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9 期
“
《2017中国餐饮报告》显示,品牌的分化,已经成为餐饮业八大趋势之一。(报告详情:2017中国餐饮报告首发:1000万老板关心的舌尖数据都在这里了!)
一方面, 巨头品牌营收能力持续增长,仅海底捞一家就贡献了近70亿,而且今年或能破百亿大关。
另一方面,餐饮业月倒闭率高达10%,年复合倒闭率超100%,仅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半年时间就有16万家餐厅成了炮灰。
悬殊对比之下,跃跃欲试的创业者开始焦虑:餐饮业还能进吗?
”
■ 餐饮老板内参|杨国辉发自北京
1
现在是进入餐饮业的最好时机
▼
内参CEO秦朝曾分析过,餐饮业存在4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机会。更有观点说,从全行业的几个市场指标看,“现在是进入餐饮业的最好时机”。
1.市场容量大,增长强劲
判断一个行业是否存在机会的重要标准,是看它的市场容量和未来增长空间。
中烹协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餐饮营业额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了10.8%。预计全年总体营业额将超过5万亿元。也就是说,相比去年,今年还有1万亿元的增长空间。
《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发布会上,餐饮老板内参CEO秦朝也表示,表面上看,餐饮业复合倒闭率100%似乎意味着行业已经饱和,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低水平的饱和,因为死掉的都是同质化严重的餐厅。
他说,美国餐饮市场规模是8000亿美元,也就是5.5万亿人民币,而美国人口还不到中国人口的1/4。对标美国餐饮业市场,中国餐饮市场还有巨大容量。
2.大品类没有大品牌
国内餐饮市场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严重、大品牌缺失。而消费者最大的痛点是,选择困难、有钱也不知道吃什么。
比如日料品类。《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 数据显示,日料2016年年营业额超越了80%品类。光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就有近8000家日料餐厅。而日料品类里,叫得出名字的品牌寥寥无几。
再比如烧烤品类。2016年,光美团点评上收录的烧烤店数量就有近24万家。而作为大众化程度最高的烧烤品类,却缺少响当当的全国性品牌。大家想吃肉夹馍会想到西少爷,而想撸串,可能会在附近找家不知名的夜市摊或者能做烧烤的兰州拉面馆。
中烹协调查显示,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者,近半数对餐饮品牌的忠诚度较高。因此,“同质化严重,品牌化不成熟”意味着还有巨大市场存量有待释放,同时,这也是创业者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3.新零售下的大融合
除以上提到的两点,借助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而诞生的新零售模式将会加快行业洗牌。
今天的餐饮消费市场已由80、90后主导,其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以前逛街是碰上什么吃什么,现在会先上大众点评看看附近美食,根据距离、评价、菜单、价格来决定去哪家餐厅吃饭。而且,他们越来越习惯在线上进行取号、等位、点餐、支付带来的高效率体验。
那些拒绝互联网、拒绝线上线下融合、拒绝利用大数据的传统餐企,日子会变得越来越难过。净雅、大同酒家、红炉磨坊等老字号品牌纷纷关门便是最好的例子。
2
个性化品牌是新进者的最大机会
▼
这三种模式分别对应了餐企由小到大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中:极个性化的品牌指的是从不同品类里爆发出来的品牌;平台化的企业指的是拥有产业链优势的品牌,靠开放自身供应链为其他餐企服务;生态化的集团,则是最高境界。
对于新进者来说,未来最大的机会在于第一种模式:选准一个细分品类,并做成这个品类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从肉夹馍中走出来的西少爷,从奶茶中走出来的喜茶等。
如何把握这个机会?
第一,会选品类。
《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 数据显示,2016年,小吃、简快餐门店数占餐饮门店总数近1/3,是餐饮业最大赛道。其细分品类多、成本低、易标准化和规模化、品牌化不成熟等因素都有利于创业者一试身手。
第二,会找资本。
相比拿不到钱就会死的互联网领域,现金流充足、扩张需求不强的餐饮行业对融资的概念要模糊的多。很多传统餐企对资本的态度是排斥的,他们觉得生意很好,赚的钱足够养活自己的店,为什么还要跟别人要钱?
就连现象级品牌喜茶也是发展了好几年才开始寻求资本的。喜茶创始人聂云宸说,2016年8月份的A轮融资之前,喜茶没有任何外来资金和借贷。
其实,和资本结合的品牌能更快实现规模化。
试想,如果在喜茶之前,有任何一个同品类的品牌先它而融资,奶茶品类的市场格局还会是今天这样吗?
产品、服务、营销、运营、选址、团队、管理等是非常基础的必修课。而善于借力资本,也应是餐饮创业者必须掌握的能力。
· END ·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李新洲 视觉|陈晓月
-商务联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 neicansw
-转载原创联系-
首席小秘书 微信|neicanmishu
>饮行业看似市场规模巨大,实际上竞争非常激烈,目前餐饮行业的倒闭率已经高达70%。失败率这么高,到底是为什么呢?大白开店通过分析失败案例,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能给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的人提供一些思路,让大家不要重蹈覆辙。
1、产品品类太杂,没有爆款
很多人担心店里销售的产品太单一,会限制消费群体。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进店,于是增加了很多种类。比如一家面馆,不仅有各式面条,还销售盖浇饭、水饺、家常小炒等等。这样的思路可以理解,顾客想吃什么就能在你店里吃到。但是无形之中增加了人工、原材料等成本,而且很多人会犯一个错误:没有重点,导致顾客不知道怎么选择,味道不一定得到认可(除非非常好吃,让人吃了以后还忍不住回味)。
想制造顾客持续回头消费的机会,就需要给他们营造一个消费记忆点,也就是说,你必须有一款产品让他们印象深刻,特点就是:好吃实惠。这个产品就是爆品,属于店内主推款,也是你重点打造,客户进店必点的。当然,如果前期你不知道怎么去打造爆款,可以先进行数据统计,看看哪些产品每天的销量最多,说明最受欢迎,然后重点去改善产品的味道和卖相,打造成一个爆品。其他的产品就可以根据受欢迎程度适当地减少食材采购或者下架。
2、营销方式落后
一说到做活动就是打折、满减、免费试吃,但是现在这样的活动方式太多,顾客已经麻木,参与兴致不高。而且不停地打折,不仅压缩利润空间,而且会让人觉得你这家店的价值很低。吸引来的客户很多就是占便宜的,无形之中也拉低了顾客质量。
< class="pgc-img">>真正的营销其实是产品本身自带的魅力,以及顾客进店用餐的体验感。如果你的食物摆盘很精致、服务细节做得很到位,客户在你这用餐享受到了在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感觉,他们会自发在社交渠道为你宣传,从而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来消费。我们熟知的海底捞就是以服务闻名,而一些做得好的网红餐厅呢,也是通过精致的消费体验获得了大批潜在顾客打卡消费。
3、团队管理不善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稍有规模的餐饮店都会招聘员工,从厨师到前台再到服务员。由于缺乏有效的团队管理,导致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凡是不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工作态度敷衍随便,引起顾客不满,拉低印象分,也断送了回头消费的机会。
在一些外卖平台上,很多餐厅看似高大上,实际服务一塌糊涂,差评无数,背后的原因,大家自己细品。
4、不清楚目标客户需求
不明确需求也是开店一大忌,如果你只是凭借自己的喜好在做产品,那就等于“闭门造车”,很多人开店选项目的时候,比较喜欢借鉴别人的经验,看别人成功就认为自己也能成功,结果把同样的模式和产品复制过来,发现根本不行。那是因为在开店之前,根本就不了解客户需求。就好比你大冬天去东北卖扇子一样,需求不对口,产品再好也没用。
< class="pgc-img">>所以,在决定开店之前,一定要做好详细的市场调查,在确定你的目标人群之后,尽可能去了解他们的喜好,然后围绕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
5、盲目投资,不计算成本和回报率
做生意一定要学会算账,一般来说,开一家餐饮店,从投资到回本的周期不短,短则1年,长达两三年都有可能,开店的成本、毛利率都要计算,这样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人员开支要控制在多少以内,每天的营业额达到多少才能保本,超过这个数字就赚钱,达不到就会亏本。有了一笔笔清楚的帐,才可以帮你在经营过程中找准方向,想对对策。切记脑袋一热盲目投资。
6、只想快速套现,毫无市场敬畏之心
当然,还有一些人开店的目的不单纯,他们不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来的,而是想蹭一波热点,快速圈钱。比如开店前期就非常大手笔,装修地非常有格调,推出各式各样的网红爆品,然后各个渠道疯狂宣传,邀请网红、KOL来店里打卡,拉动粉丝经济等等。妄图快速圈钱,收割一波红利。但是这样的店往往就是昙花一现,坚持不了多久就开不下去了。因为餐饮行业最不缺的就是“新概念”,但是脱离客户需求的创新,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 class="pgc-img">>创业不易,希望每位创业人在开店之前都能做好全方面的了解,能避开的坑尽量远离,不要只看到他人辉煌的表面,忽略了背后的本质。
学习更多开店创业知识,欢迎关注大白,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发私信给我哦~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倒闭1.3万家
馅饼远离“黄金时代”
你有没有发现,街边的馅饼店,越来越少了?
在企查查上,以“馅饼”为关键词,设置“餐饮”为检索条件,共有2.25万+条检索结果,其中,标记为异常状态的多达1.3万+条。
开店者多,闭店者众,馅饼店们的生意,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
近十年,馅饼类餐企总计数量与闭店数量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边开边倒似乎已经成了馅饼店们的“标配”。
而在此之前,在折线图中也能清楚看到,馅饼也曾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
2014年1月,麦多馅饼获得了来自远镜创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资本的注入让更多餐饮人看上了馅饼这一品类,馅饼也逐渐走出北方市场,在全国“遍地开花”。
然而,馅饼的高速发展并未维持很长时间,2017年后,馅饼店数量逐年下降,尽管2023年有短暂上升,但整体趋势依旧迷茫。
馅饼,为啥不香了?
难寻专业化
馅饼困境如何解?
社交媒体上,馅饼的制备方法多而全面,抖音上一条不和面做馅饼的视频,仅点赞量就有198.8w,评论区大家纷纷“交作业”,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晒”出自己的馅饼照片。
馅饼制作并不复杂,这也是馅饼店门大多开在学校、办公区域等地的原因之一,而对于馅饼店来说,过低的制作门槛,或许是其发展困境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点。
从市场来看,速冻米面的崛起和便利店的发展,挤占了馅饼门店的生存空间。
中商产业研究院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689亿元,速冻米面食品最受消费者欢迎,占比约为52.4%。
在淘宝三全官方旗舰店中,一款薄皮馅饼有8万+单历史成交,好评率接近100%;安井家一款微波馅饼显示已售1万+,更有超一千回头客。
不用开火、不用放油,3分钟加热即食,速冻馅饼正在成为国人早餐新选择。
与此同时,自有冷链的便利店们,售卖的馅饼好吃、便宜,抢走了许多夫妻老婆店的生意。
如便利蜂,其馅饼不仅口味丰富,价格也都在5-6元之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全家、711、罗森等便利店都有馅饼供消费者进行选择,“便利店同款”也成了好馅饼的代名词。
从品牌来看,馅饼长期处于有类无品的状态,标准化程度仍有待提高。
如目前发展较好的麦多馅饼,根据餐里眼大数据,覆盖了全国30个省份,现有门店数700+,在门店数量及地域扩张上已经拥有相当优势。
矮子馅饼、多禾馅饼、景仁馅饼等品牌,大多“安于一隅”,开店数量不超过150家,体量有限。
从消费者角度看,馅饼价格攀升,但质价比有所下降,加之对食安问题的担忧,选择馅饼的可能性自然降低。
今年4月份,麦多馅饼咨询在小红书上发帖“你们印象中的麦多馅饼都是多少钱”,评论区中的回答学校店居多,价格在5元/个上下。
但现在,身居北京的内参君打开美团,搜索馅饼,价格基本上都在10元上下,曾经的学校同款、麦多馅饼的照烧鸡腿馅饼价格为12.9元,无外乎不少消费者高呼自己“被背刺了”。
价格水涨船高,但馅饼的品质却不一定都能跟上,搭配其独特的构造,每一口都像开盲盒,“馅饼无馅”也遭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诟病。
愈挫愈勇
馅饼还能走多远?
薄薄的面皮裹着满满的肉馅,一口咬下,肉香、麦香一同涌上舌尖。
作为集合了碳水、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基础饮食,简单的馅饼不知参与了多少北方孩子们的童年,成了记忆里最熨帖的味道。
除了“记忆加持”,馅饼价格便宜,既可单独作为主食,也可搭配各类小吃食用,即拿即走更方便,日常参与度极高;
同时,馅饼制作方便,简单易学,入行门槛极低;第三,与包子等类似,馅饼这一品类的生存周期较长,仍有跑出全国连锁的可能性。
因此,尽管馅饼的发展形式并不明朗,仍有不少餐饮老板们愈战愈勇,积极拓市。
成立于上海的包一切 · 中国馅饼,主打国潮风,今年5月进入福建厦门、湖南长沙,6月进入浙江金华。截止到7月份,已经在广东、江西、江苏等8个省份的17座城市中,开了79家店,扩店相当迅速。
在消费者愈发追求“烟火气”的当下,也有品牌另辟蹊径,以“现制现售”作为突破点,吸引了更多消费者。
如牛爷烧 · 土家鲜肉饼,就主打一个“好肉现切、饼现做”。切肉、绞馅、揉面、烙饼……消费者可看到馅饼的全部制作过程,吃起来更安心。
目前来看,馅饼这条道路并非坦途,但仍有不少餐饮老板“偏向虎山行”,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一家乃至几家馅饼品牌顺利突围,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