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业是个服务行业, 分布广泛,管理难度大,行业的管理也是参差不齐。有的餐饮企业即使配备了财务,因为行业的特殊性,财务人员流动性大。甚至有的餐饮业老板为了图省事,只是找个代账公司进行纳税申报,自己也不懂财务,也不监管账务和纳税申报的情况,造成与实际经营脱节,加大企业的风险。
从业20多年,本人亲身经历了二起餐饮业增值税核查案例,这二起案例是除隐瞒收入引发增值税风险以外的情况,整理后分享给大家。
第一起案例,是2008年在上海的时候,有一家餐饮公司主要做导游带团的团餐,人家都是要发票的。但公司采购的菜品什么的,很多没有发票。后来就申报农产品发票抵扣,因涉及部分虚假抵扣,最终被核查补税罚款。
第二起案例,是2016年,一家餐饮公司主做餐饮业务,也附带销售烟酒等业务,但给顾客开票都是开餐饮。该企业为了省税把销售的烟酒类的产品应适用17%的税率,公司选择统一打包在餐饮发票中,引发税务核查补税罚款(该起案例其实被稽查也是一个偶然,当时有个顾客在该餐饮企业宴请,拿了二条中华烟,事后发现是假烟,遂与公司发生了争执。报警后警察要求查看发票,才发现公司开的是餐饮发票,没有包含香烟。该就餐者灵机一动,向税务举报了该餐饮企业)。
以上二起案例比较典型,而且有代表性。一个是餐饮业采购农产品正确抵扣增值税的问题。一个是混合销售没有正确进行分别核算,从低适用了税率最终引发核查。
这二个案例对餐饮业来说,一要特别的注意农产品的抵扣问题,不能虚构农产品业务进行抵扣。二要特别注意区分餐饮收入与其他收入,尤其是很多餐饮行业都有附带销售酒水、香烟和扑克牌等业务,一定要正确适用增值税税率,以免引发风险。不管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餐饮企业,都要正确计算收入,合理进行纳税,规范财务管理,才能无隐患。
家看到这个标题,是不是觉得很奇怪,餐饮业怎么会有消费税?好像消费税跟餐饮业没有啥关系吧。作者是不是脑子坏了,哈哈。接下来听我跟您慢慢说哈。
说实话,我从来这20多年来,也就遇到二起消费税,而且都与啤酒相关。 我说这个,餐饮或娱乐业的企业家或财务人员是不是想到了啥。对,就是我们有时候就餐时看到的有的餐饮或娱乐业自制啤酒进行销售的部分。尤其是夏天,很多娱乐业或酒吧及部分餐饮公司会推出各种自制的啤酒,以吸引消费者关注并吸引消费。
2009年,在上海的一家娱乐KTV企业,因销售自制啤酒被追缴消费税、附加税及滞纳金。2016年,我认识的一家餐饮企业被追缴自制啤酒销售产生的消费税、附加税及滞纳金。其实自制啤酒进行销售,在餐饮或娱乐行业中也是常见的一种销售策略和行为,但很多餐饮或娱乐业经营者并不精通财务或者公司的财务没有去认真对待这个事,留下风险隐患。有的餐饮或娱乐业的经营者认为反正是销售自制的东西,相关部门也不好追究,如果收款不体现出来,不申报没啥。其实销售自制啤酒国家有明文规定是需要缴纳消费税并计算缴纳附加税的。千万不能以不知道或者侥幸过关哦
着金税四期的到来,大数据的共享比对时代。很多涉税不规范的企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业20多年来遇到很多起餐饮业的涉税不规范受到核查的案例。随着金税四期全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实现了税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进一步提高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精确度。在此背景下,餐饮业作为其涉税问题突出也备受相关部门的关注。本人将用几篇文章尝试剖析餐饮业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涉税风险,并辅以餐饮行业的被核查的案例以供大家共同交流和参考。
我首先从餐饮业的涉税风险收入方面来分析餐饮业的收入申报不规范的风险。餐饮业隐瞒收入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对于不开票的收入,进行部分或全部隐瞒;二是采用其他收款方式进行隐瞒收入:如利用个人支付宝或微信或现金等收款部分进行隐瞒;三是有的餐饮业干脆就长期零申报;四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的团购销售或套餐销售以扣除平台费用后的净额进行入账;五是有的餐饮业以餐费抵采购、房租等现象,这种抵扣的部分也不申报收入等。
餐饮业隐瞒收入的原因:首先有的是餐饮业老板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餐饮公司,没有多少利润,而且采购的蔬菜、水产啥的很多没有发票,因为没有成本抵扣,所以选择性纳税;其次有的餐饮业的老板认为很多客户不开发票或不索取发票,就直接按开票金额纳税,税务部门并不知道;三是有的餐饮业老板认为自己多几个收款码收款分散收入了就不会引起关注,风险就小,不申报也没事;四是部分餐饮业老板自己也不懂财务,注册公司后交给代账公司,代账公司一般为了让客户开心都很少交税的。
从业20多年来,遇到好多起餐饮业的涉税核查 ,与收入相关的有几起,其中有一起我上次已经发完,长期零申报被税务核查征税;第二起是因为顾客索要发票没有及时提供造成矛盾激化引发客户实名举报被核查;第三起是因为利用个人微信收款频繁且金额累积过大被风险推送遭到核查;第四起是因为与水产供应商产生经济纠纷被实名举报遭受核查;第五起是因为大酒店请管理团队,该管理团队没有达到酒店的管理目标而被解聘后产生的举报核查。目前本人遇到的与收入相关的核查就只有这么多。但还遇到关于消费税的核查的,会在后面的文章中分享。
税务核查餐饮业的收入,一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场调取餐饮业的电脑点餐收款系统数据;二是现场封存微信和支付宝收款码;三是调取餐饮业进货或送货记录;四是现场查看(比如说包间数、餐饮场所的面积、装修程度等);五是调取餐饮行业的工资记录,用人的多少与营业额好坏有很大的关系;六是现场查看餐饮业的网络销售数据或通过平台调取;七是查看公司的管理账簿(也是内账);七是现场询问周边商户;八是调取餐饮业的采买资金支付流水,你采买的多,肯定生意是好的等。
针对餐饮业隐瞒收入的风险,建议餐饮业规范处理。尤其不能长期零申报,长期零申报的风险巨大。长期零申报意味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应纳税额,这在餐饮业中显得尤为异常。长期零申报很容易引起税务部门的怀疑。一旦被查实,企业将面临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等后果,严重时还可能被列入税收违法失信名单,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总之,随着金税四期的到来,餐饮业的涉税规范越来越重要。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税收征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税收法规的日益严格,餐饮业的涉税规范将更加重要。因此,餐饮企业应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万不可自作聪明,存在侥幸心理,要确保在税收方面不出现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