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至周五 更新原创文章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 茶业复兴
成都太古里,成都的商业和时尚中心,大家说这里是四川的中心,再放大一些,可以算是西南三省的中心。在这个大牌云集的商业区里,宜北町去茶山开起了三家原叶茶饮店。
taken by:石头
在见惯了桌上都放着塑料杯或白色即饮杯后,几乎每桌上都会出现的铁壶和瓷杯组成的清饮套装,令人眼前一亮。菜单上,红、白、绿、黑、乌龙茶赫然在列,分为黑标白标,黑标品质更高,白标稍低,根据不同茶搭配铁壶或瓷壶,一壶一杯,一泡恰好倒一杯,很贴心。
taken by:张宇
作为一家在贵阳以奶茶起步的企业,开在太古里的宜北町slogan是:“喝到传统中国茶”。店面装潢古朴简单,将多种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追求观感兼具舒适。充满质感的铁壶、瓷器、茶搭配售卖,整体给人沉静之感。
taken by:张宇
但你会发现为你沏茶的店员一点也不传统:一头染得或蓝或绿的短发、小臂上纹着“一期一会”、精致的妆容,好像随时可以放下手中的工作出门去街拍,和刻板印象中仙气飘飘的茶师截然相反。吧台特意留了几个位置,可以近距离感受茶香馥郁和沏茶的轻重缓急。看他们凝神沏茶,定时出汤,仿佛是无言的叛逆宣誓:谁说年轻人不喝茶?
taken by:石头
此次去宜北町,是带着疑惑去的。当饮品市场俨然形成一片血腥的红海时,原叶茶饮,还有没有机会?
无论是咖啡还是奶茶,都在不断通过低价、营销、资本、精品、创新等手段去进化自己,占领市场。咖啡激荡,茶饮深耕,资本聚焦,硝烟四起,竞争不可谓不惨烈。
当大街小巷被奶茶店占领,当瑞幸通过大数据和成熟资本运作推动中国人均年消费从每人每年1杯向200杯迈进时,原叶茶的消费市场却远远未被普及和培养。在大众心智中,茶依然是一种中老年人喝的苦味饮料。比起新一轮互联网公司,传统茶界的打法也显得过于滞后。在新式饮品在网络上不断掀起热门话题时,纯茶界几乎没有任何发声和动作。
既然如此,为什么依然想在饮品市场中看到原叶茶饮的身影?
一或许是那颗过于理想化的初心,饮过真正好喝的清茶,那份甘甜和美好便令人难以忘怀;二是无论是绿色沙拉还是有机食物的流行,都显示出在日趋成熟的消费市场,消费者会逐渐倾向于选择天然和健康的食物。
taken by:张宇
目前火热的饮品市场,虽然无论是水果茶还是奶盖茶都离原叶茶距离尚远,但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年轻人普及了茶和茶知识,为再高一阶的纯清饮打下基础。他们的主要目标客群定位在18~30岁,而25岁~45岁这一具备同样甚至更高消费能力的人群内,茶饮第三空间依然是空白。
taken by:张宇
朴茶创始人林茗娟曾说:“这一届的年轻人,经过口感丰富的产品洗礼之后,慢慢会回归到茶的本身,在5年或者10年沉淀之后,他们不再追求花样多的口感,更注重健康,懂得欣赏食物最本质的味道,那时候原叶茶的市场和空间才会真正的爆发。”
和我们一起探店的一位年轻妈妈也坦言,当自己和朋友出门逛街时,时常会陷入一个尴尬境地:喜茶太年轻,自己也并不想喝糖放太多的饮品;而舒适的茶馆要么不在商场中,要么门槛太高。
清饮茶目前所处的尴尬位置,可以从宜北町的菜单窥探一二。在清饮主导下,依然有妥协(如果算的话):蒸奶茶、漂浮冰、气泡嗨等,都是为吸引年轻群体做的多样努力。
taken by:张宇
宜北町在太古里有三家店,因为位置不尽相同,售卖产品的侧重点也会有变化。位于负一层的一店以快饮最为热销;二店店面大,清饮收到普遍欢迎;三店主打创意茶饮,热销前三是特酿气泡葡萄酒、威士忌配乌龙茶、梅子气泡酒。在同一商圈内不同地点推不同产品,也是很有意义的进化实验。
咖啡有三次浪潮:最开始是香浓好入口的三合一速溶咖啡。然后转变到了第二次时尚化的重烘焙咖啡,用奶油、糖浆、冰淇淋去平衡咖啡的焦苦。0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则开始接受饮用无糖无奶的清咖啡,去品味咖啡豆本身纯粹的风味和地域之间的差异。
星巴克作为第二次浪潮的代表,正被越来越多新崛起的专注咖啡本身的精品咖啡抢占新锐用户。
以喜茶为代表的新茶饮其实也才刚起步,但这并不是说原叶茶就无从发展,它更像是一个小小的水塘,但它会不断扩大,直到形成新的浪潮。
部 分 图 片 来 自 网 络
END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茶
业
复
兴
出品人:周重林
主编:杨静茜
编辑:杨春 赵娟 陈朦 罗安然
美编:王天华 熊雄
运营:猫猫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微信号:
1273545925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3月17日,贵阳市发布通告,除学校内部餐饮场所外的餐饮场所(含餐饮夜市、咖啡馆、茶馆等)可恢复堂食。
18日,恢复堂食的第一天,贵阳市融媒体中心·贵阳网“黔视频”记者走访市内部分餐饮店,了解商家们的营业情况及安全措施。
01
大型餐店:保持用餐距离,使用公筷
< class="pgc-img">>市民在海底捞排队等候就餐
贵阳的海底捞火锅门店已恢复营业,提供堂食,并全面提供“公筷涮菜、公勺舀汤”服务。
< class="pgc-img">>在贵阳的海底捞火锅门店,还推出机器人无接触送餐服务。
< class="pgc-img">>店内的送餐机器人会把菜品送到餐桌前,方便消费者取菜,机器人每次递送菜品前都会经过消毒处理。
< class="pgc-img">>作为75座以上的餐饮场所,老凯俚酸汤鱼店在入口处设置了消毒毯,进入门店的顾客必须进行鞋底消毒和体温测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老凯俚酸汤鱼店为客人测体温、消毒
疫情期间,店内接待量不得超过正常容纳量的50%,餐桌间距应保持1米以上,座位间隔应保持1米以上,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 class="pgc-img">>老凯俚酸汤鱼店在餐桌上摆放提示牌,提醒顾客到邻桌就坐
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门店进行全面消杀,包括桌子、椅子、地面、空调等各个设施。
< class="pgc-img">>老凯俚酸汤鱼店内员工须公示健康证明
此外,该餐店对回到贵阳的所有员工进行了14天隔离,员工工作时必须佩带口罩和发套,并公示健康证明。
< class="pgc-img">>贵阳傻江重庆老火锅,目前只接受提前预订,每天最多6-7桌。
02
小型餐馆:限制就餐人数
< class="pgc-img">>金牌罗记肠旺面馆已有不少市民前来消费
< class="pgc-img">>金牌罗记肠旺面馆,每桌只允许两人就坐
< class="pgc-img">>店主对餐馆进行消杀
在蔡家街金牌罗记肠旺面馆,前来消费的人络绎不绝。当天,店里已摆放6张餐桌,每张餐桌均有顾客用餐。据介绍,店家每天早晚都对餐馆进行消杀,堂食顾客必须扫健康码,每张桌子最多坐两人。
< class="pgc-img">>龙胡子卤汤馆今天迎来了恢复堂食的“第一批客人”,据工作人员介绍,疫情期间该店一直通过外卖营业,恢复堂食之后,他们仍然不能放松警惕并始终做好每一项防护工作。
< class="pgc-img">>杨婆婆烤肉今天也正式恢复堂食,平日里就拥有高人气的小店一直接到顾客的电话咨询何时营业。目前员工正在对门店进行全面消毒,厨房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一切准备就绪迎接顾客。
< class="pgc-img">>护国路南门口肠旺面馆
< class="pgc-img">>作为一家十几年的的老店,位于护国路的南门口肠旺面一直深得贵阳市民喜爱,恢复堂食第一天,这里就卖出了700多碗肠旺面。
03
饮品店:减少桌椅,一人一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民权路的红茶之翼,经过扫描健康码、测量体温、手部消毒后就可以进店喝上心心念念的奶茶了!
< class="pgc-img">>南国花锦宜北町门店
< class="pgc-img">>在南国花锦宜北町门店,虽然减少了一半的桌椅,实行一人一桌,但是也阻挡不了贵阳市民对本地奶茶品牌的喜爱,悠闲的下午茶时光又回来了。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昌金鋆 吴鸿媛 唐倩 杨力 安勇毅 杨晓伟
视频剪辑 曾玉璇
阳这个城市的打开方式有些奇特。去之前以为贵阳的饮食风格整体偏酸辣,来了之后发现酸只占很小一部分。(可能是酸汤鱼太有名了,但那是苗家的食物,严格来说不属于贵阳);第一顿饭就被肠旺面的重油来了个下马威,然后峰回路转,又吃到了非常清淡的丝娃娃和豆米火锅,简直和肠旺面不像一个菜系的食物。
抛开具体的食物来说,在贵阳边走边吃,本身就是一场满足好奇心的旅行。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身处大西南的贵阳,不但有陌生的口味,还有陌生的食材,比如每个来贵州的游客都逃不掉的鱼腥草,还有做蘸水常用的木姜子油,都让第一次尝试的我感到新奇。
在贵阳,不抱有任何固有之见的探索美食,可能会更让人惊喜。
肠 旺 面
来贵阳之前,肠旺面是我对贵阳小吃的第一印象。如果全国各地有一碗面大比拼,贵州一定派肠旺面出场。放下行李的第一顿就先来它。
肠旺面的标配有肥肠(肠),猪血(旺),还有比较劲道的不会粘连的碱水面。除开这几样,还可以加配料,最常见的是脆哨,也就是南方人说的猪油渣;相对的还有“软哨”(炸的没有那么脆的猪油渣)。
▲ 肠旺面,黑色的至今没搞懂是啥
>其实不管是主料还是配料都没毛病,可问题是本以为贵州的辣都是酸辣,虽不似川渝的香辣和麻辣,倒也能开胃解腻,贵州有酸汤鱼、有酸辣烫,有酸粉,他们的确爱酸辣,但是在肠旺面上完全不适用。于是,我结结实实的被肥肠、油渣加上厚厚的红油给腻住了,油腻感把所有味觉(包括辣)远远甩开,最后手动加了不少醋终于把这一碗吃完了。当即真有点无法想象这是贵州人的早餐首选,只能说各地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口味实在不同。
这一碗我是在老字号师赐福肠旺面吃的,这家的水准比起过去应该有所下滑,现在金牌罗记的呼声比较高,还有南门口肠旺面等等。虽然不排除店与店之间的口味有差异,但这种食物的口味大抵如上所述,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做个参考。
在哪吃
师赐福肠旺面
金牌罗记肠旺面
南门口肠旺面(天天向上来过)
丝 娃 娃
丝娃娃说白了就是薄饼卷小菜,因为卷起来的样子很像襁褓中的婴儿,所以得名丝娃娃。在贵阳街头很常见推车撑伞的小贩卖丝娃娃,但是第一次尝试还是想坐下来慢慢吃,最后去的是评分很高的小忆丝。
▲ 五颜六色的丝娃娃配菜,颜值好高
>一份饼有10张,一桌子五颜六色的小菜足有20种。蘸水可以选择原味(酱油和醋)或酸汤,桌上的调料还有辣椒和木姜子油。卷好的丝娃娃要在蘸水里蘸一下再吃,个人很喜欢加了木姜子油的蘸水,有一种清凉的柠檬草的香味,总觉得有了这股味道才是西南地区的小吃呀,不然就是不加甜面酱的mini版的北方春饼啦。(老实说,吃的时候很想念甜面酱)
▲ 具有柠檬香气的木姜子油,是西南饮食里重要的调味料,酸汤鱼里也有放
>▲ 春饼即视感,我承认有点想念甜面酱
>小菜除了黄瓜丝、海带丝这种比较常见的,还有川贵一带都特别喜欢的折耳根,也叫鱼腥草。折耳根入口既有一股泥土的味道还有鱼腥味,味道相当黑暗料理,本地人一般用它炒菜或者凉拌,也可以做蘸水,真是爱它爱到骨子里。非本地人接受起来很困难,但折耳根的口感很脆,我吃着吃着竟然觉得,呃……好像还挺喜欢的。没吃过折耳根的人在吃丝娃娃的时候要小心哦,而且大贵州很多菜里都有折耳根。
▲ 折耳根(鱼腥草),有很重的鱼腥和泥土味儿。堪称西南人民饮食口味未解之谜…
>小忆丝的环境还不错,但是后来路过了丝恋(这家几乎在每个大商场里都有),感觉丝恋的环境更好,其他推荐还有连锁很多的杨姨妈丝娃娃。这几家选个顺路的就好。
在哪吃
小忆丝丝娃娃
丝恋
杨姨妈丝娃娃
恋 爱 豆 腐 果
在花溪王记牛肉粉的门口有一个推车卖恋爱豆腐果的小贩。对这种食物一直挺好奇的,3块钱就能拔草。
▲ 刚煎好还没放调料的豆腐果
>贵州人民特别喜欢豆制品,最有名的就是青岩古镇的豆腐(关于青岩古镇的美食会单写一篇)。恋爱豆腐果,名字这么有爱又在贵阳很受欢迎,应该是一种甜食吧?一边想着一边看摊主麻利的拿起一块烤的焦黄的豆腐,用锋利的刀片“嚓”的一下划开豆腐的侧面,两指轻轻一挤就变成了一个小口袋。剖豆腐的那两下子真是太有意思了,正看得出神,只见摊主打开旁边的一个塑料罐子,盛了一勺里面的蘸料放进豆腐果的小袋子里——等等!竟然是辣椒——神马!还有鱼腥草……
▲ 鱼腥草配辣椒的蘸料在贵阳小吃中特别常见
>呃,原来恋爱豆腐果并不是什么甜食,蘸料真是辣啊,还好我比较喜欢鱼腥草,忍着辣吃完。不知道这对于怕辣又痛恨鱼腥草的人来说算不算虐恋……这种小吃一般都是街边推车的摊贩卖,走过路过多留意一下吧。不喜欢吃鱼腥草的慎点,味道还挺重的。
在哪吃
街边小摊到处都是
豆 腐 圆 子
在贵阳最遗憾的就是错过豆腐圆子,本来去了省府西路的雷家豆腐圆子,但是店面刚刚拆迁,不过这种小吃在市面上基本被雷家豆腐圆子包揽了,连锁有好几家。
▲ 感觉像恋爱豆腐果的圆形版本
>豆腐圆子用豆腐茸调过味之后捏成圆形,然后下锅油炸,吃的时候将豆腐圆子焦香的外皮剖开,可以发现里面是松软而冒着热气的豆腐,然后灌上辣椒和酱油等调料做成的调汁,感觉和恋爱豆腐果的吃法有些相似。(为了避免吃恋爱豆腐果的悲剧重演,其实我更倾向于不沾酱汁)
▲ 明明不蘸料看起来更诱人嘛
>在哪吃
雷家豆腐圆子
花 溪 牛 肉 粉
花溪是位于贵阳南部的一个区,花溪牛肉粉也是贵阳响当当的小吃,名字这么美丽,一听就很想试一试呀!
我在花溪王记牛肉粉吃的,其他还推荐花溪飞碗牛肉粉和董记牛肉粉(本来安云路的董记最正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关了)。牛肉粉属于很贴合大众口味的那种食物,牛肉是卤过的,肉又多又香,碗里还有酸白菜,可以用来解腻。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卤豆腐特别特别好吃,记得单加一块在粉里噢。
▲ 花溪王记的牛肉粉,卤豆腐超级好吃!
>桌子上有贵阳人民喜闻乐见的那种干辣椒碎,我看本地人都是猛往里放啊,对于我这种吃辣弱鸡来说,原汤的也很满足啦。整体来说很好吃,但比起后来吃到的遵义羊肉粉嘛,还差那么一些些。
在哪吃
花溪王记牛肉粉
花溪飞碗牛肉粉
董记牛肉粉
糯 米 饭
▲ 刷新三观的糯米饭,有辣椒……
>除了肠旺面,贵阳人早餐还有一大选择——糯米饭。虽然去人人都说好的老俩口糯米饭没吃上,但是在贵阳吃了两天,基本上也能猜出来贵阳本地的糯米饭是个什么口味。辣椒、鱼腥草、花生、脆哨这些是基本必备,其他的还可以加酸萝卜、榨菜,香肠、洋芋丝之类的。整体感觉是咸辣口。(刷新了对糯米饭的认知)
▲ 老俩口糯米饭
>在哪吃
老俩口糯米饭(似乎只在早上营业)
早上街头巷尾就有很多卖的,可以留意一下
小 米 鲊 (zhǎ)
鲊,有两种含义:一是泛指腌制过的鱼。二是用米、面与其他配料制作的一种成团的食品。小米鲊属于第二种。
▲ 小米鲊,里面有肉肉
>小米鲊是用糯小米和猪肉蒸得的,是过年吃的食物,喜欢甜口的可以蘸红糖。街边小摊或者吃贵州菜的餐厅里都有,如果想买速食真空包装的话,有个贵州当地做特产的品牌叫“黔五福”,可以网购也可以在当地买到。
在哪吃
街边小摊
吃贵州菜的餐厅
速食包装“黔五福”
苗 家 酸 汤 鱼
重头戏来啦!酸汤鱼是黔东南苗家的特色食物,在贵阳也有很多吃酸汤鱼的店。
如果在贵阳吃的话推荐连锁品牌亮欢寨。因为要去黔东南的苗寨住几天,我就在苗家老乡那里吃的,味道真心好。吃之前最好先盛一碗汤喝(涮过一阵之后要加水,味道就没有那么浓啦),这才叫酸的过瘾,辣的痛快呢!味道很像泰国的冬阴功,但其中的酸味却不是柠檬,而是发酵的米酒和炒过的番茄,还有木姜子油,这种香料本身就带有浓郁的柠檬香气。辣味则是老板娘家里自己腌的糟辣椒,香,不会特别辣。
▲ 酸汤鱼的锅里放置一个小架子,上面有姜、蒜、辣椒和木姜子油做的调料,舀一勺酸汤搅匀就是蘸水,鱼肉蘸着吃更有味道。(在贵州疯狂的爱上了木姜子油的味道)
▲ 老板娘自己腌的糟辣椒,是酸汤鱼的主料原料之一
>酸汤还可以涮菜和其他的食材,如果在饭店里吃应该有很多可以涮的,但是在苗寨食材有限,老板娘给了一大盆子野菜和豆腐,虽然单调了一点,但是非常新鲜。建议如果贵阳之后要去黔东南,完全可以在苗寨老乡家里吃酸汤鱼,这一锅才58,一整条鱼,两个人吃到撑,去餐厅要贵得多。如果在贵阳和凯里吃的话除了亮欢寨,还推荐老凯里酸汤鱼。
▲ 最美不是下雨天,是吃过酸汤鱼的屋檐
>▲ 老板自己在山上摘的野菜,很新鲜
>在哪吃
亮欢寨
老凯里酸汤鱼
更推荐在黔东南的苗寨人家吃
豆 米 火 锅
吃惯了重口味的黔菜,清淡的豆米火锅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豆米就是芸豆,深受贵州人的喜爱。豆米火锅的锅底是用泡发后的芸豆和大料等调料炒香,然后放进锅里熬。上桌的时候汤底里有一部分豆子已经软烂的融进汤里了,还有一部分可以跟其他食材慢慢熬煮;汤底还有提前料理过的五花肉。一大锅红汤端上来猛一看觉得很辣,其实是贵州人喜欢的番茄汤底。
▲ 豆米火锅看起来跟酸汤鱼有点像,实际味道大相径庭。图为煮的有点软烂的豆米,拌饭一绝!
>豆米火锅对于像我这种不太能扛辣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星——在贵阳竟然也有如此清淡的本地食物。这一顿是在新大新豆米火锅吃的,连锁店,环境不错。这家的锅底经过了一点点改良,加了糟辣椒,但是基本上感觉不出来辣味。豆米火锅里的芸豆因为提前炒香过,所以特别入味。豆子越煮越烂,汤汁也会变得粘稠,最后舀一勺带着豆子的汤汁拌米饭,不用就菜也能吃一碗的架势!
在哪吃
新大新豆米火锅
遵 义 羊 肉 粉
贵州各地都有羊肉粉,但最出名的还属遵义羊肉粉。一碗标准的遵义羊肉粉=新鲜的羊肉片+细粉或宽粉+特制红油+辣椒+香菜+葱花+神秘香味。这种香味可能来自炖羊肉的秘制香料,但根据我的鼻子观察,有一种淡淡的药膳香味,不知道是否有某种药材的成分。
这碗羊肉粉是在遵义虾子羊肉粉吃的。贵阳的遵义羊肉粉跟留一手烤鱼一样,都处于烂大街的趋势,到处都是招牌却搞不清楚哪家最正宗,可不知道是运气太好还是遵义羊肉粉的整体水平高,这家的味道简直是销魂的,拍案惊奇的好吃!基本上吃两口就要忍不住说一句:怎么这么好吃……
▲ 这碗羊肉粉,光看看我就受不了哇!
>之所以叫虾子羊肉粉,并不是里面有虾子(别做梦了),虾子是个镇子,所产的辣椒用来给羊肉粉调味极佳,即便不吃辣的人也强烈建议在这里突破自我!
要了羊肉粉加羊杂,满满一大碗,羊杂主要是羊肚,耐嚼、不膻,蘸着辣油吃真是太美妙了,吃得辣油溅到脸上都顾不上拿纸擦,用手一抹接着吃。(努力保持形象~)吃完粉以后喝了几口羊肉汤(他家可以单点羊肉汤,想必也是极好的),浑身冒汗,通体舒畅,真是我在贵阳吃的最酣畅淋漓的一顿了。后来因为太念念不忘,在凯里的时候又吃了一顿羊肉粉,味道就差一些。羊杂主要是羊肠,有点腻,辣子也没有这么香。
▲ 后来吃的“遵义张六虾子羊肉粉”,味道就差一点。有些食物,颜值也可以说明一点问题
>话说,这一碗羊肉粉勾起了想去趟革命老区的念头……
在哪吃
遵义虾子羊肉粉
(我吃的这家在解放路和兴关路的交叉路口,百度地图上没有显示,定位的话可以用“福安康医药”,就在隔壁)
甜 品 和 茶
甜品喝饮料去了贵州本地的一家店,叫宜北町,是贵州省自己的品牌,主要做茶饮料和甜品。虽然价格不便宜(一杯茶要将近30块),但环境和内容做的都很不错,茶饮走的是精品茶饮料的风格,基茶(比如白茶、乌龙)加水果的结合;奶茶也很好喝。反正本地有这样的茶饮料店,我是肯定不会想喝咖啡的。
唯一的问题是点的荔枝草莓白茶和小麦味的蒸奶茶都偏甜,可以在点单的时候问下服务员可否减糖。
在哪喝
宜北町
▼
◎ 贵阳的小吃普遍偏辣,如果没有提前打招呼一般都是要加辣椒的,不太能吃辣的小伙伴记得提前跟老板打招呼哟。(鱼腥草同理)
◎ 青岩古镇的小吃会单写一篇,虽然是个小古镇,但是有特色的小吃很多,不管是吃还是玩,都挺有料的一个地方。(唔,说白了还是眼里只有吃)
◎ 这些小吃基本上够在贵阳吃3天,贵阳本身游玩两三天也就差不多了。贵州的精华在黔东南的苗寨和侗寨。贵阳可以当天往返的游玩推荐青岩古镇和花溪公园、花溪湿地都挺不错的。
下面是长草时间
▲ 青岩古镇600多年的青石板路
>▲ 花溪湿地公园
>▲ 朗德苗寨,吃酸汤鱼的地儿
>▲ 芦笙,西南地区的民族乐器,在《路边野餐》里出现过
>▲ 堂安侗寨,这里的云太迷人了,每一刻都不同
>▲ 堂安侗寨,黔东南最迷人的地方
>图、文/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