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王傈
馒头制作间刚刚出锅的馒头,冒着腾腾热气,热调理间厨师刘明在燃气炒锅前炒菜……2月18日11:00,走在山东益膳堂央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参观通道上,阵阵菜香扑鼻而来。
“山东益膳堂中央厨房刚刚试运营,现有净菜、馒头及米饭面食、热调理团餐和预制菜冷链包装等4条生产线,师傅们正在热调理生产线上做长者食堂的配送餐。”山东益膳堂央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磊的脸上写满希望。
山东益膳堂中央厨房占地约9000余平方米,其中生产面积7000余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与一般厨房不同的是,这里采用流水线作业。“1小时能蒸5000斤大米,可供1.2万人食用,每天能蒸10万个馒头,可同时为5万人提供团餐。”孟磊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来,“淄博快速路的开通为企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通过快速路团餐仅需20分钟,就能送到客户的餐桌上,并且温度能保持在75摄氏度左右。”
“生产线上炒出的菜,好吃吗?”记者好奇地问。
“我们有专门菜品研发部,把受欢迎的菜进行标准化,每种食材精准到克,味道不亚于金牌厨师炒的,目前已研发出200多个菜品。”孟磊说,大数据还能精准分析出每天所需食材的数量,避免浪费。再加上食材直接来自农场和央厨所在的鲁中蔬菜批发市场,省去中间环节,保证味道好价格优。
窗外阳光明媚,孟磊也开始了抢“春”计划。“各企事业单位马上进入招标季节,我们要马不停蹄进行投标;今年淄博要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和会展经济,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张店区和车站街道又帮助我们对接了一批企事业单位,每天有十几个电话联系考察合作事宜……”正说着,孟磊的电话又响了起来,接起电话只听到,“好好好,下午来考察,欢迎欢迎!”
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传统的民俗扮玩与现代化小广场相遇,会发生什么?
“在这漂亮的蓝色塑胶地面上,扮猪八戒背媳妇,心里比猪八戒还美……”2月5日,张店区体育场街道张钢社区居民牟兰芳在刚刚改建的小广场上,伴着音乐,走在扮玩队伍里,心里乐开了花。她说,没想到住了几十年的小区,有这么舒适化的改造,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牟兰芳的高兴是张店区建设品质民生的一个缩影,也是张店区奋力实现“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具体实践。
在春风拂面的三月,走在张店的大街小巷里,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长者餐桌,无论是老旧小区,还是新建的城市书房,处处镶嵌着对品质的追求,散发着幸福的味道。
用心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买菜,到有品质的农贸市场。”3月5日,家住远景花园的刘丽发了一条朋友圈,获得点赞无数。
提起农贸市场,人们通常的印象是要么在路边经营,或者在大棚里摆摊,吵吵嚷嚷,人车混流,水泄不通。
“有品质的农贸市场”到底啥样?
挑空的层高、自动的扶梯、充足的停车位、温馨舒适的环境……3月6日,记者走进民泰龙凤苑农贸市场,也就是刘丽所说有品质的农贸市场,颠覆了对传统农贸市场的印象。
民泰龙凤苑农贸市场总建筑面积为4.29万平方米,其中农贸市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个设施完善、干净整洁、方便快捷的室内标准化、智慧化农贸市场。既解决了原农贸市场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又为周边小区10万居民解决了买菜的烦恼,同时为百余家商户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提升了整体城市建设品质。
同样感受到城市品质提升的还有科技苑社区居民李燕,她说,家门口的惠康广场保留了原来的花草树木,融入了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元素,既有秋千、滑梯,还有笼式球场,配上蓝色步道,“风景这边独好”。
把一流的标准贯穿到每一个领域,把精品理念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是张店区持之不懈的追求。今年,张店区更加突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更好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要素的集聚承载效应,全力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新建联通路口袋公园、龙凤苑游园等社区游园、口袋公园12处,新建改造绿地40万平方米。调整理顺城管机制,对智慧停车、共享单车、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大力实施“物业+”模式,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将77个住宅小区的3164路监控视频并入张店区“一网统管”平台,有序推进智慧物业建设。
用情改善老年人的安康生活
2月28日,山东益膳堂中央厨房正式启动,上午10:30,中央厨房厨师刘明做的老厨白菜等10个菜,由配餐车送到新华社区长者食堂等助餐点。“蒸的馒头、炒的菜,好吃还优惠。”新华社区居民曹桂兰说,饭菜都热呼呼的,拿到家里吃,刚刚好。“我们拥有四条智能化生产线,生产的热菜,送到餐桌上,能保证70度,这是比较适合食用的温度。”山东益膳堂央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磊告诉记者。
同一时间,家住房镇镇百合花园的司爱荣老人通过微信小程序盈安智慧养老平台下单上门按摩服务。百合花园社区智慧养老示范街是我市首条智慧养老示范街,通过线上智能端,将社区、商家、居民、养老机构有机结合,采用“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群打造15分钟居家服务生活圈。
如何对待老年人,体现一个城市的温度。张店区加快医养融合发展,推进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整合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和养老服务提供商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养、医、助、学、乐”于一体的全方位、“点单式”、“一键式”服务网络,构建“养老指导中心—街道(镇)—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网,推动养老服务便捷化、精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截至目前,张店区共有养老机构28家,提升改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9家,托管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9处。共有助餐食堂51处,其中长者食堂28处,中央厨房4处,助餐点19处,累计服务老年人63.3万余人次。
用力建设品质民生工程
50岁出头的段连华,是火车站北广场第一批住宅签约居民,每次经过火车站附近,看到围挡内的塔吊挥舞着巨臂,心中充满期待。
段连华期待的是火车站北广场城市更新项目,涉及16745户住宅居民,集中签约率达到99.6%,创造了中心城区历史上征迁面积最大、涉及居民最多、签约拆迁速度最快三个纪录。目前,首批还迁住宅和还迁商业项目已顺利启动。项目建成后,不仅改善火车站周边群众居住环境,而且对我市稳增长、促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向新,生活向上。张店区紧紧围绕“更新老城、拓展新区”的城市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定位、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今年有序推进博物馆、人民公园、科苑等3个试点片区改造,规划更新面积达10.37平方公里,惠及居民22万人。推动实施3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6270户,改造面积157.40万平方米。实施棚改项目6个,共涉及房屋3672套。实施38个小区、5条支路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水管道30.1公里,污水管道39.8公里。一项项民生工程,伴着春天的脚步,争分夺秒抢进度,既刷新了城市的颜值,又温暖了群众的心坎。
用爱滋养未来接班人
“从家到学校,步行10分钟,方便不说,关键是师资好,教学质量优。”张店区世纪中学,也就是张店区实验中学南校区家长杨光强对儿子的学校十分满意。
对学习环境满意的,还有家住曦园的翟豆豆。上初二的翟豆豆,每周都约同学一起到曦园自习室学习读书,她说,浸泡在书香的环境里,学习效率高,而且借还书非常方便,很喜欢。
“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落户齐盛湖海岱楼,成为淄博新地标,进一步拉升了中心城区的颜值与气质。
一座城市的气质藏在文化里。张店区聚集打造“美好教育”品牌,今年积极推动龙凤苑中学、集美花园幼儿园、汇智荣悦城幼儿园建成投用,加快迁建西六路小学和淄博信息工程学校,配合推进青岛路小学、西十二路学校建设。“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中小学17所,新增优质学位3.5万余个。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举办全民读书节、文化大讲坛等活动,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2000场以上,建设城市书房、书香阅读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0处以上。
“努力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普通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品牌,以人人前进一小步推动张店发展一大步的理念,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以赶早的心态、提速的姿态、追赶的状态,当好实现‘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排头兵。”张店区委书记郭庆表示。
(全媒体记者王傈 通讯员王业宏)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魏廷宝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传统的民俗扮玩与现代化小广场相遇,会发生什么?
“在这漂亮的蓝色塑胶地面上,扮猪八戒背媳妇,心里比猪八戒还美……”2月5日,张店区体育场街道张钢社区居民牟兰芳在刚刚改建的小广场上,伴着音乐,走在扮玩队伍里,心里乐开了花。她说,没想到住了几十年的小区,有这么舒适化的改造,从心底里感到高兴。牟兰芳的高兴是张店区建设品质民生的一个缩影,也是张店区奋力实现“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具体实践。
在春风拂面的三月,走在张店的大街小巷里,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长者餐桌,无论是老旧小区,还是新建的城市书房,处处镶嵌着对品质的追求,散发着幸福的味道。
用心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买菜,到有品质的农贸市场。”3月5日,家住远景花园的刘丽发了一条朋友圈,获得点赞无数。
提起农贸市场,人们通常的印象是要么在路边经营,或者在大棚里摆摊,吵吵嚷嚷,人车混流,水泄不通。
“有品质的农贸市场”到底啥样?
挑空的层高、自动的扶梯、充足的停车位、温馨舒适的环境……3月6日,记者走进民泰龙凤苑农贸市场,也就是刘丽所说有品质的农贸市场,颠覆了对传统农贸市场的印象。
民泰龙凤苑农贸市场总建筑面积为4.29万平方米,其中农贸市场总面积1.2万平方米,是一个设施完善、干净整洁、方便快捷的室内标准化、智慧化农贸市场。既解决了原农贸市场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又为周边小区10万居民解决了买菜的烦恼,同时为百余家商户提供了创业就业的机会,提升了整体城市建设品质。
同样感受到城市品质提升的还有科技苑社区居民李燕,她说,家门口的惠康广场保留了原来的花草树木,融入了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元素,既有秋千、滑梯,还有笼式球场,配上蓝色步道,“风景这边独好”。
把一流的标准贯穿到每一个领域,把精品理念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是张店区持之不懈的追求。今年,张店区更加突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更好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要素的集聚承载效应,全力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新建联通路口袋公园、龙凤苑游园等社区游园、口袋公园12处,新建改造绿地40万平方米。调整理顺城管机制,对智慧停车、共享单车、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大力实施“物业+”模式,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将77个住宅小区的3164路监控视频并入张店区“一网统管”平台,有序推进智慧物业建设。
用情改善老年人的安康生活
2月28日,山东益膳堂中央厨房正式启动,上午10:30,中央厨房厨师刘明做的老厨白菜等10个菜,由配餐车送到新华社区长者食堂等助餐点。“蒸的馒头、炒的菜,好吃还优惠。”新华社区居民曹桂兰说,饭菜都热呼呼的,拿到家里吃,刚刚好。“我们拥有四条智能化生产线,生产的热菜,送到餐桌上,能保证70度,这是比较适合食用的温度。”山东益膳堂央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磊告诉记者。
同一时间,家住房镇镇百合花园的司爱荣老人通过微信小程序盈安智慧养老平台下单上门按摩服务。百合花园社区智慧养老示范街是我市首条智慧养老示范街,通过线上智能端,将社区、商家、居民、养老机构有机结合,采用“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方式,为老年人群打造15分钟居家服务生活圈。
如何对待老年人,体现一个城市的温度。张店区加快医养融合发展,推进多层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整合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和养老服务提供商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养、医、助、学、乐”于一体的全方位、“点单式”、“一键式”服务网络,构建“养老指导中心—街道(镇)—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网,推动养老服务便捷化、精准化、规范化、智能化。截至目前,张店区共有养老机构28家,提升改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9家,托管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9处。共有助餐食堂51处,其中长者食堂28处,中央厨房4处,助餐点19处,累计服务老年人63.3万余人次。
用力建设品质民生工程
50岁出头的段连华,是火车站北广场第一批住宅签约居民,每次经过火车站附近,看到围挡内的塔吊挥舞着巨臂,心中充满期待。
段连华期待的是火车站北广场城市更新项目,涉及16745户住宅居民,集中签约率达到99.6%,创造了中心城区历史上征迁面积最大、涉及居民最多、签约拆迁速度最快三个纪录。目前,首批还迁住宅和还迁商业项目已顺利启动。项目建成后,不仅改善火车站周边群众居住环境,而且对我市稳增长、促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向新,生活向上。张店区紧紧围绕“更新老城、拓展新区”的城市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定位、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今年有序推进博物馆、人民公园、科苑等3个试点片区改造,规划更新面积达10.37平方公里,惠及居民22万人。推动实施35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6270户,改造面积157.40万平方米。实施棚改项目6个,共涉及房屋3672套。实施38个小区、5条支路背街小巷雨污分流改造,新建雨水管道30.1公里,污水管道39.8公里。一项项民生工程,伴着春天的脚步,争分夺秒抢进度,既刷新了城市的颜值,又温暖了群众的心坎。
用爱滋养未来接班人
“从家到学校,步行10分钟,方便不说,关键是师资好,教学质量优。”张店区世纪中学,也就是张店区实验中学南校区家长杨光强对儿子的学校十分满意。
对学习环境满意的,还有家住曦园的翟豆豆。上初二的翟豆豆,每周都约同学一起到曦园自习室学习读书,她说,浸泡在书香的环境里,学习效率高,而且借还书非常方便,很喜欢。
“中国最美书店”钟书阁落户齐盛湖海岱楼,成为淄博新地标,进一步拉升了中心城区的颜值与气质。
一座城市的气质藏在文化里。张店区聚集打造“美好教育”品牌,今年积极推动龙凤苑中学、集美花园幼儿园、汇智荣悦城幼儿园建成投用,加快迁建西六路小学和淄博信息工程学校,配合推进青岛路小学、西十二路学校建设。“十四五”期间,新改扩建中小学17所,新增优质学位3.5万余个。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常态化举办全民读书节、文化大讲坛等活动,开展“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2000场以上,建设城市书房、书香阅读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0处以上。
“努力把寻常工作做成超常,把普通工作做成特色,把优势工作做成品牌,以人人前进一小步推动张店发展一大步的理念,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以赶早的心态、提速的姿态、追赶的状态,当好实现‘强富美优’城市愿景的排头兵。”张店区委书记郭庆表示。
(全媒体记者王傈 通讯员王业宏)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魏廷宝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