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向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司马连竹 本报通讯员 郭芳芳
一家建在大山里的民宿,为何能摘得省旅游协会颁发的2023年度“游客最喜爱的特色民宿”?3月3日,记者前往位于南召县的五朵山蓼花汀民宿,一探究竟。
从南阳市区出发向北,从二广高速五朵山站出口出站后,沿着刚开通的“伏牛山生态1号”农村公路行驶不久,就抵达了南召五朵山景区入口。
进入景区后,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一方湖水突然跃入眼帘,有种山间出平湖的豁然之感。在湖岸一角,山林水畔坐落着风格各异的特色房屋,便是蓼花汀民宿。
“这座湖叫九龙湖,现在是五朵山的网红景点。”蓼花汀民宿的“大管家”包国明告诉记者,民宿自2021年投入运营后,凭借精心设计的房型迅速出圈。
从湖畔码头望去,十余栋船坞型建筑沿岸排开,半挑空的露台延伸至湖面,令人颇觉新奇。
包国明说,“船坞房”的独特造型在网上爆火后,许多喜欢尝鲜的游客蜂拥前来,满房率常年在90%以上,还带火了树屋、别墅等其他房型。
沿着湖畔步道向上,十余套造型各异的房舍分布在山坡两侧。有的是圆形玻璃顶,架空在树木之间;有的像集装箱拼接,分为上下两层……千奇百态、风格多样,令人心动。
“这个区域现在是满房的,很多都是带着老人、孩子全家入住。”包国明介绍,这些房型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家庭的需求,每栋房都有两至三间卧室、露台,游客们特别喜欢。
白天乘船泛游,晚上可观星赏月,清晨在鸟鸣中醒来。因为蓼花汀民宿的出现,本是籍籍无名的九龙湖,现在人气居高不下,成为当地打造乡村特色旅游的一张王牌。
“民宿运营几年来,长期位居河南民宿热销榜榜首,促使我们下力气打造更多延伸服务,满足更多游客需求。”蓼花汀民宿运营方五朵山旅游公司负责人任明异说,在原有两个区域的基础上,2023年,该公司又投资新建了乡村振兴民宿集群,打造了野奢帐篷、康养主题房和中医康养馆、大型湖景露台、湖畔餐厅、养生药膳坊等配套设施。
从单一山水观光旅游向特色定制游、特色游转型,是蓼花汀民宿吸引全国游客纷至沓来的秘诀。来到蓼花汀民宿的游客不仅能在湖光山色中放松身心,还能体验独特的中医康养服务。去年10月,蓼花汀民宿还推出湖畔婚礼服务,吸引了不少新人在此喜结连理。
“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南召在打造全域旅游的同时,深度挖掘农游、康养资源,通过多元服务为文旅融合赋能。”南召县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该县谋划包装文旅康养项目34个、总投资66亿元,目前集中建成了五朵山、宝天曼、天池旅游、粮食川古村落等精品民宿,形成农游观光、山水休闲、康养、亲子和红色文化游等不同主题特色的民宿产业集群。
者 | 底伊乐、史春蕾
编辑 | 汤威
即将过去的2021年,对于文旅行业来说,仍然充满挑战,不过,疫情新常态下的旅行却也呈现出新的模样。
这一年,说走就走的机动旅行成为日常,自己所在城市的美重新被我们发现,城市周边再次热闹,乡村在振兴,夜游在普及。
这一年里,北京环球度假区的热度从年初持续到了年末;理塘走出了个丁真也吸引着更多的人去打卡;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成功破圈,成为新晋文旅IP;各种雪世界及雪场也借着冬奥会的东风,体旅融合纷纷亮相;还有各个博物馆、美术馆,或许你不记得里面有什么,但肯定买过他们的盲盒或吃过他们的文创雪糕。
这一年,最让我们惊喜的是,有调查表明,较疫情前,人们如今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花费享受旅行。
只要有旅行箱,就还有诗和远方。2021年终,我们总结出一份扎实的旅行清单,这30个国内新晋旅行目的地,可期待亦可到达。
1、北京首钢工业园区
北京首钢园作为西城区的热门打卡地依旧给人们不少惊喜。这个百年工业遗存的潮流变身成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从“六工汇”的拔地而起、科幻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征集、自动驾驶服务示范区的启动,到香格里拉酒店及独立餐厅“香啤坊”的亮相等,这个工业遗址公园正带给人们更多可能。你能看见周末的午后这里聚集着不少亲子家庭,也能看见手拿相机的年轻人寻找着钢铁工业元素的镜头。对这里来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比赛项目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更是一大特色,奥运金牌将在这里诞生,未来也将会成为北京冬季运动的主题公园之一。
2、上海前滩太古里
今年,上海迎来了一个商业王炸——前滩太古里,这是继北京和成都之后,太古地产在中国内地的第三个太古里项目。自9月30日开业后,国庆前三天的日客流量便超十万人。前滩太古里延续了太古独有的基因,采用了开放式、里巷交错的建筑布局,由石区、木区以及中央公园组成,另有一条80米长的“悦目桥”横贯上方,可将黄浦江景致尽收眼底。从入驻品牌商更能看出其能级之高,在250余家零售店铺中,云集巴黎世家、宝格丽、古驰、爱马仕、路易威登等诸多国际奢侈品牌,更有中国首店乃至亚洲首店。此外,落户四楼屋顶的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日本茑屋书店,为消费者提供了书、杂货、轻食等丰富的生活场景。毫无疑问,人山人海热度未减的前滩太古里已经占据上海今年商业版图的C位。
3、厦门 八市
厦门人口中的“八市”(第八市场)是当之无愧的一个老地标,它承载着几代厦门人记忆中的味道,也可以说是老厦门的一个缩影。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这里就成为了当地海鲜的集散地,各式各样的海鲜在摊贩的桌上供人们挑选,极为新鲜。伴随在“八市”旁的还有保存完好的南洋骑楼,在一定程度上见证着厦门的历史和当地人的生活轨迹。如今,这里不仅是本地人热爱的海鲜市场,也是外来游客热衷的打卡地。
4、广州永庆坊
2018年底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永庆坊,如今依旧在关西老城生活文化与现代城市商业文明中寻找平衡点。在这个不到8000平方米的四方形街区内,原著居民的生活与新兴商业的运营在碰撞。你能看见被游客挤满的街道上还有本地人穿着拖鞋不慌不忙地晾衣服,也能看见网红美食店旁就有大叔坐在自家门口的板凳上喝着早茶。对广州来说,永庆坊永远是一个在不停更新、融合、发展的地方,这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如今还能被人们打卡的核心之一。
5、杭州天目里
开业一周年的杭州天目里,热度还在持续。这个由17栋建筑围合中心广场而建、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设计者、普利兹克奖获奖者RENZO PIANO设计打造的天目里,被人们称为杭州的“精神栖息地”。人们常说,在天目里问世之前以为艺术和商业有距离感,甚至是格格不入的,后来才发现建筑、景观、庭院以及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竟能在同一个城市商业空间里共存,它们看似相对隔离又互相融合。 与简单的网红打卡地不同,天目里由内而外散发着艺术的气息,茑屋书店、阿拉比卡、主打独立文艺影院的三克映画……艺术从未走远,艺术触手可及。
6、成都 印象城
今年6月开业的成都印象城算是一个颇有热度的商业综合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着成华区的商业层级和区域生活方式。商业区内的主题街区、艺术装置以及场景设计都让这里变得十分鲜活,也成为当地年轻人朋友圈的“常客”。从印象城举办的活动中也能看出,它正通过“空间”、“感官”和“体验”的不同维度打造着吸引Z世代的圈层文化,与更多年轻人玩在一起。
7、重庆鲁能茶园秀街
定位于茶园亲子时尚地标的鲁能茶园秀街,成为时下重庆的遛娃热地之一。这个由重庆鲁能打造的生活新概念街区,汇聚了不少商业生态,人们在这里可以一站式体验美食、文化娱乐、亲子娱乐等活动,各式主题IP和沉浸式的玩乐体验也提升着街区的活力。
8、南京 园博园
在第十一届江苏园艺博览会举办之际,南京江宁区汤山落成了一座园博园,无论是对于周边居民还是外地游客而言,这里都是新晋的网红打卡地标。这个足足占地有3.45平方千米的园区,是在汤山原有废弃采矿区的基础上建造而来“世界级山地花园”。整个园区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江苏十三个城市园林”,置身其中,南京园、无锡园、苏州园、泰州园等13个城市园林历历在目。此外,园博园集合了大量网红打卡地,黑马世界漫画博物馆、可口可乐品牌馆、相机艺术馆、先锋书店、赛梦?微缩世界、崖壁剧院等,都以其强大的人文内涵吸引各地的游玩者来此观赏游历,在此感受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的碰撞。
9、武汉汉口镇·戏码头
来到汉口镇戏码头,斑驳陆离的青石板路、鳞次栉比的复古建筑、肩上搭条毛巾的黄包车夫便依次映入眼帘,身处其中,仿佛时光倒流,穿越到了百年前的汉口镇。作为拥有20余个主题打卡点的街区,自试营业以来便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尽管复古为其主调,但汉口镇戏码头内也不乏有趣的潮玩项目,卓尔书店、KTV、餐饮酒店、拳击比赛、街区实景剧游、机车改装、跑车俱乐部等项目应有尽有。这条商业与文化交相辉映的开放式街区,正在成为武汉文化旅游新亮点地标。
10、西安幸福林带
地处西安东郊幸福路地区的城市林带项目——幸福林带今年7月对外开放。这个全长5.85公里,占地1134亩的林带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利用工程之一,它涵盖了地上景观、地下商业、综合管廊等多种功能。在当地人眼中,这里既是一个城市公园,数万棵树木和超过85%的绿化覆盖率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地下的环球港又是一个成熟的商业综合体,艺术装置和不定期举行的展览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11、澳门伦敦人
澳门伦敦人是继澳门威尼斯人、澳门巴黎人之后的又一地标性综合度假村,从外观到细节都融入了英伦元素。其外墙以威斯敏斯特教堂及国会大厦作为设计蓝图,同时配有96米高的伊丽莎白塔(俗称“大本钟”)。富丽堂皇的玻璃屋檐及铺满鹅卵石的走道,恍如置身英国维多利亚车站。向酒店内部深入,客房内尽享英伦风的长靠椅皮革沙发和真皮高靠背扶手椅,用艺术品堆砌起来的华庭,电梯口出现的英国骑士铜像,将这座新地标的奢华诠释得淋漓尽致。
这一年来,也涌现出了不少新晋热门目的地。
与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热门目的地不同,一些大城市的周边小城镇也在周边游的带动下杀出重围,这其中便包括安吉、清远、泉州、理塘等地。一些沉浸式体验、互动式的玩法让不少周边地区的主题项目深受欢迎,而丁真带火的理塘和申遗成功的泉州,一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打卡,纷纷想要来一组“丁真同款”和“非遗探索之旅”。
12、安吉
受疫情影响难以远行的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周边乡村,安吉则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热门目的地。绿意盎然的云上草原、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的中国大竹海、温暖舒适的江南天地温泉等共同塑造了这一城市后花园。于是,去安吉“洗肺”、滑雪、泡温泉、采摘成了游客远离城市亲近大自然的热门度假模式。这片绿水青山,正以其浑然天成的生态价值和别具一格的休闲体验,滋养着长三角的人们。
13、泉州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点在泉州旅游上展露无遗。这里除了闽南特色的建筑、无处不在的庙宇、以及繁华与市井交织的巷里,还有蜚声国际的“非遗”文化。在今年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泉州申遗成功。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展现出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多元包容之态。如此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璀璨的非遗文化吸引无数游客前往游历,泉州非遗旅行热度不减。
14、清远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拥有高山峡谷、原始森林、湖泊温泉、以及瑶壮民族风情的清远,成为珠三角人民用来调剂身心的后花园。尤其在今年国庆期间,去清远玩漂流、泡温泉、山地越野、采摘水果受到欢迎。“万山如浪涌,泉鸣溪涌流”是对古龙峡的真实写照,在湍急的水流中感受刺激,不失为一种快速有效的解压方式。此外,平地温泉、高山温泉、河中温泉、梯田温泉等多样的温泉资源也为清远打上了“康养”的标签。独具风格的温泉沐浴文化、健康养生文化和休闲度假文化,使得清远在一众乡村旅游中脱颖而出。
15、理塘
四川理塘也因丁真效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关注,当时全网热议那个纯真笑容的男生以及他所在的家乡让不少人充满好奇和期待。于是,人们纷纷走进了理塘,真切地感受着丁真生活的地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品尝着当地特色的美食,一站站打卡“丁真同款”。丁真的爆火不仅让人们认识了理塘,更意识到原来国内还有许多值得挖掘和探索的小众目的地。
16、张掖
甘肃张掖凭借着独特的丹霞地貌、彩色丘陵一度成为明星旅游目的地,尤其受到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年轻人喜爱。张掖的美,更多是因为它地貌与沿海地区巨大差别所造成的疏离感,蕴含的异域风情,它的风景极为多元:雪山、沙漠、湿地、峡谷,兼容并包。丹霞地貌群的五彩斑斓、悬崖山峦,让它收获到“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极高评价。许多前往过的人还想去大西北彻底放松,未曾体验过的人也正计划着何时前往张掖,收获一条条高赞朋友圈。
17、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在文旅项目中,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让河南文旅开启了新模式,全新的戏剧主题景区火爆全网,21个剧场,30多个剧目让这里既神秘又单一,这种在不同空间里呈现河南多元故事的方式,已经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接下来,戏剧幻城还能带来哪些既具科普性又有观赏性的剧目,揭开更多河南神秘的面纱,让不少人期待。
18、eden春山里
在距北京东1小时车程的古城蓟州,矿坑上改造的生态教育园区——eden春山里也正从自然、教育、发展和生态等多维度打造着生态文明园区。这里的永续农场、一米菜园、螺旋花园、大师课等项目多种多样,园内的帐篷营地更是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成为家庭出游的好去处。
19、桂林融创文旅城
融创文旅在桂林和济南建立的文旅城今年也颇受关注。以山水文化和民族风情为设计灵感的桂林文旅城,打造了如欢乐部落、海世界、水世界、壮美漓歌、军博园、树屋客栈、漓江后海商业小镇和星级酒店群等八大核心IP业态。在桂林漓江边让人们体验着不同以往的一程多站式度假体验,对桂林来说,文旅城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也将大家带入了一种文旅融合的度假生活中。
20、济南融创文旅城
以“献给齐鲁的欢乐世界”为主题的济南文旅城成为了山东的名片之一。这个涵盖十大业态,还布局了水世界、海世界、体育世界三大室内乐园的文旅城,成为了当地人的“欢乐游乐园”。开放式乐园、沉浸式夜游,人们发现原来文旅融合的项目也能满足大家的个性化需求。
21、北京环球度假区
北京环球度假区的热度持续了整整一年,从年初的核心工程完工、正式官宣开园时间并公布七大主题景区及酒店,到年中的试运行和年底的正式营业,环球的每一次动态更新都能引发一波讨论热潮,并在开园后一直出现在人们的各大社交圈内。主题景区、主题演出、两家度假酒店以及城市大道上的娱乐体验,都让环球成为了今年当之无愧的大爆点。不少人如今的见面寒暄已经变为了:你去环球了吗?
22、香港海洋公园水上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水上乐园也在今年9月正式开放,园内包括五大主题区域,共27个室内及户外玩乐设施。水上乐园采用了梯田式平台及特色户外区域的设计,让人们在游玩的同时还能欣赏周围的景色,以全新的方式探索神秘的水世界,也探索着香港的另一面。
23、珠海长隆海洋科学乐园
珠海长隆海洋科学乐园今年也是人们热衷打卡的海洋乐园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室内海洋科学馆,这里展示着约300种、超过10万尾各类海洋珍惜动物,对小朋友们来说,既能观赏到动物的生活环境,还能获知不少动物知识,被誉为遛娃好去处。科学馆的外观形似飞船,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馆内分为大鱼区和乐园区,大小朋友们都能找到有趣的娱乐体验项目。
今年新晋的文旅地标不少,其中不乏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在内的颇具艺术氛围的地标。可以看出,无论是艺术打卡地还是交通枢纽站,这些文旅地标都在重新思考着空间与人的关系,重新定义着公共空间的模式,希望让那些常见的恢宏建筑成为更具功能性和艺术感的城市公共空间。
24、三星堆博物馆
今年三月,四川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再次将广汉三星堆遗址推上热搜,这是三星堆时隔35年后的再度“上新”。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等500余件重要文物出土,将三星堆的神秘面纱又揭开了一层,三星堆博物馆也因此成为热门。博物馆近120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使得游客可亲眼目睹三星堆文化的独特魅力,其出品的“三星堆盲盒”等文创产品,更帮助游客将三星堆文化带回家。让文物“活起来”,让传统文化“火起来”,是三星堆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与使命。
25、浦东美术馆
从外滩向浦东陆家嘴眺望,一座洁白的盒状建筑让人眼前一亮,它就是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的浦东美术馆。让·努维尔在设计这座美术馆时采用了“领地”概念,他希望观众在踏入建筑物周边场景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参观之旅。进入馆内,英国泰特美术馆镇馆之宝《奥菲莉娅》、西班牙艺术家胡安·米罗的《女人·小鸟·星星》与蔡国强的《与未知的相遇》等作品逐步显现,一场艺术盛宴就此展开。诗意的建筑与堪称艺术瑰宝的展品,共同凝聚了这一全新地标的吸引力,为陆家嘴金融城增添了优雅而厚重的人文气息和艺术底蕴。
26、上海天文馆
在浦东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有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文馆,其流畅的弧线宛如恒星的运动轨迹,试图解读宇宙的运行法则。在球幕影院,观者可以观赏星际影片,开启自己逐梦星辰大海的征程;在教育活动区,观者可以了解星球知识,探索浩渺宇宙的奥秘;在主题展区,观者可以通过丰富的陨石样本和文物藏品,将想象变为现实。正如上海天文馆主持建筑师Thomas Wong所说:“我们不是在写一本教科书,而是在创造一段体验”。
27、苏州博物馆(西馆)
人们对于苏州博物馆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贝聿铭所设计的标志性建筑,但苏州博物馆藏品之丰富使得其开始“开疆拓土”,在发展迅速的高新区落地一栋全新的苏州博物馆西馆。与旧馆的历史感不同,苏州博物馆西馆的建筑颇有当代感和未来风。其13391平方米的展陈面积,是原来苏州博物馆的4倍,其间明清书画、古籍善本、出土文物数不胜数,在挖掘江南本土文化的同时,亦引进大英博物馆等国际顶尖博物馆的展品资源,给人以丰富厚重的观展体验。
28、香港M+博物馆
今年11月才开幕的M+博物馆赚足了人们眼球。这个历时近十年规划与兴建,位于中国香港西九文化区的亚洲首间国际级当代视觉文化博物馆占地65000平方米,整体建筑形态呈倒T,十分独特。博物馆内由33个展厅和其他展览空间组成,约有1500件馆藏作品,展示与诠释着20、21世纪视觉艺术、设计、建筑、流动影像和香港视觉文化。面朝维多利亚港的M+博物馆,开业之初便迎来各界关注,想必未来这里也会成为不少内地游客的人打卡目的地之一。
29、嘉兴火车站
由马岩松及其团队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火车站——MAD嘉兴火车站今年7月正式启动后就多次被人们打卡,成为人们口中热议的“森林中的火车站”。这个耗时1年的项目成为中国首个全下沉式火车站。在MAD的改造下,人民公园的绿色延展至站前广场,遵循历史资料对老站房进行了复建,同时引入自然光进新站房,将主要交通及火车站配套商业功能收置于地下。站在这里,人们一边感受设计和自然的力量,一边从艺术中抽离出来感受车水马龙的平凡,换了新装的火车站最大限度把自然还给了人们,也突破着国内交通枢纽的固有形态,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30、海口云洞图书馆
云洞图书馆也是马岩松及其带领的MAD所设计的作品,这个一体成型的混凝土建筑为当地市民及游客带来了更独特的城市公共和文化空间。“海口云洞图书馆”作为大型国际公共艺术项目“海口·海边的驿站”中第一个落成的高标准驿站,同样在讲述着建筑、艺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这个包括图书馆、多功能影音区、咖啡厅、屋顶花园等配套设施的空间,最大限度把选择权交给了人们,希望大家能在此开启想象之旅,探索不同的美带给人们生活的意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海夹道
当年的游船
当年的万佛楼
母亲带孙辈重游北海
阐福寺,曾经的少年科技馆
北海和景山
◎徐铁猊
北海是北京最美的公园。
我从小住在北海附近,与这座公园有着不解之缘。
我一岁时从哈尔滨到了北京,住在地安门内油漆作甲32号。油漆作胡同在明代为内官监油漆作坊所在地。清逊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曾住在油漆作一号的大宅子里。油漆作东头是地安门内大街,往西往北经过几道弯,与西楼巷和恭俭胡同交汇之后,就到了地安门西大街。再往西一百米左右就是北海公园北门。
北海始建于辽代,辽南京与金中都的城址都在北京西南,今天宣武门、广安门一带。北海是辽、金的皇家郊区园林,一如颐和园之于清,不过一个在皇城西北而另一个在皇城东北。元代以后,城址的迁移把北海圈在紧靠皇宫的城中心。明清时期,北海经过大规模营建,逐渐形成以佛教文化为基调的皇家园林,特别是顺治时建了藏传佛教的白塔,其规制及独特格局便最终确定。不过,岁月和灾祸饶不过某些建筑,比如北海西北一带的大佛殿、万佛楼,烧的烧、拆的拆,都没了踪影。
北海是皇家园林,原本与普通民众没有关系。清末民智渐开,1905年时朝廷中已有大臣提请效法西方开办公园的奏议。1911年辛亥革命掀翻了清朝统治,1925年,北海成为对公众开放的公园。
两条路线各有千秋
再开放也是要门票的。小孩儿没钱怎么进去?北海东面的围墙有一段可以攀爬。从北海幼儿园东北墙角开始,往南一直到陟山门,围墙与民房是分开的,形成一公里多长的夹道,叫北海夹道。夹道非常偏僻,其中有一两处可以借电线杆爬上墙头,里面正好是濠濮间东边的一溜小土山,墙头离地面不高,跳下去摔不着。秋天去更好,下去就可以在墙根逮蛐蛐儿了。
北海夹道里有几座冰窖,每年冬天北海湖面结的冰,有一部分要被凿成七十厘米见方的冰块堆放在这些冰窖里留着夏天用。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冰冻差不多有一尺厚。我们路过冰窖都要去捡些小冰块儿当冰棍儿吃。现在的北海夹道已经被堵成一段一段,一点意思都没有了。恭俭胡同那儿的一个冰窖听说原来是给宫里用的,现在改建为一家餐厅。
1958年,我母亲被招进北海公园工作,我有家属证可以免费入园,但翻墙的勾当并未就此结束。伙伴们一起进园,我还是要跟着翻墙的。
北海足够大,足够我们这些孩子玩。
北海有四个门。正门在正南边,紧挨着团城。西南还有一座西门,在北海大桥西边,再往西就是北京图书馆了。东边的门叫陟山门,隔一条小街直对景山西门。北边的门在北海幼儿园西边。
如果从北门进园,有两条游玩之路。一路向西,有静心斋、西天梵境、快雪堂、九龙壁、五龙亭、阐福寺、小西天、万佛楼等景致。一路往南,有画舫斋、濠濮间、红领巾水电站、儿童游乐场,过了陟山桥就到了琼岛,那里有白塔、永安寺、半月城、双虹榭、阅古楼、庆宵楼、漪澜堂、长廊、假山、悦心殿等。这两条路线各有千秋,一时竟说不出哪边更好玩。
西线相对空旷。静心斋和西天梵境不开放,分别被中央文史馆和北京文物工作队占用。快雪堂、万佛楼不开放,而小西天也只剩下空空的一座方形大殿。阐福寺则改为了北京市少年科技馆。
东南那条路,画舫斋不开放,濠濮间像是江南园林,山水、廊榭、曲桥,是个非常有意境的去处。琼岛正北的漪澜堂成了仿膳饭庄,牌匾是老舍题写,不吃饭你也进不去。白塔是个只可远观不可近取的地方,到了塔下你反倒什么也看不见了。假山好,那里有山洞,很有神秘色彩。
白塔十足壮观也十足奇特,只不过大家见惯了便作寻常看待了。有一年大修,脚手架把它包围起来,母亲曾经上到白塔的宝顶之上,还照了几张相。平常我们看到的塔顶像一个元宝,又像一座跣坐的佛像,其实它是一座鎏金日月火焰宝珠塔刹,十分巨大,从照片上看,它比我母亲高了许多。可惜,现在那两张照片找不见了。
母亲工作在文化班,那个班专门负责公园里的各种文娱活动。我记得他们搞过河灯、冰灯、化妆滑冰等活动,还有一个评剧团和一个相声团常年在万佛楼演出。琼岛东南角还有个小文化厅每晚放电视,那时电视是新鲜玩意儿,家里没有,要看只能花钱看,五分钱一张票,从晚七点看到晚九点。母亲经常在那里值班,我去看电视完后就和妈妈一起回家。
万佛楼上除了尘土什么都没有
评剧、相声的演出剧场在万佛楼一层,舞台在大殿东头。有一次白天没有演出,我偷偷从楼梯爬到了万佛楼的二和三层,上面除了厚厚的尘土什么都没有。有几处楼梯断了,爬上爬下很难。1965年,万佛楼拆了。那时我在上高中,已经很少去北海,错过亲眼见证的这一时刻。
我喜欢万佛楼,喜欢一遍遍看《无双传》《杨三姐告状》,甚至喜欢楼上那些厚厚的尘土以及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桑树。树上结的桑葚很甜,但不小心会有熟透了的落在衣服上,弄脏的衣服还得妈妈去洗……如今万佛楼没了,大桑树没了,妈妈也早已离我而去。
万佛楼东边是阐福寺,它是北京市少年科技馆。科技馆有很多活动小组,想参加必须经过考试。按本意我很想参加无线电组或航模组,但自己要有钱买零件和工具,我没钱,只得报了一个不花钱的数学组。报数学组的人非常多,经过几拨考试我竟然考上了。每周参加一次活动,内容都是比课本难得多的趣味数学,对开阔思路、提升智力确有帮助。我至今清楚记得,当我把科技馆的录取通知拿给妈妈时,她是多么高兴。
上高中以后,我每次都利用寒暑假在北海勤工俭学。寒假在冰场,磨冰刀、租冰鞋、扫冰场。记得那是1966年末的冬天,“文革”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冰场能开也算是奇迹。除了北海,什刹海也开。记得当时有人说过“苏联的舞场、中国的冰场”,冰场的确是中国最开放的游乐场所。但那里经常会有打架斗殴现象,除了“拍婆子”就是抢冰鞋。当时的市场上根本不卖冰鞋,妈妈说:“一共就那几双鞋,不抢哪儿来去?”北海冰场因为在公园之内还不算乱。而我每天能挣五毛钱。
暑假时我在游船码头勾船。游船最怕有人落水,我就跳下水救过一个小女孩,当时想应该有人会来感谢我,结果人家一伙人一句话没说,搀着吓坏了的女孩都走了。
游船还怕刮大风,一刮风会把船吹到岸边,人们只得弃船上岸。我们可就惨了,要划着船到处搜罗弃船,再拴起来划回码头。我曾经在风停后一个人拴着二十条船从北岸划回南岸。
游船还怕下雨。雨后船舱积水,晴天时我们要用小铁簸箕一下一下淘出来。又累又晒又蒸,这是最苦最无聊的活儿。
一起勤工俭学的学生有六七个,每天收工都很晚,净园后灯都关了,整个公园漆黑一片。我们划上两三条船从南岸去到他们住宿的东岸船坞,我和几个喜欢游泳的几乎就是游过去的。这些实在令人难忘。
大老黑和大老黄
1968年年底,我和大妹去山西插队,紧接着小妹也去了内蒙古兵团,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人带着13岁的小弟。1969年春天,原本经常有书信的母亲忽然没了音讯,我和大妹非常不安,决定由我一人回北京看看。
1958年是母亲生活最为艰难的时刻。她刚离婚,没有工作,还要养活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孩子,仅靠离婚的孩子抚养费根本不够。她必须出去挣钱,幸好找到北海公园的这份工作。她非常珍视这份工作,瘦弱的身体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她每年都是先进生产者,每个月都会得到16块钱的头等奖。她必须要这16块钱,没这16块钱全家几乎无法维持生活。后来她又把我和大妹从我父亲那里要了回来,全家六口人就靠着母亲每月50元的工资和16元奖金,但那几年却是全家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家里养过一只猫,黑色,长毛,白蹄白嘴白鼻梁,非常好看,我们叫它小虎。但家里的变故,人还不知怎么活,猫就更别提了,于是母亲决定把它偷偷送到北海职工食堂,算是给它找条活路。小虎很听话,装在布袋里一声不吭,到了食堂后院,虽然非常害怕,但母亲一轰,它就躲到杂物堆里去了,以后很长时间也没再见到它。
又过了一两年,全家人都以为小虎早死了。但有一次北海员工在食堂院子里开会,忽然一只黑猫跑进人群,找到坐在那里的母亲,用头蹭母亲的裤脚。那猫毛特别长,像是披头散发,母亲不敢确定它是不是小虎。猫蹭了几下,忽地跳上墙头,走了。别人跟母亲说,这里是有只黑猫,平时见人就跑,今天不知怎么不怕人了。母亲没说话。
那时已经1972年,我因病、小妹因工伤都回到北京,小妹还从别的孩子那里救下了一只被人欺负的大黄猫养在家里,但我们谁也没有忘掉小虎,虽然不敢肯定北海的那只猫就是小虎,但还是决定把它抱回来。一次母亲又遇到那只黑猫,它竟听话地让母亲抱回了家。
到了家,刚把黑猫从布袋中放出时它非常恐惧,大黄猫也特别不友好,弓着腰发出呜呜低吼。黑猫一下子钻进床底,也向黄猫呜呜地叫。我想把黑猫从床底下弄出来,刚一接近它,它竟然一下子蹿出床底又蹿出屋子,等我追出去,只见它从小胡同口电线杆飞快地窜上房顶,不见了。全家人非常着急,都后悔把它弄回来。心想这下它不知要沦落何处,反倒害了它。
又过些天,母亲在食堂的房顶又看到一只黑猫,叫它小虎,它马上回头,果然是它,它竟然跑了三四里路又回北海了。更神奇的是,过了些天,它自己回家了!
黄猫被训斥不许与黑猫打架。明争没有了,暗斗还是不断,但总体上相安无事。它们都很能干,各有各的绝招。老黄曾经在一天夜里偷回一大块牛肉,大到它叼不进猫洞。于是它先进来,再从里面把肉从洞口拽进来。老黑会抓鸟,它逮到过一只大喜鹊。更有意思的是它会逮蛐蛐儿,逮住了含在嘴里,回到家毫发无损地吐出来给我弟弟玩。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乐趣。我曾给它俩写过一首诗,其中一句还记得,是“自在黑黄成映趣”。
它们一个叫大老黑,一个叫大老黄。1976年地震前后,它们相继走了。
带民政局干部逛北海
1974年左右,我插队的夏县民政局知青办的两名干部到北京来办理知青的病、困退。一些得到消息的知青便到他们入住的旅馆探望。我也去了,但根本搭不上话。我见那里有一个女同学跟他们挺熟,便偷偷问了她一些情况,并把我的病情和家境跟她说了,她说看来你也没钱请他们吃饭或送礼,跟其他知青家没法比。她给我出主意说,你不是会照相吗?你母亲不是在北海公园上班吗?干脆安排他们去趟北海公园照照相。于是我便请母亲向公园申请,公园的领导还真批准了。于是我便请那两位知青办领导去了当时暂不开放的北海,那位女同学也一同去了。公园里没人,我们先在北岸九龙壁、五龙亭照相。忽然过来一位骑着自行车的人对我们说,先别到琼岛那边去,聂帅在那儿钓鱼呢。一句话唬得两位县干部张大了嘴巴。我们后来去了濠濮间,最后才去琼岛。他们玩得很高兴,只有我心里十分不安。那时照相是用胶卷,照好照坏当时不知道,万一照坏了就全白费了。冲洗出来一看还不错,我又自己放大,花钱不多。我的病退最终批下来了。
四人帮倒台后,北海恢复开放。1978年我也找到工作,在朝阳群众影剧院做美工。那时北京市的影院美工每年都要举办海报创作展,有意思的是,我参加的前两届,也就是第一二届画展都是在北海公园,第一届在画舫斋,第二届在阐福寺。当时的阐福寺已是植物园了。画舫斋平时不开放,这次美展也是我第一次进到里面。
北海公园管理处不光管北海,景山、团城也管,属于一个单位。小时候我们也常去景山,那里儿童进园不要钱,不过一定要穿上衣。我们这些孩子经常光膀,所以至少要有两个穿背心小褂的,先进去俩,然后其中一人脱掉上衣叫另一人带出,再带进一个,反复几次就都进去了。
那里还有一个北京市少年宫,有很多培训班在里面,世界冠军庄则栋就是那里培养出来的。街坊有个小孩在那里学象棋,很快我们就谁也下不过他了。
团城是很严谨的一座小城,据称是世界上最小的城堡。城上最显眼的是一座玉瓮亭,亭中是一口名叫“渎山大玉海”的硕大墨玉瓮。城中大殿里有座白玉佛,慈眉善目的,据说曾被八国联军砍伤了一条胳膊,但我小的时候看不出来。
它是与图书馆最有渊源的公园
紧挨着北海西门就是北京图书馆。我上初中时就在那里办过阅览证,我特别喜欢那里的氛围,也对那些既有学识又谦和热心的工作人员充满敬意。这可能也是我后来选择在朝阳区图书馆工作的原因之一。
其实北海公园是与图书馆最有渊源的公园。
1916年蔡锷将军病逝,蔡的老师梁启超及其他一些人倡议成立纪念性图书馆,这一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而图书馆建在何处,一时未能确定。1922年,梁启超领衔向总统黎元洪递交《接受快雪堂设立松坡图书馆呈》,提议把图书馆建在北海公园之内。提议得到政府批准,于是当1925年北海公园对外开放时,位于快雪堂的松坡图书馆也落成开放,梁启超任馆长。
快雪堂坐落于北海北岸,因乾隆帝曾在此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而得名。整个建筑为三进院落,两廊嵌有快雪堂法帖石刻四十余块。前面的澄观堂是阅览室,后面的快雪堂则供奉着蔡锷将军和云南起义死难烈士们的遗像和军装、军刀、勋章等遗物。
因为建在公园里面,进门先要买公园门票,所以读者很少。但这也是它的长处,适宜学者到这里安静地从事研究和写作。它也给正处于热恋中的梁思成和林徽因一个谈情说爱的幽静场所,特别是星期天闭馆时,这里就成了梁、林独处的天堂。但远在西单的松坡第二图书馆(西文馆)的徐志摩不甘落寞,经常跑过来找林徽因,这让梁思成十分不快。据梁实秋讲,梁思成曾在门上写了一句英文: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恋人希望独处)。徐志摩见此,不得不怏怏而退。徐志摩是松坡图书馆秘书,负责外文书刊管理。第二图书馆在西单石虎胡同七号。
有意思的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礼也“挤进”北海里办,在画舫斋。
1949年,存世25年的松坡图书馆最终并入国立北平图书馆。
北海还有一座图书馆,叫北京图书馆。这个北京图书馆并不是那个后来成为国家图书馆的北京图书馆,它是由以美英庚款退款为基础的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于1926年创办的,馆址租用北海琼岛西部的庆霄楼、悦心殿、静憩轩、善安殿等处,馆长由梁启超兼任。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与北海的北京图书馆合并,仍名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为蔡元培,193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迁至位于北海西侧的新馆址。
从北长街北口到府右街北口这条街原本没有名称,由于北平图书馆藏有文津阁《四库全书》,所以这条街取名文津街,而北海公园的正门承光左门为文津街1号。
北京有九坛八庙,九坛之中相对不为人知的是先蚕坛。先蚕坛就在北海的东北角。植桑养蚕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蚕坛是皇家祭祀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于这项活动主要由皇后主持,将先蚕坛建在紧靠皇宫的北海,主要是为方便皇后主持祭祀。1949年,先蚕坛被改建为北京实验托儿所,后改称北海幼儿园。这是北京最负盛名的幼儿园,也是中国对外展示的窗口。
北海北墙之外有一个教场胡同,东起北海体育场西墙,西到原旃檀寺。乾隆时那里是清军正黄旗的西苑教场(那时的北海被称为西苑)。1917年法国天主教仁爱遣使会在教场西部建立仁爱会修女管理学校,即佑贞女子中学。1923年又在其东侧增建新的校舍,建天主教圣母会修士管理学校,即盛新男中。1952年佑贞女中与盛新男中合并为“和平中学”,后改为北京市第四十中学。1963年拆分,东边为北京市第四十中学,西边为北京市北海中学。而现在,那里已成为北京四中初中部了。我上世纪60年代在四中上学,从油漆作走到学校都要经过这条胡同,原来一直可以通到西什库后库的,后来路被堵死了。
前两年我又回油漆作住了一段时间,也经常去北海公园转转,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水面野鸭、鸳鸯成群,水下一群群红色的大鱼争抢游客们投喂的食物。这些都是原来没有的。本版供图/徐铁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