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不炒股、总得吃饭吧?
这咋回事啊?
上半年餐饮股的净利润,断崖式下滑,几乎全部亮红灯。
就在今晚,太原首富管毅宏的九毛九,公布了半年报数据。
一个字总结,惨。
< class="pgc-img">>餐饮业,哀号遍野
寒意传到了餐饮业!
甚至影响到餐饮业的生存,赚钱太难了。
猫崽整理了一份表格,整理了17家餐饮股上半年的业绩。
虽然收入大部分有增长,但可怕的是,净利润好的暴跌,惨的直接亏损。
唯独两家逃过一劫:全聚德上半年利润上涨13%,百盛中国(肯德基、必胜客等)利润上涨3%。
< class="pgc-img">>利润巨亏的代表,莫过于呷哺呷哺,整个上半年预计净亏损2.6亿至2.8亿。
而去年同期,呷哺呷哺净利润还是212万,今年上半年跌幅达到12364%以上。
< class="pgc-img">>茶饮明星股奈雪的茶,更是如此。
前6月,奈雪的茶净亏损4.2亿至4.9亿,好不容易上一年扭亏为盈,结果今年...
而霸王茶姬、茶理宜世、茶百道的崛起,让今年的茶饮赛道瞬间变得更加拥挤,赚钱更难。
就连港交所都在卡茶饮股上市的通道,沪上阿姨、蜜雪冰城、古茗的招股书均显示全部失效。
< class="pgc-img">>餐饮巨亏的原因是什么?呷哺呷哺和奈雪的茶,解释了两点理由。
首先,甩锅给消费降级和餐饮市场的激烈竞争。
其次二者都提到,预计上半年关闭持续亏损餐厅/门店,其中呷哺呷哺计提减值损失为2亿。
< class="pgc-img">呷哺呷哺业绩预告
>< class="pgc-img">奈雪的茶业绩预告
>< class="pgc-img">>市值暴跌500亿
九毛九净利润跌72%
九毛九,可能很久没去吃了?
但你一定知道太二(曾创造排队神话)、年轻人一定知道怂火锅(e人天堂)。
没错,这些品牌都是九毛九旗下的。而创始人管毅宏,也晋升为太原首富。
< class="pgc-img">图源自九毛九官网,拥有5个连锁品牌,除图片显示,还有赏鲜悦木
>就在刚刚,九毛九的财报终于公布了。
上半年收入30.64亿,同比增6%,净利润6797万,同比降72%。
算下来,九毛九的净利润率只有2.22%。
这可真的太二了…
这份令投资者失望的业绩,从九毛九最近这三年多时间的股价、市值中也可以反映一二。
值暴跌500亿,股价创新低。
< class="pgc-img">>九毛九给出4个净利润暴跌的理由:
1.去年基数高,多亏了政府补助(可能今年没补助了?)。
2.人均消费及翻台率下跌,单店收入下跌。
这是餐饮业最致命的…客户粘性不高,就无法做长久生意。
上半年数据显示,太二、怂火锅的翻座率和翻台率出现明显下滑,顾客人均消费和同店消费额也都全线下滑。
< class="pgc-img">>3.成本管控,但滞后于单店收入下跌,所以今年出现了“负经营杠杆”。
4.资产减值亏损,计提了物业、厂房、设备等的资产减值4000万。
难怪九毛九今年初说要开放加盟,轻资产品牌运营,可以“舒服”赚钱。
< class="pgc-img">>就今年年初,九毛九破天荒宣布要开放加盟。
旗下太二(酸菜鱼)、山的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从今年起,正式接受加盟合作,下沉市场。
这反过来其实也意味着,九毛九在此前一贯坚持的直营模式下,遇到了发展瓶颈。
面临生存压力,九毛九急需通过加盟的轻资产运营方式获利,扩大规模。
< class="pgc-img">>管毅宏做餐饮,已经快30年。
1995年,他辞职创业,借助前东家的创业资金,在海南开设了第一家面馆。
起初,九毛九只是当作公司食堂运营。
到2005年,管毅宏开始集团化运营,进入疯狂开店模式。
不断创立新品牌,不断开店,然后再关闭停运,管毅宏一直在市场试错。
< class="pgc-img">上半年,九毛九旗下门店数量表现
>被九毛九抛弃的品牌,有2颗鸡蛋煎饼、那未大叔是大厨。
前者主打煎饼果子,2年前以51万卖掉了;后者主打粤菜,今年4月停运。
而如今,九毛九在粤菜上布局仍然空白,管毅宏,看似做不出粤菜。
7年前,管毅宏曾在写给员工的一封信中提到:
“以前有过很多选择和机会,但我一直没炒楼没炒股没伸向其他领域,而是固守在中餐,不少人说我傻,但我心甘情愿。”
管毅宏的确没有炒楼,但2020年九毛九的买楼风波,还是惹起非议。
< class="pgc-img">>九毛九原本打算以11亿价格,收购碧桂园旗下广州国际金融城项目26%权益,但4天后撕毁协议,转而由管毅宏出面买下。
尽管对外表示,买楼的目的是为了搬迁总部至此,但花如此大手笔买楼,还是让外界猜测纷纷。
管毅宏还说,自己的面馆从成立起就坚持不用地沟油,关注食品安全。
但最近几年,九毛九在卫生问题上,却多次被当地市监局点名批评:
2022年底,九毛九门店被检测出骨碟中大肠菌群超标;
< class="pgc-img">>更早之前的2020年,广东市监局抽调显示,九毛九顺德分店卖的净鲈鱼,存在氯霉素。
< class="pgc-img">>如今开放加盟后,九毛九能否管理好加盟店的食品卫生安全、能否维持品牌一致性和服务标准?
这些都是存疑。
只是今年,餐饮业又将如何度过这场寒冬?
< class="pgc-img">>着纳斯达克的钟声敲响,29岁的何猷君成为亚洲最年轻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创始人。
这一刻的到来,让他离自己的回母校演讲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身为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天才,这位赌王幼子并没有靠家里的财富坐享其成。
而是选择自己创业,用实力来赢得别人的尊重。
他创立的星竞威武也是中国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电竞公司。
对整个中国电竞行业来说,也是意义非凡。
据传公司市值突破五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三十多亿。
上市成功后,何猷君也感谢了自己的妻子,曾经的超模奚梦瑶。
两人在一起时,他的公司还处于创业阶段。
从几平米的小公司,到现在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集团公司,何猷君表示,非常感谢妻子的支持,并在镜头面前和奚梦瑶拥吻。
< class="pgc-img">>当然,他也透露,接下来的事情将会更多,如何做得更大更强,也是自己要去谋划的事。
令人意外的是,除了妻子以外,何猷君并没有感谢家人,而是感谢起了好友王嘉尔。
两人是在2018年的一档实景真人对抗赛节目《王者出击》相识的,年纪相仿,背景相似。因此,很自然的玩到了一起。
从两人的平常的互动就可以看出来,关系很要好。其实不止节目里,私底下他们还会约着一起去酒吧或者看球赛。
何猷君还客串过王嘉尔《different game》的MV,王嘉尔在国外举行演唱会时,何猷君还会跑去支持他。
在台上,何还轻吻了王的侧脸,引起了粉丝们的尖叫,现场气氛很嗨。
< class="pgc-img">>在一些采访里,也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不一般,何猷君也对这个朋友有很高的评价。
就连何猷君当年向奚梦瑶求婚时,王嘉尔也是现场的见证人。
他还帮忙拍了惊喜影片,当时何猷君单膝下跪,奚梦瑶答应求婚时,台下的王嘉尔也非常开心,还把这段珍贵的影像录下来,并上传到了个人IG上,配文写着“you 2 ……too sweet”。
随着电竞业的蓬勃发展,何猷君从中看到了商机,便组建了自己的队伍“V5电子俱乐部”。
但后来他也发现,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把电竞事业做起来,于是想到了找王嘉尔做合伙人。
令人意外的是,王嘉尔本人并不热衷于玩电竞游戏,或许是相信何猷君的眼光,又或许是为了支持兄弟。
他选择在朋友的公司赛绩最差的时候入股。
但好在,何猷君并没有让他失望,接下来就如大家看到的一样。
公司上市敲钟,何猷君完成了自己的梦想,也是对股东们最好的交代。
但生意场上风云变幻,同为赌王家的儿女,有的人可以上市,有的人的运气就没有他那么好了。
< class="pgc-img">>曾经的澳博控股无疑是博彩业最闪亮的一颗明珠。他们家的新葡京以前是博彩业的行业老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内斗、时代变迁等原因,这颗明珠也渐渐失了光芒。
早在很多年前,四房梁安琪就建议何鸿燊投资兴建上葡京。
但由于金额太大,掌握了大部分资产的二房家掌门人何超琼并没有同意。没想到何鸿燊最终还是支持了梁安琪。
其实,仔细想想何鸿燊同意这个项目也是有迹可循的。
早年的博彩公司,经营形式相当简单,就只是搞博彩。
当时何鸿燊的新葡京,地处老市区,人口众多,配套设施成熟,最重要的一点是离关口很近,所以,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 class="pgc-img">>但随着新城区氹仔岛的开发,新的博彩公司通过派出免费巴士,直接从关口将人接到氹仔岛获得客源,以此提高业绩,新葡京的优势就渐渐不明显了。
更要命的是,何鸿燊当时觉得新城区氹仔岛荒无人烟,守着老地皮不肯开拓新市场。
而新的博彩公司将自己的地盘打造成一个集逛街、博彩、休闲、娱乐等一体的天堂,吃住行买一应俱全,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许多服务。
导致老城区的优势荡然无存,又因为老城区没有多余地皮可以扩建开展新业务,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所以,为了挽回市场占有率,在新城区拥有自己新的博彩公司,也是何鸿燊一直以来的心中所想。
这次,上葡京的项目总投资382亿,还请来了老佛爷亲自设计,整个建筑可以说是金碧辉煌。
然而,或许是因为时运不济,随着赌王去世,博彩行业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导致上葡京的工程无法按时开业。
接着,又遇上了疫情来临,工程一拖再拖,直到2021年下半年才匆匆开业。
就连开业典礼也办得异常简单,甚至掌门人何超琼都没有出席。
不仅如此,接下来的财报也异常难看,开业半年,运营支出超过十个亿,但收入只有五个亿,足足亏损了四个多亿。
本想着通过上葡京打个翻身仗,没想到至今仍在亏损。
当然,倒霉的远不止四房一家。
三房家的何超莲早年投资餐饮行业,在香港开设玖伍牛肉面店,从装修到食物选材,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本想着大干一场。
< class="pgc-img">>开业还请来媒体大肆宣传,结果,也是因为疫情,五个月亏损超过200万,最终以闭店告终。
看来,创业九死一生果然是真的,哪怕身在商人之家,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也不是十拿九稳。
难怪张雪峰给孩子的建议就是不要创业。
< class="pgc-img">>网上有句话,不怕富二代玩物丧志,就怕富二代踌躇满志。
前几年,有一位富家少爷因为勤奋上了热搜。
为了庆祝他毕业,家里人特意给了他1200万让他好好享受生活,等过几年,玩的差不多了,再回来继承家业。
没想到,富二代的心气很高,为了证明自己,拿着这笔钱开始发展自己的事业。
他在杭州开了一家海鲜酒楼,占地1800平,还特意把自家广东湛江的原班厨师都带了过来。
扬言要用湛江风味,把杭州“美食沙漠”的名声打下来。
不仅如此,为了显示自家酒楼的高端,就连桌椅都是用乌金木定制。
< class="pgc-img">>但是,现实很快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开业第一个月,即使到了吃饭时间,上门的客人也寥寥无几。
无奈下,他听从网友的建议花钱搞投放,想要通过流量将名气打出去。
结果,少爷大手一挥,直接买了全球投放,这一下子全球的网友都知道了这家店。
本来只有一家,搞得许多网友以为这是全球连锁,闹了不少笑话。
这一顿骚操作下来,除了杭州没人知道店名以外,全球的人都知道这家酒楼了。
面对这番窘境,父亲并没有帮忙,而是直接断了少爷的资金链,想让他知难而退。
但这位倔强的少爷,不仅没有屈服,最难的时候还一个人打三份工给员工发工资。
< class="pgc-img">>好在小时候学的特长足够多,小提琴,钢琴,手风琴兼职各种演出。
他也算是条汉子,即使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依然没有向父亲低头,还后悔自己当时怎么没多学些技能。不得不说,这位少爷也真的是能吃苦耐劳了。
其实,去网上搜一搜就知道,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
一位网友透露,自己的一个发小,小时候承担了自己的零花钱,后来的酒吧钱。
30岁时,心血来潮觉得不能整天玩物丧志。
于是决定去创业做个大项目,结果一年亏了2000万。
后面自己还反思当时为什么想不开去创业,喝酒泡吧撩妹不好吗?
看他这个样子,小编突然觉得“玩物丧志”也不是一个贬义词。
当然,想不通的也不仅仅是少爷们,老爷们也有想证明自己宝刀未老的时候。
一位富二代就表示,本来自己过得相当滋润。祖上的积蓄足够他享一辈子福。
结果,老爸退休后想着去创业,现在积蓄没了还欠一屁股的债。
房车都抵押了出去,每个月工作赚的钱大部分都要拿来还债,旅行什么的都不要想了。
但,到这里还没还完,那边弟弟也蠢蠢欲动想要搞项目挣大钱。
网友给他出主意:要不试试把你爸和你弟捆起来?
< class="pgc-img">>所以,不得不说,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我们所看到那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走向人生巅峰的创业者,不过是幸存者偏差。
成功本就是小概率事件,失败才是人生常态。
何况,大多数人只看过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别人夙兴夜寐,寝食难安,扛着一个个压力苦苦支撑的日子是不会告诉你的。
一个是卖惨没必要,因为大家都差不多,有的人可能还更惨,更何况这个苦还是自己愿意吃的。
二是一旦成功,别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履历更好看、更传奇一点。
而且,就算告诉你,没有经历过的人其实也不会真正懂得其中的艰辛,因为刀没落在自己身上都是不知道疼的。
没有一身的铁骨钢筋就不要随随便便做创业的梦。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最近的热播电影《抓娃娃》里的马成钢,宁愿自己那不成器的大儿子吃喝玩乐,花钱如流水,也警告他不准创业,不准祸害自己家企业的原因。
本文作者 | 暮野
责任编辑 | 小可
策划 | 小可
为“共享充电第一股”,怪兽充电已经连续亏损五个季度。
从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怪兽充电实现由盈转亏,亏损7940万元,此后第四季度亏损6850万元、2022年第一季度亏损9640万元、第二季度亏损达1.845亿元。20日晚,怪兽充电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8.15亿元,同比下降12.4%,净亏损9580万元。最近的四个季度里,怪兽充电的亏损总额已经达到了4.29亿元。截至发稿,怪兽充电的股价为1.3美元/股,较发行价8.5美元/股跌去近85%。
与行业头部企业亏损的境况相对应的是,“共享充电宝涨价”、“共享充电宝刺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登上热搜,成为消费者抱怨的话题。从最初的1-2元/小时,发展到现在动辄5-10元/小时,充电宝一路涨价引起不小的声讨。
在财报中,怪兽充电对于亏损给出的原因主要是疫情,线下流量大幅减少,影响到其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怪兽充电CEO蔡光渊在本季度财报中表示,中国对新冠政策的调整优化,释放出积极的经济复苏信号,“中国线下客流正常化在望,我们将更好地迎接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复苏和增长。”
接下来共享充电行业能否迎来转机?艾媒咨询CEO张毅持审慎态度,他对第一财经表示,共享充电行业的势头已经不再,未来可以存在,但要呈发展之势很难。
一路涨价一路亏损
“火电一度3毛9、风电一度4毛6,共享充电宝5伏、1万毫安,0.05度电,1小时却收4块钱,我用它的电,它吸我的血。”在今年9月的脱口秀节目中,一位演员吐槽共享充电宝的涨价行为,再度引起全网对于使用共享充电宝的共鸣。
被网友定义为“钱包刺客”,共享充电宝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因涨价冲上热搜。早在去年6月,针对涨价趋势,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就会同反垄断局、网监司召开行政指导会,要求怪兽等8个共享消费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2021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告显示,共享充电宝价格小幅回落。目前各品牌平均价格为2.2~3.3元/小时,标价在每小时3元及以下的机柜占比69%~96%。但公告也提到,处于热门旅游景点等相对封闭区域或者繁华商业区的机柜价格仍然高于均价。
第一财经记者走访上海各商场、娱乐场所、商铺发现,人流稀少的区域价格目前在3元左右,但商场区域共享充电的定价仍然以4-6元居多,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价格也在6元左右。
但一路涨价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活得也不算好。作为头部企业,怪兽充电在近一年收入规模大幅度缩减,在去年三季度由盈转亏之后,亏损程度也在加大。2022年Q3,怪兽充电实现8.15亿元的营收,同比下滑12.4%,连续四个季度同比下滑。其中,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7.91亿元,同比减少11.7%。
一路涨价也没能阻止亏损趋势,共享充电企业赚的钱都去哪儿了?
共享充电的商业模式曾备受质疑,随着怪兽上市,连续5个季度盈利,这一声音消失了很久。但这一两年来,随着亏损加大,共享充电行业的问题再次凸显。
业内一直有种说法,实际上共享充电企业是在为商户“打工”。共享充电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共享充电服务,但由于激烈的点位竞争,充电服务的租金收入大都以佣金的方式分到了商户的荷包。而在佣金之外,针对部分优质点位,企业还得支付入场费。
2019-2021年,怪兽充电支付给线下商家的入场费和佣金分别为9.28亿元、15.77亿元与21.13亿元,其中2021年这部分费用占到销售费用的71.6%,占营业收入的59%。2021年怪兽充电总营收为36亿元,其中销售和营销费用为30亿元,占到总体营收的83.3%。怪兽表示,销售和营销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POI覆盖范围扩大,支付给合作伙伴的激励费用增加。
在此前的采访中,头豹研究院分析师史慧伦对第一财经表示,“由于优质点位稀缺,商家掌握较强的自主定价权,共享充电宝企业不得不支付高昂的入场费和商户分成费以占领点位。”在扣除激励费、业务拓展人员的报酬、行政开支、研发开支、折旧等一系列费用后,留给企业的利润并不多了。
同样是共享充电行业,小电科技的激励费也不少。其招股书显示,2020年共享充电宝的租赁收入约为19亿元,其中给商家的激励费超过10亿元。拆分来看,包括了约3亿元的入场费,以及7.1亿元的佣金。从2018年、2019年到2020年,小电的激励费率(激励费除以同期共享充电的收益)分别从25.2%、44.2%涨到54.5%。
张毅认为,从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发展之势不太乐观,企业亏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盈利需求迫使共享充电企业提价、降低充电效率,这也让消费者非常不满。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失去的消费者很难挽回。
此外,张毅表示,快充技术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或许是革命性的颠覆,是格外需要注意的。
怪兽充电的官网显示,其共享充电宝的电池容量为5000mAh,总输入功率为5.1V,2.1A,即10W左右,而市面上主流的充电宝已经能做到20W以上的快充,各大手机厂商在续航性能、支持快充等方面也相继发力。当下快充的趋势或许会对共享充电宝带来降维打击。
第二增长点破局不利
盈利单一、抗风险能力差是共享充电企业面临的另一大问题。
2022年三季度,怪兽充电来自于共享充电、充电宝销售和以广告服务及新业务为主的其他业务分别贡献了7.91亿元、1810万元和580万元的营收。其中共享充电业务的营收占比达到97%。
自2019年至2021年,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在怪兽充电的所有业务中所贡献的收入分别为19.24亿元、27.12亿元和34.56亿元,占各年度总收入的比重分别达95.2%、96.5%和96.4%。
怪兽充电严重依赖移动设备充电业务,单一商业模式抗风险能力较差,疫情三年以来受到的影响不小。共享充电宝主要的消费场景是餐饮、休闲娱乐、购物、交通枢纽等高人流量场所,但这些地方由于疫情影响,人流量以及用户的使用频次都在降低,限制了充电业务的营收规模。
在此前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蔡光渊就表示,“疫情在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杭州、长春等城市的暴发,给我们在当地及其周边城市的业务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疫情导致的线下人流量骤减,我们的点位访问频次也随之下降。”而上海、北京等地区自3月起暴发的大规模疫情,对怪兽充电第二季度的业务也造成了较大冲击。
电话会议中,怪兽充电管理层提到,三月至五月,来自上海的营收约下降了93%。从四月底到五月,来自北京的收入减少了约74%。
在盈利焦虑之下,对于共享充电宝企业而言,如何基于现有充电宝业务开拓第二业务获得增长是企业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目前头部企业怪兽充电、竹芒科技均已经开展第二业务寻求新增长,但水花并不大。
2021年4月,怪兽充电跨界卖白酒,推出了浓香型白酒品牌“开欢”,引起业内不小的轰动。但一年半的时间过去,怪兽充电的白酒业务并没有拿出亮眼的成绩。目前“开欢”白酒天猫旗舰店的粉丝数量不到2.5万,销量最高的白酒品类月销仅为100多件。
怪兽充电白酒业务所在的“广告服务及新业务为主的其他业务”本季度营收为580万元,营收占比仅为0.7%。破局不利,白酒业务难以承担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除怪兽充电外,竹芒科技也在积极布局其他业务。2021年街电和搜电宣布合并,组成新公司竹芒科技。在今年7月,竹芒科技举行了5N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一口气推出5大品类17款智能终端设备,包括充电桩系列、AI智能无人零售系列、储物柜系列等六大产品板块,但目前并没有在市场上看到竹芒科技的产品身影。
在本季度财报中,蔡光渊表示,在新冠疫情的三年里,怪兽充电持续扩大了网络覆盖范围,提升了效率,“尽管我们在运营端和财务表现方面都受到了挑战,但我们相信,经历这一切后的怪兽充电,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最近几周,中国对新冠政策的调整优化,释放出积极的经济复苏信号。蔡光渊表示,“虽然对短期环境仍持谨慎态度,但我们确信,中国线下客流正常化在望,我们将更好地迎接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复苏和增长。”
伴随国家防疫政策的快速调整,共享充电行业未来能否有新的转机,张毅认为已经很难,一方面其涨价劝退了部分消费者,另一方面快充技术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或许是革命性的颠覆,共享充电行业的势头已经不再,未来可以存在,但要保持行业的发展之势,恐怕是很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