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冬日,有多少人打着“喝奶茶暖胃”的旗号,偷偷给自己解馋?在不少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走十几步路就能看到一家奶茶店,就连在网上冲浪,都随处可见奶茶店的加盟广告。
你喝奶茶长没长肉不知道,看似生意火爆的奶茶行业“虚胖”却可能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
文 | 赵佳然
最近有报道称,目前能盈利的奶茶店不到10%,其他90%的店铺都难以生存。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2019年吊销、注销的企业共3478家,同时奶茶行业中经营异常的企业数达2.18万家。
据业内人士分析,奶茶行业已进入下半场洗牌阶段,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中小品牌将更加寸步难行。
01奶茶店排队景象今非昔比
还记得曾经刷屏的网红奶茶店排队盛况么?前不久,被周杰伦新歌MV带火的奶茶店在上海开业,据媒体报道,不仅当天前来购买的消费者排起了长龙,奶茶的价格更是被黄牛炒到了300多元一杯。
而喜茶开业时排队的情景更是让很多人记忆犹新。有网友说,三里屯的喜茶开业的时候,连下雨天都要排队3个小时。还有网友说,为了喝一杯奶茶,她排了5个小时,手机用光了一块充电宝。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 中国奶茶行业品牌感知与消费群画像分析报告》中提到,2018年中国现制饮品门店数已超45万家,与此同时,新中式茶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张,2018年中国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
不过,随着网红奶茶品牌在各个城市的开枝散叶,线下店排队的热潮也有所消退。11月28日,中新经纬记者在北京某商圈看到,虽然已是下班时间,但奈雪の茶及喜茶的店铺内仍略显空荡,1点点的窗口前也只有零星顾客问津,几家店均未出现大量顾客排队的情况。
喜茶某门店 中新经纬 赵佳然 摄
消费者白女士向中新经纬记者称,工作日内奶茶店的客流量均较少,而周末及节假日部分热门商圈的奶茶店仍会出现排队情况,但大多仅限于头部品牌。相比而言,一些新兴的、店铺较小的奶茶店很难吸引到大量顾客。
“前段时间网红饮品兴起的时候,大家还会把排队买奶茶当作尝鲜,但现在喝奶茶已经过于平常,排队变得越来越不值当了。”白女士表示。
在社交媒体讨论中,也有网友表示,奶茶最风靡的时刻已经过去,自己并不再上瘾。
@CZ放小肆:感觉奶茶那阵风已经过了,以前一星期咋也喝一两杯,现在根本想不起来。
@蘭鳯羽飛:自从知道奶茶含有的咖啡因比咖啡多,再不喝了……
@奈良慎_:不是因为不好喝,是因为一杯奶茶比我饭钱都贵。
02 今年已有3000多家企业注销
公开信息显示,喜茶已于2018年4月宣布获得4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龙珠资本;奈雪の茶于2018年3月宣布完成A+轮投资,投资方为天图资本,估值达到60亿元;今年8月,茶颜悦色宣布完成A轮融资,元生资本、源码资本参与。
虽然奶茶行业新入局者不断增加,但经营的情况却不是很乐观。有奶茶品牌加盟商家称,“现在到处的奶茶店,门口总是顾客的身影,以为是个可以糊口的小买卖,现实却是亏损,而且还需继续坚持地亏下去……”
天眼查显示,截至11月27日,经营范围内包含“奶茶”的企业共有约14.3万家。从2015年开始,奶茶相关企业的增长数量已过万,其中2017-2019年新增数量分别为1.79万家、2.18万家及2.37万家,今年的增长量为史上最高。
与此同时,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于距今1-5年的奶茶企业共注销1.4万家,吊销135家,其中截至11月29日,2019年吊销、注销的企业共3478家。同时,奶茶行业中经营异常的企业数达2.18万家。
食品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中新经纬(微信号:jwview)采访时表示,国内的奶茶行业已进入下半场,其特征在于品牌集中度提升、竞争愈发激烈,对于品牌创新升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今年开始,奶茶市场已正式进入洗牌阶段。
而对于市面上频繁出现的奶茶店加盟类广告,朱丹蓬认为,在目前市场竞争下,创业者加盟奶茶行业可能需承担较大风险。“许多创业者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也缺乏对市场的调查,仅看到其他品牌生意火爆便决定加盟,这样的创业者往往‘受伤’的也较多。”
03频曝卫生问题,奶茶下半场怎么走?
近年来,随着茶饮行业迅速成长,部分品牌也依靠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吸纳了一批年轻消费者。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品牌“网红气质”严重,消费者的精力集中在拍照、打卡上,并不关注产品本身。此外,奶茶含量存疑、卫生条件不合格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日前,福州市消委会对包括喜茶、奈雪の茶、1点点、85℃等在内的奶茶品牌进行了试验并发表报告。报告称,部分奶茶品牌存在奶茶中无奶,无糖奶茶实则有糖,以及咖啡因含量过高等问题,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网友们纷纷大呼:“扎心了!”
随后,涉事企业回应称,产品“不加糖”指不另外加糖,并不是无糖饮品。对此,业内发起倡议,提出奶茶经营者应公示奶茶成分表,在奶茶店铺和网络售卖页显要位置标注奶茶成分表或配方。
比无糖奶茶含糖更扎心的则是卫生问题。今年7月,有媒体曝出奶茶品牌“甘茶度”工作人员使用过期腐烂水果制作鲜榨果汁,随后有关部门对甘茶度饮品店作出处罚:吊销涉事门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没收违法所得455元,罚款10万元。
无独有偶,今年8月,江苏维安的一家CoCo都可奶茶店被突击检查发现,原料库中存在严重霉变水果。针对此次检查,有关部门已对涉事奶茶店所属公司进行约谈,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
在朱丹蓬看来,我国餐饮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后,在其背后更多的是各种矛盾的重生,质量与速度、扩张与员工培训、产业的火爆与食品安全等矛盾已经成为中国餐饮行业的通病,也是制约该行业进一步升级和创新的重要问题。
“随着大品牌的下沉,许多中小品牌已无法像以前一样鱼目混珠、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目前对于奶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说,品质的重要性排第一,品牌排第二,且服务体系要跟上。”朱丹蓬表示。
封面、导语图为资料图,中新经纬赵佳然摄
责编:樊羽玮
< class="pgc-img">>茶到底有多火?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是奶茶有多惨,估计没多少人知道!
-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为止全国新增注册奶茶企业有23664家,新增注册数创下历史新高。可是,真正能盈利的奶茶店不到10%,剩下90%都难以生存。
- 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12亿多杯,连起来可绕地球4圈!可是,香飘飘奶茶曾经四年广告花11亿赚9亿,如今却亏损5000万。
这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不管是奶茶店,还是奶茶快消食品,似乎都已经来到发展的瓶颈期!不可否认!奶茶的热度依然不会减弱,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了!
- 11月22日,日本东京一家饮品店推出“皇帝级”珍珠奶茶,每杯售价1万日元(约合646元人民币),店家的目标是在明年春天以前卖出100杯。
-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奶茶实现销售额超500亿元,品牌茶饮门店扩张也在提速。2018年至2019年前十个月,乐乐茶开店32家,喜茶开店222家,奈雪の茶152家,因味茶25家。”
如此看来,2019年新增奶茶店仅盈利1成,而个别奶茶饮品品牌却遭资本追捧,疯狂快速开店,甚至岛国日本都把一杯奶茶干到600元!似乎冰火两重天的现象!那到底奶茶市场如何续命呢?
- 再坚持一下,你的奶茶店马上破产!
“老铁,再坚持一下!”,这也许是当下所有奶茶店老板们最真实的写照!苦苦支撑经营,也许再坚持一下,你的奶茶店马上就破产了!奶茶店表面看似如火如荼,可是多数奶茶店却是如履薄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加盟模式大爆发,玩的就是“割韭菜”。
如今做餐饮的,加盟品牌满大街,其中饮品品牌更是“猖狂”。某大学学生说:“我们学校一条小吃街,步行5分钟到头,其中10多家是奶茶店”。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租个办公室,注册一个奶茶品牌,然后百度几个配方,就可以找人加盟赚钱了!其实,这样的奶茶品牌占比还真不少,他们根本不是靠产品赚钱,而是通过包装推广,吸引那些急功近利的加盟者入局,一个加盟店,1-5万元轻松入手。
奶茶品牌堪称饮品界的“山寨大王”,装修风格抄袭A家,产品研发模仿B家,就是一种典型的“集大成者”,实际上是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可以预见,这种加盟模式,玩的就是隔韭菜,品牌的幕后者赚的盆满钵满,加盟商只能关门大吉。
2、刘强东“眼盲”,我们喝奶茶都感觉“味盲”
刘强东娶了“奶茶妹妹”,都要为自己辩解,我是“眼盲”,看中的是人好!可是,我们看到街上10步就一家奶茶店,招牌换个,产品名称改下,其实菜单口味都雷同,这才是真正的“味盲”。
曾经有个女孩子逛上场后,买了几家奶茶店的饮料,感觉口味都差不多,怎么就还有人去扎堆开奶茶店。其实,如果真正是奶茶的爱好者,在她们的心目中,好喝常去的就那么几家!毕竟即使是“味盲”,也不能让自己“忌口”吧!
奶茶也算是餐饮的一个品类,最终比拼的还是“口味”,要么是传承的口味有沉淀,要么是品牌方是花费心思去研发的,否则多数奶茶店的口味其实是不过关的。
3、都知道不健康了,标配是“奶精兑水”
多年前,奶茶店火爆背后的产业链已经多次上了新闻头条。我们都知道,曾经喝过的几块钱传统奶茶,其实是由奶精、糖水和茶粉等随便搅拌混合而成,做工简单粗暴。
俗话说:奶茶店、咖啡店和花店是当代文艺女白领的破产三姐妹!其中奶茶堪忧!曾经有很多女孩子都要用奶茶续命,可是,毕竟这样的奶茶喝多了,真是有害健康!
随着果汁或鲜奶的这种健康概念打入,很多奶茶店稍微兑点鲜奶,就可以冠冕堂皇的打上健康招牌,其实就是掩人耳目而已。
因此,奶茶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和“不健康”已经不自觉的联系在一起了。相信多数女孩子现在也不会毫无顾忌的去消费一杯奶茶,点单之前,都会在心理盘算,喝一杯奶茶有多少热量和脂肪含量,会不会胖?等等
我们真不是说你的奶茶不好喝,不去光顾,而是都知道不健康了!
- 再用心一下,你的奶茶就能吃香了!
如今,奶茶已经是“国民饮品”了,真不是那些百年可乐可媲美的!即使有那么多的个体小老板愿意被割韭菜,长江后浪推前浪,奶茶店照样如雨后春笋般的在继续爆发着!
毕竟奶茶的市场太大了!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奶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按照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奶茶价格等因素的综合估算,预计我国奶茶市场容量能够达到986亿元,接近千亿元级别。
从市场容量看,奶茶行业依然是个巨大的风口!可是奶茶店如何续命?才能分到未来的一杯羹呢?
1、产品升级:创新枯竭也得继续挖
有人会说,奶茶店这些年就是“山寨”在推进市场创新的!天下奶茶一大抄,似乎已经到了产品研发的创新枯竭地步。但是你只要抄出格调,抄出味道,市场机会仍存!奶茶的产品创新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丰富配料的搭配,这项在创新上是永不枯竭的。除了传统的珍珠、布丁、椰果,种类越来越丰富,紫薯、芋头、黑米、奥利奥等等都可以被加进奶茶里。只要敢于想象,其实奶茶百搭,其中的文章都在里面。
二是力求健康升级。我们都知道当下如喜茶和奈雪的茶如此火爆,其实就是抓住了当下健康升级的方向标。行业发展至今,具有一定实力或规模的品牌,都有能力用上较好的原叶茶,品牌之间的差异,更多的是考验这种研发能力。
日本很火热的这杯奶茶采用了顶级大红袍茶叶泡制,每杯奶茶的茶叶成本就到达9500日元(约合614元人民币)。因此,600元一杯奶茶,你觉得贵吗?
另外,相较于茶叶的品质升级,将乳制品从植脂末替换为纯奶、甚至鲜奶,不仅符合健康升级的主流趋势,对于广大品牌而言,也具有实践意义。
2、体验感:我们就要有颜有料又时尚
< class="pgc-img">>当前每个行业都在讲求升级,其实主要是顾客的消费升级,随着90后甚至00后的消费理念转变,他们的方向则是健康、个性、时尚、文化,核心就是追求体验感!
如果我们把奶茶的产品升级作为硬实力,那么“有颜”就是软实力。在这个人人都看脸的时代,产品的颜值其实就是品牌的颜面,任何一个品牌都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体验感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门店装修风格。就像奈雪的茶能够开一家火爆一家,其中每一家都按照年轻女孩喜欢的风格去打造是息息相关的。本来奶茶也只是像快餐那样,但是通过店内风格的打造,进行体验升级,就能够让消费者“一杯奶茶坐半天”的吸引力,进而创造更多的消费。
二是瓶子杯子的颜值。如今女孩子对好看的瓶子特别喜欢,从收集香水瓶到各种好看的玻璃瓶等,愈演愈烈,从不懈怠。据说:如果饮品的瓶子选择得到,用瓶子之后,一个瓶子增加了1块5的成本,但多卖5块钱不成问题。
香飘飘奶茶也是早早看到这股风气,也在研发上下了好大功夫,从定制一款符合品牌气质的包装,细分到一款能够凸显产品特色的包装,香飘飘奶茶包装也在走向个性化。
3、品牌IP:不仅仅是喝一杯奶茶
在所有的经营环节中,产品创新和传播创新都是属于核心。那么,奶茶品牌的传播创新其实就是一种品牌IP的打造。
我们可以看出,当下奶茶市场仍然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主要原因,除了已经形成的习惯性认识消费以外,还有品牌在隐隐之中打造具有亲和力与共鸣感的情感因素。
相较于新兴的奶盖茶和水果茶两大品类,奶茶和消费者之间具有更强的情感共鸣。同时,相较于在新茶饮中成长的00后,奶茶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消费选择。
如何做一杯有温度有情怀的奶茶,已经不是简单模仿山寨就能出来的!因此,那些无法能够跟上品牌IP的奶茶会逐渐被市场淘汰,情感因素的链接也成为必然。
- 奶茶未来:续命后的“国民饮品”,要抗击星巴克的“咖啡市场”
如今奶茶已经开始从台湾走向日本,而且能够堂而皇之的卖到一杯600元!据说,这还不是一种短暂性的热潮,而将会是一种长期的消费趋势。
美国的星巴克能够风靡全球,把咖啡文化带给全世界的人们。那么,中国的茶文化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奶茶饮品是否能够成为中国特有的产品文化走向全世界呢?
最终,对不断变换的市场趋势而言,奶茶这一传统品类的复古升级,或许不仅仅只是一次产品升级的机会,也可能是一种机遇。不是吗?
常在线2020年1月6日消息,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饮茶历史的国家,茶饮市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消费群体似乎对于传统茶饮并不太感兴趣,使得茶饮产业发展受挫,直到近两年“网红奶茶”的火爆算是彻底释放了中国茶饮市场的潜力,短短几年时间就创造了近千亿规模的市场。
以喜茶、雪乃茶、鹿角巷、答案茶等为首的“网红奶茶”创造了诸多“排队神话”年轻人趋之若路,火爆的生意自然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拥趸,大批的本土奶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奶茶店的数量更是以指数级的速度增加,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全国新增奶茶企业23664家创下了历史新高,然而一篇大好的形势下,却是危机四伏,在开店热潮的背后,有大量的奶茶店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截至11月底,2019年吊销、注销的企业共3478家,奶茶行业中经营异常的企业数高达2.18万家。
因为互联网行业不景气,加之国际投资大环境不好,使得大量投资机构没有合适的无项目可投,奶茶项目的火爆,让投资机构找到的新的突破口,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目前茶饮行业融资金额已超18亿元,20多家VC/PE机构入局。整体来看,头部茶饮品牌的融资金数额都不小,比如因味茶、喜茶、奈雪の茶都进行了亿元级别的融资。奶茶店确实比较暴利,传统珍珠奶茶的毛利率高达90%,即使添加鲜果制作,利润仍在70%以上。
资本堆砌出来的繁荣,终究还是昙花一现,奶茶店前人潮拥堵的现象已经不见,资本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开设一家奶茶店前期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大,就算是新进品牌,没有高昂加盟费,但是房租、设备、装修、物料、人工、培训费光这些就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投入,奶茶行业的暴利吸引了太多的竞争对手,缺少壁垒、门槛极低,同质化严重,活下来成了奶茶店最大目标,能盈利的店铺不到10%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可持续经营超过一年的奶茶店仅为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