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魏彤 广州报道
日前,广州市商务局正式印发《广州市鼓励发展首店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措施》共18条,其中涉及支持政策条款共16条。
《措施》从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细化政策实施,完善配套服务等方面发力,充分优化首店首发营商环境,助力广州形成首店首发促进机制。
天河路商会副会长、天河商业价值创新院执行院长钟朝晖表示,首店经济不仅代表了城市商业的活力,也是商业创新聚集的“风向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州想要成为首店的首选,除了在首店引入上下功夫,还要搭建好后续的培育服务。更重要的是,要积极推动广州商业创新和商业品牌的孵化,为进驻品牌未来的经营带来更多的新增长点。
优先引导入驻“5+2+4”商圈
《措施》提出助力首店选址,一方面对接服务有首店选址需求的国际品牌,优先引导入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5+2+4”国际知名商圈;另一方面,结合城市地标性建筑和岭南特色的城市景观,打造一批首店品牌、新品首发集中展示和发布的地标性载体。
以坐拥“华南第一商圈”的天河区为例,作为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核心承载区,天河区在“首店经济”的发展上频频发力。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天河全区引进首店49家,国际品牌15家。其中,天河路商圈首店31家、国际品牌12家。
2023年11月,珠江新城最大的单体购物中心——广州天河领展广场正式开业。据统计,在首店、首发经济领域,领展广场已吸引超过60家全新品牌入驻,城市首店及区域首店比例超过50%。
同时,《措施》提到,要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商业设施运营方、街区运营管理机构等第三方开展投资促进和招商推介活动,加大品牌首店招商引进的力度。对成功引进品牌首店,且签订2年及以上入驻协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商业设施运营方、街区运营管理机构等择优给予奖励,每新引进1家品牌首店奖励不超过10万元,每年同一机构最高奖励200万元。
对签订2年及以上入驻协议在穗开设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华南首店、广州首店的国内外品牌企业给予支持,开设首店的租金和装修总成本不低于100万元的,择优按照不超过项目核定实际投资成本20%、最高300万元,分档给予支持。
对签订2年及以上入驻协议开设的国内外品牌独立法人性质各类门店升级为品牌旗舰店的,且上年度营业额不低于500万元、装修总成本超过200万元的,择优按照不超过项目核定实际投资成本20%、最高200万元给予支持。
同时,鼓励国内外品牌、商业设施运营方、知名媒体、策划咨询机构等,在穗开展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新品发布、首秀等活动,对活动主办方投入的活动场租和场地搭建总费用超过50万元的,择优按照不超过项目核定总费用30%、最高100万元,分档给予支持。
钟朝晖坦言,事实上以“真金白银”吸引首店入驻、给予补贴的做法,在很多城市,甚至是广州的各个区,都已经陆续有相关政策出台,但是真正能够吸引首店进驻的重要指标,还是城市的商业活跃度。
纵观广州的首店入驻情况,整体而言四平八稳。归根结底是因为广州对首店的后续服务支撑体系欠缺,相较之下更注重“引”的动作,但对于企业落地后的后续服务有待提高。对于品牌而言,其对广州营商环境的认同与信任尤其重要。只有让品牌感受到政府和市场之间蓬勃的活力,让企业对落地广州的经营也充满信心,才能获得更多优质品牌的青睐。
以“软招商”方式吸引首店落地
“十四五”规划把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列入纲要,开放品牌、首店亦成为商贸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工作切入点之一。
除了给予“真金白银”支持外,《措施》还强调,鼓励首店品牌参加国际国内展会、活动,给予活动便利等支持;鼓励引进首店首发相关专业服务,探索建立发展联盟;鼓励社会各界利用户外广告等为首店首发提供宣传推广便利。
不久前举办的2023年广州精品美食周正是以“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的方式筹办的高品质餐饮展销活动。据了解,此次精品美食周还是国内首个同时获得四大知名榜单支持的城市活动。
“通过2023年广州精品美食周,大董烤鸭、新荣记等不少知名餐企都透露出落地广州开店的合作意向。”钟朝晖认为,广州想要成为首店首选的城市,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基本盘,即商业创新内容的孵化能力。同时,广州本土孵化的不少商业品牌,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发展湾区经济,作为湾区核心城市的广州首当其冲。通过首店经济来加快新品牌、新业态和新场景的打造,推进消费的创新,实现供给侧结构的不断改善,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钟朝晖建议,一方面要将品牌首店引进来、培育好,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广州的商业创新和品牌孵化。相关部门以及各商协会应该联合起来,通过举办商业零售品类的各种峰会、合作对接以及赛事活动,积极推动广州商业资源与全国优秀商业资源的有效连接,为优质品牌构建“高端朋友圈”,形成优秀的商业内容生态。以“软招商”的方式,吸引品牌来广州开设首店,让这些优质品牌在广州能进行更多的优秀品牌孵化,加快推动广州消费结构升级。
此外,《措施》还提出集合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对在品牌首店入驻、开业及新品发布中涉及的办理事项实施“一窗受理”,提高办理效率。提升品牌新品通关速度,实施进口商品检验结果采信制度。在广州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架构下建立市相关部门、各区参与的推进首店经济发展专责小组,各区可参照建立相关工作联系机制。
“建立友好型的服务支撑体系,为首店经营建立服务专班或绿色通道,将首店引进来、服务好,让进驻的首店看到广州为品牌带来新的增长点的能力,意识到广州是需要持续推广深耕的市场,才能让更多的首店更有倾向性地选择广州。”钟朝晖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进出口总值已连续第3年双双超过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600亿元,再创新高。
2024年,广州计划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不低于5%;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到3%、5.5%、6%。
受惠于消费跑出“加速度”,据世邦魏理仕监测,虽然广州2023年新开业优质零售物业减少,但是吸纳则显著提速,带来了全市空置率的改善。“尤其是特色餐饮、时尚服装、茶饮咖啡甜品、娱乐运动体验和快餐,这几种业态的成交占比持续提升”,世邦魏理仕中国区战略顾问部商业咨询负责人钟廉军介绍。
空置率快速下调至8.3%
数据显示,广州优质零售物业市场2023年录得三个项目,共18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同比下跌45.9%。其中两个项目共12万平方米优质商业面积于第四季度开业。
而年内净吸纳量则达到22.2万平方米,录得100.2%的同比上升。尽管受零星传统大型超市及百货闭店的影响,2023年新增供应理想的开业水平,部分商场调改的完成,以及商场积极的去化举措带动下,推升了整体的净吸纳量水平。数据显示,空置率从第二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下跌,按年下调了2.9个百分点至年末的8.3%。
2023年商场业主积极的招租策略和灵活的让利措施,带来租金的下调,但却有力地带动了空置的去化。全年广州首层租金下调2.8%,租金降幅在下半年逐步收窄至第四季度环比下跌0.4%,年末报每日每平方米24.9元。
其中,核心商圈全年下跌1.8%,降幅显著低于非核心商圈全年4.0%的跌幅。这主要得益于大部分核心商圈都是广州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受游客显著增长所带动。非核心商圈需要付出更高的租金代价去获得品牌的青睐。而核心商圈的优势还反映在空置率的下降幅度(3.8个百分点),显著高于非核心片区(2.5个百分点)。
餐饮业态占比高于零售
广州是全国首个获得“中华美食之都”和“国际美食之都”双料称号的城市。公开数据显示,广州餐饮业在零售品消费总额中一枝独秀,去年同比增长两成以上。
这一数据也反映在优质零售物业的业态分布上。据世邦魏理仕监测,2023年广州优质商业中餐饮业态的成交占比持续攀升,占全年成交数量的44.6%,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五年来在数量占比上首次高于零售业态(37.1%)。
从进一步的业态细分显示,2023年成交占比前五位的业态分别为特色餐饮、时尚服装、茶饮咖啡甜品、娱乐运动体验和快餐。其中,特色餐饮和茶饮咖啡甜品的成交占比显著提升,分别同比上升3.9及1.8个百分点。包括湘辣辣、萨莉亚和九毛九旗下的怂,在2023年都表现活跃,在广州优质商业物业中分别录得11家、8家及7家的成交。而新能源汽车的拓展重点则由购物中心转向街铺,在优质购物中心的扩张显著放缓,仅录得1.9%的成交占比,较2022年下降3.6个百分点。
在首进广州的品牌方面,国际品牌集中于零售业态,国内新进及广州本地初创品牌均以餐饮业态居多。2023年国际品牌的广州首店中,超过八成品牌都是零售业态,且均位于天河区的购物中心。OTB集团旗下MM和MM6首进广州;而天河路也积极引入了国际知名香水香薰品牌的独立门店。在餐饮方面,国内及本地餐饮集团也在新领域进行尝试,包括呷哺呷哺旗下的日式烧烤子品牌趁烧,广州本地西餐品牌卡朋开设粤菜馆小悦东山,以及茶饮茶理宜世在粤式糖水上的新尝试。
品牌招商暗流涌动
1月15日,广州健康港星河COCO Park近日正式开业,这是白鹅潭首个巨型商业体。该项目位于广州国际医药港,是广州“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
据世邦魏理仕不完全统计,预计2024年广州迎来三个共26万平方米的新增优质商业项目的开业。经过2023年的较快去化后,广州整体租金水平有望在2024年保持企稳。但商圈及商场间将出现分化。
“受惠于旅游人流的核心商圈、实力运营商的成熟项目,以及位于新兴住宅区且周边供应稀缺的项目将更受品牌青睐并获得租金增长的机会。而竞争激烈的非核心片区,和处于消费者培育期的项目,恐怕将只有其中的佼佼者才能获得品牌的积极进驻”,钟廉军表示。
世邦魏理仕中国区战略顾问部商业咨询负责人钟廉军表示:“尽管品牌和消费者对商场及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商场招商运营难度也在持续攀升,并且市场还同时面临了主力租户更替的问题。但经济持续稳健恢复及商业利好政策出台的预期,以及运营商和品牌旺盛的创新热情,都将驱动广州商业市场在2024年的持续增长。而消费基础设施公募基金的推出,也将利于商业市场的长远发展。”
未来值得关注的是白鹅潭和长隆-万博两大片区,比如在白鹅潭,华润万象系商业、太古汇、太古里等高端商业项目,相继落地荔湾。在长隆-万博,耀胜新世界广场将引入8万方的K11 select,以及华润万象系商业落地。“从品牌招商的角度,目前已经暗流涌动。去不去?去哪里?随着两大片区商业的未来几年的集中交付,对同级别的商业造成的压力很大”。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艳玲
州富二代开小龙虾店,投资百万,3个月后,关门大吉!
5年前广州的小龙虾餐馆有多火爆,如今的小龙虾店就有多落寞!
小龙虾餐馆5年前迎来了属于它的时代,那时候街边小巷里的小龙虾餐馆,店店爆满,人们排着两三个小时的长队也要吃小龙虾。
那个时候在广州小龙虾就是一个新鲜的美食,很多厨师都不做这道菜品,那个时候吃一顿小龙虾最低消费也要100元以上。
< class="pgc-img">>而如今68块钱买一斤送一斤,甚至在自助餐店里,小龙虾无限量供应,只要你能够吃得下,小龙虾餐馆经历了从野蛮爆发增长到如今的漫长寒夜低谷。
然后能看到这个行业在快速没落的人很少,广州富二代黄建自然是没有看到这个下降的趋势,家里有5套房,从小生活优渥的黄建,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去其他公司屈尊上班,父母直接给了100万,让他自己去做点小生意。
做什么生意好呢?180斤的黄建想到了自己的特长:吃!
< class="pgc-img">>黄建细想了一下,自己每年在吃这件事情上的开支超过了8万元,与其让别人赚自己的钱,还不如自己开店赚自己的钱。
心里有了主意之后,黄建拿着父母给的100万,开始在广州街边寻找铺面,开始着手店铺设计和装修。
2021年4月15日,黄建的这家投资百万不到100平米的龙虾店正式开业了。
四五月份刚好是小龙虾上市的季节,天气逐渐炎热,小龙虾的生意也开始复苏回暖,但是让黄建没想到的是,门店开业后生意并不好。
< class="pgc-img">>之前黄建认为,凭着自己在广州的朋友圈子,就算做朋友们的生意一个晚上营业额也不低,但是开店后,朋友除了第一天愿意来捧场之后,其他时间都很少有朋友来门店消费。
黄建面对惨淡的生意,第一次开店的他束手无策。
5月份广州疫情来临后,黄建的门店首当其中,每个月3万的租金,6万的人员薪资,面对线下零收入的生意,黄建彻底傻眼了。
为了挽救生意,开始做线上外卖,订购了近3万元的物料打包盒,在外卖平台上投放了近5万元的广告宣传,但是效果却不尽人意。
< class="pgc-img">>每天的订单不到30,在线下原价卖68元一份的小龙虾,在外卖只能卖48块钱,这个价格根本就不赚钱,超过50块钱大家就不愿意点了。
黄建没想到的是,在线下各大超市里,一盒小龙虾最便宜只需要35块钱,电商直播纷纷在抢线下小龙虾餐馆的生意,在直播间25块钱就能够买到一盒小龙虾。
面对着疫情和电商的冲击,黄建开业3个月的时间里,亏损近30万元,父母给的100万3个月的时间里亏了个精光!
< class="pgc-img">>眼看着下个月的房租又要交了,撑不住的黄建,在店门口贴出了“门店转让”的信息。
这家投资了百万的小龙虾餐馆在开业3个月后,选择了关门大吉。
虽然父母鼓励黄建失败了并不可怕,但是在黄建的心理,还是非常的难受,如今虽然广州解封了,但是走在街上,黄建看到各家小龙虾餐馆的落魄生意,还是很庆幸自己的关店决定。
尽管如今小龙虾依然是广州夜宵店的主角,但是如今只要是个餐馆,哪家没有小龙虾这个菜品?连烧烤店都已经普及了,单独的小龙虾餐馆早就失去了竞争力。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