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奶茶,真的是很火。
喜茶永远在排队,连分店众多的一点点,也时常在外卖平台上高挂免战牌——这意味着它线下店内的生意很忙,线上的单接不过来了。
昨天也说过,其实局座并不是那么热爱奶盖奶茶。或者说,想喝,但不敢天天喝。那厚厚的、绵密的奶盖,为茶水融入了曼妙的口感和滋味,但没有哪个奶茶铺,会标出自己每一杯奶茶的营养元素表,于是你并不知道自己喝下去多少热量——喝着心里没底啊。
在选择奶盖奶茶的时候,有人偏重口味(戳魔都奶盖奶茶全测评回顾口味排名),有人享受环境(或买到之后发朋友圈的愉悦)、有人比较价格,甚至昨天也有人留言因为某个奶茶品牌是自己的偶像代言就一直光顾。像局座这样的,就会想要研究一下原料和制作工艺。
手里的这杯奶盖奶茶到底是用什么、怎么做出来的——这个答案藏在高高的柜台背后,大部分店家也不会特意告诉你,但其实这又很重要。这种繁琐的跑腿活儿,就交给我们吧。
警告:本篇进度条依旧感人,而且没什么空降的方法……还是先转到票圈之后慢慢看吧。
-暗搓搓的调查要怎么进行-
从不同奶茶店的宣传单、社交媒体上偶尔可以找到一些关于奶盖茶原材料的描述,但不是每一家都写的那么清楚,所以到店询问(往柜台里偷看)是必不可少了。
但是……
要问的那么多,会不会被店员当成前来窃取机密的竞争对手
人气旺的店,比如喜茶,如何在不耽误店家做生意的情况下搭讪
到底用什么样的身份,才能尽量让店员坦诚相待?
好难,尤其是最后一条……
经过大家的一番(推脱)推荐,最终锁定了M探员来完成这个任务:
新闻专业背景,深谙坊间八卦,唠嗑唠到半夜也不会困
鲜肉长相,毕业三四年了看着仍像天然无公害的大学生
身体素质过硬,能在最快时间内跑遍19家奶茶店
裸眼视力5.0,能站在奶茶铺柜台外瞄到里面在用什么
但最后仍然有很多没问出来……各位粉丝要是看到过什么,知道什么内幕,欢迎留言。
-原料调查,都查哪些-
这次探店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这些奶盖茶原材料的大致品质,太详细的呢店员是不太可能透露的(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局座姑且的列出了以下调查项,当然这也是我局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茶底:
茶叶:茶粉还是散茶、原叶茶,又或者是别的?如果能明确采用原茶好茶的,记一朵小红花;
茶源:茶叶产地在哪里、有没有特别的茶叶品种?来自明确的知名供应商的,或者能对茶叶追根溯源的,记一朵小红花;
萃茶:传统热泡、煮茶,还是冷萃、冷泡等特殊方式?能采用更先进、差异化的方式萃茶泡茶的,记一朵小红花;
奶盖:
奶油:明确采用知名品牌的动物性奶油的,记一朵小红花
牛奶:明确采用知名品牌的巴士杀菌奶的,记一朵小红花,毕竟这比用常温奶贵了近一杯
芝士:明确采用进口知名品牌芝士的,记一朵小红花小红花
其它你们可能会关心的:
奶盖粉:有没有用奶盖粉这个真的太难调查了,后面会细说;
盐:采用岩盐海盐虽然听起来更高级、口味也许会更好,但其实对奶茶的热量和营养的影响微乎其微,所以不作为给小红花的项目,仅列出作为参考;
打发工艺:手打还是机打?很难讲谁好谁坏,只能说各有偏好。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只有探员调查中亲眼所见,或品牌官方介绍有特别说明时,我们才会给出小红花,结果供各位参考。
-做一个“暗访探员”真的太不容易了-
口味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2
红茶组综合第1
绿茶组综合第1
昨天有人留言为什么不测50岚,实际上,一点点基本上就是台湾的50岚啊……由于在大陆的商标被抢注,所以50岚到这里就变成了一点点。至于你在大陆喝到的50岚……只能呵呵了。
茶叶:店员说是原茶
茶源:台湾
萃茶:热泡好了放桶里
奶油:安佳奶油?
牛奶:味全全脂牛奶?
芝士:无
盐:无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若是你到一点点的门店买过奶茶,会发现它家装备其实并不复杂,几个大茶桶是必有的,外加盛放养乐多和牛奶的冰柜。大法一点点的奶油和牛奶不错,泡茶方式不能说有多先进,但就是在奶盖和底茶的测评中都能斩获非常好的成绩,以及茫茫多的粉丝。这又让局座想起苹果汁测评里的味全了——台湾企业对大众口味的研究,不得不服。
说真的,不管开到哪儿都一直在排队的一点点,现在连叫个外卖都很跌宕起伏,被取消订单是常有的事儿,然而排队、取消订单,依旧不会减少忠粉们对它的热爱——那张流传于网络的“一点点戒毒中心”的图片,也能证明它“产品力”之强大。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1
红茶组综合第3
绿茶组综合第2
TPlus茶家,在一众奶茶品牌中应该算是后起之秀,出现没几年,但是发展势头非常足。昨天有粉丝透露TPlus是一点点的过去的合伙人开的,但局座还没核实过这一点。局座光是鉴别哪个是TPlus的官网,就花了一个小时吧……然而还是没查到。
茶叶:店员说是原茶
茶源: 台湾
萃茶:热泡好了放桶里
奶油:安佳动物性奶油?
牛奶:明治全脂牛奶?
芝士:澳洲进口
盐:特供岩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在昨天的测评中,TPlus的表现也可以说是非常理想了,后台留言的数量也显示这家粉丝众多,可见它对”大众口味“的把握也非常有一手。另外,这家用的奶油和牛奶都不错。有意思的一点是,TPlus茶家和戚光香香鸡是战略合作伙伴,好多地方的门店,两者都是开在一起的,有兴趣的粉丝可以注意观察~
在这家店里,M探员遇到很热情的店长,而且店长似乎很懂茶。另外,叫外卖时候如果菜单上没有绿茶玛奇朵,可以先随便点一款打电话给店里更换,属于“隐藏菜单”吧。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5
红茶组综合第5
绿茶组综合第6
讲真,GONG CHA四云奶盖贡茶算是”流行派”奶茶里比较注重品牌形象的了。官网在必应搜索引擎有“可信网站”的标记(百度就不谈了),还为了“贡茶”两个字打过不止一场官司,并且胜诉了。总之,GONG CHA四云奶盖贡茶(之前叫漾漾好贡茶)目前算是经法院判决过的“真贡茶”,大家购买时记得认清logo上四朵云的标志就行~
茶叶: 店员说是原茶
茶源:台湾、印度大吉岭
萃茶:热煮好了放桶里
奶油:动物性奶油
牛奶:味全全脂牛奶?
芝士:进口
盐:无
奶盖粉:店员说加了少量奶盖粉,但强调“少量”
打发工艺:机打
GONG CHA四云奶盖贡茶号称自己是“奶盖茶始祖”,这个就真的不可考证了。其实贡茶也曾经是网红的,当年在芮欧百货楼下,贡茶大排长龙的场景,局座可还历历在目呢。不知道是否由于假冒太多,这两年发展势头明显不如一点点。
在探店过程中,店员告诉我们每个门店的茶叶品种是不完全一样的,会有专门的团队来调整,这点无法确认真假,但倒是让局座挺惊讶的,更惊讶的是每个门店所用的牛奶好像也不同,长宁龙之梦有用光明,美罗城有用澳亚牧场……目前所有的门店里,只有五角场合生汇的那一家新推出了芝士奶盖,算是一个试验点。另外就是,这是探店过程中少有的、店员承认制作过程中有少量加奶盖粉的品牌。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13
红茶组综合第13
作为最早把奶茶铺开进一线购物中心的奶茶品牌之一(三四年前就开在美罗城这种人流量顶尖的商场里,但又不龟缩于Food court里的奶茶铺,可真不多),恋暖の初茶在门店形象上下的功夫很足,辨识度还是挺强的,反正局座每次路过,门口都排着许多小姑娘。
茶叶:店员说是原茶
茶源:不明
萃茶:热泡好了放桶里
奶油:雀巢动物性奶油?
牛奶:比利时全脂牛奶
芝士:德国进口
盐:海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它在iapm环贸开的门店是旗舰店,产品和定价都与别家有所不同,有座位坐,也有卖蛋糕之类的点心,饮料类要比普通门店的要贵50%左右,可能原料也有所不同吧,似乎也是想尝试精致派奶茶的路线的。
在测评中我们选择的是普通门店的产品,这家奶盖收到我局许多探员的评价都是“太咸”,可能咸奶盖党会比较喜欢吧。牛奶的话,店员只说是比利时全脂牛奶Inza,常温奶了,所以不给小红花。雀巢淡奶油在奶油中的级别和价位,懂烘焙的各位自然懂的(所以这家用的牛奶和奶油都是常温款),但怎么说呢,至少是被M探员问到了,不是什么杂牌。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11
红茶组综合第10
绿茶组综合第10
东南亚风格口味的南洋茶铺,街头巷尾常见一些。不过,在慢慢探店路途中,M探员真心觉得饮品江湖的水真深,不仅是“贡茶”、“皇茶”,“南洋茶铺”也是一个真真假假并存的品牌。有一种说法是真正的“南洋茶铺”已经改名“人在茶在”了,但后台收到的又都是“南洋茶铺”这个推荐,而这个红白logo的店铺,又确实开得到处都是,所以局座才姑且选了这家。
茶叶:三角茶包,茶包里面看不清
茶源:不明
萃茶:热泡好了放桶里
奶油:植物性奶油?
牛奶:爱氏晨曦全脂牛奶
芝士:进口
盐:海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不知道是不是M探员去了“山寨”的店,店里的两个店员十分随意,面对他的询问一直处在“打哈哈”的状态,所以这个结果局座是比较怀疑的。比如他说自己家奶盖是手打的,exm,M都看到你身后那用来打奶盖的机器了好吗 ……另外,工作时间只顾着聊天,一杯茶做了好久,并不觉得你有时间手打……
原料方面,可以说是不值一提了,首先店员说自己使用植物性奶油(有点怀疑他是否理解我们的问题的意义,因为是嬉皮笑脸地回答的),另外爱氏晨曦这个牛奶,我局在测评宜家零食的时候八过,常温奶——想来店家也不会自己增加成本用贵一倍还多的有机款吧。总体来讲,是让人非常无语的一家店,再联想起它家的底茶就已经和奶混在一起了送来……劝你别喝这家了。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15
红茶组综合第6
绿茶组综合第11
老实说,这家店着实勾起了局座的好奇心。因为它无论是官网还是Logo,都标榜自己来自澳门,但看菜单呢,分明是“台奶”的模板。于是就去搜它的澳门旗舰店了和分店了……首先,它在澳门只有两家店,反倒在上海有七家店,局座去探的新天地店有点“老破小”,但愚园路店装修得还行。其次,它官网上的门店样本图,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
但是啊同学们,这是装修时候最常见的效果图,实际上它的澳门旗舰店是怎么样的呢?两个门店地址在百度和必应上都搜不到(都在某某大厦或者某某花园的的地下什么的),好不容易找到的旗舰店,门面是这样子的——
这个吧,说是“老店”也就罢了,说是旗舰店就真的有点过分了啊……当然说自己源自澳门,也算是真的吧┑( ̄Д  ̄)┍
茶叶:店员说是原茶
茶源:福建
萃茶:部分60s现泡?
奶油:动物性奶油
牛奶:雀巢全脂牛奶
芝士:澳洲进口
盐:火山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原料用得一般,茶叶和牛奶、炼乳放在透明橱窗里,可以看得到,但是仔细观察,那茶叶只能说是超市货的样子。对M探员的问询,店员也显得比较反感。说自己用的是火山盐,倒是独一家……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14
红茶组综合第14
之前的R&B世界茶饮已经改名叫做Supertea巡茶(又是一个被山寨品牌逼到换名的苦主),还记得曾经1000cc的超大杯刚出来也是大排长龙,满满回忆啊。然而这次的名次还是有点惨不忍睹,不过奶盖也不算是主打,可以理解。
茶叶:店员说是原茶
茶源: 不断更换地方,目前有广州、杭州等
萃茶:热泡好了放桶里
奶油:安佳奶油?
牛奶:味全全脂牛奶?
芝士:无
盐:海盐
奶盖粉:加了一点点
打发工艺:机打
原料方面也没有什么可多说的,发现台奶品牌特别爱用味全牛奶有没有……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10
有粉丝质疑怎么85度C居然也进了奶盖奶茶测评清单了……哎,前浪死在沙滩上啊,当年85度C初进上海的时候,不知道有多火呢,只在街角开店的准则(两条街的交叉处,这样店铺两面都会临马路),也引起过一阵商界的讨论。后来出海盐咖啡、奶茶什么的时候,也是红火过一阵的,后台也仍有粉丝提名。
茶叶:店员说原茶
茶源: 台湾
萃茶:热泡好了放桶里
奶油:安佳奶油?
牛奶:全脂牛奶
芝士:进口
盐:海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不过讲句实话,问了我局几位探员,好像确实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去光顾了……还是希望85度C能够顺利完成下一步的转型,不要继续像现在这样定位不清,毕竟现在的竞争和淘汰速度,可比10年前要块多了。
M探员表示,85兰溪路的店长很nice,店内顾客虽然很多但还是热情给M探员讲解,先不管排名怎样,印象分biu上升~奶盖跟别家不同的是还加了炼奶~
测评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9
红茶组综合排第11
绿茶组综合排第9
说真的,和“皇茶”沾边的牌子真多,百度了一下,全是死气白咧拉加盟的广告,连一个看着像正规官网的链接都找不到。于是光是皇茶,我们就测评了两家,这家叫天御皇茶(天御两个字很小很小),另一家叫Royaltea皇茶……而皇茶和喜茶的恩恩怨怨,大家可能也有所耳闻,总之就是正宫被逼得换了名字和招牌的故事。
茶叶:店员说是原茶
茶源:不明确
萃茶:冷泡?
奶油:法国进口动物性奶油
牛奶:全脂牛奶
芝士:新西兰进口
盐:无地中海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不管了,反正有比较多的粉丝推荐的,我们就喝。实地查看了一下,确实工作日的下午也都在排队,看来没找错。另外,这家店的原料都是画在墙上明示出来的(但都不告诉你具体品牌),用恒大冰泉泡茶也是蛮个性(可能是唯一一家标榜自己冲茶用的水的店),但是看测评结果,局里的探员并不买账啊……
评测排名
红茶组综合第2
绿茶组综合第5
这牌子的身世也是扑朔迷离,有说是台湾50岚旗下的品牌的(请复习一点点和台湾50岚的关系),也有说压根儿跟一点点没有任何关系,是蹭热度的。目前在上海的门店比较少,只有两家,且都开在你可能都没听过的偏远商场大厦里,和几家进驻高端百货的奶茶店自是不能比,但在福建一带似乎是很风靡的牌子,也有死忠粉。
茶叶:店员说原茶
茶源:台湾
萃茶:热泡好了放桶里
奶油:动物性奶油
牛奶:味全全脂牛奶?
芝士:无
盐:无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说回探店,M探员去了宝山星光广场的那一家,不知道是不是上班时间,整个商场内人都比较少。在购买前店员会贴心地给你试喝,服务态度很好。本次测评的排名中也算靠前,希望多开几家分店,早日挤进市中心吧……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4
红茶组综合第9
也不知道是不是搭乘了喜茶的顺风车,Royaltea皇茶在上次留言中的呼声也比较高。心酸的是,跟“皇茶”沾边的牌子真的多到令局座麻木,你们爱喝哪个喝哪个吧……
茶叶:店员说原茶
茶源: 福建
萃茶:热泡好了放桶里
奶油:雀巢奶油
牛奶:雀巢全脂牛奶
芝士:新西兰安佳芝士?
盐:玫瑰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M探员说,环球港的这一家的店长非常热情,虽然原料比较一般,但是店长说正在学习冷泡技术,大概还是想要升级自己,甩掉山寨的帽子的吧。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8
普洱茶组综合第5
绿茶组综合第4
乐乐茶仿佛是突然之间火起来的一样,一夜之间开起来,一夜之间大排长龙。局座挺喜欢它的门店风格,但是能不能一次把面包烤完?总让人守着空柜台等……感觉是为了排队而排队……更何况面包吧,还非常地丑,戳看丑面包测评里也有它家。
茶叶:店员说原茶
茶源:不知
萃茶:热泡好了放桶里
奶油:动物性奶油
牛奶:雀巢全脂+脱脂牛奶,自选
芝士:进口
盐:岩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这家店的原料好不好,在探店中已经不是重点了。以下是M探员在五角场店与某位收银小哥的对话,当时M探员付完账等在出货区,暂时没有顾客要买单。
“嗨,能不能问问你几个问题呀?”
“干嘛”
M探员腆着脸讪笑继续问——
“我就是问问简单的原材料问题行吗,不会问机密的东西”
“那你自己去看门口的宣传片啊”
“那上面有说吗?”
“当然没有了,所以我叫你去看”
What????????????????
不服输的M探员继续讪笑着:“那能不能问一下你们这个茶叶是怎么泡的啊,是热水冲泡吗?”
然后小哥看了一眼等在收银台旁边,一直听着我们交谈的一位大妈,两个人一起对M探员讥笑,“当然是热水了,不然呢?”
尴尬的M探员带着创伤和两杯奶盖离开了。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3
普洱茶组综合第2
红茶组综合第7
绿茶组综合第3
在精品奶茶铺里,朴茶在我们测评中的成绩算是非常不错的了,可以说是比较好地平衡了老茶客和奶茶爱好者的口味。在诸多新闻报道里,都说朴茶的创始人林茗娟家里是在福建做茶叶生意的,(这点局座是相信的,连名字里都有茗茶的茗),跟茶叶有着比较深的渊源。朴茶门店不多,从最早的1家发展到目前的3家,但好像在努力扩张中,这家的店铺选址一看就不便宜,不确定是否在这个“风口”融到钱了。
茶叶:原叶整茶?
茶源: 福建、云南等?
萃茶:冷萃?
奶油:动物性奶油
牛奶:味全全脂牛奶?
芝士:进口
盐:海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人工
店铺设计是小而美的,盘点近年来新锐茶店的文章里,总会有朴茶。店里的泡茶方式,简直是就怕你看不到的存在——一排冷泡装备明晃晃地摆在那里,据说这种工艺好在茶汤的口感更佳、不涩嘴,对胃的刺激小,反正喝出来的结果似乎确实是这样。我局有探员买过这家的茶叶来喝,评价还不错。不过这家并不敢标榜自己的奶盖原料好,只说是“安全的”。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7
普洱茶组综合第4
红茶组综合第12
绿茶组综合第8
喜茶改名的苦,在搜过资料之后,局座懂了。HEEKCAA喜茶、熹茶、Heekcaa港式奶茶、茶喜、HEEKCAA皇茶、Heytea嘿茶……你要能在网上快速搞清楚哪个名字、哪个商标是真正的喜茶,算你牛。在上海只有三家门店,开得又大又醒目,排队的人又多,简直不可能认错,但你要是在外卖平台上点喜茶、或者是去到外地,可就要认真仔细辨别了……
茶叶:原叶茶?
茶源:台湾、印度?
萃茶:高压萃取?
奶油:动物性奶油
牛奶:明治全脂牛奶?
芝士:澳洲进口块状芝士
盐:意大利海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不得不说,喜茶的原料,尤其是茶叶,在店内介绍的非常详细,甚至具体到了台湾的哪个乡哪个山区。茶汤也是高压萃取,把精华留下,苦涩都去除掉了,部分茶底名次也都不差(普洱除外,是真的难喝,存放不当吗?),但盲测混合后的奶盖茶,成绩真的只在中游。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12
红茶组综合第4
作为一个小众的茶店品牌,从苏州的诚品书店起家、开到魔都K11,另茶的步子不算大,但粉丝还是有的(尤其是在K11上班的人)。这家门店倒是挺有意思的,很多种冲茶设备,像个小型实验室,可能因为创始人是个学电子工程和物理的理科男吧。
茶叶:原叶?
茶源:德国
萃茶:3分钟现泡?
奶油:动物性奶油
牛奶:全脂牛奶
芝士:澳洲进口
盐:美国进口海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不像“台奶”奶茶店基本以中国茶为主,这家的茶底,融入了许多外国茶的元素,比如有路易博士、伯爵、泰式奶茶、印度拉茶等等,所以当M探员告诉局座,店员说“茶底来自德国”的时候,局座也不是很惊讶,也许是用的斐思或者罗纳菲特之类德国产的茶包吧,所以三分钟现泡也就能理解了……当然也不是说茶包就不好,英式奶茶也有很高级的呀,但就难以用中国茶的标准来衡量了。
测评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16
红茶组综合第15
绿茶组综合第13
开在新天地的门店不小,装修得是真心漂亮(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它被某设计公司当做自己的代表作来介绍)。除了柜台,也有专门卖茶叶和杯子等等周边的地方,总之就是非常类似于一家咖啡馆,还是精品咖啡馆的感觉。
茶叶:原叶茶?
茶源: 台湾、福建?
萃茶:现泡、冷萃、胶囊萃取等?
奶油:安佳奶油?
牛奶:味全全脂牛奶?
芝士:新西兰进口
盐:武夷岩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手工
昨天也说过,这家店给局座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店好看,店员也比较热情,会非常详细地跟你讲解自己家的茶叶品种、哪一种茶是用哪一种方法泡出来的等等。茶叶介绍得也非常清楚,产地都精确到了某个村,不同的茶会有不同的冲泡方式,另外还有他们自己家定制的胶囊茶机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联想起那些标榜单品、手冲的精品咖啡馆。
用来泡茶的胶囊,店员都给局座打开看了,而且不怕被拍照——确实是原叶茶,品相也确实不错——
奶盖用的原料也是不错的,店员还特别叮嘱奶盖里有一颗一颗的东西,是芝士颗粒,并不是没打均匀(然而真的有好几位探员不喜欢芝士颗粒)。有了这样的探店经历做铺垫,当它在口味测评中垫底的时候,局座跟M探员都是非常惊讶的。
另外据M探员说,当店家知道他是某公号前来调研的,表示teasoon的老板并不喜欢美食编辑对他们进行推荐,尤其是奶盖这一款茶,因为老板还是比较希望大家能够专心享用最纯粹的茶,而且顾客多了会影响购买体验。局座想斗胆提个建议,既然如此,就不要卖奶盖茶了吧,集中精力服务好那些老茶客为佳——再好的原料,不搭就是不搭啊,就像M9牛肉用来做耗油牛肉也未必适合呀。更何况,如果对标的是精品咖啡馆,那精品茶馆卖卖茶拿铁就好,奶盖茶感觉是类似星巴克的“星冰乐”的一样大众爆款产品,就算了吧。
评测排名
普洱茶组综合第1
作为新元素旗下最潮的轻茶饮品牌,开放式的大操作台,能够让顾客看到每一种新鲜水果食材,进店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店里面还有一些轻食,与其说是个”奶茶店“,不如说它是个简餐餐厅更为合适。
茶叶:普洱原茶?
茶源:云南
萃茶:多种方式?
奶油:动物性奶油
牛奶:爱氏晨曦全脂牛奶
芝士:进口
盐:独家调配
奶盖粉:店员说没加
打发工艺:机打
在这次测评中,入选的唯一一款茶也是大受好评,不过这不是他们的主打,有局粉大力推荐它家抹茶雪顶龙井,喜欢这家超厚(可以吃到饱的那种厚)芝士奶盖的人也不在少数,号称“魔都首创”的手萃浓缩茶TeaSpresso大家也可以去试试。
评测排名
普洱茶组综合第3
绿茶组综合第12
这是一家被强东投资,“奶茶妹妹”代言的店,还是被局座超喜欢的“水哥”王昱珩设计过的店……不过排名却差强人意,都怪这些“大众口”的探员啊。店里也有甜点和简餐卖,还有茶包、茶具等周边卖,总之是可以坐一会儿、吃吃东西拍拍照的地方。
茶叶:原叶茶?
茶源:随季节更换,挑选最好的
萃茶:根据不同的茶种有不同方法?
奶油:雀巢动物性奶油?
牛奶:雀巢全脂+脱脂牛奶,自选
芝士:法国进口
盐:海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有
打发工艺:人工
当然,inWE因味茶采用的原料是比较优秀的,奶盖是纯手打(好累的),所以每天限量,要喝的胖友们趁早。它的低脂奶盖里有大麦粉,感觉会更健康点吧。M探员去的是大学路,店长非常热情,因为看他好奇店内的冲泡设备,就专门拿了点茶叶现场展示了一下,机器是蛮特别的,店内还有配套的APP,挺方便,整个店给人的感觉还是非常好的。(冲着水哥,局座想再去几次)。
评测排名
乌龙茶组综合第6
红茶组综合第8
绿茶组综合第7
有粉丝问,凭什么他最爱的快乐柠檬没有参加口味测评?其实是有的,因为茶阁里的猫眼石,就是快乐柠檬的姐妹品牌,当然是升级了很多的版本。奶茶店也并不是这家公司的唯一业态,不知道有多少粉丝还记得”仙踪林“的?
茶叶:原叶?
茶源:台湾
萃茶:热茶用萃茶机现泡,冷茶用茶冰块加特殊机器过滤后的茶汤做成?
奶油:动物性奶油
牛奶:味全全脂牛奶?
芝士:美国进口
盐:海盐
奶盖粉:店员说没用
打发工艺:机打
和快乐柠檬相比,猫眼石的原料和工艺都上了一个等级,装修也很吸睛,妥妥地挤进了新潮茶店的行列里。工艺方面,除了用特别的萃茶机现泡热茶,冷茶也是用茶汤冻成冰砖制成,因为这样就不会影响加冰的口感了。
-你怎么才能知道一家店原料好不好-
19家店跑下来,M探员有个最深的体验,就是如果你介意一家店的原料和工艺问题,那就直接开口问吧,这就是最简单的方法了。
那些用了好茶叶、好工艺的店,绝不吝于展示自己的好东西,或者拒绝回答你的问题的——就像贵的西餐厅,恨不得把自己用的每一味原料甚至油盐酱醋都写在菜单上,让你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儿了。而那些不愿意直接回答你的,要么是店员不敢回答(为什么不敢呢?),要么是店员不知道(员工培训不足),要么是店员不屑回答(态度不好)……总之都是减分项。
然而,如同局座之前发过的那篇苹果汁测评那样,最贵的在盲测里真的未必就能取胜,也许本来针对的人群就不同。
上面的调查,依然没有解决局座关心的两个问题——
奶盖粉:
我局的态度是,只要是合法合格、正规生产的奶盖粉,其实是可以使用的,但你要最好说实话——用了说没有用,那就不对了,消费者有知情权。调查中,19家店只有三家店承认自己有用奶盖粉,但说自己不加奶盖粉的店,你又真的完全相信它没加吗?加没加,加多少,普通人又真的喝得出来吗?局座不确定,所以下单了奶盖粉准备进行食鉴和研究,结果敬请期待吧。
热量:下面会算给你看。
奶盖奶茶为什么这么火,局座真的是挺疑惑的。各家的奶盖配方都好像很机密似得,不肯告诉你具体的信息。在局座看来,不就是茶+奶盖吗?10秒钟就能做出来了……不信你看:
【Are you kidding 版】
随便拿出一瓶瓶装茶,喜欢茉莉花就茉莉花,乌龙就乌龙,至于哪个瓶装茶好喝,我局也给你测过了,这里就以最普通的三得利乌龙茶为例——
去超市买一罐喷射奶油(类似于你在星巴克点摩卡咖啡,店员会给你最后呲上去的东西),局座买的是这个牌子。和奶盖粉复杂如同天书一般的配料表比,喷射奶油的配料表其实还算干净了——
-倒茶-
-呲奶油-
-用勺子刮平-
当当当,完成!
你看,做一杯奶盖茶,10秒钟真的够了……只是这样做出来的奶盖茶,奶盖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沉下去,不一会儿就消失了。味道怎么样呢?试喝的几位探员原本都蛮嫌弃的,觉得这样也能叫奶盖奶茶?然而喝过之后的评价是“还不错哎”,甚至有人感觉这款淡奶油的味道很像是一点点的奶霜。
热量:
用喷射奶油打一杯市售奶茶的奶盖量,大约用了40g左右(称了分量),热量大概是120大卡一杯(无糖茶),其实还算可以了……
哦哟,开局不错哦,那再试试这一版。
【Just so so 版】
-加入牛奶与奶油-
本来应该直接打蛋机的,但不顾局座的阻拦,想要挑战手打奶盖的J探员,当然失败了……
放弃吧。
操作的探员也是第一次做,所以手势不是很熟练,但还是能完成的,所以奶盖茶制作基本没什么难度。大约打个十几分钟,奶盖开始粘稠并有了清晰纹路时,就可以了,接着把泡好的红茶倒在杯子里。
奶盖茶出锅!
好像还不错,就是奶盖口感有点稀,说好听点叫”轻盈”,这又忍不住让局座想要挑战再丰富一点的版本。
热量
我局使用的是0卡无糖茶,200ml奶油和60ml牛奶,共计636大卡,大概能打出相当于市售奶盖茶的三杯奶盖,所以以最纯粹的配方来算,一杯自制奶盖茶的热量大概是210卡左右。当然这个数据仅供参考,外面每家店的奶盖配方不同,加糖不加糖,大杯还是中杯,都会极大影响到一杯奶盖茶的热量。
【U are beautiful版】
在上一版中,加入3g的海盐、10g的芝士,就可以轻松得到口味更丰富的芝士海盐奶盖。
比起前面没加芝士海盐的,这一款要更浓稠一点
热量
这版的配方加入了10克芝士(33大卡),也就是说,自制芝士奶盖会比原味奶盖增加10卡左右,其实还好。当然你可以想象,外面越是厚,芝士味道越浓的奶盖,热量也就越高了……
眼看剩了不少奶盖,局座又拿出了草莓、抹茶粉,芥末粉,多做几个味儿给大家尝尝。
草莓芝士奶盖
海盐芝士抹茶奶盖
最后,芥末版奶盖出炉!
原味奶盖收到很多好评“甜淡适中、打发轻盈、很香”,海盐奶盖有人觉得“吃不出大海的味道”,哼,要求真是高;真材实料的海盐草莓奶盖被喝出了“新鲜的草地味”……总体来说这次自制奶盖还是成功的,就是盐多放了一点。在外一杯难求的奶盖,其实在家就能做出自己的风味儿来,何况这个原材料的把控还任由自己。
至于彩蛋芥末味的反应是:“握草芥末......诶,其实蛮好吃的,拿来沾三文鱼讲不定有不一样的风味。
”整人计划崩了,垮了。
勘误
昨天的文章中,我们把四季青这种茶归到了绿茶里,实在是太丢人了。唉,被四季青“带有绿茶的清香”和它绿茶般颜色给迷惑了,特此更正,四季青应该是属于乌龙茶种的,以及它真的太受欢迎了……
><>家好,我是沈小怡,一个热爱美食事业的姑娘。如果你也喜欢做美食/探店,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交流美食的制作心得,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下你宝贵的做菜经验。
奶茶几乎是全国人民都不排斥的一种饮品了,尤其是女孩子,对奶茶的喜爱程度不亚于化妆品,更有的人表示离开奶茶活不下去,奶茶是拿来续命的。
< class="pgc-img">>在魔都,隔三差五就会有新的网红奶茶店开起来。而老牌子的奶茶店也不甘示弱,陆续推出各种新品种,不过星爸爸的新款算是躺枪了,被人诟病不好好做咖啡。
< class="pgc-img">>点奶茶的时候,店员经常会问一句,要加什么,最常见的就是珍珠、椰果和西米露了,那么这三种东西是什么制作的呢?吃了对人体有害吗?
01 珍珠
< class="pgc-img">>珍珠奶茶刚问世那几年,曾经有传言说珍珠用塑胶做的,所以才会口感那么爽滑Q弹,还有新闻报道有人吃了珍珠后,CT拍片检查的时候,拍出了颗粒状的阴影,更有传言说珍珠是拿旧皮革和旧轮胎做的,吃了对人体有害。再加上当时有报道称奶茶是用各种添加剂和香精拼兑而成,奶茶的销量一度下滑。
其实珍珠是用木薯粉制作的,在里面添加一些小麦蛋白,珍珠就会很Q弹;在里面添加一些氯化镁,珍珠就会变得很有嚼劲。因此我们吃到的珍珠,如果不好好咀嚼,就很难消化,拍片的时候出现白色小颗粒就不奇怪了。
至于说的珍珠里面有添加剂,也是日常生活常用的食物添加剂,符合国标规定,对人体也是无害的。现在的奶茶店基本都是鲜奶调配,不存在香精,所以只要大家平时都是去的有品牌、正规的奶茶店,购买到的奶茶都可以放心喝,珍珠也不例外。
02 椰果
< class="pgc-img">>椰果,字面上理解就是椰子的果肉,而大部分人也一度认为,那就是椰子果肉。但是事实上奶茶中的椰果并不是椰子果肉。
不知道大家平时喝完椰子汁,有没有留意椰子内部的果肉呢,是一层不透明的乳白色果肉,吃起来虽然有韧性,但是和我们平时奶茶中吃到的椰果口感完全不同。奶茶中的椰果呈透明乳白色,吃起来滑溜有弹性。
那椰果究竟是什么呢,难道也是人工制成的?没错,椰果是用纯椰子水为原料,按比例加入糖和醋酸,然后接种上木质醋酸菌,经过一周左右时间发酵形成的物质。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发酵食物,例如酸奶、酒酿、腐乳等都是常见的发酵食物。
所以椰果虽然不是天然的食物,但是对人体并没有危害,大家还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03 西米露
< class="pgc-img">>西米露是一颗颗小小的透明的圆颗粒,在奶茶、杨枝甘露等甜品里经常可以见到,口感上和珍珠相似,但是比珍珠更有嚼劲。那么西米露是什么呢?
西米露虽然有“米”字,但是西米露和米并没有关系,它和珍珠、椰果一样,都是人工制成的。把西米棕榈树的茎秆,放入清水中,反复洗涤沉淀得到细米粉,细米粉晒干加水后,就可以搓成西米了,所以市面上可以看到大小不一的西米,西米煮熟后就如到各种甜品中,就是我们常吃的西米露了。
考虑到成本和口感问题,很多西米里面也会增加一些木薯粉或者淀粉,但是对人体都是无害的,所以也可以放心吃。
< class="pgc-img">>总的来说,只要你去的是正规、有品牌的奶茶店,无论是奶茶本身,还是珍珠、椰果、西米或者其它的添加品,都是有品质和卫生保障的,可以放心食用。不过奶茶虽好喝,还是要控制数量,否则容易发胖哦~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转发这篇文章,并关注我的头条号【i沈小怡】哦,么么哒~~~#夏季养生正当时##寻味美食季#
><>奶茶饮品从台湾登录大陆以来,一直备受广大群众的热捧,随着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开奶茶店,有选择加盟奶茶店的,当然,有些人为了节省加盟费,不加盟自己开奶茶店的也有,自己开店很多人没有经验,而且开一家店要做的事情很多,如何选奶茶原料呢?
< class="pgc-img">>
一,奶茶原料种类
大致有茶叶茶包、粉类原料(抹茶粉、可可粉、布蕾粉、蛋糕粉、芝士粉等)、珍珠粉圆、果酱果汁、果糖、罐头原料(如密红豆、椰果等)、牛奶乳制品、淡奶油、炼奶等常用材料,都是开奶茶店必备原料,详细的材料不止这些,根据自己开店的产品定。
很多原料配料的几款产品共用的,比如淡奶油,跟芝士粉芝士块一起用,可以做出香滑的奶盖;跟蛋糕粉一起用,可以做出甜腻的蛋糕;跟布蕾粉搭配,可以做出精致的焦糖烤布蕾。
二,奶茶原料供货渠道
不加盟自己开奶茶店,很多人的奶茶原料都是在当地批发市场进,也有在网上购买,这两种渠道最常见。都说买东西要货比三家,选择太少没办法比较,就容易将就,这里跟大家分享其它的货源渠道可供参考。
1,加盟总部统一供货:需要提前通知总部补货,而且价格偏贵,但对应店面的产品质量有保障。
2,当地奶茶原料批发市场:可以实地验货,明辨好次。
3,阿里巴巴1688批发网:建议先买一点测试验货,可以用并且好用再批发购买。一次性批量进货,万一不适用于自己店面产品配方,岂不是亏大了。
4,外贸拿货:价格较便宜,但是货源比较难拿到,需要有专业人员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