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19日,海底捞在北京、上海、浙江、吉林等18个省份的700余家门店上线果味酸辣锅底沙棘火锅,引领果味锅底新潮流。有参与前期品鉴内测的消费者直言,沙棘火锅带来全新的锅底选择。
沙棘是“三北”地区治理荒漠化的先锋树种,为了表达对绿色环保事业的支持,顾客每消费一整锅1200g沙棘火锅,海底捞就将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一棵沙棘树,助力西北荒漠化治理工作。
< class="pgc-img">>健康+美味,沙棘火锅引领新潮流
沙棘,又名醋柳、酸刺、黑刺,为胡颓子科酸刺属的灌木或小乔木。沙棘果实富含维生素、黄酮、有机酸生物碱、各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可用于食品、饮料、医药、保健等行业,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
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以沙棘为原料的食品,如沙棘饮料、沙棘原浆、沙棘冻干粉、沙棘茶等,但在火锅消费场景,沙棘相关产品仍然不多见。据《中国餐饮年鉴2020》显示,食材类火锅包括鱼火锅、牛肉火锅、羊肉火锅、鸡肉火锅、海鲜火锅、猪肉火锅、蛙火锅、菌菇火锅、食材混合火锅等,海底捞沙棘火锅的推出有助于丰富产品类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据海底捞方面透露,沙棘火锅精选中华沙棘熬制汤料,并搭配果干,锅底色泽金黄,口味酸辣鲜美,并带有沙棘果香。为精准地洞察和满足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海底捞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举办了共20余次内测品鉴会,经历了19次产品更迭,历时8个多月终于上市。
据海底捞沙棘锅研发团队负责人介绍,相对于食材上新,锅底的创新更具难度,要充分考虑不同消费群体的口味需求,每一次产品迭代的背后都经历了反反复复的调整和试验,要在毫厘间把握好平衡。“行业内有句话很形象,叫做'火锅食材千千万,口味围着锅底转’,作出一款好的锅底难度可想而知。”
“从品鉴结果来看,海底捞沙棘锅受欢迎程度高,不少参与活动的品鉴师表示,沙棘锅口感很特别,使他们有了新的火锅体验”,海底捞沙棘锅研发团队负责人表示,有消费者在品鉴点评中提到,沙棘火锅带有沙棘特有的果香、果酸,鲜爽的酸辣感使味蕾获得极大的满足,沙棘的营养价值更赋予了养生感。
近年来,随着“Z世代”消费力量的崛起,其追求独立个性、注重体验感和养生健康的特点,愈发受到商业市场的重视。海底捞推出沙棘火锅,主打健康美味和差异化口味,某种程度上也为新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表明了海底捞在持续引领消费新趋势方面的努力,显示出其不断革新向前的的决心。
“吃一锅,种一棵”,助力绿色公益
作为治理荒漠化的重要植物,沙棘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特点,既能在风口沙丘上生长,又能在沙滩沟壑繁殖,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一把“好手”。从1985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工作,将其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
支付宝“蚂蚁森林”项目也将沙棘列为种植树种,浇水种沙棘成为一种新时尚。海底捞的沙棘火锅也承担了相同的公益使命,顾客每消费一整锅(1200g)沙棘火锅,海底捞将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赠一棵沙棘树种植在“蚂蚁森林”,助力西北荒漠化治理工作。“吃一锅,种一棵”,“沙棘锅”集结吃货力量,共筑沙漠绿洲。
多年来,海底捞始终注重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环保举措,争做最绿色的火锅品牌。在日常运营上,海底捞从点滴做起,践行低碳节能的运营理念,如推行电子化服务及办公、优化清洗设备工艺以节约用水、分区域设计照明及空调开关、采用能源智能管理系统。在减塑环保方面,早在2018年,海底捞对餐盒、吸管、打包袋等一次性塑料用品进行绿色设计;同时,海底捞也是最早提供半份菜的餐饮品牌,提供点餐量建议服务,倡导“粮食节约”。
在绿色环保的新浪潮下,海底捞将继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顾客提供安全、健康的菜品与美好体验的同时,也将持续倡导绿色消费,践行绿色发展,为构建企业、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产品,探索沙棘产业新方向
得益于政府机构对沙棘种植工作的重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沙棘资源丰富,分布较广,产量高。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发布的《我国沙棘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显示,沙棘分布在全国20个省份的430多个县,截止2018年,全国有沙棘总面积157h㎡(其中天然林107h㎡,人工林约50h㎡)。
但整体而言,沙棘产品开发仍存在不完全、不完善的问题,形成的产品附加值较低,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沙棘相关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大力推广种植沙棘将成为重要的林业经济增长极。尤其是,我国沙棘种植地区主要发布于“三北”地区(即东北地区、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是不少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支柱产业,如何提高沙棘产业附加值直接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海底捞沙棘火锅的推出,是对沙棘综合开发利用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海底捞的示范性作用,有望为沙棘产业寻找更多出路,探索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帮助沙棘产业朝着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通过沙棘火锅这一特色产品的宣传和推广,还有助于加深大众对沙棘及相关产品的了解,深化消费者认知。截至2020年底,海底捞共有门店1298家,全年服务顾客超过2.5亿人次,庞大的消费群体将为沙棘产业带来更大商机,帮助“三北”地区的沙棘种植户改善经济状况,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1994年在简阳成立的第一家海底捞门店,到现在拥有一千余家门店的连锁餐饮品牌,海底捞在不断扩大自身经营规模的同时,也为推动中国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海底捞2020年报显示,其合作供应商数为1381家,来源丰富的供应链体系就像树干分叉出许多树枝,形成一棵参天大树,成为撑起实体经济这片森林的其中一员。
未来,海底捞将继续通过品质提升、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等方式,帮助中国服务行业做大做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同时,发挥自身影响力,惠及更多群体,继续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 class="pgc-img">>食材测评》栏目介绍:
“食材好,食才好”。
火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好食材”已成为各大品牌逐鹿市场的关键,可什么样的才是好食材,如何挑选好食材,成为餐饮老板的重中之重。
为此,《火锅餐见》推出“食材测评”栏目,邀请专业人士、餐饮同行、消费者等充当测评员,以“盲测法”现场打分,从多维度考察食材。
测评不存在诋毁,只为选择出性价比更高、更优质、更受欢迎的好食材。所以综合表现不好的品牌不公布。同时也欢迎各位餐饮老板、食材厂家积极推荐或自荐。
第 564 期
文:小倩
随着健康、养生成为消费者重要诉求,反映到火锅行业,番茄类养生锅底的点单率居高不下。(相关阅读:“黑马”锅底杀出!疫期销量暴增背后,暗藏火锅业趋势)
可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产品。很多火锅店老板,考虑上新番茄锅底,却不知如何挑选。
为此,《火锅餐见》组织了一场线下“番茄锅底测评”活动,我们从市面上购买了8款番茄底料,邀请20个测评员到现场参与品鉴评选。
▲番茄锅底测评过程,测评员非常认真地填写打分表。
>这8款番茄底料,哪款性价比最高?哪款最受欢迎?请往下看。
注:该结果只针对测评样品,不涉及该品牌及品牌旗下其他产品; 结论建议仅供参考,不强迫所有人认同最终观点。
01
测评对象和方法
测评专员:专业的厨师、美食达人、餐饮老板和媒体;
人数:20人参与;
测评地点:郑州市企业总部基地;
测评方法:明测+盲测。
考虑品牌知名度、购买方便程度(郑州市内)等信息,本次共选取了8款番茄底料参与测评。
注: 表中的价格均为《火锅餐见》购入时的价格,表中“净含量”为包装上标注的净含量。
>▲餐见君正在购买底料
>番茄底料测评分为明测和盲测两大环节,明测是测评专员通过观察外包装,以最直观的感受评价, 盲测是对煮开后的番茄底料进行试吃。
在测评进行之前,《火锅餐见》邀请了来自新疆、对番茄有多年研究经验的专业人士,向现场的测评专员普及番茄底料的知识,了解优质底料的标准。
活动现场,明测表和盲测表各回收20份,最终测评结果也依据测评表的打分情况进行核算。
02
明测环节
测评标准:
测评专员对八款底料的价格、含量、外包装设计、包装材料进行观察,并在测评表中对应的品牌下方,选出与自己体验相符的选项。
价格含量:
不同的价格对应多少含量,消费者通常以此判断贵不贵;
外包装设计:
标识是否突出,是否美观有个性,“颜值”仍然是消费者最直观的视觉感受;
包装材料:
对于零售的火锅底料来说,储存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口感,特别是番茄底料,更要考虑材料的避光、防潮、隔氧等因素。
测评专员根据三大测评维度,分别给8个样品打分,3分代表优秀,2分代表一般,1分代表较差。
根据现场回收的20份明测表,餐见君计算出各品牌3个维度分别得分如下:(每个数字是20个人对该品牌同一维度打分相加的结果)
每个品牌3个维度得分相加,得到最终明测分值,排名前四的品牌依次是:秦妈、七个番茄一锅汤、海底捞、草原阿妈。
03
盲测环节
测评标准:
一款品质上乘的番茄底料,从4个方面来评判
色泽:橙亮 ,有油气,久煮不变色 ,沸腾时有翻沙的感觉;
气味:番茄特有的清香,无怪味异味;
浓度:浓度适中,不偏淡也不会太浓;
酸甜度:主观因素多,口味因人而异。
为保证此次测评客观公正,试吃环节以盲测的方式进行,将八款底料的品牌名隐藏,随机进行编号。
在操作时,工作人员根据各个品牌的说明加入适量的水,同时开火煮沸,并依次盛到一口杯中,按照一号、二号的顺序,端到测评专员面前。
测评专员在不清楚编号对应的品牌名的前提下,通过观察各编号的浓度、色泽、气味、酸甜度等,进行评级,并填写测评表。
其中,“评级”选项分为三个等级:优秀、一般、较差,分别对应3分、2分、1分。
此外,为避免主观因素的过多干扰,《火锅餐见》也对所有产品留样,统一摆放到桌面,以供对比。
现场共回收的20份盲测表,各编号产品各维度得分如下:
1
色泽
2
气味
3
浓度
4
酸甜度
综合以上四个维度,盲测环节排名前四的品牌(每个编号3个维度得分相加后依次排列),分别是:7号(七个番茄一锅汤)、5号(海底捞)、1号(草原阿妈)、2号(桥头),具体表现如下:
总结:
结合明测和盲测环节各品牌的得分,评测员最终选定了综合排名前四的品牌:七个番茄一锅汤、海底捞、草原阿妈和秦妈。
这四个品牌无论外包装、还是产品本身来说,都可圈可点。
除了上述广受好评的4个品牌,剩下的番茄底料,有些设计上存在缺陷,有些味道上堪比“胡辣汤”,有些甚至还有发黑的现象,这也反映出现在底料市场的现状。
《火锅餐见》举办食材测评的目的,是为了普及好食材标准,帮助餐饮老板挑选出最优质、性价比最高的好食材,测评结果只是给大家提供一种借鉴。餐见君欢迎各方观点碰撞,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指正不足哦。有意向参与食材测评的,可以添加餐见君微信:hgcj66666。
统筹|语嫣 视觉丨马亚丹
商务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转载丨txg13333832182
月19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近日和朋友在成都海底捞一门店食用河豚锅后,出现头晕、四肢麻木、舌头麻等神经中毒症状,引发关注。
该网友在文中称,河豚锅系其于4月23日抢到的新品体验,后与朋友一行4人于5月3日前往海底捞仁和新城店。事后,当地市场监管局已介入,但与海底捞一方调解失败。
对此,海底捞公司回复表示,产品属于无中毒风险的食用级河豚。根据顾客提供的医院化验报告显示,主要是炎症反应,并非神经中毒。接到顾客反馈后,门店立即进行排查,河豚品鉴活动除该批顾客外,没有其他顾客反馈异常情况。门店已经对当天的品鉴食材进行封存。市场监管局分别于5月6日和19日到门店现场检查,确认相关产品资质及检验报告齐全,未发现异常情况。鼓励消费者依法维权,也会全力配合调查。
网友发文称吃了海底捞河豚锅中毒
“头晕目眩 四肢发麻”
5月19日,网友@脑袋是瓜的 在网络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和朋友因食用海底捞河豚锅导致中毒。
据该网友的描述,4月23日,该网友抢到了海底捞河豚锅VIP新品品鉴会(内测版活动)。当日凌晨,该网友还在网络社交平台晒出了中奖结果。
网友晒出的河豚锅宣传单。
5月3日晚上10点左右,该网友和另外3名朋友一起到海底捞火锅(仁和新城店)品尝河豚锅。过程中,该网友自己喝了5碗汤,还打翻了一碗,并在事后表示庆幸,“不然再喝点就更严重了。”
该网友表示,吃饭过程中,自己出现了头晕,随后觉得皮肤敏感,“一摸到就刺痛,像蚂蚁在爬。”也喝了几碗汤的朋友小瑶,也是晕乎乎的。
吃完后,4人结账走人,此时大家都开始晕了,手脚发麻,其中一位出冷汗。在打车回程的路上,开始怀疑是河豚中毒,但该网友自己先否认了,表示“又不是没有吃过河豚”。但随后该网友发现皮肤异常严重,超级刺痛。同时,同伴们也觉得头晕目眩、头痛、四肢发麻、舌头发麻,马上百度了河豚中毒症状,发现完全符合。
该网友表示,下车后,同伴中有两人吐了,4个人开始一起催吐,但只有两人吐了一点。“晕得瘫坐在马路上”,同伴说去医院,但该网友表示自己还穿着睡衣(因打翻汤碗换的),所以需要先回家。随后,他们分别去了四川省人民医院和363医院。
该网友去了急诊,上了心电监护。其描述“几乎是休克血压”,浑身都疼,皮肤一摸就疼,舌头发麻,四肢发麻,路上还出现过呼吸肌麻痹,差点喘不上气来。“急诊的护士医生一看就说你这个是神经毒,食物中毒了,全是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反应几乎没有。”
5月4日凌晨,该网友联系过海底捞客服。后续海底捞店长与之联系沟通,但不提报销医药费,不承认锅底问题,反复强调公司法务不认可网友提供的材料,表示公司资质完备。因此,网友在5月6日左右提出了赔偿医药费、赔偿2000元钱以及道歉的要求。
网友发文称食用海底捞火锅河豚锅中毒。
5月18日,双方在高新区市场监督局调解失败。
5月19日,同行4人中有3人分别在某网络社交平台发文,讲述中毒和调解经过。
有网友质疑,没有医院诊断证明和消费证明。网友@脑袋是瓜的 表示,尝试发布过急诊诊断资料,但过不了审核。随后晒出了消费证明,因锅底免费,只是加了部分菜,所以仅消费80元。
网友出示的结账信息。
网友@不爱吃红薯爱吃土豆 发文表示:海底捞公司的河豚加工销售等一系列资质证件完全合法合规,我们从没对此产生质疑。河豚毒素主要存在于内脏和血液,使用前需要去除内脏和放血,再被加工成预包装产品。人工养殖河豚毒素相较于野生河豚低,但并不是没有。我相信我们摄入的非常微量,不然也不可能现在活蹦乱跳地发声。我们可能只是很倒霉,遇到了某条血管里的某个小血栓导致放血不完全,在后续抽检中也完全没有被发现。
网友发文称食用海底捞火锅河豚锅中毒。
红星新闻记者分别私信了以上两位网友,但未获得回复。其中一位发文表示,未联系和回复过任何媒体。
网友表示未联系过媒体。
海底捞回复:
该顾客医药报告显示为炎症反应
5月19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致电网友所指的海底捞火锅仁和新城店。据工作人员回应,对于网传顾客称在该店食用河豚鱼疑中毒一事,其表示目前由公司专人在进行处理,对于详情其并不清楚,不便回答。
同时,该工作人员回应,该店河豚锅品鉴是在上个月进行的,目前该店已暂无河豚锅的相关品鉴,该品类也未在店内正式上市给顾客。对于是否受到顾客中毒事宜影响而未上市,该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这些事都是由公司专人在处理”。
对于河豚食材品质,该工作人员称海底捞河豚锅使用的河豚食材,都是经过了专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食用河豚鱼。
5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海底捞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给出了回复:
1、产品属于无中毒风险的食用级河豚。海底捞河豚系列产品由掌握河豚养殖控毒核心技术的中洋集团独家供应,该人工养殖河豚品种为暗纹东方鲀(豚),已经过11代技术改良,且连续10年通过专业机构检测,属于无中毒风险的食用级河豚,可放心食用。
2、若有河豚中毒可以通过医药检测报告查出,该顾客的医药报告显示为炎症反应。在5月3日晚上结束品鉴后(即5月4日)的凌晨,有一桌顾客表示身体不适,其中两位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根据顾客提供的医院化验报告显示,主要是炎症反应,并非神经中毒。
3、接到顾客反馈后,门店立即进行排查,河豚品鉴活动除该批顾客外,没有其他顾客反馈异常情况。门店已经对当天的品鉴食材进行封存。市场监管局分别于5月6日和19日到门店现场检查,确认相关产品资质及检验报告齐全,未发现异常情况。我们鼓励消费者依法维权,也会全力配合调查。
海底捞公司表示,新一代河豚可放心食用。
据介绍,海底捞河豚系列产品自4月起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20个地区开展品鉴试吃活动。
在海底捞公司提供的检验报告中,对“中洋河豚鱼片”“河豚鱼滑”“河豚锅底调味”进行了河豚毒素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
海底捞公司提供的检验报告。
5月19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高新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已有专人负责。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回复。再次拨打该座机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专家:
河豚是名优水产品 可合法养殖销售
不懂烹饪方法不建议自行加工食用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杨淞表示,河豚是一种非常重要也比较名贵的名优水产品,肉质非常好,肯定是能食用的,价格还比较高。东方暗纹豚等是养殖品种,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属于合法养殖和销售的。
但是,河豚确实有毒,主要表现在它的内脏和性腺上,会有一些神经毒素。少量的神经毒素就会导致中毒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如果不懂烹饪方法,不建议自行加工食用。而在饭店,也不能排除有加工不当导致中毒的风险,此前也确实有过类似的报道。
至于此次网友所说的中毒,已经发生多日,所以也可以看同一天其他顾客食用后是否出现同样的反应。
红星新闻记者查询获悉,河豚本名河鲀。记者在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查询到,《农业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说:为规范养殖河鲀加工经营活动,促进河鲀鱼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防控河鲀中毒事故,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决定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
《通知》要求,养殖河鲀应当经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后方可销售。加工企业的河鲀应来源于经农业部备案的河鲀鱼源基地。养殖河鲀加工企业应当按照河鲀加工技术要求,去除有毒部位和河鲀毒素。河鲀可食部位(皮和肉可带骨)经检验合格后,附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河鲀加工产品应当包装,包装上附带可追溯二维码,并标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原料基地及加工企业名称和备案号、加工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检验合格信息等。
禁止经营养殖河鲀活鱼和未经加工的河鲀整鱼。禁止加工经营所有品种的野生河鲀。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编辑 彭疆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