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马越
编辑 | 昝慧昉
夏季饮料大战来袭的时候,奶茶也在抢夺一席之地。近日,统一推出了全新的瓶装即饮奶茶产品“布诺乳茶”。
界面新闻记者在天猫平台上看到,该产品主打“厚乳茶”的概念,含乳量超过50%,标称“0添加植脂末”和“0添加防腐剂”。目前只有原味一种口味,每瓶规格为380ml,电商售价47.9元6瓶。
统一这款布诺乳茶也并未走“0糖0脂”的路子,根据其配方表显示,产品没有使用代糖,而是添加了白砂糖和葡萄糖浆。
“厚乳”是眼下食品饮料行业颇为流行的一个概念,主打厚乳的产品中乳制品的乳蛋白含量较高,与茶、咖啡搭配,奶香味更浓郁、醇厚。瑞幸咖啡在2020年9月推出厚乳拿铁产品,喜茶等各大新茶饮品牌也曾经推出过厚牛乳波波等。这类产品本身想要借助“厚”字精准描述产品,并从口感和风味上优化升级,提升消费者认知。
尽管新式现制茶饮在产品创新、品牌营销和门店扩张上风头正劲,产品更新和迭代的速度都更快,但瓶装即饮奶茶仍然拥有巨大市场,甚至有巨头与新品牌还在不断挤入这个市场。
目前,无菌罐装液体奶茶领域的竞争品牌主要包括统一、康师傅、麒麟、娃哈哈、三得利等。以统一为例,其饮料业务中真正的大单品,是瓶装阿萨姆奶茶。阿萨姆奶茶于2009年上市,定价为3-4元/瓶。根据方正证券研究所报告中的数据,统一阿萨姆奶茶的市场份额超过了72.1%,年销售额达到了40多亿元。
按统一财报数据显示,其饮品业务在2019年收益127.31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统一阿萨姆奶茶的收益实现双位数增长,成为公司收益的增长引擎。但在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统一的饮品业务收入为125.6亿元,同比下滑了1.3%,即便如此,统一阿萨姆奶茶的收入仍然实现了同比7.3%的增长。
阿萨姆奶茶之所以占据瓶装即饮奶茶市场的垄断地位,除了其入局早、提前占领消费者心智、以及统一强大的渠道覆盖外,低于5元的零售价格,也是它在下沉市场仍然有巨大销量的重要因素。
与此同时,高于5元价格带的即饮奶茶市场还在扩容。
2017年4月,香飘飘推出了液体即饮奶茶,品牌包括“MECO”和“兰芳园”丝袜奶茶,零售价为8-10元/杯。
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新品牌,则掀起了一阵低糖低脂奶茶的风潮。界面新闻记者走访发现,除了元气森林的乳茶产品外,汉口二厂也推出了标称“0糖0脂”的燕麦乳茶,伊利旗下伊然品牌标称“0蔗糖低脂肪”的乳矿奶茶,这类产品的零售价普遍在6.5-9.8元左右。
“高于5元的瓶装即饮奶茶目前仍然卖得不错,超出了我们常规的经验判断,很大程度上是靠低糖低脂这样的新概念收割了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其主要的渠道是便利店和商超。这也意味着新一代消费者对新概念的产品接受程度比我们想象得要高很多。”一位广州的食品饮料经销商对界面新闻分析称。
不过前段时间元气森林混淆“0糖”与“0蔗糖”引发的风波,也在警示市场参与者一味造概念而偏离产品本身可能面临的危险。
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编者按:开阔新视野,分享好知识!《新知问答》是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联合出品的知识类问答栏目,致力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发现、聚合和传播高品质原创内容。
关于奶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大多是奶茶不能多喝,里面含有很多添加剂和不健康的物质,喝多了对身体不好。至于究竟有什么不好,有多大的不好则一概语焉不详。
奶茶奶茶,顾名思义,一个是“奶”一个是“茶”,奶有“真奶”也有“假奶”,茶则不同,绿茶、红茶、乌龙茶……不一而足。
“真奶”是牛奶,“假奶”就是我们常说的植脂末(奶精)。先解释一下为何有“真奶”“假奶”之分,最早的奶茶当然是牛奶和茶,后来人们发现,用植脂末替代牛奶得到的奶茶和用牛奶制作的奶茶在外观和口感上很接近,甚至入口后提供了更好的感官体验,也就是口感更加顺滑,这样奶茶不需要牛奶也可以制作,其成本大幅降低,人们花同样的钱可以消费更多的奶茶,或者说花更少的钱就可以消费一杯奶茶了。
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氢化植物油、葡萄糖浆、酪朊酸钠、硅铝酸钠。酪朊酸钠是乳化剂,硅铝酸钠是抗结剂,问题就出在氢化植物油,按照目前氢化植物油工艺,大部分的氢化植物油是部分氢化的,不是完全氢化。部分氢化油(PHOs, 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s)含有反式脂肪酸(Trans Fat),而无数的科学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和人类心血管病有直接正相关的联系。
那问题来了,是不是喝奶茶就会得心脏病?
过多的摄入反式脂肪酸将导致人体血液内的低密度胆固醇(LDL Cholesterol)含量升高,而这会显著提高人类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究竟摄入多少是多呢?吃一点是不是会得心脏病呢?我们说食品安全,一直强调一句话:“万物皆有毒,关键看剂量”。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只要不多吃,它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为避免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带来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建议反式脂肪酸的每天供能比应低于1%,按照成人每天需要8400千焦的能量基础值来换算的话,大约相当于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2克的反式脂肪酸。
所以奶茶当然可以喝,主要的问题是喝多喝少的事了。当务之急是需要搞清楚,奶茶里到底有多少的反式脂肪酸,知道了这个数据,就可以知道答案了。
我们把奶茶分为街头奶茶,奶茶杯和瓶装奶茶。
1.街头奶茶
1.1 如果是用牛奶做奶茶,只要知道牛奶中反式脂肪的含量即可。液态乳中反式脂肪酸约占脂肪总量的2-3%左右,参照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见下图),全脂牛奶的脂肪总量在3.3g/100g,那么牛奶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0.06-0.1g/100G的水平。
如果一杯300ml奶茶里一半是牛奶,那么按照含量上限换算一下,300ml的牛奶做的奶茶里面含有的反式脂肪酸为0.15g。
1.2 如果是植脂末为原料制作的街头奶茶,要看具体含量。这里参考一篇论文《气相色谱法测定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的数据,街头奶茶300ml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0.5g-2.7g之间,见下图TFA含量数据。
2.超市杯装冲泡奶茶
同样的数据来源显示一个奶茶杯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0.012-0.518g之间,是不是觉得很低。
3.瓶装饮料奶茶
如下图营养标签显示,某瓶装饮料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为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法规对反式脂肪酸含量有如下规定:当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3g/100g时,标签上可以标注为“零”,基于没有直接数据,这里就视瓶装饮料奶茶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3g/100g(实际的含量可能很低)。
4.小结
知道了上面的具体数据,我们就可以大概知道你一天可以喝多少奶茶了,当然我们还要考虑通过其他食品摄入的反式脂肪酸量,我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2年就这个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做了相当权威的评估,其结果显示北京、广州这种大城市居民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仅为0.34%(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平均每天摄入0.75g反式脂肪酸),远低于WHO的建议值小于1%,也就是说反式脂肪酸对我国居民总体健康风险很低。
那么如果取这个平均值来计算,2.2g (每天摄入量) -0.75g(中国人平均每天摄入0.75g反式脂肪酸)=1.45g,也就是你每日还有1.45g的反式脂肪酸摄入空间。
4.1 街头奶茶
前面已经提过了,街头奶茶分为“牛奶”和“植脂末”两种。如果是牛奶做的,你每天喝个几杯都没问题,当然前提是你喝的下(这里只考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比如糖的摄入以及营养比等)。但是如果你喝的是植脂末做的奶茶,如前面的数据显示这类街头奶茶300ml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在0.5g-2.7g之间,也就是说你喝一杯300ml植脂末做的街头奶茶,你的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可能就超过2.2g这个推荐上限了,更进一步,如果你每天都来这么一杯,时间一长(一年两年的),可能你血液里的低密度胆固醇含量就上来了,这会提高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当然你可以通过每年的体检对血液里胆固醇的含量进行监测)。可是,如果你偶尔来这么一杯植脂末做的奶茶,根本就没什么问题。
好了,下次你去街头奶茶店的时候,记得问奶茶妹妹她们家的奶茶是牛奶做的还是植脂末(奶精)做的。当然了,一般得到的回答是这两种都有,但是价格不一样。
4.2 杯装冲泡奶茶或是瓶装饮料奶茶
可以直接看食品外包装上的营养信息,上面标注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就是直接参考,如果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的,每天来个一杯也不要紧。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杯装冲泡奶茶或是瓶装饮料奶茶里反式脂肪酸含量低,这可能归因于生产厂家所用原料更加优良且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厂家使用的氢化油可能全部氢化工艺加工的,其原料本身反式脂肪酸含量就很低。
如果你是奶茶狂魔,每天不来一杯你浑身难受,那你一定要喝牛奶为原料的奶茶(就街头奶茶而言)。如果你只是偶尔来一杯,英雄不问出处,买一杯然后插上吸管尽情的喝就是了。
作者:剑飞(知乎用户)
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新华网客户端和知乎的立场及观点。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新华号 新知问答
<>中国食物成分表》中100克(二两)蒸米饭的平均热量是116大卡,而平均一杯奶茶1209kJ约合289大卡,一杯奶茶热量超过两碗米饭。
全文1930字,阅读约需4分钟
上月,奶茶界的“扛把子”、A股“奶茶第一股”——香飘飘公布今年上半年财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000多万,同比下降79%。上交所也对香飘飘发出了半年报事后审核问询函,要求做详细说明。是奶茶不好喝了还是大家都不爱了?
答案并非如此,实际上香飘飘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38%,“磕奶”是根本停不下来的。
财报中解释,造成上半年收入增长较多,而净利润同比下降了78.92%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于传统的二季度淡季中,持续加大了对液体奶茶的品牌广告费用、渠道推广费用、销售人力费用等资源投放,同比增加较多。”
< class="pgc-img">>曾经“一年卖出12亿杯,能绕地球4圈”的香飘飘,为何要花大价钱投入推广液体奶茶,以致影响了净利润呢?年报中提到“公司将持续推进液体奶茶的精准聚焦策略”。市场分析,这可能反应了冲泡奶茶的发展瓶颈。
目前市场上,杯装固态奶茶、瓶装液态奶茶以及各种品牌奶茶店层出不穷,在奶茶市场上竞争激烈。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健康观念提升,高颜值的网红奶茶成为许多年轻人种草、打卡方式之一,人气飙升。在相关报道中,有奶茶消费者认为“街边奶茶店可以根据口味进行定制,没必要买了冲泡粉自己回去动手。”实体奶茶店的奶茶生意越做越红火,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那实体店的现制奶茶到底有多火呢?
这要从第一杯“珍珠奶茶”开始说起,1987年台湾“春水堂”发明含黑色“小粉圆”的奶茶传入香港,而后传入内地,珍珠奶茶的诞生全面将奶茶推向了内地市场,掀起了一轮“磕奶”潮。奶茶也由餐饮店里的小饮品发展成了拥有专门店面的流行饮品,出现了快可立、Coco都可、大卡司、喜茶、一点点等一大波奶茶品牌,并在全国各城市迅速蔓延发展。
目前国内还没有全面反映各地奶茶店发展情况的数据,有理数通过百度地图搜索关键词“奶茶店”显示,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四线城市,甚至是小县城都随处可见。有理数对大众点评APP上热门城市的奶茶店数量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这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奶茶店的发展水平。
在大众点评所列的12个热门城市中,广东广州和深圳的奶茶店最多,其次是上海。广东地区可以说是中国奶茶的狂热地之一,奶茶品牌喜茶(“Royaltea皇茶”)就发源于广东江门小巷,由于广受欢迎,喜茶由东莞、中山、佛山、惠州一路拓展到广州、深圳,乃至上海、北京。
< class="pgc-img">>有研究认为,主要奶茶品牌分布区域多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江浙一带,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程度高,居民消费水平较高。特别是上海和广东,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聚集了大量白领阶层,生活节奏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高,是奶茶品牌重点战略区域。
虽然实体奶茶店以“新鲜现做”亮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但品牌及品类繁多的现制奶茶,不同于杯装或瓶装奶茶在包装上已标清了营养成分,其成分构成很少有人知道。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去年曾在该市27家奶茶铺购买了包括“一点点”、“贡茶”、“喜茶”等品牌在内的奶茶样品共计51件进行比较试验,基本涵盖了该市市场上主流现制奶茶品牌的畅销商品。
51杯奶茶中,含奶盖的奶茶6件,宣称“无糖”的奶茶20件,价格从7元至32元不等,测试的主要营养成分涉及总糖、脂肪、反式脂肪酸、蛋白质、能量、咖啡因、钠等指标。数据结果显示,不同价格的奶茶虽然口感相似,但营养成分差别很大。
< class="pgc-img">>首先,含糖量是很多消费者在选择饮料时都会考虑的因素,虽然奶茶店会问你是要“少糖”、“低糖”、“去糖”还是“无糖”,但你要是认为“无糖”不含糖那就太单纯了。经营者宣称的“无糖”多指在现制过程中不额外加糖,不排除原料中含糖的可能。因为在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中,实测含糖量在1.2-5g/100mL之间,平均为2.4g/100mL。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此外,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不超过60g,51杯抽检奶茶中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41g脂肪,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2/3。
成人每日推荐摄入8400kJ能量,51杯抽检奶茶中能量最高的一杯奶茶可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1/3,一杯奶茶相当于一顿饭。《中国食物成分表》中100克(二两)蒸米饭的平均热量是116大卡,而平均一杯奶茶1209kJ约合289大卡,一杯奶茶热量超过两碗米饭。
< class="pgc-img">>除了热量高,奶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也较高。由于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远高于咖啡豆中的含量(1%),再加上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还会很高。而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为108mg,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为50mg。51杯抽检样品中,最高的一杯咖啡因含量高达428mg,平均为124mg/杯。喝一杯奶茶的提神效果不低于喝一杯美式咖啡(中杯)。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克制“磕奶”难,但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还是要谨慎饮用。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也要适当饮用。
数据新闻编辑 汤子帅 实习生 全思凝 新媒体设计 陈冬
值班编辑 花木南 吾彦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