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冬天,都会想起周董一段超暖心的广告词:
“我是你的什么?”
“你是我的XXX啊。”
"原来我是奶茶啊"
"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捧在手心了"
广告词简直暖到爆炸!虽然周杰伦是在佛山开的演唱会,但是广州这些暖笠笠的热饮,你一样可以把它捧在手心里,温暖你整个冬天!
1 | 炸加姨奶茶美食
════
说起热奶茶,我想到的第一个就是炸加姨,冬天来一杯热私伙奶茶,再撸几串炸串,完美!
珍珠奶茶
6块钱一杯,坚持用茶叶拉,奶茶的茶味很醇厚啊,茶叶的苦味中和了奶的腻味,味道很地道啊,忽然很羡慕在附近上学的孩纸们~
鸡肾、鱿鱼,鲜虾、茄子等等都是每次来必点。外皮炸得十分香脆可口,内里又软又热。连酱料都是自家秘制的,还有个6到飞起的名字,叫炸姨酱!
炸加姨
营业时间:10:30-19:00 周一至周日
地址: 同福中路356号(近南武中学)
人均:19元
2 | 恋暖初茶
════
这是一家高颜值茶店,无论是人还是出品。一杯茶可以给你找回热恋般温暖的感觉。
棉花糖比利时巧克力
雪白的奶盖轻托着棉花糖,就像天空中的一捧粉色云朵,轻盈柔软,飘落心灵最深处。巧克力浓厚但不浓酽,给你足够但不过分的温暖。
巧克力三重奏
巧克力酱、巧克力冰、巧克力粒,三种不同形态的巧克力冲击着你的味蕾,缠绕舌尖,难舍难离,就像那直接、浓烈的爱意。面对它不禁小鹿乱撞,你的小心脏承受得住吗?
手作紫芋鲜牛乳
底部是绵绸的芋头茸,甜得很温和;芋头茸伴着奶酪滑进喉咙,很是舒服。如同透了水的棉花,紧压、填满了我的心,满溢被棉花紧裹肌肤的安全感。
恋暖初茶(太古汇店)
地址:天河区天河路383号太古汇MU41a(哈根达斯旁)
交通指引:地铁3号线石牌桥D出口太古汇方向上扶手电梯即到。
人均:19元
3 | 厝内小眷村
════
一间台湾的小店,装修很别致,有各种的旧玩具装饰。有很多台湾特色的没事,奶霜是店里的一大特色,用冰淇淋和鲜奶油打制而成,口感非常棒!
涓豆腐奶茶
花生香、布丁口感;淡紫色芋泥如棉花糖般绵密扎实;芝麻芋圆Q弹软糯;柚子果砖好像布丁一样,入口后易化。
红烧牛肉面
除了特色台湾奶茶外,这里的其他台湾美食小吃也不错,牛肉真的好大块 大口吃肉的感觉 真的棒棒哒!
厝内小眷村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正佳南门对面
人均 :¥20
4 | 一点点
════
一点点是现在网红奶茶界的当红炸子鸡,基本开到哪里火到哪里,还有人专门研究了它的隐藏菜单,就是不知道冬天到了,有没有人研究出一点点的热饮隐藏菜单了呢?
古早味奶茶
一点点中比较热门的热饮是古早味奶茶和阿华田。古早味奶茶喝起来有种焦糖的味道,甜甜的沙沙的红豆配上软香滑的仙草,让你拥有一天的好心情!
阿华田
喝热的阿华田就像是在喝热可可,但是巧克力又没有那么浓,冬天喝正好。阿华田属于比较甜的饮品,一般喝3分甜就好了。
一点点
地址:广州到处都要有分店,出品也较统一
人均:13元
5 | 星巴克
════
提起热饮,就离不开咖啡,提到咖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星爸爸了。
可芮朵
牛奶和浓缩的比例是1:1,焦糖味突出,奶味被削减,质感柔滑。
太妃榛子拿铁
小编最爱的还是拿铁,最近星巴克还换了新的圣诞杯子哦~朋友圈早就有人打卡种草了...
暖柚蜂蜜红茶
冬季暖饮!这是一款用虹吸壶煮的茶,浓郁甘醇。底部的柚子果肉带来一点涩味,平衡性更佳。
星巴克
地址:广州到处都要有分店,每间店的装修特色不一
人均:33元
6 | 奈雪の茶
════
奈雪的茶配欧包人气一直居高不下!就算是冬天来了,也挡不住吃货打卡的欲望!
阿里山初露
清澈透亮,香味更是独特到心旷神怡。入口5秒的回甘让人回味无穷,加了咸香奶盖后,中和了淡淡的涩,清茶的甘、奶香的醇,棒呆。
芝士金色山脉红茶
奶盖稍微偏冷了些,咸的奶盖更合我的口味,红茶茶味浓郁,小编喜欢喝到一半后。把奶盖和茶搅匀,这样又可以喝到奶茶味道。
正佳店
地址:天河区天河路228号正佳广场1F-1D000m-n号(南门入口处)
营业时间:10:00-22:00(周一至周日)
人均:35元
7 | Hi Tea嘆茶
════
广州3家,全国20家,关键是还开到美国洛杉矶,以后到国外不愁喝不到正宗中国味道的茶饮了!
港式地道奶茶
超级粉色少女心的外表,内在萃取自斯里兰卡的红茶,用足1个小时,茶味非常的香浓。
手捧一杯,暖暖的,心情都好到简直就可以媲美冬日里的那片暖阳。
Hi Tea嘆茶
地址: 冼村街道花城广场珠江东路30号东花城汇中区B1层
人均:18元
热饮可以暖手更可以暖心,手捧一杯都忍不住放下来了!你冬天都喜欢喝什么热饮呢?
转载微信公众号:吃喝玩乐in广州
合作联系微信:502703573
>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当代年轻人的快乐小甜水,茶余饭后谁还不点杯奶茶喝喝呢。
但屏幕前的90后,你们还记得人生第一次喝奶茶是在哪?什么时候吗?
那时候应该是学生时代吧?
喜茶还没横空出世,星巴克还没开始流行,茶饮行业也还没有迈进人均消费30元大关,大街小巷最流行的还要数coco、贡茶...
如果再往前细数,还有大口九、咕噜咕噜,今天小in就带你八一八那些年我们在学校门口吸过的平价奶茶店...
01
「大口九」
时间倒回到小学时代,那时候凡是校门口均有一间大口九,也就是从那时起才第一次知道原来奶茶里可以加珍珠,世上还有烧仙草这种操作。
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很难寻觅到它的踪影,随着紧闭的卷帘门一起落幕的还有我们的学生时代,真的好想再喝一次大口九的九爷珍奶烧仙草双皮奶。
02
「咕噜咕噜」
中学时代,学校门口的小吃店阵容添了副新面孔--咕噜咕噜,招牌的海草章鱼丸子和珍珠奶茶榨干了每一位小伙伴的钱包。
现在偶尔路过时尚天河看到咕噜咕噜还会顺手买上一杯,尽管不少老粉吐槽他家的小丸子分量缩水,奶茶价格也慢慢涨了,但12蚊一杯的奶茶放在今天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03
「大卡司」
和咕噜咕噜同期出现的还有老奶茶品牌大卡司,经典台式口味,曾经为了它还短暂抛下我的最爱,当时的装修在现在看来已经陈旧过时,但在过去,简直就是潮流时尚的代名词。
在大众点评上随手一搜,正佳广场地下那家店竟然已经坚挺的走过第12个年头了,装修近年也完成了升级翻新。
04
「蜜雪冰城」
近期打卡过蜜雪冰城的小伙伴,肯定对门店滚动播放的宣传语记忆深刻,这间以平价出圈的饮品店,竟然在全球开出了一万家门店,神奇的见识又增加了...
蜜雪冰城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是在2010年之后,门店轰轰烈烈铺遍各大高校食堂大门口。冰淇淋3元一支,奶茶6元一杯,多少人从大学吃到毕业,它的价格依旧稳如泰山。
招牌的摩天脆脆冰激凌分量大、奶味足,香甜的口感在同价位的竞品里找不出比它性价比更高的了,甚至连脆筒都好吃得舍不得浪费。
时隔很久再去打卡,点了人气很高的蜜桃四季春,但我最爱还是吃土摇摇奶昔,喝不腻~
05
「益禾堂」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益禾堂存在的商业街,排队的人流从来没断过,试问有谁能拒绝得了它家的日出红茶、禾风奶绿呢?何况最便宜的一杯只要五元。
益禾堂店面覆盖率之广,凡是热闹的步行商业街,必有它的存在,很少做营销,低调做奶茶,简直就是贫民窟男孩女孩之光。
06
「一点点」
一点点还没开始在广州开放加盟的那些年,江湖上流传着很多它的财富神话,直到大学时期去上海旅游时才见识到它的火爆,店门口永远都是人人人人人,甚至还出现了一点点山寨。
一点点的出现,掀起了股花式DIY奶茶风潮,纯抹茶去冰三分糖加波霸和冰激凌,四季奶青少冰三分糖加波霸咖啡冻,谁还不是个点单小能手呢~
07
「Coco 」
没有coco的夏天,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鲜果茶风最大的时候,它家的百香果双响炮简直就是人手一杯的夏日必备。
甚至在后来陆陆续续上新的饮品list里,无一能超越它的受欢迎程度,典型的一款经典撑起整个品牌。
coco近年在店址的选择上越来越偏向中心,店面装修也升级了一个level,大概是平摊成本增加,饮品价格也逐渐向20元大关靠拢,略微有一点点小贵。
08
「 井益」
井益是编辑部同事最近新挖掘出来的平价宝藏奶茶店,主打台式珍珠奶茶。疫情期间静悄悄的出现在五山地铁口附近,知道的人还不多,不用费劲排队就能买得到。
高逼格的店面装修反差强烈的是它的价格,基本能做到和一点点持平,但味道品质丝毫不输贵价饮品店。
饮品品类不算多,小in点了最人气的奶贝,茶底醇厚,奶质也是喝得出来的香醇,安利给大家。
09
「炸加姨」
高中时期校门口的炸加姨,从1997年创立到现在已经发展成全广无人不识的网红小吃店了。价格亲民,店里的主力消费军依旧是学生们。
奶茶饮品选择不多,最爱这的珍珠奶茶,店里依然摆着过去那台手动封口机,满满怀旧感,消费的也是学生时代那一份情怀。
///
这9家平靓正的奶茶店
哪间藏着你的独家记忆呢?
评论区里见
编辑:小张儿
摄影:阿bee
在广州
想知道哪里有好吃又便宜的
马上关注
<>问及何时恢复正常的时候,火车站工作人员答复:“我们不知道,你要问山竹。”
全文6374字,阅读约需12.5分钟
< class="pgc-img">>▲2018年9月16日,香港,台风“山竹”正在继续稳定地移向广东西部沿岸,进一步逼近香港,带来狂风暴雨。香港天文台自16日凌晨起数小时内3次升级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上午9时40分发出最高级别的十号飓风信号。图/视觉中国
新京报记者 周小琪 卫潇雨 刘壹昭 党元悦 张彤 王露晓 邓琦 周世玲 康佳 黄雨馨 实习生 齐鑫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郭利琴
K644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转了个弯,沿着来时的路,回去了。
这趟从湖北十堰发出的列车,原定将于9月16日中午抵达广州。车里坐了200多位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按照所读专业的要求,他们在大四刚开学的时候集体前往湖北十堰的汽车工厂参观学习,9月15日是既定的返程时间。
9月15日,广东省多市发布台风红色预警防范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16时,就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们搭上火车南下广州时。广州市政府发布公告,启动全市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除医院、供水、供电、供气、电信等特殊行业,全市范围内实行“三停”——停工(业)、停产、停课。
19时,列车刚驶过湖北省襄阳市,列车长通知全体工作人员开会,经过半小时的讨论,决定返程。列车长通过列车广播告诉全体乘客:列车最远行驶到武昌,从武昌后开始返程。车站会为乘客安排退票通道,补偿与终点站之间的差价,或是全价退票送回十堰。
列车工作人员告诉旅客们,交通运输部的最新通知要求,所有车辆禁止再向南驶入。
此时,超强台风“山竹”正在穿越菲律宾吕宋岛,进入中国南海。国家海洋预报台预计,广东近岸海域将出现5到7米的巨浪到狂浪,该近岸海域海浪预警级别为红色。
24小时后的9月16日17时,“山竹”台风在广东省台山市登陆,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5米/秒)。气象部门称,“山竹”已确定成为今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
“等风来”
9月14日下午,刘晓宁从广东省深圳市“逃”往福建省福州市的时候,深圳还是“晴空万里,甚至有些闷热”。此时“台风”山竹已经逼近菲律宾的吕宋岛。
早在七天之前,台风“山竹”在太平洋深处生成,随后一路向西移动,强度不断增强。中央气象台观察到,9月11日“山竹”达到超强台风级别,追平此前袭击日本的21号台风“飞燕”的强度,并保持此巅峰强度已超过66小时。
9月15日凌晨,家住广东省珠海市的赵悦然看见,天空上每隔几分钟就有道大闪电,她感到害怕。上次大台风是2017年“天鸽”登陆的时候,珠海市全城停水、停电,怀孕的赵悦然热到整夜睡不着觉,对肚子里的宝宝念叨着:“妈妈好辛苦”,想着,宝宝快点出来就好了。这一次,赵悦然想把宝宝塞回肚子里,好好的保护他。
广东省的市民们如临大敌,开始囤粮躲在家中。江门市蓬江区市民李小姐晚上9点去超市买方便面和饺子,发现“人头攒动”,包括方便面在内的速食品基本都被买走。在湛江市,许多市民在朋友圈直播抢空超市的各种视频。“晚上,全城的人都到超市了,大长队排得见不到头。”市民吴英感慨。
按照人们14日的预测,“山竹”应进入南海,从海南和粤西登陆,湛江是预计的登陆地。湛江园林局的工作人员在这个周末加班对街道上的树木进行了加固,还关闭了所有公园。
为了防备“台风把玻璃吹掉,把人吸出去”,小璇从周五下午就开始为迎战“山竹”做准备。这个从事保险行业的女孩,这让她比其他人更了解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她每天都在关注着“山竹”的一举一动。
中国气象局介绍,玻璃中间部分较为脆弱,所以在玻璃窗贴上交叉的胶带,可以增加玻璃的韧度,降低玻璃振动的频率。这不但可以对抗较大的风压,也可以防止玻璃破裂时四溅伤人。
她买了六大卷黄色胶带,按照网上的教程,在玻璃窗上贴出最牢固的米字形,为了在玻璃遭受狂风打击时提供一些支撑力,她还往窗缝里塞了棉花和布条。
在台风可能影响的多地,胶布脱销,胶布的替代品保鲜膜和五金店的玻璃贴,也销量大涨。
赵悦然的父亲在珠海的郊区承包了一片鱼塘,5天前,赵悦然就开始劝他来珠海,一家人守在一起。父亲不肯走,其他鱼塘的塘主都留下来了,如果离开鱼塘,台风“山竹”导致停电,鱼就会缺氧死亡,这一年就算白干了。
9月15日中午,华润集团建筑工地上,各项目组分头开了动员大会,要求工人们把工地上可能被风掀翻的材料加固,平时住的彩钢板宿舍晚上不能留人,直到台风结束,才能返回。
他们把工人们搬到了深圳湾体育中心避难。工地还临时创建了“台风应急项目群”,所有项目组在群里签到。签到数字显示,到体育中心避难的工人们有1700多人。工地为工人们准备了矿泉水、面包、方便面等物资,堆放在场地的角落里。
9月15日晚上,深圳湾体育中心灯火通明,上下两层、3000多平米的羽毛球馆内,光滑而坚硬的地板上,有人铺着凉席,有人裹着床单,还有人直接躺在地上,密密麻麻躺满了人,呼噜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他们大部分趿着拖鞋、打着赤膊,露出黝黑的上身。醒着的人则三五一组打扑克、低声聊天、谈笑自如,似乎今年的第22号台风与他们无关。
< class="pgc-img">>▲9月16日凌晨,深圳湾体育中心羽毛球馆,1700余名工人聚集于此躲避台风“山竹”。新京报记者 苏晓明 摄
“他们都习惯了,平时中午也是随便一躺就能睡着。”机电工赵建飞没有睡,他被公司安排了值班任务,有突发状况须随时报告。他不时刷着手机,关注着“山竹”的相关信息:它将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的强度于9月16日下午到夜间,在广东到海南一带沿海登陆,台风中心经过海域风力达15-17级,称得上今年迄今为止的全球“风王”。他手机直播页面上不断转动的台风眼漩涡,正一步步从海洋向陆地逼近。
当晚,体育中心内馆中,台湾女歌手徐佳莹正在开个人演唱会。站在羽毛球馆二层,隔着厚厚的玻璃可以俯瞰现场,虽然听不清声音,但工人们还是围了好几圈,踮着脚向里张望,赵建飞一直坚持到最后,听完了一场无声的演唱会。
道路封闭,停运停航
16日凌晨零点,赵悦然看见了珠海交警发的公告,从家里去父亲鱼塘的路封了,父女俩就此被隔开。
16日上午,持续向西北挺进的“山竹”,把广东省深圳、汕尾、阳江、江门等城市笼罩进了它的势力范围。广东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公告,受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影响,全省18个地市高速公路昨天中午12时起封闭。
< class="pgc-img">>▲9月16日上午9点10分左右,广州火车站发布部分列车停运通知。实习生 齐鑫 摄
深圳开始狂风大作。住在深圳的李偲发微博问,“确定山竹还没登陆吗?”“窗户吹得咚咚咚响,外面车上的警报器响着就没停过”,另一位深圳住户吴曦早晨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两辆电瓶车被台风掀翻,好几棵树已经吹倒了。罗晓恬打算开窗户拍视频,突然发现,外面几乎一片漆黑,“旁边在装修的铁皮房被吹得嘎嘎响,现在还不算太大风呢…可是有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
刘晓宁母亲叮嘱她“千万不要回去”,事实上她也回不去,16号和17号从福州到深圳的高铁已经全部停运了。广东省气象局消息,由于受到台风山竹的影响,目前广州铁路、深圳航空、珠海和湛江港口等已发出停运停航通知。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前往广州的大部分航班已取消。9月16日6点30分由北京飞往广州的CZ3166是为数不多的未被取消的航班。5点,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45号登机口已坐满了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危重科的医生齐越和刘海平说,下飞机后,他们会直接拎着行李回医院待命。台风来时,他们总会接诊几个伤亡的病人,何况是台风“山竹”,更不敢小觑。
2127公里外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12:15后前往各地的航班已全部取消。
下午2点10分,台山警方接到消息:一名2岁幼儿高烧40度,需要立即到医院救治,但“山竹”导致道路被堵,无法通行,请求民警救助。上川边防派出所民警立即出警。
台风已将路边两侧树木刮倒,民警用电锯将树干锯断,清理路面。没过多久,电锯出现故障,救援民警只好徒手搬开树木,将缠绕在一起的树木一步步解开。为了护送120急救车前行,遇上倾倒树木阻拦,民警用手举着树枝确保车辆通行。
在台山公安发布的直播中可以看到,前进的路越来越危险,狂风和降雨一直在持续,海水已经和路面齐平。随后,路面被刮倒的树木全部截断,海水漫上路面,短时间内无法清理路面让车辆继续前行,民警只能放弃警车,跑步前进。
在虎门镇,党委政府预判会出现海水倒灌,16日14时30分许,出动民警和辅警共60余人在虎门长堤路港澳码头路段,堆砌沙包筑起海旁防线。下午4时30分,风势渐大,海面水位线直线上升,海水开始倒灌,虎门公安分局调动特警和民兵增援,经过近两小时奋战,沿岸沙包防线堆至约1.3米,并出现一个缺口,现场所有人员用身体封堵缺口,加填沙包。受风势影响,海水倒灌加剧,最终溃堤。虎门公安立即出动橡皮艇,对周边群众进行了救援。
9点10分,广州火车站进站口开始关闭,穿着白色制服的工作人员从车站出来准备下班,大牌子上,除了一列十分钟以后就要开车的K356次列车以外,其余全部显示“因故停运”。人潮涌入售票处,退票、改签。
< class="pgc-img">>▲9月16日9时30分左右广州火车站售票大厅里,滞留旅客等待退换火车票。实习生 齐鑫 摄
坐在地上的人们大多数都在仰头望着红色的大屏幕。在广东这个流动人口集中的省份,打工者被“山竹”挡在了广州火车站。
刚从河南抵达广州的李先生,昨天早晨下了火车,正准备转乘到江门的时候,遇上了火车停运。“我们本来想着,反正四个小时就到江门了,山竹下午才到,肯定能在台风前到江门了。”
坐在火车站地上的,还有非洲和印巴的面孔。23岁的巴基斯坦学生Muhammad Hussain,两天前来到广州,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Muhammad在自己的国家没有遇到过台风,甚至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台风这个词。”
11时,售票处开始循环播放:“本站今日所有车票已全部售完”。11时10分,车站再次广播:“持有停运列车票的旅客,请不要排在改签窗口,请全部办理退票。”
被问及何时恢复正常的时候,火车站工作人员答复:“我们不知道,你要问山竹。”
避难所
9月16日中午在深圳,东门步行街附近,街道空无一人,风力强劲,摆放在道路边的垃圾桶被吹出几十米,路灯上悬挂的广告牌也不断被吹散坠落。深圳沿海的盐田港附近大百汇楼顶的监控拍摄到的现场显示,海水随风不断冲上港口码头的路面。
< class="pgc-img">>▲2018年9月16日,广州,下午一点多,风势渐大,广州体育西路佳兆业广场临时停业疏散顾客。玻璃上也贴了米型胶带防台风。图/视觉中国
11时,山竹“继续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中央气象台预计,将于16日傍晚前后在广东台山到阳江一带沿海登陆。
深圳市气象台全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全市进入暴雨紧急防御状态。过去3小时,深圳已出现局地大暴雨。中午12时,盐田港附近大梅沙喜来登酒店,海水漫过路面,冲破酒店一层玻璃门窗漫进酒店大厅,大厅内的桌椅被冲散。
深圳福田区的陈先生说:“我附近的朋友住22楼,说整个楼都在晃,他跑到六楼去避难了。”除了满耳都是风声外,他家里的各种水管都开始响。
华润集团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依旧躲避在深圳湾体育中心。
在广州市,位于最南端的南沙区是受“山竹”影响最早的区域。占地17531平米的南沙体育馆,也成了千余名农民工的临时避难所。
< class="pgc-img">>▲9月16日,广州市南沙体育馆内,千余名农民工临时避难。新京报记者 周小琪 摄影
13时许,南沙已出现11级大风。几名农民工背着手,面带愁容,站在玻璃门边。门外风雨正盛,树弯得直不起身来,折断的枝干和零散的树叶落满一地,又被风卷起。雨点大而密集,斜打在玻璃门上,沙沙作响。
进门是少儿馆,风能贯进来,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靠墙半躺着玩手机。
场馆内,篮球场的位置密密麻麻铺着几百张凉席,几乎无处下脚。此外,最拥挤的地方是饮水机和充电处。人们拿着杯装泡面、水壶,挤在五台饮水机前,等着补充能量。充电处也站满了人,数十个充电宝、手机和数据线缠绕在一起。
手机成了人们普遍的消遣,除了王小云。王小云认真地绣着十字绣,上面写着“家和万事兴”五个大字。
今年4月,年近30岁的王小云和老公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高铁,从贵州老家来广东打工,干的是墙面挂网的活儿。这是她头一次碰上台风,也是头一回来体育馆避难。昨天傍晚刚下班,公司的大巴就把她和同事拉了过来,她没来得及收拾行李,只带了这幅十字绣。晚上睡觉时,只能用方便面纸箱勉强垫一垫。
同样来自贵州的建筑工田世强已经在广东生活了十几年,有着丰富的“避难”经验。一听说“山竹”要来时,他就卷好了铺盖,时刻准备着。“住这里总比住板房好,公司也提供了食物,不用担心”。
午后,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51号富邦中心首层的全家便利店,在玻璃门上贴出了“暂停营业”的通知。但此时,站在门外的男顾客已经第三次叩响玻璃门。
< class="pgc-img">>▲全家便利店门口,贴着“请关门”与“暂停营业”两张纸条的玻璃门。 新京报记者 刘壹昭 摄
店主李述上前解开玻璃门的锁扣。“赶紧进来吧。”陆陆续续进来的客人们的足迹,在门口汇聚成一小摊水印。
将近下午3时,这家便利店仍未能实现“打烊”,它成了路人们的“避难所”。
刘刚驾驶的38路公交车在广州市荔湾区西门口公交车站缓缓靠边后,两个在寒风中哆嗦的乘客,此刻像抓住了救命稻草,钻进了38路公交车的车门。
“你看,往右边一点,好大一棵倒咯。”在刘刚的视野的右边,一棵粗大的树倒在了路边,正压在一旁的电线杆上。一旁的几辆警车闪烁着警灯拦截住道路,以免其他车辆通过。
38路公交车在流花公园站停了,蹦上来另一个哆嗦的男乘客,一上车,这位乘客就用粤语与刘刚寒暄起来。刘刚向不懂粤语的旁人解释:“他说这儿挺冷的,谢谢我停车。”
?
台风过境
台山民警终于赶在“山竹”到来之前,将2岁高烧幼儿送达医院。在视频中,家人怀中的粉衣小女孩正在治疗,精神状态良好。
17时,“山竹”终于来了。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相当于162公里/小时),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
有现场视频显示,高楼层的居民躲进了地下车库里。窗外,手臂粗的树木在风中飘摇,叶子落在地上,能听见明显的风声。江门市中心部分地区已有停电,水浸现象。
“山竹”到达后,平日熙熙攘攘的广州地铁一号线车厢,变得十分空旷,整节车厢仅有一名乘客。街道上,行人匆匆,偶尔有空驶的出租车经过。一辆出租车的前车轮与被吹到路中央的树枝缠到了一起。在工程抢修人员的帮助下,出租车终于继续行驶。
天河区岗顶附近,不到一百米的人行道上,有三棵大树横躺在路面,其中还有一棵被连根拔起,树根卷起了一旁的共享单车。大风突然刮起来的时候,树枝、塑料泡沫等物便会纷纷砸到地上。
< class="pgc-img">>▲9月16日19时许,记者在广州天河区岗顶附近看到大树倒塌堵塞人行道。实习生 齐鑫 摄
不过,广州人依然不忘美食。越秀区的老广州人特意赶到榴莲店买榴莲;惠福西路老李夫妇的水果摊也常有人光临;西门口的一点点奶茶店“坚持”到了下午2点左右才关门;直到夜幕降临,街上的7-11、全家、杨国福麻辣烫、上海包子等多家商铺,依然没有打烊。
< class="pgc-img">>▲9月16日下午16时许,广州越秀区西门口附近小李的榴莲摊照常营业。实习生 齐鑫 摄
20时,第22号台风“山竹”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降低至13级,广东省防总指挥部把防风I级应急响应降为Ⅱ级。截至16日15时,广东消防部队共接报警165起,出动消防车、冲锋舟艇243辆次,消防官兵1368人次,营救被困群众92人、疏散群众147人。据央视新闻称,台风“山竹”在广东已导致两人死亡。
昨晚,“山竹”将继续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穿过广东西部阳江和茂名市,于17日凌晨前后移出广东省,到达广西南部。
(应采访者要求,均为化名)
值班编辑 花木南 吾彦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