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王润龙:为这片“小绿叶”,坚守湘西13年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月12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村舍四周梯田全都种植了黄金茶。 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8月12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黄金茶种植

月12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村舍四周梯田全都种植了黄金茶。 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8月12日,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黄金茶种植基地,省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省派科技特派员王润龙(左)指导茶农采茶。

湖南日报记者 田超 摄

【名片】

王润龙,湖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省派科技特派员、吉首市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扎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黄金茶产业13年。研究推广了黄金茶稻田无心土扦插育苗、黄金茶特色增值加工、营养钵茶苗覆膜打孔栽培等10多项技术,为黄金茶产业增效、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201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湖南日报见习记者 邓正可

通讯员 明小冬 王可欣

8月中旬,记者跟随王润龙走进吉首市黄金茶主产区马颈坳镇隘口村,只见眼前的村庄层层叠翠,房前屋后茶树环绕。

看见两位村民在采茶,王润龙三步并作两步折进茶园,跟村民聊了起来。“种了十多亩1号和2号黄金茶,儿子开了茶厂,我们老两口给他打工,一年也能挣个10多万元。”村民张绍杰说,家里的茶园以前都是稻田,后来政府发补贴、送茶苗,派专家讲技术,一年两收的吃饭田成了四季可采的致富田。

“2008年,湘西的黄金茶只有2000多亩,现在扩大到30多万亩。” 说完,王润龙往嘴里丢了一片鲜叶。13年时间,为一片小小的绿叶,这位湘潭伢子几乎成了湘西伢子。

新技术铺就茶香致富路

苗语中,“吉”是“茶”的意思。位于武陵山脉腹地的吉首,的确是茶树的天堂。

2008年,王润龙初到湘西时发现,黄金茶的茶多酚含量约为20%,氨基酸含量高达7.47%,是同期一般绿茶品种的2倍。但村民认知不足、育苗种植技术落后、制茶工艺传统,黄金茶难以达到高产高质,长久以来只能在山窝窝里孤芳自赏。

“好茶不能没有好苗子。”王润龙将村里的优质老茶树的枝条剪下来反复试验,研究出了“稻田无心土扦插育苗技术”, 让黄金茶育苗摆脱了土壤限制。并从几百个黄金茶单株品系中,精选出黄金茶1号、2号和168号进行推广。

在农民培训班上、在茶园里,王润龙一点点地讲门道、传经验,手把手地教村民剪枝、扦插,育苗新技术受到茶农好评。有了大量好茶苗,加上政府对退耕种茶给予补贴,从隘口村到吉首市,再到整个湘西州,黄金茶的种植逐渐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茶树种得多,还得长得好。“铺上地膜,茶苗成活率基本在100%,还省了一年四五次的除草。” 2016年开始,王润龙大力推广营养钵茶苗覆膜打孔栽培新技术。但这次,专家也碰了壁。

“带营养土的茶苗每株贵2角钱,还比常规的茶苗小,能活吗?铺上地膜后每亩增加400至500元的成本,收得回来吗?”茶农们的问题让王润龙明白,是骡子是马得牵出来遛遛。

于是,他建了100亩覆膜打孔移栽新技术示范基地。“说来也巧,当年7月久旱高温,村民们没有铺地膜的新种茶苗基本都蔫了,而示范基地的茶苗却长势喜人。”村民们明白,还是要相信专家,相信科技。

如今,吉首的黄金茶种植面积已达12.1万亩,合作社发展到了150家,涉及全市6个乡镇、4个街道,88个行政村,直接带动2.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仅2020年,全市茶农春茶收入人均超过5000元。“以前村里的人我基本都认识,现在进村大部分都是生面孔。”王润龙是欣慰的。种茶能在家门口致富,年轻人回来了。

今夏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女主角之一的顾佳接手了湘西的一个茶厂,却步履维艰。而在隘口村,也有一位现实版的“顾佳”,正将黄金茶产业做得风生水起。

2015年,30岁的洪丹看中家乡黄金茶的发展前景,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村里创立了吉首市丹望黄金茶专业合作社。洪丹说,自己一开始不懂技术、没有销路,第一年的茶叶销售吃了“零蛋”。

一腔热血的事业,在2016年迎来了转机。“王润龙成了我的老师。”学习育苗、采茶、制茶、泡茶技术,跑茶叶博览会打开销路,在王润龙的指导和带领下,3年时间里,洪丹从一个“茶小白”逐渐蝶变为半个“茶专家”。也因为她的合作社,村民们背着背篓翻山越岭卖鲜叶的历史宣告终结。

如今,洪丹的黄金茶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还远销摩洛哥。她说:“做黄金茶,给了我‘三十而已’从零开始的勇气,也给了我回馈故乡的成就感。”

“茶爸爸”和“差爸爸”

在新湾村,近几年种植的千亩黄金茶茶园点缀其中。2016年,新湾村淘汰了没销路的椪柑产业,响应政府号召开始种茶。“我们起步晚、没经验,他带给了我们信心。”村支书张五全说。

“好的技术经验都是现成的!”王润龙带着新湾村村民到种茶大村隘口村参观交流,坚持定期进村手把手向茶农传授技术,皮肤晒得黝黑,跟村民们站在一起,一模一样的。

2019年清明前夕的凌晨,新湾村茶叶种植合作社炒茶机器出了故障。白天采摘的明前茶必须立即处理。情急之下,合作社负责人向顺艮拨通了王润龙的电话:“机器坏了,炒不了茶,您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我马上来!”王润龙挂了电话,就从市区往村里赶。到了合作社,王润龙还没歇气就开始调修机器,调好机器后又带大家一起炒茶,直到凌晨4点钟才下山。

除了技术员,王润龙还是销售员。随着黄金茶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王润龙每年带领数十家合作社、茶企参加全国各地茶叶博览会,为黄金茶代言吆喝。近年来,“一两黄金一两茶”的名号愈发响亮,黄金茶迅速走向全国成为抢手货。一片片小小的茶叶,一点点充实了村民们的腰包。

“不是所有的茶都能叫黄金茶。”王润龙说,湘西黄金茶发展迅猛,却没有评判标准和技术规范。为了进一步规范生产加工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2019年,王润龙牵头制定和发布了湘西黄金茶4项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为黄金茶市场规范化打下基础。王润龙透露,今年又有4项标准和技术规范即将发布。

把大山和茶园当家的王润龙有两个绰号,一个是“茶爸爸”,另外一个是“差爸爸”。13年间,王润龙让科技扎根土地,帮助把黄金茶做成了湘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茶农们称赞他为“茶爸爸”。也是这13年,王润龙的儿子从小学读到了大学二年级。在对儿子的陪伴和学业指导上,王润龙几乎是缺位的。

1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王润龙等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吉首市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省十强生态产茶县市”,荣获“中国黄金茶之乡”称号。王润龙在湘西的山坳坳里,成就了“黄金茶梦”。

■记者手记

提到茶

他便如大坝开了闸

邓正可

采访的第一天下午,我们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了丹青镇香花村。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旁边,久品香黄金茶专业合作社的厂房正在建设。负责人李术芳拿着图纸,拉着王润龙商量生产线设备型号选择等问题。

回程途中,王润龙想起他刚来那几年,进村山路坑洼难走,蹚水过河是家常便饭。“现在都是水泥路,车能直接开到茶园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把车开进了隘口村的老茶园和榔木村的新茶园。看到地膜上长出的茶苗发了嫩芽,王润龙蹲在地上,讲起了里边的门道:“黄金茶采摘讲究‘一芽一叶’,早采是个宝,晚采是根草。新种的茶苗间隔1.2米左右,要连续3年定型修剪,茶树才能长得宽宽胖胖的。”

王润龙平日的话并不多,但提到茶,便如大坝开了闸。对技术的掌握游刃有余,言语间透露出一股子较真,让人不得不信服。

大多数人,将茶作为终身饮品。而有一部分人,将茶作为终身事业。为将这小小树叶,打造成为湘西的一张名片,王润龙较真了13年。

声在线8月8日讯(文 全媒体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叶妍 李娜 刘丽)随着应届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各种招聘活动成为连接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重要桥梁。除了传统的招聘模式,一些新兴的招聘方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才夜市”“就业微店”成了新成员。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企业夜市“出摊”揽才,政府把“就业微店”开到人流密集区,求职者在休闲“逛街”中就能找到工作。

“求职便利店”节假日不打烊

8月4日傍晚,正值周日,宁乡春城北路翡翠湖国际广场上,华灯初上,各种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特色小吃香气扑鼻,夜市上人流如织,繁华热闹。

翡翠湖就业微市场求职便利店就位于广场内,市民谭小姐手拿夜市上购买的奶茶,盯着电子显示屏浏览招聘信息,工作人员立即上前询问求职需求。“我想找份兼职,最好是就近。”谭小姐说出需求,工作人员当即协助她把信息录入系统。

“宁乡人社系统推夜市招聘会在全省是比较早的,前年连续办了10余场夜市招聘会,去年夜市招聘会专挑人群聚集地办,吾悦广场、万达广场和翡翠湖国际广场都办过。企业招聘负责人化身摊主在夜市‘挑灯纳贤’,提供一对一交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宁乡像这样的就业微市场有5家。

“就业微市场利用晚上组织招聘会,让大家在休闲的同时了解就业岗位。”宁乡市就业服务中心王遏飞介绍,利用市民休闲时间,把群众喜欢的夜生活场景与求职招聘服务相融合,招聘企业“摆摊”亮岗,求职者“逛街”择业。除了夜市招聘,宁乡还推出了商贸广场招聘、居民小区招聘等形式,为求职群体搭建了方便快捷的“直通车”。

8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八一桥社区就业微市场的求职便利站。“我们周一到周五9时开门21时关门,周末14时开门21时关门,节假日或活动期间会有所调整。”微店长陈思敏告诉记者,微店配备了8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求职登记、岗位匹配和就业指导以及政策咨询、宣传和解答。

微店虽小,“客流量”却不小。“2023年8月开业至今,已经服务群众1.3万人次,人岗匹配1120人次,成功入职220人。”陈思敏介绍,因为临近网红打卡地米粉街,岗位以服务业为主,也会有信息技术类的岗位。“下周会举办一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活动,提供职业规划、面试技巧。”陈思敏表示。

除了微市场,还有24小时不打烊的就业社保智屋。长沙市开福区四方商贸城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烟火开福零工家园”,帮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辖区还运营24小时开福就业社保智屋。8月7日,记者来到就业社保智屋门口,通过刷身份证进入屋内,里面劳动维权、就业信息一目了然,附近居民可以通过刷身份证或者社保卡进入,查社保、搜岗位、学技能和查询相关惠民政策。

全省各地“人才夜市”轮番出摊

盛夏时节,夜色阑珊,错落有致的摊位、求贤若渴的企业、热情洋溢的求职者……8月3日晚,在万楼青年码头夜市热闹的“烟火气”中,湘潭市第二场“职引未来,筑梦青春”万楼青年招聘夜市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火爆。

湘潭万楼夜市招聘会现场。

36家企业带着1107个岗位“挑灯觅才”,一对一交流、答疑,方便求职者深入了解岗位,快速达成就业意向,当晚共有1500余人入场求职,达成求职意向293人次。

为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能招到人、求职者能找到心仪的工作,自这场招聘会开始,万楼·青年码头将开展就业夜市常态化招聘,固定每两周周六19时举行,21时30分结束,持续至11月9日。每场招聘会的主题都不一样,包括重点产业链服务专场、智能制造企业专场、高职大专求职专场、本科层级学生求职专场等多个类别,涵盖餐饮服务、制造业、建筑装饰、医疗护理、教育培训等多个行业领域,为不同专业背景和技能水平的求职者提供选择,求职者可关注湘潭市人社部门官方微信号及时了解活动安排。

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以来,湖南省各地“人才夜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政府搭台,企业在商圈、学校、休闲广场等地“支摊”揽才。

7月15日晚,邵阳市双清区大汉悦中心夜市热闹的“烟火气”中,双清区第四场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夜市专场招聘揽才活动火爆开启。当天,25家企业带着数百岗位“挑灯觅才”。

7月11日晚,郴州宜章县2024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就业困难人员专场招聘会在“烟火气”十足的休闲广场拉开帷幕。

7月5日晚,衡阳市雁峰区“人才夜市”在白沙洲金钟时代城启幕。30家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数百个岗位,活动线上线下共吸引了超过1万人的关注。

融合休闲体验,“烟火气”聚“才气”

企业火热出摊,劳动力纳凉择业,“人才夜市”打造了企业与求职者便捷对接的新形式。

“夏天晚上更凉快,人流量也更大,在各地核心商圈开设‘人才夜市’‘就业微店’,引导用工企业把岗位‘摆出来’,让求职者把工作‘逛到手’。”采访中,不少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将夜市文化与人才服务相融合,以更为亲民的模式服务广大企业和求职者,可以提升人才招聘的成效。

记者注意到,在各大“人才夜市”招聘会现场,最为常见的是年轻求职群体,或携手饭后散步,或手持奶茶烤串逛街,享受夜生活的同时谋求更为理想的就业岗位。

“以往的招聘活动集中在各类招聘网点,而‘人才夜市’分散在人们夜生活的聚集区,这种招聘方式接地气、有新意。一边逛街纳凉,一边找工作,求职氛围也更加轻松。”今年大学毕业的秦同学告诉记者,他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经先后参加了学校所在地人社部门以及家乡人社部门举办的多场“人才夜市”招聘会,切实感受到就业服务就在身边。

投民众所好,人社就业服务维度更多元

近年来,湖南人社部门高度重视人才招聘工作,全面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战略,想方设法为各类人才提供多方面的服务,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不断丰富招聘形式、拓宽就业渠道,通过“线上+线下”“专场+综合”“白天+夜间+定期”等形式,助力各类人才与用人单位实现双向奔赴。

湘潭万楼夜市招聘会现场。

一方面,“人才夜市”覆盖所有县(市)区,将服务送到千家万户门前。另一方面,“人才夜市”主要选择商场、旅游景区、公园广场等群众夜生活聚集区,投民众所好,使招聘会更灵活,方便触及各类重点就业群体。

其中,不打烊的就业服务在“人才夜市”中表现亮眼。各地人社部门纷纷将服务窗口前移,坚持“现场招聘双选会”“人社法规政策咨询”等多位一体的现场实施方案,直接服务民众就业、企业招工。人社干部“走出门”宣讲政策、“面对面”回应诉求。就业工作人员化身向导,为企业准备宣传展板、电子播放屏,向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求职登记、政策咨询等服务。

今年来,不少“人才夜市”还设立了智能化招聘专区,求职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轻松浏览岗位信息并在线投递简历。不仅提高了招聘的效率和便捷性,还为企业和求职者节省时间成本。

长沙市八一桥社区就业微市场线下活动一览表。 记者 王智芳 摄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南省市场监管局网站

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委部署开展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闻令而动,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精心组织,迅速出击,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公布第三批典型案例。

常德市安乡县安全乡朱某涉嫌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案

2021年3月2日晚,常德市安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消费者举报,反映在该县安全乡朱某经营的餐馆内消费卤凉菜后肠胃出现问题。2021年3月3日上午,安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朱某经营的餐馆现场检查,在经营场所发现其卤汁及卤菜制品感观有异,立即封存卤菜制品2千克、卤药汁包3千克,并联系安乡县公安局食药环大队民警共同取样,委托其送检。3月10日,常德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出具检验报告,检验结果为检测出罂粟碱等成份。朱某涉嫌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依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规定,3月11日,安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该案移送安乡县公安局,目前公安机关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湖南某商业有限公司浏阳洞阳店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

2021年3月18日,长沙市浏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中,发现湖南某商业有限公司浏阳洞阳店经营外观霉变的腊鱼块和鲢鱼块,货值金额807元,立即予以封存送检。经抽样检测,检验结论为“所检项目中色泽、滋味、气味、状态不符合标准要求”。湖南某有限公司浏阳洞阳店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结合其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2021年5月28日,浏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55000元。

常德市临澧县某超市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案

2021年2月21日,常德市临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群众举报称,临澧县某超市销售超过保质期的乳酸菌饮品。临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调查,当事人店内待销售的9瓶乳酸菌饮品(净含量200ml、生产日期:20200702DV,保质期:7个月)、72瓶乳酸菌饮品(净含量100ml、生产日期:20200709CY3,保质期:7个月)均已超过保质期。当事人已销售10瓶超过保质期的乳酸菌(净含量200ml),销售金额43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结合其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2021年3月10日,临澧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上述违法行为,并作出如下行政处罚:1、没收超过保质期的乳酸菌(净含量200ml)9瓶、乳酸菌(净含量100ml)72瓶;2、没收违法所得7元;3、罚款55000元。

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镇江某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腊制食品案

2021年4月7日,益阳市桃江县市场监管局在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中,接到江某在桃江县桃花江镇近桃路20号无证生产加工熏制腊猪头皮和腊鸭的举报。经调查,江某于2021年3月2日起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擅自生产加工腊制食品,至4月7日案发时止,利用108.25kg原材料猪头皮陆续生产出成品熏制腊猪头皮100kg,已销售17.1kg;利用10只原材料冻鸭生产出成品熏制腊鸭10只,已销售4只。江某无证生产食品货值金额共计9520.35元,违法所得106.6元。江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结合其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桃江县市场监管局对江某作出如下行政处罚:1、没收腊猪头皮82.9kg、腊鸭6只(4.25kg)、原材料猪头皮251.75kg、雪天加碘精制盐2袋及用于腌制涉案食品的工具;2、没收违法所得106.6元;3、罚款50000元。

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某医院食堂经营过期食品案

2021年4月9日,湘潭市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对雨湖区鹤岭镇某医院食堂检查,发现该食堂冰柜内存放“六和”鸡翅尖2千克,生产日期2020年2月21日,保质期12个月,已超过保质期。当事人经营过期食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十)项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结合其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雨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作出如下行政处罚:1、没收超过保质期的“六和鸡翅尖”2千克;2、罚款30000元。

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李某未取得食品小作坊许可证从事豆制品生产加工案

2021年3月9日,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中,发现李某未取得食品小作坊许可证从事豆制品生产加工活动。经调查,在未办理食品小作坊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李某自2021年1月20日起租赁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一出租房作为加工场地生产豆制品,加工白香干、水豆腐和油豆腐等三种豆制品。截至3月9日案发时,李某共计生产销售白香干940斤,水豆腐429盒(16块/盒),油豆腐568斤,货值金额共计9092元,违法所得3079元。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依据《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结合其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如下行政处罚:1.没收违法生产的100斤白豆腐干成品、24盒水豆腐成品;2.没收违法所得3079元;3.罚款21921元。

来源: 潇湘晨报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