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餐饮IP,一定要先弄清什么是品牌,什么是IP。
品牌不一定是IP,IP一定是品牌。品牌是物本物格,IP则是人本人格。
所谓「物本物格」,就是小到几块钱的水,大到几十万的奢侈品,是从产品出发,凭借产品的功能、属性,找到对应的消费人群,然后叠加品牌文化。
而「人本人格」,则是我因为喜欢你、认同你,所以我认可你做的事情,你的东西我都会买。像罗辑思维、papi酱的衍生产品,都是人本人格的IP产物。
IP,一定是鲜明个性的表达,需要赋予产品一个鲜明的价值观,即让产品或品牌具有人格化。如果餐厅里有供消费者追逐的人格化IP,那一定能让品牌的选择成本更低、变现速度更快,流量来得更多。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打造自家餐厅的IP呢?
1、IP的打造是“流”打造和“势”打造。优质而原创的内容流是IP打造的关键。内容流有PGC(专业生产内容)内容流和UGC(用户生产内容)内容流,落脚点是UGC内容流,因为UGC内容流意味着聚集与分发。
2、打造IP,餐饮老板个人IP具有天生的优越性。因为人人都对老板充满好奇。你是一个美食家、极限运动爱好者、文化艺术爱好者,抑或是像罗永浩一样的理想主义者?最好给自己一个标签,让顾客看见一个鲜活的灵魂。
3、让品牌有被人议论的“黑点”、潮点、亮点。像萧敬腾的雨神梗、汪峰的头条梗、小四的身高梗……这都是大家喜闻乐道的标签。当大家说起你,那些都会众口一词的,就是你传播的势能。
4、打造产品IP,要让产品标签能代表所在品类。并在细分品类中找到出众的第一因素——你是因为供应链优势、味型突出、技术出众还是科技创新?找到这个标签,让自己与第一因划上等号。
5、要有味觉锤、视觉锤,成为深入消费者心智中的味道、视觉。因为消费者的选择模型是——用品类思考(我今天吃什么)、用品牌来选择(我去哪儿吃?)、用标签来记忆(这个地方有什么特色?)。比如,烤匠的宣传语——吃烤鱼到烤匠,东来顺的现切一米板羊肉,都是具有超强辨识度的记忆符号。
6、IP的闭环是:IP=内容=社交币=人格。当你把漂亮的自拍发朋友圈时,实际上是想赢得朋友的点赞;当你转发一条优质的视频时,也是想让朋友认可你对生活的品味。这其实就是在用内容换取大家对你的品味、美的认知的认可,其实就是人格的认可。 所以,打造IP,就是打造人格,因为社交币的中心就是人性。
7、餐饮品牌的企划部要迭代成“内容部”,打造能够触发人情绪表达的传播内容。比如爱——有关怀的社交内容;社交需求——人的交流欲望;被认可的需求——品牌帮人表达;面子的彰显——空间、桌面、餐具的颜值设计表达等,这些都能生成内容,并进一步被人记住。
8、给消费者制造交流的谈资。在一个非常知名的餐厅吃饭——象征我很有身份;在一个有逼格的餐厅吃饭——象征我紧跟潮流;在一个味道很好、但环境差的苍蝇馆子吃饭——象征我热爱生活……创造谈资,就创造了餐饮的性格标签。
><>1398 期
“
在你眼中,什么是IP?是吉祥物、周边、主题店,还是萌宠店?
不久前,制胜餐饮文创机构董事谢超在成都范儿的餐饮IP峰会上讲道:品牌不一定是IP,IP一定是品牌。
那么,究竟该如何打造自家餐厅的IP呢?
”
■餐饮老板内参 王瑛 发自成都
01
IP,一定是鲜明个性的表达
▼
谢超说,想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餐饮IP,一定要先弄清什么是品牌,什么是IP。
“品牌是物本物格,IP则是人本人格。”
所谓物本物格,就是小到几块钱的水,大到几十万的奢侈品,是从产品出发,凭借产品的功能、属性,找到对应的消费人群,然后叠加品牌文化;
人本人格,则是我因为喜欢你、认同你,所以我认可你做的事情,你的东西我都会买。像罗辑思维、papi酱的衍生产品,都是人本人格的IP产物。
比如,同样是卖豆腐,按照品牌的思路,一定会从传统、记忆、匠心、豆腐西施、妈妈的味道、小时候的味道,来找产品的发端。
而按照IP的思路,则要给豆腐一个鲜明的价值观。像日本的男前豆腐,其创始人伊藤信吾却赋予了豆腐一种阳刚、昂扬的个性。“男前”在日文中的意思就是男子汉气概、美男、阳刚、Man、Strong的意思。当把这种价值观放在豆腐身上,产品就有了很大的张力、延伸。男前豆腐的画面表现,也常常个性鲜明、男人味十足。
按照人格化产物的思路,餐厅也可以如法炮制。
成都映象董事长杜兵就说,我的饺酒饺子馆,你绝对想不到是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师刘家琨设计的,仅这一点就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话题了。所以,为什么很多当代艺术家来成都,都愿意来饺酒吃饺子,就是因为饺子馆背后有当代设计师的IP影响力。因为认可这个人,所以进一步认可了饺子馆。
无独有偶,胡桃里事业部总经理詹宗德也说:“其实胡桃里的IP有4种,分别是胡桃里的音乐、酒文化、文艺生活和川菜本身。而这其中,第一个IP是音乐。”
在胡桃里,音乐下面分音乐人和音乐产品。就音乐人来讲,像赵雷这样的艺人,胡桃里有1600多个。在音乐IP的影响下,光胡桃里的艺人CD每年的销售就很惊人,今年就达到2000万张的销量。
所以,如果餐厅里有供消费者追逐的人格化IP,那一定能让品牌的选择成本更低、变现速度更快,流量来得更多。
02
8条干货,教你从无到有打造餐饮IP
▼
1
IP的打造是“流”打造和“势”打造,优质而原创的内容流是IP打造的关键。内容流有PGC(专业生产内容)内容流和UGC(用户生产内容)内容流,落脚点是UGC内容流,因为UGC内容流意味着聚集与分发。
2
打造IP,餐饮老板个人IP具有天生的优越性,因为人人都对老板充满好奇。你是一个美食家、极限运动爱好者、文化艺术爱好者,抑或是像罗永浩一样的理想主义者?最好给自己一个标签,让顾客看见一个鲜活的灵魂。
3
让品牌有被人议论的“黑点”、潮点、亮点。像萧敬腾的雨神梗、汪峰的头条梗、小四的身高梗……这都是大家喜闻乐道的标签。当大家说起你,那些都会众口一词的,就是你传播的势能。
4
打造产品IP,要让产品标签能代表所在品类,并在细分品类中找到出众的第一因素——你是因为供应链优势、味型突出、技术出众还是科技创新?找到这个标签,让自己与第一因划上等号。
5
要有味觉锤、视觉锤,成为深入消费者心智中的味道、视觉。因为消费者的选择模型是——用品类思考(我今天吃什么)、用品牌来选择(我去哪儿吃?)、用标签来记忆(这个地方有什么特色?)。比如,烤匠的宣传语——吃烤鱼到烤匠,东来顺的现切一米板羊肉,都是具有超强辨识度的记忆符号。
6
IP的闭环是:IP=内容=社交币=人格。当你把漂亮的自拍发朋友圈时,实际上是想赢得朋友的点赞;当你转发一条优质的视频时,也是想让朋友认可你对生活的品味。这其实就是在用内容换取大家对你的品味、美的认知的认可,其实就是人格的认可。 所以,打造IP,就是打造人格,因为社交币的中心就是人性。
7
餐饮品牌的企划部要迭代成“内容部”,打造能够触发人情绪表达的传播内容。比如爱——有关怀的社交内容;社交需求——人的交流欲望;被认可的需求——品牌帮人表达;面子的彰显——空间、桌面、餐具的颜值设计表达等,这些都能生成内容,并进一步被人记住。
8
给消费者制造交流的谈资。在一个非常知名的餐饮吃饭——象征我很有身份,在一个有逼格的餐厅吃饭——象征我紧跟潮流,在一个味道很好、但环境差的苍蝇馆子吃饭——象征我热爱生活……创造谈资,就创造了餐饮的性格标签。
· END ·
统筹丨张琳娟
编辑|师丽丹 视觉|陈晓月
><>源:红餐网
作者:赵正玲
IP,原意为“知识产权”。在流行文化产业范畴中,IP 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可进行多维度开发的文化产业产品”。一个成功的IP,往往带着较高的热度,为大多数人或某一群体所知悉。
如今,IP这一概念在餐饮行业中,也正在孕育发展,不少餐企打造属于自己的IP,也有不少IP跨界进入餐饮行业。餐饮IP目前的发展怎么样了?企业该如何打造IP?
< class="pgc-img">>01 餐企IP热,要品牌更要品质
在互联网兴盛的时代,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层出不穷,大量信息轰炸,如何让消费者对内容产生记忆点显得尤为重要。这几年,餐饮业内人士逐渐意识到餐饮IP的重要性。
近两年来,餐饮IP化、餐饮+IP大热,很多餐饮企业要么自创品牌形象打造自身的文化力量,要么跨界合作蹭IP增加关注度,餐饮品牌的IP化成为了餐企打造品牌实力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在餐企IP热之下,现状却不容乐观。
很多餐饮企业通过打造品牌IP获得强曝光度,吸引巨大的流量,在消费者身上得到很好的回响。但是,更多的餐企面临的现状却是:不知道如何打造自己的IP或者只是为了打造IP而打造,最终钱花了,效果却没有。
综观目前餐饮行业,品牌IP做得好叫得响亮的,大多都是如肯德基、麦当劳、海底捞、西贝等具备强大实力的大企业,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打造品牌的IP依然存在难度。
< class="pgc-img">>随着流量红利不断被削弱,餐企要想依靠单个概念带火一个品牌的奇迹已经很难再现,走到最后,支撑品牌长足发展的根基一定是产品。
很多所谓的IP餐厅只是一种外观的呈现,并没有将IP内容跟菜品、环境等连接起来。 因此,如何延长其生命周期也就成了餐企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好多品牌,走到一半就放弃了。因为这类企业的IP往往就是产品的形象呈现。”在品牌运营方面从业多年、蜀大侠的品牌总监江边说道,企业没有延伸IP的生命力,只发挥其传播功能,实际上IP并不能走远。
《2017中国餐饮消费报告》也曾在报告中指出,虽然前期依靠IP热度可以吸引相应粉丝群,但长期发展仍然要回到餐饮消费者的最终诉求: 体验度、品质和性价比。
02 赋能品牌,餐企如何打造IP?
餐企需要IP增加品牌的辨识度和曝光度,但是餐企如何在打造IP的同时,做到一边赋能产品,一边赋能品牌?
上个月,在2019超级IP生态大会暨第3届莱萌奖中,蜀大侠荣获“年度优秀IP运营公司”、“超级IP商业应用奖”。作为一个自带IP属性的武侠风的餐饮品牌,蜀大侠打造IP这件事值得我们借鉴。
蜀大侠的“蜀“代表巴蜀,“侠”代表着武侠江湖风格,两者相融,是为“蜀大侠”。而蜀大侠就围绕着企业的属性进行了一系列的IP打造。
< class="pgc-img">>01 要有辨识度的IP形象
“我们的产品很多,我怎么让别人记住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它集中在一个介质上,让这个介质去传播更多的东西。”这个介质,就是蜀大侠的IP——侠宝海浪。
“蜀大侠本身就是一个人设,是一个人,这是打造IP很好的先天条件。我们就考虑到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突出‘大侠’这两个字,能较快建立顾客认知,让品牌更具记忆点。”
江边提到,熊猫是四川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本身具有足够的热度,自然是IP形象的首选。
选择以熊猫为IP的原型之后,蜀大侠开始打造“侠宝海浪”。然而,在成都,以熊猫为主打形象的企业太多了,侠宝要怎么从中突围?
< class="pgc-img">>“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他的辨识度。 ”从一堆熊猫里面,可以认出侠宝,这就是它的辨识度。
“它必须要戴大侠的斗笠,穿大侠的衣服,这是我们第一阶段在用户心智上强化的形象。”一年多来,侠宝的这身装扮,至今依然未换过。而这一身练功夫的精气神也正好与蜀大侠的“武侠精神”相吻合。
“我们想打造的,是侠者本身。 ”江边说道,侠宝要扮演的是都市里每个人心中自己的大侠。
现实中,你可能是一名程序员等,默默在某个岗位上坚守着,但你的内心却涌动着一颗行侠仗义的心;你可能西装笔挺地坐在办公室里,但其实也想做一个潮人……大多数人面临着现实与内心之间的落差。而侠宝海浪以“侠者”的身份试图回应都市青年的内心需求,满足他们的大侠情怀与不安分的心理。
< class="pgc-img">>江边表示,侠宝海浪本身具备了“表面看起来是大侠,实则给人一种萌萌哒的感觉”的冲突感,更加能够满足当下年轻人的个性需求。
02 IP要和产品高度结合,相互赋能
有了辨识度,打造IP的下一步,便是和产品结合。
< class="pgc-img">>在“一帅九将”十道招牌菜被大多数顾客知悉时,蜀大侠开始上线侠宝海浪。并且,每一道菜会配一个侠宝,例如“大侠上上签”这道菜,便是以“侠宝抱着一筒串串”的形象上菜,顿时给菜品增添几分乐趣,而侠宝这个IP形象也化身为上菜的“小可爱”,这形象更加分明几许。
IP与产品相结合,是一个互相辅助的过程。 江边认为,侠宝的形象既赋予产品传播度,也赋予独特性。龙头火锅一开始是由蜀大侠兴起,如今在行业里却十分普遍。为了防止“一帅九将”也出现“龙头火锅”的情况,蜀大侠将菜品和侠宝结合一同上菜,消费者看到这道菜便会联想到侠宝,继而想到这是蜀大侠家的产品。
< class="pgc-img">>与产品结合之后,蜀大侠还进行了一系列视觉上的呈现。在许多器皿中出现侠宝的元素,在门店里摆放侠宝的人偶,在装修上增添侠宝相关元素,这些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形成快速认知,对品牌与IP形成记忆点,品牌人格化之后也更容易跟消费者互动。
03 策划“简单”大事件,引导用户记住IP
为了帮助IP更加快速传播,让更多消费者对IP有所认知,产生互动,蜀大侠会定期举办大事件营销活动。这时候,侠宝已经渐渐进入用户的心智。但事实上,用户是否真正记得这个IP,侠宝和蜀大侠是划等号的吗?江边坦言,“这个是很难的。 所以我们每一个事件都以侠宝这个形象作为宣导,持续强化这个形象在用户心中的认知。 ”
两周年之际,蜀大侠以“大侠行江湖,火锅论英雄”为主题,策划了挑战吉尼斯“最大调味品罐拼图”记录的活动,用火锅底料罐子拼成一个大型的侠宝海浪图形,这也是侠宝的第一次大型亮相。
在去年的三周年年庆上,蜀大侠策划了一场“雪山上吃火锅”的活动,期间,侠宝在雪山上发现了“匣宝”并由此推出了新品“一帅九将”迷你版。
< class="pgc-img">>“侠宝发现匣宝,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去引导用户记住这件事情。 ” 江边如是说。
用简单的故事,让用户记住侠宝,短短几年,蜀大侠的公众号突破140万粉丝。为了进一步将流量变现,蜀大侠在今年初再次推出“玩侠宝吃花千骨获积分”的游戏,以一个积分可抵现1元的噱头活跃了不少粉丝。此次积分抵现活动的总曝光量高达到2.7亿,大大推动了门店消费,“新品卖得特别好,频频断货”。
< class="pgc-img">>除了以IP为传播介质的大事件以外,蜀大侠还推出了许多周边产品,例如将侠宝这个IP运用在产品包装、海报、插画、服饰等地方,丰富侠宝的呈现形式,以及获得更多的视觉呈现。
03 持续发力,IP也要年轻化
一批批昙花一现的品牌让人们清晰地认识到:餐饮品牌的IP化绝不仅仅靠文化与创意的强行注入,而是在文化创意注入、糅合、再生的过程中,永远需要产品核心支撑。要让品牌保持持续的生命力,IP打造也需要与时俱进。
江边说,侠宝目前的发展依然处于“强化形象、传播产品”的阶段,下一步这个IP的力量更加体现在品牌的年轻化、故事性、价值认同。
随着消费主力的改变,蜀大侠的客群逐渐往85后、90后转变,IP的形象也有所变化。“你得让客人觉得,你的品牌也在年轻化,也在持续做一些潮流的事情,在和他们接轨。 ” 而这正是侠宝所要承载的使命。
今年,侠宝头上的斗笠将会被拿掉,换一种方式或戴或背,总之要呈现出更酷的样子。
< class="pgc-img">>据了解,更新后会有坐着的、站着的还有打滚撒娇的侠宝,甚至他的斗笠也背在了背上,露出整个眼睛,你会发现他的眼睛是一个反逗号的形状,既与蜀大侠门店的菜品“太极虾滑”相得益彰,也是对中国传统太极文化的发扬传承。
此外,江边也透露,未来侠宝会尝试与博物馆合作,做公益活动,推出“古风”产品,响应这几年在年轻群体之间掀起的国潮风。
而将侠宝打造成一个独立的文创品牌,也在计划之列。影视、漫画、动漫等渠道上,将会涌现侠宝的形象,而这些载体将真正地生动地讲一个关于侠宝的故事。
这也是如今侠宝在积蓄的关于IP的力量。
结语
江边认为,如果没有蜀大侠现在的发展阶段,就没有侠宝这个IP。
而这也给餐饮企业一个提醒:尽管好的IP会赋能品牌的发展,但IP打造成功,也离不开品牌、产品的稳健发展。IP打造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餐企本身是否有必要打造IP、是否有足够的金钱、人力、物力投入其中,需根据自家企业的情况来定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