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壹: 悄然落幕
早在疫情之前,仿佛一夜秋风,
曾经在南昌遍地开花的【迪欧咖啡】
就已成功“清零”,成为往事。
就像这个城市许多的记忆,
都凝固在历史的时空。
只是偶尔路过街边,
你还能看到那熟悉的大片墨绿色下已显斑驳的店招痕迹,才让你想起它其实离开我们的时间并不久远。
伴随着迪欧的消逝,南昌其它冠以咖啡为名的休闲餐饮纷纷相继“殉情”。
起源于民德路八一公园旁的【上岛咖啡】,
广场东路恒茂国际华城旁的【卡伦比】,
习惯隐藏在商业综合体里的【秀玉红茶坊】等都陆续消失。
如今与迪欧“辈分相同”,迄今倔强存在的
好像只有福州上那一家【老树咖啡】,但也形单影只,生意以及影响似乎已大不如从前。
曾经“作威作福,高高在上”的【星巴克】,
业已成了学生们休闲聊天、复习功课的场所;
也是那类刻意选坐在窗前,
开着电脑,目光呆滞且故作深沉的“布尔乔亚”的精神家园。
他们独立自由地“拿铁附体,我思故我在”。
当下最流行的是奶茶,
据说当初南昌的奶茶店是靠俊男靓女的店员与客户撩拨所产生的私域流量而蓬勃兴起,后来发展为请人排队造势形成的庞大产业。
< class="pgc-img">>PART贰: 应运而生
迪欧的诞生充满着时代的印记。
本世纪之交的前后,
从建筑到装修,乃至餐饮文化,
欧陆风开始盛行。南昌那时新开发的楼盘大都采用经典三段式的欧陆风格。
不光民间,就连当年红谷滩新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大楼都是欧式风格。
国人对民族文化和产品的自信远不及现代追逐【李宁】等国货品牌的年轻人。
于是诞生在苏州,起源于上海青浦的迪欧咖啡开始在南昌落地生根、继而迅疾遍地开花。
不仅在南昌各个区各条主干道,就连江西许多地市、县城都能见到迪欧的踪迹。
外立面统一的大片墨绿色和金黄色欧式线条相间,白色字体加LOGO的店招。
里面墨绿色的沙发,大理石的桌台,
咖啡色的格栅,进门的小书架以及无论那个店中央标配的那一架钢琴,欧风铁艺的装饰,从外到内,迪欧统一的视觉标识系统让人记忆深刻。迪欧咖啡不愧是当年中国复合式休闲餐饮的领先者。
其实早在迪欧之前,
我印象中南昌最早的西式餐饮应是九十年代初,福州路上的【金棕榈】,
后来好像是孺子路上的【绿茵阁】,
但其往往都是单店经营,
始终难以形成席卷燎原的气候。
值得记忆的是,与此同时,
诞生在苏圃路的【自在轩】
再续南昌早已断根的茶铺文化,风云一时。
后来南昌人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
“四段、六段”,好像都是从此发源。
但打六段可以商量的规则,
配上南昌人敲锣打鼓的大嗓门,
烟雾缭绕,人声鼎沸,【自在轩】很快从最初的高大上迅速坠落凡间,去的人越来越少了。
茶铺太吵,烟熏火燎,
西餐厅似乎又“腔调”过高,不接地气。
于是乎不经意间,阳春白雪的西式咖啡,
无意中嫁接了传统茶馆的烟火气,
以茶馆为魂,咖啡为体,
“中西混血”的【迪欧咖啡】便应运而生。
< class="pgc-img">>PART叁: 市井江湖
就我个人观察,迪欧当年的成功
可以看做是南昌传统茶铺基因里换了一身咖啡马甲的成功商业迭代升级。
据南昌史志的介绍,
解放前的民国期间,城市人口只有20万人的南昌城竟有茶馆100多家,上茶馆俨然是老南昌的生活习惯。于是也就有俗称“早上人包水,下午水包人”。即早上泡茶铺、晚上泡澡堂。
上茶馆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
是市井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场所。
遗憾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
南昌老茶铺作为“四旧”全部被政策性关闭。
对于这些老茶馆的印象,
由于年龄的原因,
估计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
都停留在老舍编剧的电影【场馆】中所表现的经典场景。
迪欧里面虽然表面上是咖啡店,
但其实喝茶的往往是主流,
加上一般场地面积比较大,中西结合的餐饮,满足了各类人群的需求,不同年龄层次的混杂期间,也呈现出浓郁的城市人间烟火味,颇有当年老茶馆的气息。
那时经常去迪欧的主要有这几类:
商务洽谈的:
主要是工程和地产,看桌上放了几张图纸或者方案册子就知道是商讨地产开发的;
几个貌似包工头气质的,
一脸谦诚,神态拘谨,不停散烟给围着坐在里面的一位牛逼轰轰,号称认识这个,熟悉那位,其实也就是帮人介绍工程的掮客;
凑在一堆,小声嘀咕的估计是
考虑请托办事或“造角”指路的;
还有唾沫横飞,
像打了鸡血似地描绘着项目美好前景的,不是是游说对面投资的就是过把嘴瘾的;
一般来说,这类存在于“密室”之外的
“茶铺里的业务”往往不靠谱,
他们的信息和渠道不知转了多少弯,
长期对不同人反复演练的“唆泡”,
导致精神分裂,连自己都相信了。
但社会发财的欲望,
老板们对金钱的执着和贪婪,
亦或是信陵君们也要结交“鸡鸣狗盗”之徒,所以这样的场景就在迪欧的空间里不断反复上演。
可仔细回想,比较近几年大小老板们,
因为普遍的“内卷”而集体表现出来的迷茫困惑,
迪欧快速发展的那十几年间,
真可谓“镀金时代”。
朋友聚会闲聊的:
这类人一般看上去彼此熟悉、
所以神态轻松,天南地北,胡吹猛侃。
迪欧的氛围当年也是许多恋人或者男女相亲见面的理想场所。况且“迪欧DIO”这个名字据说是原引世界语“神的博爱”之寓意,又可作为英语“DEAR”的谐音。
偶尔在迪欧,也会举行着谈婚论嫁的男女双方,以各自的父母、母舅和姑婶作为主要谈判代表商洽着“礼金的多少、婚礼如何举办”等诸如关乎南昌人习俗、面子的事宜。
桌上凌乱着放着一堆牛排、煲仔饭、果盘等吃喝残余的,往往是大人带小孩出来玩的。
遍布南昌各个角落的迪欧,
也是活脱脱的世间万花筒。
< class="pgc-img">>PART肆:未来何处
当今的时代正在加速前进,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但却又快地让人茫然无措。
互联网的大潮下,
许多传统商业不是“清零”,
就是在清零的路上。
迪欧咖啡的消逝,
我不认为这也是所谓“时代的抛弃”,
它只是商业个案的失败。
对于迪欧亦或茶馆这种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场所,至少目前,我还能坚定的认为它有着现实的市场需求。虽然到处都是低头独自看着手机的人群。
但看到越来越“宅”越自我的年轻一代,
以及奔涌而来、
势不可挡的人工智能以及“元宇宙”趋势,
我仿佛窥视到未来现实的图景:
就像这疫情期间,清冷的街道,稀落的人群;
而在平行的数字化虚拟世界里,
人们“平躺着”,挂着头像,热闹非凡。
社会不再需要那么多“螺丝钉”,
多数人类只是个能直立行走的“数据包”
那样的数据算法时代,
到底是进步还是颠覆!
细思极恐,扯远了。
我还是怀念
背靠在迪欧那墨绿色沙发上,
翘着二郎腿,和朋友面对面,
海阔天空,胡吹猛侃的岁月。
营商财经网 实习生龚婉/文
近期,水星家纺发布《关于参加2024年上海辖区上市公司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其财务总监孙子刚等人将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形式与投资者进行沟通。这位财务总监孙子刚有何人生履历,运营商财经网试图梳理。
< class="pgc-img">>孙子刚出生于1969年3月,今年55岁。公开信息披露他为本科学历,但并未说明其毕业院校,何时毕业,其本科学历是否全日制也未透露。从其早年做工厂会计的经历来看,其本科学历不太像是全日制的,因为那个时候的全日制本科生很少,不大会有全日制本科生会去县里的工厂做会计。
他是会计出身,早年间担任过江苏省洪泽县水泥厂的总账会计。此后跳槽四次,先后在江苏科达电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太湖企业有限公司、苏州柳新实业有限公司、迪欧餐饮(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任职过,从事的基本上都是财务类工作,只有在苏州柳新实业有限公司做的是总裁助理。
也许是长期的财务类管理经验,为孙子刚被聘为水星家纺财务总监奠定基础。一开始,孙子刚加入的是水星家纺的前身——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2010年,这家公司股份制改革,更名为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孙子刚是水星家纺财务总监。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孙子刚薪酬55.2万元。另外,该年年报中也披露了孙子刚持有公司股票约20万股,按今年4月29日水星家纺收盘价16.74元/股计算,孙子刚的这部分股票价值约为334.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底水星家纺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名单,其财务总监孙子刚在列。他被公司授予限制性股票8万股,占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1.7%。
此外,该激励对象名单中还包括了公司董事王彦会、董事会秘书田怡及68名核心技术(业务)人员。
<>红厨红菜》
专访全国具有高超厨艺的大厨
旨在把那些严谨认真的大厨推出去
让更多的人群看到他们的存在
刘斌,中国知名西餐厨师,2016年曾获中国十佳西餐总厨荣誉称号。然而,让人极为好奇的事是:这位西餐大厨,却突然调头回到中餐,一心钻研起食养菜。
“您做了很多年西餐,为什么不一直做下去,而是回到中餐来?能做好中餐吗?”面对记者的质疑,刘斌并没有回避问题,而是耐心地向记者解疑答惑。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得从头说起。
《红厨红菜》第113期
刘斌
上海太阳岛度假酒店泰生厨房/食养餐厅行政总厨
上海十佳行政总厨
中国十佳西餐总厨
国际烹饪艺术大师
中国酒店业五星名厨
原来学的是中餐
“其实,我一开始学的就是中餐的鲁菜,后来在工作中也接触、学习过粤菜等其它菜系。”
1982年出生在山东聊城市的刘斌,因对食物的喜爱,少时就怀有做一名厨师的念头。
“我想要去学厨。”2002年,刘斌和家里人经过一番商量后,便去了当地厨师烹饪培训学校学习厨艺。
众所周知,学厨是个“辛苦活儿”,年少的刘斌,为了学好颠锅,每天勤学苦练,手上磨到都是泡。不过,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刘斌丝毫不觉得这是件苦事,反而觉得非常开心。
辛苦的付出也有了回报,毕业后的刘斌,因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厨艺底子,被聊城市最为知名的酒店-——水城假日大酒店相中。
这座酒店当时不仅经营鲁菜、胶东海鲜菜,还同时兼营高档粤菜、西餐。在这家酒店工作的一年多时间里,让刘斌见识了不同的菜系,不同的烹饪技巧,开拓了眼界。
因烹饪超时,被骂得狗血淋头
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刘斌也有一个“到外面看看精彩世界”的梦想。
2004年初冬,22岁的刘斌离开家乡聊城,到了他心目中的“天堂”苏州。
拥有烹饪底子和大酒店工作经验的刘斌,很快便找到了工作。在抵达苏州的第7天,就进入了当地知名的苏州迪欧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工作,由此,他便进入了西餐领域。
“西餐对食材把控十分严格,烹饪要求十分精准,摆盘精致讲究艺术性......”刘斌回忆着说,西餐对出品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
譬如烹饪精准度要求,“番茄下水烫是要控制在3-5秒的,超过5秒,番茄皮下就会起沙,会出水,口感没那么好,摆盘开起来也不干净,不好看。”刘斌称,自己在初学阶段,由于时间掌控还不精准,有一次烫番茄超时了,被主厨狠批了一顿。
在刘斌的记忆里,被批是“家常便饭”,但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和磨练,使得刘斌真正学习到精准烹饪、分子料理技术等西方烹饪手法。
此后10年,刘斌还进入过建国君豪大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和兰会所、外滩3号UN?CO等高端餐厅工作,并接触学习到一些更优秀的、更先进的烹饪手法和理念。而做西餐这10年来所学到的烹饪技术,也对他后来研发中餐的食养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餐厨师转做中餐,能做得好?
“从厨10多年来,我始终觉得,健康会是餐饮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作为一个厨师,应该怎样带给食客更健康的食品?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食养文化或是答案。”
2014年7月,刘斌与有志发展健康有机食养菜系的上海太阳岛度假酒店不谋而合,成为太阳岛泰生厨房/食养餐厅的行政总厨,正式回归到中餐来。
然而,西餐厨师转做中餐,能做好吗?
“中餐是我从小吃到大的,最了解不过了,我也走过多个城市,了解过中餐不同的菜系。”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斌回应称,其实做菜的关键在于食材,如果对食材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回归中餐或者说回归到食养菜,也并非不可为之。
对于食材,刘斌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
“罗汉果甘、酸、性凉,有清热凉血、嫩肤益颜、润肺化痰等功效,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可以做成饮品,也可以煲汤或者入菜。把罗汉果、松茸及其它菌菇、素高汤搭配在一起进行烹饪,就变成了营养丰富、健康、而且有一定食疗作用的汤品“罗汉果煲松茸”。这款汤品推出后,备受消费者喜爱,成为了我们餐厅的一大招牌菜。”
在食材之外,能否做好中餐,做好食养菜,烹饪方法也是关键。
“就是用健康无污染的天然食材,通过比较精准的、健康的、自然的烹饪方法,所做出来的菜,就会呈现自然的味道。”这是刘斌对食养菜的理解。对于自己所做的食养菜,他自设要求:要保证食材的营养价值和本味,同时也要保证菜品的品质。
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点,刘斌的答案是:中西结合。“把西方一些先进的烹饪方法,譬如精准烹饪、分子料理等,应用到菜品当中去。”
刘斌举例称,运用分子料理中的低温慢煮技术来做“低温五花肉”,用65°水温,低温慢煮24小时后,把它拿出来,它的口感比传统红烧或者炖煮方法更好,肉质更细腻,而且还能保持它原有的味道,能更好地锁住食材本身的水份及营养物质。
“我一开始推出食养菜的时候,有些顾客困惑会不会是药膳,有些误解和抗拒。”刘斌说,然而在他们来尝试过后发现,原来食养菜并非他们想象中的药膳那样难吃,而是一种健康又美味的菜。
梦想:开拓食养菜,一本菜谱闯天下
从中餐到西餐,再由西餐回归中餐,经过十几年的“折腾”,刘斌从一名后厨帮工,成长为五星级酒店里的高档餐厅行政总厨;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开始建立个人烹饪风格和初步形成食养菜系理念。
对于现在的刘斌来说,无论是做中餐,还是做西餐,都是做菜。做中餐厨师亦或是西餐厨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做的菜,能否给客人带来健康,客人是否认同。
他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了一个目标:希望能成为新一代食养菜系的开拓者。
虽然目前,消费者对于食养菜这个概念还比较陌生,食养菜所面对的,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但是刘斌坚信,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觉醒,食养菜终将会逐步普及开来。
如今,他的本子上已记有几百道食养菜,其食养菜的菜谱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他,也在逐步朝着“成为新一代食养菜开拓者”的目标靠近。
【刘斌红菜】
春天里的波士顿龙虾
<原料>
波斯顿龙虾600克、荠菜150克、白玉菇50克、南瓜球2个、苋菜少许、油菜花1朵。
<调料>
咸味芝麻酱20克、盐10克、胡椒粒5粒,胡椒粉2克、海鲜汤50克、黄油10克、橄榄油20克、香草束1把、黄柠檬半颗。
<做法>
1.锅中加水4L,加入盐、香草束、胡椒粒、黄柠檬烧开;波士顿龙虾用绳子捆好(防止煮熟龙虾身子变形),放入水中煮4分钟,捞出冰水过凉,用工具取出龙虾肉。
2.荠菜洗净,加烧开的淡盐水烫一下,放入料理机中打碎成茸,然后倒入锅中,加海鲜汤煮至浓稠,再加少许盐、胡椒粉调味。
3.龙虾肉用不粘锅加入少许黄油、橄榄油、香草进行煎制,烹入少许柠檬汁。
4.另起锅,白玉菇、南瓜球等用橄榄油炒制成熟,撒少许盐调味。
5.取出加热好的瓷盘,将荠菜茸铺在盘子一边,上放煎好的龙虾,虾钳及配菜放在盘子另一边,用苋菜装饰,下面用芝麻酱划盘,出品即成。
咸蛋黄焗银鳕鱼
<原料>
银鳕鱼150克、咸蛋黄50克、迷你萝卜1根、小番茄1个、芦笋1根、冰菜30克、罗勒叶、蒜蓉10克。
<调料>
盐少许、胡椒粉少许、干白葡萄酒5克、柠檬汁10克、干淀粉少许、橄榄油10克、色拉油1L。
<做法>
1.鳕鱼改刀切块状,用盐、胡椒粉、干白葡萄酒、柠檬汁腌制。
2.锅中加油烧热至170摄氏度左右,将鳕鱼蘸干淀粉,下入油锅炸制成熟。
3.配菜用橄榄油、蒜蓉炒制成熟,摆在加热好的盘子上。
4.起锅加少许油,下入咸蛋黄炒制,倒入炸好的鳕鱼,翻炒均匀。
5.把翻炒均匀的鳕鱼装入盘中;把冰菜打成汁,调味后浇到鳕鱼上,放上一片罗勒叶即可出菜。
番茄清汤煮波士顿龙虾
<原料>
波士顿龙虾500克、大番茄1000克、蘑菇20克、小洋葱1个、蚕豆30克、东南亚香草50克。
<调料>
盐3克、糖5克。
<做法>
1.大番茄用料理机打成茸,倒入锅中,加入东南亚香草煮开后,用纱布过滤成番茄清汤。
2.波士顿龙虾取出虾肉,放入番茄清汤中煮熟,加入盐、糖进行调味。
3.取出加热好的盘子,把煮好的龙虾放进盘子里;配菜用清汤煮一下,加入番茄清汤即可出菜。
葛仙米芡实烧河虾仁
<原料>
手剥河虾仁100克、葛仙米30克、芡实30克。姜片少许。
<调料>
盐2克、胡椒粉少许、米酒少许、生粉少许、蛋清少许、色拉油500克、橄榄油10克。
<做法>
1.手剥河虾仁加入少许盐、胡椒粉、米酒、生粉、蛋清上浆备用。
2.起锅加色拉油烧至150度左右,下入虾仁滑油至熟;葛仙米、芡实沸水至熟。
3.起锅,用橄榄油煸炒姜片,加入河虾仁、芡实、葛仙米、调料翻炒均匀,加入少许湿淀粉勾芡,即可出菜。
温海螺配荠菜汁
<原料>
大海螺1个(约200克)、冰菜100克、橄榄碎少许、装饰花2朵。
<调料>
海盐少许、胡椒粉少许、橄榄油5克、柠檬汁10克、鸡汤200克。
<做法>
1.海螺洗净,在锅中加水稍煮一下,用工具取出螺肉,洗净。
2.冰菜加入橄榄油、盐、胡椒粉、柠檬汁等混合,用料理机打碎成冰菜汁,备用。
3.海螺切薄片;鸡汤加热,下入海螺汆烫3秒左右,取出加少许调料拌匀。
4.冰菜汁装入盘中,将拌好的海螺放入盘子中间,再撒入少许橄榄碎、食用花点缀,即可出菜。
——————
作者:罗小山,本文系红厨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红厨网,厨师界第一新媒体,每日更新面向厨师和大众的菜谱。 欢迎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chuyixianfeng;网站地址:www.chuyi88.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