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日电 (左宇坤)近五千年的积淀,让“茶”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页;2021年的除夕之夜,一家名中带“茶”的企业,用一纸招股书翻开了行业的新篇章。
资本市场开始飘出奶茶的香气,但甜蜜的背后,讲好新式茶饮的新故事,却没那么简单。
图片来源:微博@奈雪的茶Nayuki
甜蜜生意,除夕之夜冲刺IPO
大年三十,你我在家休假包饺子,一家奶茶店却在加班递交招股书。
2月11日,奈雪的茶在港交所正式申请IPO。如果顺利上市,这也意味着奈雪的茶将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奈雪的茶“先走一步”也完全在计划之中。它从2019年起就不断曝出要上市的消息,更是已陆续完成多轮融资。在今年年初的C轮融资后,奈雪的茶估值接近20亿美元。
作为茶饮赛道的头部品牌,天眼查显示,奈雪的茶诞生于2015年,第一大持股人是创始人彭心赵林夫妇,通过林心控股持股67.04%。这家“夫妻店”诞生背后,还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资料图:奈雪的茶门口排起了长队。 郑江洛 摄
根据两人的公开演讲,因为有着开店的梦想,曾经在一家香港IT公司做总监的彭心辞职了。在朋友的引荐下,她找到了在餐饮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赵林讨教经验。
2个多小时的初次见面,彭心围绕自己的创业梦想侃侃而谈,却不知道,三十多岁的“光棍”赵林,其实是来寻找自己人生中的另一半。“他说我觉得你这个创意很好,如果你想更快落地,你可以跟我谈恋爱,我们两个共同创业。”
情投意合的两人在生活和生意上都达成了一致,见面后很快领证结婚并成功开店,店的名字就是彭心当时的网名奈雪。
2015年11月,奈雪的茶在深圳面世,一亮相便连开三店。“连品牌总监元旦三天假都在店里切面包。”彭心曾如此回忆开业之初的火爆场面。
说好的奶茶行业巨暴利,你却偷偷亏了钱
对于奈雪的茶抢跑“奶茶第一股”,不少网友作为“精神股东”纷纷表示祝贺。但也有人在它的招股书中发现了问题:目前奈雪的茶经营现状并不容乐观,总结成四个字就是:连亏三年。
从净利润来看,2018年至2020年前九个月,奈雪的茶分别亏损6973万元、3968万元、2751万元,报告期内没有实现过盈利,且三年内累计亏损超1亿元。
截图来源:奈雪的茶招股书
“拿着奈雪的茶,我都敢进Prada。”当奶茶这一传统饮品升级成了年轻人的轻奢生活方式,“贵”也成了它们摘不掉的标签。
招股书中披露,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每单平均销售价格达到43.3元,在国内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中属最高,远超行业35元的平均水平。
凭借着相当于四分之一杯“宫廷玉液酒”的价格还在亏损,比起钱是怎么来的,大家更加关心这钱是怎么没的。
“这行没大家想的暴利。”彭心早就在此前的采访中解释过,食材成本很高,人力成本很高,唯一现在低一点的反而是房租成本。
招股书中也印证了这一点。拿2020年1—9月这一时间段举例,奈雪的茶原材料成本、员工成本、租金开支及物业管理费分别占总收益的38.4%、28.6%、15.2%,三项成本支出合计占总收益的80%以上。
这一现象,让奈雪的茶赴港IPO被称为“流血上市”,但这恰恰也正是我国奶茶市场迈向3.0时代后写在基因里的“烧钱”。
截图来源:《2020中国新茶饮行业发展白皮书》
原料、人力、房租,奈雪的三重难关
首先是原材料成本。1.0时代,初代奶茶便真的是用奶茶粉和水勾兑而成,这份用10元以下的均价买来的廉价香气,存在于不少人少年时代街边奶茶店的记忆中。
以奈雪的茶、喜茶等为代表的新式茶饮3.0时代,新鲜水果、优质茶叶、鲜牛奶已成“标配”,头部品牌更是纷纷深入到供应链上游,比如奈雪的茶成立了专属草莓园、喜茶自建了500亩有机茶园。主打“真材实料”的代价,就是成本高昂。
再说人力成本,这又和奈雪的茶“一杯好茶,一口软欧包”的战略定位分不开了。
奈雪的茶的饮品与软欧包。 图片来源:微博@奈雪的茶Nayuki
“奈雪的成本比喜茶高很多,因为奈雪有欧包。”有业内人士表示,奈雪的软欧包也强调现制,标准的奈雪的茶门店里通常配备烘焙坊以及专门做烘焙的员工。
但这些做烘焙的员工有时却处于空闲状态。“烘焙的产品做出来如果没有卖完,就不能继续做了,但不同条线的员工之间不能转岗,茶饮那边忙得要死却没人帮忙。”这导致奈雪的茶店内人员数量也几乎翻倍,成本双倍增长。
最后是租金成本。相对于喜茶,奈雪的茶在租金上的烧钱更狠。据其工作人员介绍,奈雪的茶与喜茶的店型完全不一样,后者所开的大多是“takeaway”的小店,而奈雪的茶基本都是大店,平均面积在200平米以上,每个店面的员工将近20人。
不同于此前的奶茶店常常坐落于商场的负1或5、6层,将新式茶饮品牌作为入口区域的门面担当,如今已是购物中心的常规做法了。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2020年商品交易总额计,中国排名前50的购物中心中,奈雪的茶进驻了28家,其租金压力可想而知。
新式茶饮,上市“成瘾”
说了这么多不难发现,提到奈雪的茶,就难以避开它的老对手喜茶。
排在行业第二位的奈雪的茶抢先一步递交了招股书,人们自然也关心,深受资本方热捧的业内头名喜茶何时冲击资本市场。
差不多的定位,差不多的发展模式,差不多的价位,同为“奶茶双雄”的喜茶,自2016年来融资的脚步从未停止。据悉,喜茶目前已经完成C轮融资,登陆资本市场也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同时,主打平价路线的蜜雪冰城也没有掉队。蜜雪冰城已经完成首轮20亿资本融资,估值逾200亿元人民币。另有消息称,蜜雪冰城A股上市也行至交表阶段,预计年内可以完成上市流程。
面对竞品如林的茶饮市场,各大头部品牌也似乎到了发展的瓶颈期。当网红奶茶,终于不能免俗地成为了“网红脸”,上市貌似是目前唯一的突破方法。
资料图:奶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利润率下滑、连年亏损的奈雪的茶坚持要上市的原因,其在招股书中解释道:在未来3年用于扩张公司的茶饮店网络并提高市场渗透率;进一步开展整体运营的数字化,以通过增强技术能力提升运营效率等。
面对大有可为的茶饮市场,奈雪的茶也需要跑马圈地为其“输血”。但从来,上市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奈雪的茶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品牌、产品以及消费群体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奈雪的茶自身的经营能力,能否支撑得起高端的定位和战略呢?其原有的门店订单量和销售额持续的下滑,已经说明其战略定位出现很大的问题。
“奈雪的茶是一个年轻的品牌。”正如彭心在招股书中谈及创立的初心时提到,这是一个茶饮行业可以打造全球化品牌的时代。无论如何,当大家都期待着有一个东方饮品符号,在广袤且具备了坚实购买力的中国市场崛起并席卷全世界时,这些年轻的品牌都已经出发了。
新式茶饮赛道上,你更看好谁?(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起杭州小商铺租金的,竟是奶茶店?
2024年,新茶饮赛道“卷”字当头。1月2日,源于浙江台州的奶茶巨头古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古茗拥有门店数超过9000家,门店售出现制饮品12亿杯,营收192亿。同一天,蜜雪冰城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2023年前9月,蜜雪冰城在全球拥有3.6万家门店,实现饮品出杯量约58亿杯,营收154亿。
古茗、蜜雪冰城均以加盟门店为主,奶茶店扎堆上市的背后,实则是在“卷”开店数量。奶茶店虽然面积很小,但店铺租金却普遍不菲。记者最近实地探访了杭州知名“奶茶一条街”——太平门直街后发现,不少20~30㎡的小店铺,月租金甚至超过2万元。
杭州的“奶茶一条街”,云集了近20家奶茶店
最近爆火的王家卫电视剧《繁花》里有这么一段旁白:“1993年的黄河路,755米长的一条街,开了一百多家饭店。”
而杭州的太平门直街,在庆春银泰对面的短短100多米,巅峰时期有20多家奶茶店扎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2018年,火遍杭城的鹿角巷曾一口气在太平门直街开了2家门店;2019年,周杰伦最爱的machi奶茶也一度在太平门直街开出2家加盟店;2020年,杭州娃哈哈奶茶店的首店就择址在这里......
现在回头看,不少网红奶茶店已成为“时代的眼泪”,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么今天的太平门直街,究竟还剩多少家奶茶店?
以景昙路转角的全家便利店为起点往东走,街北面商铺中,有:味夸、古茗、茶百道、蜜雪冰城、1点点、柠呵呵、LINLEE手打柠檬茶、花开几叶、COCO都可、古茗、观塘悦色,共计11家奶茶店。
< class="pgc-img">>若再算上街对面庆春银泰北门一楼的霸王茶姬,杭州大厦501广场的茉莉奶白、奈雪的茶、KOI、五二兰柠檬茶、茉酸奶,以及501广场对面的ARTEASG新加坡奶茶店等,太平门直街商圈的奶茶店数量,目前仍有18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条街上,开业时间最久的奶茶店是1点点;生意最好的是蜜雪冰城,每次促销搞活动时都排长队,街口全被堵住;而门店最多的应该是古茗,除了太平门直街上的一店、二店,在前面的景芳路地铁口还有一家店。”一位奶茶店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临近傍晚,不少奶茶店的门口聚集着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小哥,等着拿货。
小小的奶茶店,租金却很惊人
奶茶江湖的激烈竞争,也带火了太平门直街的沿街商铺。
一位店员告诉记者,早些年,太平门直街的店铺月租金1万元还招不满,这几年随着奶茶品牌在这里扎堆开店,租金价格水涨船高。
其中,做下沉市场最成功的蜜雪冰城在太平门直街开了3年,据店员说,一年租金大概是20~30万元;1点点的店铺面积较蜜雪冰城略大一些,据员工说租金约35万元/年;在太平门直街和庆春广场三号路交叉口的观塘悦色,据说是这边店租最高的奶茶店,不过店员声称不清楚租金情况。
< class="pgc-img">>一家目前已关门的奶茶店正在转让招租,据出租方三叉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店铺面积约29m2,租金报价是22万元/年,相当于单位租金达到20.78元/m2/天。另外一间面积36m2的店面租金报价是24万元/年,折合单位租金18.26元/m2/天。
在周边商铺经纪人看来,太平门直街的租金行情,除了跟西湖边小商亭没法比,在全杭州商业街里也是排得上号的。
同样奶茶店云集的杭州老牌商业街武林路,目前在58同城上有多家店铺转让,其中一间面积约20m2、适合做轻餐饮的店铺,月租金报价1万元,折合单位租金约16.44元/m2/天;另一间面积约40m2的店铺月租金报价2.33万元,单位租金19.44元/m2/天。
杭州“精品咖啡店一条街”中山路,一间面积约50m2的店铺月租金报价1.87万元,折合单位租金12.44元/m2/天;一间面积约30m2的店铺月租金报价1.02万元,折合单位租金约11.18元/m2/天。
而根据戴德梁行的报告,2022年杭州商业首层店铺的平均租金为13.2元/m2/天。
小小的奶茶店,为何租金如此之高?
一位奶茶业内人员表示,从个人房东那里租店铺开奶茶店,租金要比开服装店、烟酒铺这些高,“因为奶茶店外卖单多,几乎全天都在营业,水、电用量大,一般租下来后要重新改造,加增压泵。”
此外,从商业地产的总体情况来看,好地段的商铺通常都是面积越小、租金单价越高,这是全球普遍现象。而奶茶店普遍商铺面积较小。
竞争激烈,加盟商的利润不断下滑
太平门直街作为奶茶行业的“兵家必争之地”,淘汰率也是非常残酷的。“1点点”在这条街上开了差不多8年,见证了其他奶茶品牌的起起伏伏,自己如今也已非这条街上的主角。
前两年还在这条街上呼风唤雨的新时沏、黑泷堂、华言、阿姨很芒、天然呆、娃哈哈等,如今已不见踪影;还有茶海棠、茶若初遇、清枫摇翠、熊姬手作茶物、逗号这样的奶茶店,惊鸿一现,无声无息地开了又关了。记者探店时也发现,柠呵呵、花开几叶这两家虽然门头还在,但实际已是闭门状态,其中一家从开业到倒闭不过4个月。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近两年,奶茶行业的竞争也来到了一个新阶段。以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为代表的高端茶饮巨头们,如今不但频繁降价,以价格“肉搏”,喜茶原本售价29元/杯的多肉葡萄,现在500ml标准杯售价仅为10元;甚至不惜放弃恪守直营路线,主动拥抱加盟模式。
高端品牌的下沉,令本就竞争激烈的中端市场更加白热化。
虽然想加盟品牌奶茶店的人不少,但盈利却是越来越难了。一来品牌奶茶店的加盟门槛越来越高,二来高租金让很多奶茶店进退维艰:对奶茶店来说,堂食利润高,但这要求店铺面积大;小面积店铺主要做外卖单,但经平台抽成后只有薄利。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想在杭州开个品牌过得去的奶茶店,初始投入就要60~80万元;还有奶茶店老板吐槽,自己开店半年,不算店租、设备这些固定投入,只赚了2万元,“感觉回本遥遥无期。”
但新式茶饮的赛道依旧不断有新人涌入。就如同《繁花》的大结局里所说:“黄河路在宝总离开之后入冬了,但很快就会迎来新的主角,如同春去秋来,繁花似锦终有穷时,当然花有重开之日。”
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逛街走进一个奶茶店,想买杯奶茶或者果茶解解渴,然后一看价格,都是十几二十块的价格,一杯奶茶的价格相当于一顿普通的午饭。买了又太贵,来都来了,什么也不买也不大好意思。
为什么价格差距会这么大呢?就拿市面上的蜜雪冰城和书亦烧仙草对比吧,蜜雪冰城的果茶和奶茶最贵的是八九块,一般都是8块钱一杯,但是书亦烧仙草最便宜的就要十块钱一杯,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一开始我也很疑惑,但是后来去书亦烧仙草喝了以后,才发现他们的口碑不是白来的,真真正正做到了半杯都是料,可以说你喝这一杯奶茶,就相当于吃了一顿饭,后来我去了一家奶茶店工作,价格也是非常实惠的一家店,奶茶店中的平民奶茶。很巧的是我们旁边就开了一家书亦烧仙草。偶然一次看到书亦烧仙草的进货,有专门的一个车给他们拉货,而且那个车还是比较高级的,货也是包装的非常整洁干净,让人一看就非常高级,而我们店的货都是普通纸箱子包装,老板从别的地方拉来的,一看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虽然我是在奶茶店工作,但是还是要劝一下大家,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喝好一点的饮品,一分钱一分货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我们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一时的贪便宜,到最后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