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工人体育场保护性改造复建,周边很多知名餐厅也或将停业拆除。9月2日,新京报记者致电大董工体店、许仙楼等知名餐厅了解到,许仙楼已于9月1日闭店,大董工体店也将面临闭店拆除。
工体附近多家餐厅的“暂退”引起老顾客的留恋和怀念,也有很多食客特意来吃一顿“告别餐”,带动部分餐饮品牌闭店前客流量上涨明显。“看到工体店即将闭店的消息,哭了,希望能在某日重逢。”在网友的留言中,既有对美味的回忆,也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工体周边美食在大众点评上搜索超过400个,包括许仙楼、唐廊工体店、大董工体店、三样菜工体店、湘爱工体店等。在业内看来,工人体育场复建完成后,必然会有承载人们社交需求的配套设施建设,经历蜕变后工体餐饮圈的未来也更值得期待。
老顾客吃“告别餐”带动客流量上涨
9月1日,大董餐饮投资有限公司公众号“大董餐饮”发文,在8月28日大董工体店闭店答谢晚宴上,北京大董烤鸭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振祥表示:“工体这个平台,把大董这个品牌做到了最大、最好。”
9月2日,新京报记者致电大董工体店,有工作人员称目前餐厅还在营业,并不清楚可以经营到什么时候,工体附近已经有餐厅开始拆除。“(我们)肯定是要停业,估计也不会迁回来了。”对于闭店后作何打算,一位大董工体店员工透露,未来应该是分到其他门店工作。而对此问题,董振祥未对新京报记者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很多大董的老顾客过来吃饭告别,“宣布将要闭店后,很多老顾客过来吃饭、拍照,8月底这一段时间每天可以接待800人到1000人,此前每天客流量约在500到600人。”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根据“大董餐饮”发布的信息,大董工体店开业于2013年7月26日,曾举办过大董各种大型活动发布会,例如春夏秋冬的品鉴会、24节气晚宴等。在大众点评上,也有很多食客特意来到大董工体店吃一顿“告别餐”:“听说大董烤鸭工体店9月初就要关门了,一家人来到大董吃顿追忆餐。”“今天看到工体店即将闭店的消息,哭了,希望能在某日重逢。”
知名美食家董克平也发文回忆了大董工体店装修时的场景:“那一天,刚刚下完雨的北京午后潮湿闷热,我从停车场走进去,五十米的距离就出了一身汗。转过影壁就看到了一群人在水里搬弄着那些巨大的石块。走近看到大董先生光着膀子,站在泥水里和员工一起用力的干着。”
此外,因工人体育场保护性改造复建而即将拆除的还有知名餐厅许仙楼。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9月1日,许仙楼已经正式停业,且已确定不会在未来迁回原址。“我们目前正在选新址,肯定不会再回到工体来了。”这位工作人员说,很多老顾客也纷纷前来告别,客流量也较之前上涨了大约30%。
被拆除后无机会冲三星, 董振祥称遗憾
除了对大董工体店的追忆和招牌菜“酥不腻”烤鸭的留恋,也有不少网友对这家开业七年的大董工体店的装修、服务等颇有指摘。“外观大气,内部真的有点年代久远,都快赶上国营老字号了。”“吐槽服务,全程都要叫服务员,20分钟没人主动倒水。”“不知道10%的服务费收哪儿了?不值,倒酒慢,上菜也慢。”
对于部分网友的反馈,董振祥在自己微博上的一席话,也被消费者解读“或许是对不足的思考与回应。”
8月8日,董振祥在微博发表了《海棠又红了,院子要拆了》的文章。“这几年,工体大董得到社会的认可,拿到了美团点评的北京唯一‘三钻’,携程美食北京唯一‘三星’,当然还有米其林一星。提到大董获得米其林一星,我是不好意思的,按着这样美好的景观,和我们的用心,她要是能获得三星多好啊。它的美中不足就是太大了。一大,就不精致了,服务必有撒汤漏水的地方,有不如意的地方,这是让我多么羞愧的事啊。本来我想,今年可以再努努力,加强服务,再上一个台阶,可是它就要被拆除,没有机会了,真是一个遗憾啊。”
工体餐饮圈再回归引期待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工体美食”,相关的搜索结果超过400个,包括许仙楼、唐廊工体店、大董工体店、三样菜工体店、湘爱工体店等。
对熟悉工体的人来说,工体周边餐饮圈形成的萌芽应该在1985年。当时央视首次将春晚的举办地点定在工体,让全国观众知道北京这个著名地标性建筑。随后,各种流行音乐演出、重大足球赛事相继在工体举办,成为工体餐饮圈能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工体成为北京国安队的主场后,球员、球迷“捧火”了三样菜、波尔塔20、莫劳龙玺等餐厅。同时,随着多位歌手在工体举办演唱会,工体附近也成为酒吧、高端餐饮的聚集地,茉莉餐厅、许仙楼也常有明星光顾。
业内人士认为,工体之所以能成为餐饮聚集的地方原因很多。“经常有足球比赛,无论输赢,餐厅都是球迷们的宣泄渠道。各种演出也汇集了很多人流。而且邻近三里屯,众多追赶潮流的年轻人就会越聚越多,再加上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把这儿的生意越推越高。”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所长赖阳认为,餐饮圈的形成其实是消费者生活方式的需要,除了家门口、工作单位附近的餐饮,在市民活动的中心也必然会形成餐饮的聚集。他表示,餐饮、娱乐等场所都是与赛事场馆功能相匹配的,未来工人体育场复建完成后,也必然会有承载人们社交需求的配套设施建设。工体未来的餐饮圈如何发展值得期待。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李世辉
< class="pgc-img">>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马千惠/文 记者 时硕 图/视频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享不尽开封小吃蔚为大观,但,如果你未吃上灌汤小笼包子,就犹如未进汴京。
第一楼,经历了从街边小店包子铺,到开封市商务宴请的城市形象名片,再到后来为了扭转口碑而转型回归大众消费,走向复兴之路。
当人们在思考如何将品类做成品牌,从而形成品牌战略时,第一楼用百年发展史做出了迭代式典范。
寻找中原餐饮常青树第三站,我们专访了开封市餐饮协会会长、开封第一楼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郅军,在对近百年起伏的总结与反思中探讨“老字号”如何重获新生。
< class="pgc-img">>【前73年:炮火、更名、公私合营,第一楼命运多舛】
如果说第一楼的品牌历史可以追溯至百年前,那么包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千年前的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包子是当时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楼”的名品,时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
1922年,黄继善在房东的建议下,以“山洞梅花包子在京第一”的典故,将自己的第一家店取名为“第一点心馆”。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楼就实现了公私合营,成为了开封市饮食总公司下的三级小店,经营面积仅300平米左右,只够简单吃个包子,点俩凉菜,再加碗汤。在公私合营下的体制机制中,那时的生意说不上好也不算坏,不温不火持续至改革开放后。可以看出,在第一楼的百年历史中,前五十年都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街边包子铺而已。
< class="pgc-img">(20世纪70年代位于寺后街路北的第一楼包子馆)
>< class="pgc-img">(20世纪80年代第一楼招待师宋庆儒为顾客服务)
>1996年,身为开封市饮食总公司总经理的郅军接手了独立出来的第一楼,从此第一楼便隶属于开封市二商局,2003年开封第一楼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政府改制成为了民营企业,从此第一楼成为了真正的独立公司。
1996年被定义为第一楼品牌辉煌性转折的一年,从此第一楼走向了开封餐饮行业的最高舞台。
< class="pgc-img">(20世纪80年代第一楼招待师宋庆儒为顾客服务)
>【辉煌17年:两家店经营面积超万平方米仍一桌难求,年营业额超5000万】
为了弘扬壮大老字号,1996年,在开封市政府的支持下,第一楼(寺后街店)由之前的300平方米扩建至4500平方米,不仅多了各种菜品,更是开创性地增加了洗浴、歌舞厅等娱乐项目。大规模、高档次,从菜品到用餐环境在当时都可以说是最好的。
如此高规格的餐厅瞬间轰动了整个开封城,每天车水马龙且客流爆满。年总体营业额在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不足300万到1700多万的飞跃式发展并逐年上升。
< class="pgc-img">(第一楼寺后街店)
>“娱乐项目我们只经营了两年左右就全部关了,娱乐项目占了300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但收入却远不及预期,后来我们将4500平方米全用来经营餐饮了。”郅军说。
全心全意做餐饮后,年营业额再次实现突破,最高峰时达2300万元,第一楼承担了开封市三分之一的接待工作。
在九十年代的开封,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仅百元,数千万的营业额在当时老百姓的眼中算得上是“天文数字了”。能进第一楼工作,包包子,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随后,2007年,第一楼开出了第二家分店金明广场店,装修档次与寺后街店相比更上一层楼,经营面积达6000平方米,年营业额达3000多万元。此时的第一楼,两家店的经营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仍一桌难求,年营业额已达5000万元左右。
< class="pgc-img">(第一楼金明广场店)
>【低谷6年:普通市民退避三舍,向大众消费转型迫在眉睫】
这样的好光景一直持续到2012年,那一年,第一楼的第三家门店森林半岛店正处于装修的尾声,这家店相比于前两家店经营档次、装修设计更高了。
20年前,在开封流行这样几句话:有朋自远方来,宴请好友首选第一楼,逢年过节、人情往来、商务接待非第一楼莫属。数千平方米的经营面积,高档的装修让第一楼成为了开封人心中高端宴请的首选,却让消费者忽略了对包子的鉴赏,正是这样的印象标签,也让第一楼在低谷中挣扎了6年之久。
回忆起2012年,郅军连连叹气,“那一年和之前比,真是冰火两重天啊,企业就是从那一年开始下滑的,这也让我真正意识到,之前的路走错了。没有把大众消费放到中心区,把一大部分顾客伤着了,第一楼需要转型。”
长期的商务宴请和接待,造成第一楼没有和大众消费接轨,过于高档的装修让普通市民退避三舍,仅将第一楼视作接待型饭店而非家庭聚餐点。
< class="pgc-img">>人对美食的记忆往往就在平凡的生活中。背井离乡,回忆起家乡美食,你会怀念奶奶包的饺子,外婆腌的酸菜,妈妈炒的小菜,亦或是街边某个小店热乎乎的灌汤包子,很少会有人怀念高档饭店中的美味佳肴。
第一楼向大众消费转型,引导普通消费者回到第一楼迫在眉睫。“转型这条路不好走,很难,但是必须要下大力气循序渐进地改变大众消费者对第一楼的看法。”这说这句话时,郅军的眼神十分坚定。
< class="pgc-img">(第一楼什锦包子宴)
>【3年逆风翻盘:转型后的新店重回90年代的火爆盛况,消费群体转为普通百姓】
2018年,第一楼(西湖店)开业,这家店的装修有别于其他三家店的仿古风,大胆做出改变采用了时尚简约风。
从外部看,第一楼(西湖店)的外部不再使用之前宫廷感十足的石狮子、金字招牌,转而采用了普通石材作为设计主元素。
< class="pgc-img">(第一楼西湖店)
>走进店中,楼中楼豪华餐厅、仿照宋朝的皇宫装饰不见了。头顶繁星点点,自然悬挂下来的黄白交替的灯饰显得简约且时尚。
整个大堂没有了多余的装饰,透明厨房和百年来的老照片环绕在食客四周,完全没有了高档餐厅带给人心里的压迫感,反而萌生出了童年时期对灌汤包子最初的记忆。
< class="pgc-img">(第一楼西湖店)
>厚厚的皮质菜单改为了轻便的纸质菜单,价格相较以前更为亲民,人均消费60元左右。若是只想吃笼包子喝碗汤,这里完全可以满足。如今的第一楼(西湖店)一改以往的高端消费,大跨步走向中端市场。
“现在西湖店的整体风格其实也代表了未来我对第一楼的规划,一楼适用于开封市民普通家庭聚餐的消费场景,二楼也设有包间,可以进行商务宴请。西湖店是第一楼的一个转折,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郅军说。
< class="pgc-img">(第一楼西湖店)
>现在的第一楼(西湖店)犹如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每到饭点儿,店门口就会排起长队。和90年代不同的是,现在排队的消费者,基本上全部是附近赶来吃包子的居民。第一楼,这家被开封人捧起来的灌汤包子店,在经历了辉煌、低谷后,又重新抓住了开封人的胃。
在大众点评APP,对第一楼(西湖店)的点评中,充满了消费者对转型后的第一楼的认可。
网友点评道:“现在的第一楼跟过去的国营店有了很大的改变,装修风格现代,菜品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另一网友点评:“河南开封百年历史包子店,无一踩雷。半个本地人带我来吃百年包子店,这是一家很火爆的店,来了西湖这家,晚上七点半到店,两层楼的大饭店还是依然火爆要等位,不过还好等待时间不长。体验了以后感觉很棒啊,确实很好吃,而且非常便宜,人均60元不到,点了一桌子菜不到300元。”
< class="pgc-img">(第一楼西湖店)
>【大众化消费,是未来餐饮业不变的主题】
看着转型后第一楼的胜利果实,郅军颇显欣慰,“第一楼西湖店已经很接地气了,现代化、简约化符合年轻人以及普遍大众的审美,口碑是口口相传的,让老百姓不心存疑虑走进来,坐下去品尝地道灌汤小笼包子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
第一楼伴随了郅军大半辈子,走向过神坛也跌落过谷底,如今又再次走向复兴之路。回忆自己经营第一楼的这数十年的辉煌与重创,郅军百感交集。“未来的社会形势、经济发展、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喜好一直会变,犹如第一楼这些年的发展,一直在各种变化中谋生存,但低谷的那段经历让我坚定地认为,大众化会是未来餐饮行业生存发展的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老字号。”
总结百年老字号持续发展的基因,郅军认为,餐饮行业是勤行,经营者一定要勤勉,加强对技术、经营团队的管理,薄利多销是永恒的主题。
同时,坚守质量是生存的基石,传统的东西能够流传上百年十分难得,保持传统的精髓、坚守质量才能保持口碑。当然,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老字号也不能沉醉于曾经的辉煌而止步不前,要与老百姓的消费格局与理念相符合,与时俱进。
< class="pgc-img">>【百年老字号第一楼常青密码】
开封市餐饮协会会长、开封第一楼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郅军:大众化会是未来餐饮行业生存发展的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老字号。
< class="pgc-img">>编辑:李英旋 苗亚祥
在前面
这段时间没怎么出去
不是不想
是不能
随着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推进
我住的这个小区就越来越像战场
楼和楼之间的过道
愣是挖的跟战壕似的
我如果想出个门
需要走三个独木板桥
别说我这个体重
D小姐那个体重走上去
也是晃晃悠悠的
单独一块板倒还好了
这独木坂还是拼装的
走上去不光上下晃悠
还左右歪斜
一条走下来人就一身冷汗
我这还需要过三条
走回家来人就湿了
因为不到两米深的战壕里
是我们整排楼的下水
宛如当年我工作时经历的“陈年老卤”现场
如感兴趣可去我工种号上搜索
“我当办公室主任那会儿最最最糟心的事儿 ”这篇回味
这要是一失足
可不是一句失足XX就能概括的
你先经历的是摔倒然后磕碰
运气好你会直接昏迷
运气不好你会挣扎着被熏昏迷
昏迷在一堆陈年老卤里
进味时间取决于别人发现你的时间
所以你看
有些事情你不经历是没办法感同身受的
我经历过
我就知道这东西碰不得
好死不死的是我正好病了
饭少吃一顿问题不大
药要是少吃一顿
那问题就会越来越大
毕竟菜可以美食林送
病只能自己去看啊
再此特别感谢美食林春天店的送货老哥
我特意说明小区不好走
送到门口我去接
大哥一挥手
“不碍事,我给你送上去”
送到了问我有没有生活垃圾需要拿下去
真心感谢
开好了药
安心在家养了几天病
这几天好了很多
已经快康复了
然后就是D小姐生日啦
前面几天憋得实在太久
导致我们走到哪都透着新鲜感
早上吃了苗哥的拉面
中午吃了胖姐的辣子鸡
可是把这几天缺的油水补了补
正好溜达到了新世纪
想起滏興楼正好就在附近
还没带D小姐吃过
不如生日就以滏興楼为结尾吧
关于滏興楼
这家店我去年写过
之后去吃了很多次
还在我2019年红榜上
去年的表现非常好
推荐了很多朋友去吃
邯郸市中华大街开到“邯郸宾馆”里的“滏興楼”粤式早茶食评
今年想来还没去吃过
到店之后感受人气明显降了
去年的时候餐厅晚高峰90%上座率
这次去我还特意提醒D小姐要早点到
结果到了之后才三四桌人
有些唏嘘
来,说菜吧
餐品
金牌虾饺皇 33元/例
一例四颗
卖相上比较去年来看
出品前刷了层油
相较来说灯光下更好看了一些
口味上变化不大
整体还是保持了虾鲜肉香的咸鲜口
相较于之前的出品来说更咸了一些
< class="pgc-img">>
虾肉变化较大
这次是全整虾不再有剁粒的了
一口吃进去更爽脆有咬感
猪肉部分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增香作用
去年我感叹颇有新意的小黄瓜配料依然保留
也是今年调味略咸了一些
让配料部分的增香作用也提升了不少
价格上相较去年涨了1块
这道菜也是最早上的
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满意
泰汁冰榴莲 35/例
一例三颗
点菜的时候我们还琢磨
啥是泰汁冰榴莲?
< class="pgc-img">>
上来看着这仨玩意纳闷
这看着似曾相识啊
吃了一口直骂街
这不就是外面的榴莲大福么!
而且还是不好吃的那种榴莲大福
具体表现就想是你点外卖
很多店加一毛或者两毛送的赠品
就那个品质
腻歪的植物奶油
外加冻到跟菠萝一样口感
并且少到可怜的榴莲碎
这种外面直接买的半成品
放到你餐厅来卖
是嫌自己招牌旧了想砸了换新吗?
酥皮菠萝包 27元/例
一份是三个
这是我去年非常满意的本地化改良产品
我感叹过
没想到菠萝包里真有菠萝
而且还挺好吃
今年的菠萝包依然保持着
上酥下焦底的外观
从这个角度推断
至少烤箱依然没换
咬一口就吃出差别了
今年除了烤他的烤箱没换
全换了
< class="pgc-img">>
面换了底筋面粉
吃起来口感十分粗糙
内馅直接换了廉价菠萝果酱
整体减了糖分
让这个菠萝包吃起来
头壳酥
面体粗
底壳焦
内馅糟
吃在嘴里的感觉
就像是沙石水泥搅拌机
咽也不是吐也不是
我夸你菠萝包里有菠萝
是觉得你创新做的好
一块菠萝在里面并不突兀还解腻
你这可倒好
直接上菠萝酱还行
哪怕你省成本不用内馅呢
菠萝包本来也就没内馅啊
那是因为像菠萝不是因为有菠萝啊!!!
就这还涨了五块钱
你凭什么涨价
你应该降价啊!!!
朱古力核桃包 33元/例
就像我之前说的
菠萝包里有菠萝
所以核桃包里有核桃
也不是那么不能想象
不过确实啊
核桃包里就是有核桃的
这个不是乱说
这个猛一看卖相是不错的
仔细一看收口还是有点问题
正好我这个角度拍到了
没收好口
白案功夫不到家
整体这么说吧
这个核桃包非常失败
面揉的比例什么的没啥问题
颜色看上去正常
但是应该是没加猪油
另外醒发时间不对
咬开整个分层了
< class="pgc-img">>
再说内馅
核桃包的内馅是白巧克力和核桃仁
这个核桃仁第一个是没烘烤
第二个是分瓣不均匀
第三个是这个不是白巧克力
更像是稀释过了的炼乳
整体吃上去面有点死气
咬开之后汤太多
内馅过于甜腻
非常非常失败
沙爹蒸金钱肚 35元/例
这一例是五片
敢卖这个价格这个份量
想必应该有两把刷子
端来上桌我就心叫不妙
成色不对
酱色也不太对
而且没有汤汁油润感
外带那块呈现卷曲状的
先说食材吧
金钱肚有异味
这个是食材本身就没处理好
然后是口感咬不动
跟咬了块橡胶似的
煮也没煮到位
然后是调味
少了一味柱候酱
少淋了一味葱油
没裹粉
沙爹酱裹得也太少
做的宛如一个望文生义的新手
完全不会做这道菜
吃到嘴里就是一块
带着脏器异味的橡胶
如果我养了狗
或许它会夸你做得好
可惜我没有狗
你也不值得夸
另外这份配的辣椒也太TM辣了!!!
安格斯黑椒牛仔骨 35元/例
安格斯是牛的品种
这个现在常见
以出肉率高闻名
粤式早茶里的黑椒牛仔骨是蒸的
跟常见的煎炒不同
这个吃起来更嫩一些
牛仔骨是指牛肋骨的第5-8根中末段
你买的时候看标签“short rib”就是了
如果是“chuck rib”那个是肩胛仔骨
这个常见于冒充牛仔骨
区别就是看骨头
牛仔骨的扁一些
肩胛仔骨的圆一些
价格差了一些
这样一例是两片
这就有点离谱了
牛仔骨再贵也不至于就两片啊
我上次来时候还四片呢
这份的味道倒是没啥大问题
牛仔骨的腌制很简单
盐糖胡椒酒耗油生粉这些基础项给足了就行
剩下的再发挥你的想象力
水果蔬菜类的都可以加一起腌
大火蒸个八分钟就成
这个菜的问题是太老了
根本咬不动
吃一块需要抠住骨头使劲撕扯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筷子的无力之处
真的
吃这个上刀叉吧
用刀子可能会让你显得斯文点
撕扯这个不仅让你龇牙咧嘴
还搞得满手都是酱汁
顺带一提这里纸巾是8块还是6块一盒
想体验真正的减肥餐么?
来吧
点一份这个
且玩半天呢
干炒牛河 33元/例
干炒牛河上来的时候闻着味道倒是可以
卖相看着也不错
虽然不该用黑盘子
可能是厨师对自己技术不自信
给个黑盘子不好看盘底吧
尝的时候才明白
香味主要是从上面滑的几片牛肉而来
而这份河粉就只是热了一下
别说镬气了
有一半甚至是凉的
你怕手艺不够粘锅炒不好
你别写这道菜啊
这哪是炒河粉这就是拌粉啊
干拌粉还比你这个有滋味呢
这粉就是先滑了牛肉
然后炒配菜
结果还把韭菜炒蔫了
然后把粉往里面拌了一下
酱油一淋拌上牛肉就出锅了
吃起来完全没味道
这酱油连色都没上全
更别提该有点焦边了
更糟糕的是吃了两口吃出个异物来
好在服务员处理的及时
我也没多说直接退了菜
总结
总结一下
环境
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动
之前说的每桌都有个绿植去掉了
前厅那一排看着价格不菲的木雕也去掉了
餐品
应该是整体换了厨师团队
这次的餐品处理非常糟糕
服务
服务上保持着跟以前一样的水平
有需要随时处理
不过多打扰
上菜速度也非常快
处理也及时
总结
一年的时间还是能改变很多的
这家餐厅现在的品质已经不值得一去了
很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