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广式烧腊之旅》
在一个寻常却又充满期待的日子里,我走进了一家弥漫着浓郁香气的广式烧腊餐厅。
餐厅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烧腊独特的诱人香味。我在服务员热情的引导下落座,迫不及待地点了餐。
不一会儿,首先上桌的是烤鸭。那色泽红亮的烤鸭静静躺在盘中,皮脆肉嫩,泛着油光,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它的美味。我拿起筷子,轻轻夹起一片鸭肉,放入口中,鸭肉的鲜嫩与脆皮的香脆完美融合,醇厚的油脂香气瞬间在口中散开,令人陶醉。
紧接着,卤鸭头也登场了。鸭头被卤制得十分入味,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卤香。鸭脑细腻,鸭皮富有嚼劲,越嚼越香,让人欲罢不能。
最后,清炒的菜心也端了上来。翠绿的菜心鲜嫩欲滴,简单的清炒保留了它原本的清甜。在品尝了烤鸭和卤鸭头的浓郁之后,这清爽的菜心犹如一阵清风,化解了口中的油腻,带来了一份清新与舒适。
在这家广式烧腊餐厅里,烤鸭的香脆、卤鸭头的浓郁、菜心的清新,共同构成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美食盛宴。每一口品尝,都是对味蕾的一次犒赏,让我深深陶醉在这独特的广式美味之中。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粤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可远溯至距今两千多年的汉初。粤菜注意吸取各菜之长,形成了多种烹饪形式,是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菜系。
而粤菜餐厅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金香汇晚茶」将中式文化精雕细琢的意识融入餐饮空间,演绎出更加纯粹丰富的设计语言。
餐厅的外立面设计主要以黑白为主,线条简约干净,清雅大方。加以灯光烘托,更加凸显层次感与跳跃感。
室内空间整体造型上吸取传统文化中形、神的特征,以空间场景传达传统文化内涵和情感。
卡座之间特别注意私密和舒适的微妙平衡,在分隔上运用了不同简约的造型,使空间显得更灵动、更丰富,做到大而不空,厚而不重。
每个用餐区的上方天花设计对应卡座布局,呈现东方意境。卡座之间装饰引入绿植作为景观,营造舒适自然的氛围。
明档厨房设计非常吸睛,不经意走过时看着蒸汽缭绕的一笼笼点心让便使人胃口大开。
餐厅一角的旋转楼梯是餐厅的亮点之一,独特的几何造型呼应八角形花池。
池中枯山水景观,让整个空间里透出一股禅意来。禅意悠远,山水自然,尽情突显东方文化魅力。
旋转楼梯之间绿石装饰很好的联通了一二层空间,将其形成一个整体。
墙面的装饰结合中式元素,浓烈而深沉,繁简适度,动静相宜。
大面积玻璃窗引入明亮的自然光线,打造宽敞明亮的视觉效果。
细节上各处摆件装饰,茶道瓷品、鲜艳色彩的舞狮都表现着中式情怀,透着传统文化的意象。
今日话题
#你今日饮咗茶未?#
来源:餐饮视界,图:有田建筑&钟永刚,文:餐谋长品牌策划/阿政
<>><> 庄臣与三位球员品味广式早茶。 > |
<>><> 庄臣与阿细在太平馆打卡。 > |
<>><> 地道广州小吃,满满童年记忆。 > |
广州亚洲美食节
开篇语
作为广州亚洲美食节的重头“预热”节目,“食神打卡广州美食”昨日盛大开场。第一场打卡活动在北京路举行,广州日报特邀美食家庄臣“带路”,携几位后生仔、女品尝最地道的老广味道。这几位年轻的“食神”是广州日报的特邀嘉宾——在广州土生土长的歌手阿细和来自CBA广州龙狮篮球俱乐部时代中国广州队的三位“90后”球员。
五位“食神”
●美食家庄臣
●在广州土生土长的歌手阿细
●CBA广州龙狮篮球俱乐部时代中国广州队球员衡艺丰、张永鹏、司坤
1
打卡地:点都德北京路店
“食神”:庄臣、张永鹏、衡艺丰、司坤
广式叉烧包 手抓最美味
打卡广州美食,最不可错过的是广式点心。想一站式品尝领略大部分广式点心的打卡点,很多人会选择点都德。其实,广州龙狮的三位年轻球员都不是第一次来点都德,作为新广州人,他们接待外地亲友时也会首选广式点心,所以庄臣抛出的早茶“四大天王”到底是哪四样点心这个问题时,来自江苏的衡艺丰马上给出了答案:“虾饺、烧卖、叉烧包、蛋挞。”
空着肚子来喝早茶的球员们在庄臣的介绍中第一次知道了正宗广式叉烧包的吃法:要用手拿着直接掰开,让叉烧的鲜美肉汁滴到手上,细细品尝五花肉和蚝油带来的鲜甜滋味。
衡艺丰的家乡江苏也是盛产精美点心之地,他与庄臣认真交流了苏式包点与粤式包点的区别,当然两地美食各有千秋,江苏也有让广州食客魂牵梦绕的灌汤包。衡艺丰最喜爱的广式茶点,是一道融合了南洋风味的鲜虾红米肠,它是广州大厨钻研出的新品,创意的基础是广州大街小巷常见的“猪肠粉”,外皮用红谷米磨浆制作,淡淡的红色米皮裹住金黄的“油炸鬼”,中间还有鲜嫩多汁的虾球,点一点吊味的生抽,入口层次丰富,回味无穷。
身高2.08米的张永鹏来自黑龙江,他最好奇的是一款“艇仔粥”。庄臣介绍,正宗艇仔粥源于水上人家,早期讲究的食客要用鲜嫩的生鱼片,切到薄如蝉翼贴在碗内,再用滚烫的粥水淋下去,让鱼肉保持在刚刚烫熟又没过分“变老”的程度。
司坤意犹未尽,点都德的“早茶饭局”结束后,他自行逛了一圈北京路,在这里吃了一次正宗的广式牛杂——年轻人对口味较重的牛杂、榴莲小点情有独钟,三位球员在北京路上好好地“祭”了一次“五脏庙”。
2
打卡地:太平馆 “食神”:庄臣、阿细
烧乳鸽来自法餐 “食神”大呼长见识
北京路的太平馆是广州第一家西餐厅,开业于1885年。百年间,无数名人曾专程到此打卡。“食神打卡广州美食”的第二站正是太平馆,著名美食家庄臣与人气唱作歌手阿细到此品味广州最古老、最传统的西餐。
烧乳鸽与咸牛舌是庄臣的最爱,几乎每次来到必食。据介绍,烧乳鸽与葡国鸡是太平馆一直以来的“明星”菜式。据公开资料,1926年,郁达夫专门来到这里吃烧鸽子,当时太平馆已经是有40多历史的老店了。“一鸽胜九鸡,无鸽不成宴。”烧乳鸽向来是广东人心中非同一般的一道佳肴。实际上,烧乳鸽是外来菜式,最早源自法餐。这让阿细恍然大悟,原来现在流行于粤菜馆的烧乳鸽还有这段古。
阿细喜欢吃西餐,每次用餐近尾段时一定要来份甜品。在太平馆,至今还能品味到过去传统冰室的“标配”甜品——红豆沙伴雪糕。最有特色的雪糕甜品当属炸雪糕——这也是让阿细惊喜的一道出品。庄臣说,炸雪糕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一口雪糕一口蛋糕皮,一冻一热,冰火两重天,甚是过瘾。
自创立以来,在太平馆100多年的历史里,无数名人在此留下足迹与故事。1925年,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正是于此设宴款待宾客。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总理又再度两次光顾。
1929年1月15 日,中山纪念堂落成,宴会正是由太平馆上门到会。太平馆正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见证广州城的发展。这些丰富而生动的历史故事,令阿细重新认识了广州的西餐。
3
打卡地:庄臣美食坊 “食神”:庄臣、阿细
20多条鲮鱼 制一碟爽鱼皮
美食家庄臣是广州市旅游美食形象大使,他从西关地区挖掘到许多民间小吃,将其改良升级,集结于美食坊内。“食神打卡广州美食”第三站来到庄臣美食坊,在这里,阿细尝到了她最喜爱的广州地道小吃。
广州人阿细从小喜欢尝各式广州小吃,云吞面、鱼蛋、牛杂等都是她的“心头好”,这些味道承载着她的童年记忆。昨日,美食坊为“食神” 准备了蚝油虾籽捞面、爽鱼皮、鲜虾云吞面以及猪脚姜。千万不要小看一碟小小的爽鱼皮,它竟然需要20多条鲮鱼才能制作出这一份。
蚝油虾籽捞面上布满了虾籽。庄臣舀起一勺虾籽大地鱼清汤,淋于面上,再与蚝油拌匀,令每一根面都挂上虾籽,吸收清汤精华。趁热来一箸银丝面, 再饮一口清汤,阿细感到十分满足。据庄臣介绍,一碗虾籽捞面的清汤就要经过长达20多小时的熬煮。
打卡一路走来,经过北京路的千年古道遗址。这条千年古道发掘于2002年,当时震惊考古界!古道里藏着中国历代共11层的路面,广州两千多年历史浓缩于行人脚下的一石一砖。庄臣称,有甜品设计师从中获得灵感,将历史与美味融合,把古道中的多层路面以不同食材的表现方式,制作成创意无限的“千层糕”——千年古cake。蛋糕底用比利时巧克力为原料烘焙而成,每一层暗藏惊喜:美国榛子碎、巧克力奶油慕斯、焦糖奶油慕斯、饼干碎、薄脆等。
统筹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蓉芳 梁倩薇
视频统筹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溪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繁莹 许蓓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