,“秋一杯”话题中有一支异军突起的队伍——茶饮店店员。“日行3万步”;“手抖到拿不稳杯子”;“一天只睡了3个小时”……店员“超负荷工作”,“满腹怨言”的背后,是意料之中却依然猝不及防的爆单。
< class="pgc-img">▲图源:益禾堂
>线下销量:爆品为王,有门店销量涨幅超600%,有门店接到千杯团餐订单。
悸动烧仙草日销量环比7月 增长400%, 破万门店达230+家, 破2万门店达10+家;乐乐茶在当日全国 总业绩环比增长200%+;喜茶当日众多门店销量较前一日增长600%,北京某门店接到一笔700杯的团餐订单;椰饮品牌茶大椰接到一笔 1000杯的团餐订单……本届“秋一杯”,依然门店主打“爆单”;消费主打“热情”。
< class="pgc-img">▲图源:茶大椰
>“抢着消费”似乎成为今年“秋一杯”的潮流。
据媒体报道,有消费者为了得到喜茶为到店第一单8001号颁发的超大“喜人荣誉证书”,不惜 赶在零点下单。位于北京华彩中心的 霸王茶姬开门营业不到10分钟,前方待做订单就达到200+单。甜啦啦有门店 还未营业就接到了27个预订单。
< class="pgc-img">▲图源:甜啦啦
>爆单的背后,爆品功不可没。
益禾堂的薄荷奶绿立秋当天在全国卖出超60万杯,最好的门店卖出近1200杯,拉动全国营业额同比上涨206%。 挪瓦咖啡吨吨桶单日销量达到30000桶,GMV实现破峰增长,环比上涨30%+。甜啦啦外卖负责人单永恒向媒体透露, 甜啦啦部分店营业额环比增长超528%,大部分门店营业额较日常翻了3倍-5倍。其中,清风茉白鲜奶茶、一桶水果茶等爆品依然是订单的主要来源。
“秋一杯”撞上“七夕”,还成为各大品牌上新的重要节点。
茶亭序推出白桃栀子,购买即送七夕主题扇子,3天卖出1万+杯; 茶百道推出特调新品幻紫玫瑰,“闪闪杯”的包装加上爱意香氛卡,把节日氛围拉满; 茉沏的七夕限定冰箱贴和贴纸也成为茶友疯抢的对象……“秋一杯”的人气加载“七夕”的周边,让品牌上新亮点十足。
< class="pgc-img">▲图源:茶亭序
>线上外卖:美团刷新历史峰值,平台和品牌订单“齐飞”。
美团方面的数据显示,立秋当日,美团外卖全国累计卖出 超5300万杯饮品,订单量整体 较去年同期增加34%,再次刷新历史峰值。
具体到品牌表现,奈雪的茶仅半日时间,全线饮品销量涨幅超过200%,全国门店 外卖订单同比增长超300%。
现制柠檬茶品牌柠季当日的美团订单同比 增幅达到114%+;饿了么订单同比 涨幅87%+。
02、餐饮造节,已成风潮
< class="pgc-img">>今年“秋一杯”的火爆,再次把“造节营销”推向了高潮。纵观餐饮行业“造节营销”的成功案例,饮Sir猛然意识到,“造节”的风潮,早已在餐饮业流行多时。
针对餐饮行业的“造节运动”,饮Sir将其分为两股力量:平台造节和品牌造节。
1、平台(群体)造节
一如今天我们提到的“秋一杯”,它不是特定某一个品牌的营销活动,而是由整个行业、一个平台或是某一个群体集体培育起来的一个节日。
历经4年5届,“秋一杯”的热度居高不下。除了受益于第一年话题热度的赋能外,和各大品牌的持续支持有着莫大的关系。面对“秋一杯”,无论是喜茶、奈雪的茶、霸王茶姬、古茗等头部品牌,还是茶话弄、茶亭序、1柠1柠檬茶、初茶、煲珠公等中腰部品牌,都表现出了充分的重视。很多品牌不仅针对“秋一杯”推出特别活动,还联动全国门店提前做足准备,以承接集中爆发的流量。
< class="pgc-img">▲图源:蜜雪冰城
>各大品牌才是“秋一杯”火爆至今的“幕后推手”。甜啦啦线上运营中心负责人陈玉柱就介绍:“为了确保每一位顾客都能享受到最佳的产品体验,我们除人力、物力的前置备战提醒外,还联动全国加盟商,结合实际门店运营情况,分别从调整配送时长、非必要外卖门店不置休、首推热销爆品、团单提前电话沟通约定配送时间等多种方式做好爆单应对机制。”
因此,“秋一杯”是各大茶饮品牌集体托举起来的一个节日IP。而在造节方面,电商、本地生活平台显然更加擅长,针对餐饮行业,美团、饿了么、抖音等平台,均有多个“节日”IP,旨在 联动广大商家一起推动消费狂欢。比如美团的“吃货狂欢节”、饿了么的“饿货节”等等,均是平台打造出的节日。
相较于品牌造节,行业或平台造节需要平台和节日本身具有强大的商家联动能力。只有充分联动,扩大影响力,才能成功造节。
2、品牌造节
平台之外,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也看到了造节营销的魅力。前有西贝的“亲嘴打折节”引发广泛关注,后有八合里的“66牛肉火锅节”掀起消费热潮,餐饮品牌的“造节运动”愈演愈烈。
以今年的八合里“66牛肉火锅节”为例,媒体公开数据显示,66牛肉火锅节期间,#八合里66牛肉火锅节#话题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亿级阅读量/播放量。与之同期,“八合里”微信指数日环比上升153.8%,有多个门店大排长队,有晒单网友表示,排队时长最高达到2.5小时。
< class="pgc-img">▲图源:柠季官微
>在茶饮行业, 柠季的“柠宝节”同样高潮迭起。今年的“柠宝节”,柠季的线上储值系统一度堵塞,高峰时段部分门店下单后需要等待近2小时。
无论是平台造节还是品牌造节,最直接的表现便是通过“流量狂欢”带动“消费热潮”,那么,又是什么带动了“流量狂欢”?
03、造节,一场盛大的情绪营销
< class="pgc-img">>是什么带动了节日的“流量狂欢”,是情绪价值!造节营销的本质就是一场盛大的情绪营销。那么,如何通过这场“情绪营销”带动品牌在流量端和销量端的双重增长?透过“秋一杯”以及更多的“造节营销”案例,饮Sir发现了其中的关键三步。
第一步:拉满情绪价值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最早流行于2020年,人们通过晒出收到的奶茶照片来分享生活中的“小确幸”。 随着“热梗”的流传开来,“秋一杯”的互动行为从情侣延伸到了朋友、家人等群体,逐渐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流行开来,便是因为“秋一杯”形式本身为人们带来的情绪价值:它在社交平台上,象征着情侣、朋友、家人等之间的甜蜜、美好的互动。如今,“秋一杯”还成为女性自我奖励的一种形式。 情绪价值,就是“秋一杯”以及更多“造节营销”打开流量之门的关键。
第二步:吸引流量,抢占流量
流量跟随情绪价值而来。作为品牌,通过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吸引更多的流量成为关键动作。
所以,我们在“秋一杯”节日中看到了很多品牌推出了特别活动,比如喜茶推出了到店第一单颁发超大“喜人荣誉证书”活动,这张证书引发了喜茶“秋一杯”活动在社交平台上的二次传播;再比如八合里为今年的66牛肉火锅节特别拍摄了一个系列短片《向生活比个6》,短片聚焦于作业辅导、加班等多个生活场景,引发广泛共鸣,为66牛肉火锅节“火上添火”。这些,均是带动流量持续增长的动作。 造节,是一种持续行为,唯有在节日的基础不断加入“新鲜”话题,才能让节日的流量居高不下或是持续增长。
< class="pgc-img">▲图源:网友分享
>第三步:助推流量转化为销量
在造节营销中,成功与否的直观数据表现不只有流量,还有销量。把蜂拥而来的流量转化为销量后,造节营销才完成了它的闭环。
< class="pgc-img">▲图源:奈雪的茶官微
>如何把流量转化为销量?对此,各类型餐饮品牌的动作不一。茶饮品牌善于通过限定周边或物料吸引到店消费,比如奈雪的茶值“秋一杯”之际推出的“小蓝杯”,以及围绕着小蓝杯的蓝色气球、蓝色小熊等物料,让奈雪的茶成为打卡胜地;再比如,八合里针对66牛肉火锅节推出最低6.6折的优惠……在吸引流量关注之后,这些主题活动、优惠活动,都可以成为流量产生消费的“理由”。
04、饮Sir说
综上所述,包括“秋一杯”在内, 通过“造节”建立用户心智已经成为行业和品牌的共同选择。同时,众多的造节营销成功案例又告诉我们,“造节营销”并不是简单地承接节日流量,它的底层逻辑是通过提供“情绪价值”吸引广泛流量,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精准刺激流量产生消费,最终把“节日”带来的流量转化为销量和私域流量的组合动作。因此, “造节营销”考验的是一个品牌的综合营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