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鼻祖老火锅
名字很酷啊,侧面了解了一下,这个品牌在重庆也是个新品牌,在重庆的口碑不如在北京和上海的口碑好,这是咱太原的分店
这个迎宾台还是蛮有感觉的,笑傲江湖即视感
画风突变啊!等候区居然有摇杆街机!
超大的游戏区,还有八位机
魂斗罗和顶蘑菇
吧台上的孔雀装饰
吧台下面超大的琉璃瓦盘龙,店里的装修和装饰真是下了本钱了
餐位之间的隔断是这样的彩布
这个好,成本低、品位高、彰显不同
创始人陈妈和我的偶像葛优的合影,看门头好像是簋街的那个店
全都是陈妈和各位明星的合影,最右边的是俞灏明,上海的店就是俞灏明加盟的
这个投影鸟我喜欢
余德庄先生所著的《重庆火锅的由来》现在经常被引用,按照他的研究成果,上个世纪在重庆海棠溪古桥的桥头开“连锅闹”的叶荣昌与李文俊两位先贤是近代重庆火锅业的开山鼻祖。历史最悠久的重庆火锅品牌“桥头火锅”的介绍上也有两位的名讳,不知道是不是也有渊源。关于桥头火锅,咱们回头再说。
包间的门把手是仿树枝的
按照重庆市商委、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火锅中的重庆》所记载,民国十年(1921年)后,较场坝出现了重庆第一家毛肚火锅店,精明的店主将挑子"从担头移到桌子,泥炉依然,只将分格洋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料,也改为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各人的口味",店主还取了一个响亮的店名———白乐天。
顶上停着一只小鸟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庆人在成都开设了第一家火锅店,地点在市中心总府街川戏院附近,店名"好莱坞"。重庆第一家火锅店比成都的第一家火锅店要早15年。1939年,白乐天在日本飞机的大轰炸中消失。
老板看来很喜欢宫崎骏啊
不过白乐天这个牌子现在被恢复了,还来了太原,关于“白乐天火锅”咱们以后再聊
超大的营业空间啊
火锅有歌手半餐也挺酷的
还有工作人员推着这样的自行车售卖冰棍
墙上的画几乎都是宫崎骏的作品,这个风格跳跃略大了一点儿
这种小包间还是挺不错的
还有这样的两个锅的大桌
卡座蛮高大上的,就这里吧
品牌叫“鼻祖”这个倒是能够理解,“重庆火锅的鼻祖---陈妈”这句话就不知道从何说起了,重庆火锅应该至少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还是“鼻祖火锅的鼻祖---陈妈”比较合适吧?
肯定得吃九宫格啦
香油料8元
特色菜来几份
主打居然是牛羊肉,不过我不吃
不能免俗,仍然有重庆小面
火锅上来了,够大
锅是定制的,火锅真的是越大的越给力,第一是汤够宽,食材能够充分煮开,第二是味儿购浓,料的味道散发的够快
除了上面的鲜红的辣椒和花椒之外,锅底是无渣的,无渣火锅曾经非常流行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它越煮味儿越淡,很多重口味的吃客不喜欢,现在又有往回流行的趋势
罐装的香油
重庆九龙坡产
好长的筷子,一般的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大概22-24厘米,这个估计得有35以上了
餐具的风格还好,我不太喜欢内里开片的餐具
动手吧
今天想吃的淡一些,没有加蚝油
锅开了!油花四溅啊!
第一个必须是毛肚啊!宰场鲜毛肚,58
看着倒是还行
还算脆嫩,但是真心不如土巴碗的,锅底的味儿还有点儿没出来
鲜猪黄喉,38
这个黄喉的片儿还真是挺厚的
这个还不错,很脆嫩,锅底的油的味道也出来了
特制三线肉片,38
三线肉是五花肉的一种,就是肥肉和底部的瘦肉中间有一道长长的瘦肉线隔着的那种,形成肥肉线、瘦肉线和瘦肉线三道明显的线, 因此,俗称“三线肉”。
这个还有点儿意思,三线肉本身是肥多瘦少,吃起来会比较肥腻,但是经过了提前烹制,猪皮和肥肉有一点儿淡淡的焦香,吃起来也不腻口,挺好
牛骨髓,24
估计是解冻的速度太快了,有的部分都碎了
冻得太深了,解冻太快,都碎了,不做评价
猪天梯,22
这个以前介绍过,是猪的上牙膛
这个还行,新鲜度很好,脆嫩
极品鹅肠,38
这个鹅肠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宽,一般的鹅肠都是细细的,这个好宽啊
味道还是不错的,而且宽的吃起来确实比细的吃起来口感更好,更脆
精制老肉片,36,很多朋友问我,什么叫老肉片啊,一位火锅达人告诉我说,老肉片得名是因为它切得比较厚,比毛肚黄喉煮的时间要长,至少要5分钟才能吃,所以叫老肉片
这个应该用的是猪眉肉,也就是猪肩,肥肉只有一点点,厚度还可以
这个还是蛮不错的,猪眉肉细嫩爽口,再厚一点儿就好了
精品方竹笋,20
一般的店方竹笋都是切片的,他家的是整颗的
味道还好,能吃到笋子里面的清香味道,确实是切片所不具备的
武隆苕粉,8元
武隆苕粉的原料是“红苕”,也就是红薯,纯粹是叫法不同,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福建人称其为红薯。原产南美洲,16世纪末传入我国。因为它是从外国传入我国的,而旧时我国人习惯把与外国人有关的称为"番",外国叫“番邦”,因此源自外国的红薯当然叫番薯了。
粉条软润有弹性,还可以
重庆小面,5元
看外形就凉了半截啊
辣椒油倒是不少,但是既不咸也不辣更不香,这个不行啊
馅饼,3元
馅饼的火候还不错
肉馅儿略少,味道还好
总体来说还可以吧,味道也不错,菜品方面也有几个相比别家有特色的,无渣火锅一度在北京上海很流行,太原还真不多见,不过这个店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反而不是火锅和菜品,而是它的装修、装饰和游戏机,毕竟在火锅店看见宫崎骏作品的机会还真是不太多啊。
推荐菜:特制三线肉片、极品鹅肠、老肉片、方竹笋
地址:太原市长风西街千峰南路西南角晋联大厦3层
全太原吃喝就餐指南针,尽在『晋吃货』(微信号: sanjinchihuo )←←赶紧长按复制到微信添加关注我吧!
以上食评均为『晋吃货』(微信公众号sanjinchihuo)原创,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南商报记者 马千惠 文/图/视频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小火锅市场,近来话题不断。
一方面,是吉野家、老乡鸡、和府捞面、巴奴毛肚火锅纷纷杀入小火锅市场。
可以说,随着普通火锅赛道的内卷加剧,“掘金者”发现,小火锅依然有着广大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郑州小火锅店尚只有普通的火锅店数量的1/8。
但另一方面,小火锅曾经的“鼻祖”呷哺呷哺却风波不断。先是年报披露营收和利润下滑,之后又被披露CEO在列车上收到紧急会议通知,不得不躲在卫生间中参会,并被宣布解职。
当下此时,小火锅吸引资本投入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几家欢喜几家忧的局面。
?
< class="pgc-img">>?
【小火锅店数量只有普通火锅店的1/8】
据扶摇木运营咨询整理的大众点评公开数据,截至7月份,郑州共有普通火锅店7800家,小火锅共有973家,普通的火锅店数量是小火锅店的近8倍。
由此可见,当普通火锅店之间的竞争步入了白热化阶段,小火锅仍然有着可观的市场空间,怪不得巴奴毛肚火锅、老乡鸡、吉野家都纷纷瞄准了这一品类。
从历史上看,小锅取代大锅的就餐方式早在20年前就有了,且模式轻,更容易创业,可是为何门店的数量却干不过普通的火锅店?
< class="pgc-img">>??
先来看看郑州的整体情况。
【郑州人气排名前六的小火锅店,有四大类型】
在大众点评APP,搜索关键词“小火锅”,按照人气优先排序,排名前六位的小火锅品牌分别是吾蜀巷子重庆小火锅、碟子鲜货火锅、丸子很忙丸滑小火锅、辣小灶成都蛊蛊小火锅、尚品鲜坊自助小火锅、呷哺呷哺。
对比后发现,这些小火锅店的人均消费差异较大。除了目前正在做折扣活动的尚品鲜坊自助小火锅(折后价18.9元,原价25元),其他品牌的客单价在40元左右。而碟子鲜货火锅客单价为57元/人,呷哺呷哺客单价为68元/人,略高于其他品牌。
以高端食材为主打的如一坊小火锅,以丸滑、海鲜等特色单品为核心竞争力的碟子鲜货火锅、丸子很忙丸滑小火锅,以解决工作餐需求为主要目的的自助旋转小火锅,以及走商场轻时尚快餐路线呷哺呷哺,四大类型的小火锅品牌构成了郑州小火锅市场的半壁江山。
【呷哺呷哺:强调经济实惠的类型】
河南商报记者对不同形式的小火锅品牌进行了走访。
工作日的中午12点左右,在呷哺呷哺(郑州七天地丹尼斯店)就餐的食客均为两人结伴而行,单人前来就餐的食客并不多见。
品种多是套餐,各式蔬菜、肥牛,品种齐全,但总让人少了一种随意点菜的“快感”。这里的锅底,严格上讲并不是普通大小的“小火锅”。比普通锅小一圈,比小火锅大一圈,“鸳鸯锅”是其在小火锅市场中独有的特色。
店门口的“大胃王挑战赛,一人一次吃5份煮汤,呷哺请您免费吃一个月呷煮呷烫”,引人注意。
< class="pgc-img">>???
据呷哺呷哺的运营人员介绍,这里的“呷煮呷烫”类似于我们平时所吃的麻辣烫,都是一次性煮好的,方便送外卖。推出“大胃王”的活动,实际上是为了回归并增强顾客对于品牌“经济实惠”的定位。
目前,呷哺呷哺在郑州主要布局“商场”消费场景的店面,针对逛街的购物人群,走人均在70元左右的轻时尚快餐路线。
“我们的初衷是一人一锅,最早的也是吧台形式,后期考虑到顾客消费的多样性做出了一些调整。”该工作人员称。
对于郑州市场的整体运营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疫情后,由于“小火锅”的形式本就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所以我们也是主推一人一锅。目前来说,营业额基本上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 class="pgc-img">>??
【普通火锅店的“迷你版”】
随后,河南商报记者在好评榜中,对丸子很忙丸滑小火锅和尚品鲜坊自助小火锅进行了走访。
丸子很忙丸滑小火锅店人均价格在40元左右,主打手打虾滑、香菜牛肉丸等各种丸滑产品,锅底价格均在10元以内。顾客在普通火锅店常点的肥牛、毛肚、鸭肠、虾滑、八爪鱼、贡菜等菜品,在这里都能找到并被放在不同的区域内。
< class="pgc-img">>每个盘子里的菜品正好是1-2人的份量,价格3元、8元、13元不等。很好地解决了一个人吃火锅时菜品不够多样的问题。同时,餐厅也安排了多种选择——不仅可以单人就餐,也适合6-8人聚餐。
从锅底来看,这里的牛油辣锅底的口味与普通火锅店的锅底口味无异。工作日的中午,上座率依然在70%左右。
从整个就餐体验来看,这样的小火锅店属于普通火锅店的“迷你版”。
< class="pgc-img">>??
【吧台自助型小火锅:蔬菜丰富但缺少更多新鲜肉品】
与之形成对比的,便是最为常见的吧台自助小火锅形式的尚品鲜坊自助小火锅。
这类火锅店在郑州十分常见,但有心的顾客会发现,这类自助小火锅店的寿命并不是很长。但是,作为能挤入大众点评好评榜第六位的火锅店,尚品鲜坊自助小火锅应该有它自己的“绝学”。
在尚品鲜坊自助小火锅店,长长的转盘犹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店中。菜品种类丰富,火锅里常见的蔬菜在这里都能找到,但是肥牛类的肉品需要单点,在普通火锅店常见的毛肚等新鲜肉品在这里几乎找不到。
< class="pgc-img">>在这里,取而代之的是麻辣烫中常见的各种丸子,比如蟹柳、鱼饼等,淀粉含量较高。小火锅的锅底2-3元不等,活动期间免费。果汁畅饮,水果免费吃,临走还有老冰棒来降火。
< class="pgc-img">>??
但是,这里的锅底和我们平时在火锅店中吃到的锅底差距很大。以麻辣锅底为例,味道偏淡,只有辣椒的辛辣味,缺少了牛油的厚重感。若要吃出其中滋味,全靠芝麻酱和蒜蓉的加持。
< class="pgc-img">>由于商场的客流量、工作人员的数量较大,而可以选择的快餐品牌不多,周末的中午,这里几乎是满座的状态。
在这里用餐,给人一种仅18.9元就可以麻辣烫吃到爽的感觉。但若要和普通火锅店比口感,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若想抢占空白市场,必须要遵循“金制银价”的原则】
从上座率来看,这些小火锅店均达到了70%以上,小火锅的就餐形式依旧具有市场需求度。
既然有需求,为何没有遍布郑州各个角落呢?
顾佳(匿名)在郑州从事餐饮行业多年,对比他所经营的小火锅店与火锅店的回本情况,小火锅品类的店面因为投资成本、经营成本远比普通火锅店要低,一年左右即可回本。普通火锅的店面在装修、租金、人工等固定成本远高于小火锅品类店面,经营的压力远大于小火锅品类店面。
在他看来,小火锅场景的餐厅是为了解决一人食场景下火锅菜品过于单一的问题。在保证菜品质量的前提下,让顾客可以放心点菜,不必担心浪费。疫情后,小火锅店的包间,也是顺应了疫情后分餐制的要求。这样低成本的经营模式,在未来是具有一定的前景的。
“现在的消费者面对的消费选择太多了,我们要在经济实惠的基础上,最大化保证菜品的质量,并且在品种上接近于普通火锅店。在冬季以及夜晚的就餐时段,这种小火锅店的客流几乎是爆满的。”顾佳说。
关于小火锅店数量较少的原因,顾佳认为,很多小火锅店发展到一定情况下,为了增强竞争力而降价的同时也降低了品质,最后将自己的竞争对手从普通火锅店转为快餐店。菜品质量难以保证,时间久了顾客就不买账了。
顾佳认为,小火锅店未来若想有更大的发展,抢占空白市场,必须要遵循“金制银价”的原则。
< class="pgc-img">>??
【低端看位置,中高端看品质】
扶摇木运营咨询的创始人岳远认为,小火锅细分下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解决白领等上班族用餐需求的自助小火锅,另一种则是解决普通火锅一人食用餐场景的中高端小火锅餐厅。
两种相比,因为核心客群不同,所以价格不同。第一种的客群与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高度重合,只是小火锅的用餐形式较麻辣烫更高端一些。
岳远认为,针对于解决普通火锅一人食用餐场景的品质型小火锅餐厅较为好做一些,而低端小火锅在竞争激烈的快餐市场上难以生存。在人均20元以内的快餐市场中,粉面馆、麻辣烫店的消费场景更为多元化,且口味和品质较高。低端小火锅无法送外卖,人均用餐时间较长,每日的客单量远不如麻辣烫与粉面馆。
“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低端的小火锅品类的复购频率在一个月一次,然而快餐型的粉面馆的复购频率在三天一次。低端看位置,中高端看品质。低端的自助小火锅做的是500米内的生意,品质型中高端的小火锅有可能会辐射整个城市。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价格很低的自助小火锅店,刚开业时很好,后面一但商圈客流略有下滑,他们就停业了。”
< class="pgc-img">>??
【小火锅具有快餐投资优势】
品牌观察分析师梁玉巧将两组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1712亿元,同比增长48.6%。对比来看,郑州的普通火锅店共有7800家,小火锅共有973家,普通的火锅店数量是小火锅店的近8倍。
梁玉巧说:“这些数据自然会被嗅觉灵敏的资本关注,而投资餐饮,对于毛利高、标准化程度高、供应链成熟的快餐则更受青睐。小火锅具有快餐这样的优势,同时小火锅一人食,大大减少了社交的时间,也就提高了翻台率,坪效自然会增加。”
< class="pgc-img">>??
【仅满足“一人食”需求的小火锅店,难以在郑州存活】
可资本如此青睐,郑州市场为什么没有遍地开花?
梁玉巧认为,小火锅这种模式虽然诞生得很早,但是在郑州,也是这几年才真正走入消费者生活中去的。以前提起小火锅,不是高端系列品牌就是自助小火锅,中等水平的几乎没有。
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火锅的属性为社交属性,普通人吃火锅要的就是热热闹闹在锅里捞的感觉。在二三线城市,热热闹闹的需求就更为明显。郑州的一人食需求、单身火锅、孤独经济、社恐人数比不上北上广深,从白领就餐来看,这类小火锅远没有麻辣烫等快餐有优势,所以单纯是为了满足“一人食”需求很难在郑州生存。
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消费者在进行两人小范围聚餐时,他们对菜品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以海底捞为例的“半份菜”模式逐渐被消费者认同并接受。但是,消费者对多样性的要求提高并不代表了他们会降低消费品质,反而可以理解为更高品质要求。
梁玉巧建议,小火锅配合类似于“串串香”的小份菜点单模式是有发展前景的,切忌为了提高竞争力盲目将自己拉到了麻辣烫的赛道中去。单纯只是为了迎合“单身经济”的小火锅形式,并不适合在郑州发展。在解决了一人食需求的同时,满足小规模聚餐时菜品多样性的经济实惠小火锅,更适合在郑州发展。
(编辑:刘梦鸽 张恒)
层员工逆袭 掌舵2500+门店 奶茶梦她已实现
对于大多数奶茶爱好者来说,第一次看见蓝底白字的茶百道,其实已经是这个品牌的第六次迭代了。被广大奶茶爱好者疯狂种草的杨枝甘露,是在一次不经意的产品研发中收获的意外惊喜。
丨 奶茶品类的小时代
1987年台湾「春水堂」发明珍珠奶茶,于1990年登陆香港,这就是火遍全球的奶茶鼻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90年代第一批台商将其带进大陆,获得大家的喜爱,便迅速攻占街头、校门口等地,那时的标配是奶茶小推车或五六平米的街铺小店,“一口奶茶一口炸物”是那个时代的标配,烤肠、炸鸡柳同时出道,这是奶茶1.0时代。
虽然90年代的奶茶小店遍布街巷,但未有品牌意识,面对这一巨大bug,台湾品牌在大陆迅速铺开,直营店和加盟同时进行。随后「50岚」、「避风塘」等也来势凶猛。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赛道上选手越多,竞争就越烈,这时候冲粉奶茶是主流。
千禧年后的五六年,奶茶品牌爆炸式疯长,品牌加速圈地,「CoCo」、「街客」、「地下铁」等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不难看出大多品牌选择驻扎广州、上海,其实与城市等级、消费水平和饮茶文化不无关系。值得庆幸的是,蜀茶之地的成都也有自己的茶饮品牌。
丨 始于温江 兴趣是最大的财富
第一次见戴利,漂亮精致,让我误以为走错了办公室,还以为眼前的她是一位带货美女主播。随着采访的深入,她思路清晰,果断又温柔,都说人如产品,怪不得茶百道会让全国顾客如此“上头”。
2008年温江大学城,戴利大学毕业。这一年的汶川地震,让就业变得格外困难。先就业养活自己,是她找工作的首要目标。本着自己对自制饮品的兴趣,温江二中旁边奶茶店正在招聘店员,戴利就入职了茶百道,开始了自己的奶茶生涯。
当时的茶百道跟所有学校旁边的奶茶小店一样,夫妻店,做学生生意。刚入职的戴利就让王老板印象深刻,店里30多种饮品,7天就能熟练制作,通常新人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天赋加上后天努力,给戴利带来了不少工作上的便利。
当时温江大学城也开始初具规模,大学生们的消费力明显要高于高中生,西南财大和四川农大的老顾客们强烈要求在他们的学校门口也开一家,2009年的春天茶百道第二家店在西财对门的小吃街开业了。
戴利从店员晋升到了店长,管理4人团队,全是姑娘、心思细腻,再加上处女座性格,她坦言这段经历现在回看并没有很开心。从之前纯粹的业务员叠加管理身份后,给她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这段不太长的店长经历,给现在的她提供了很多管理上的实操经验。
09年的秋天,戴利辞职了,跟朋友合伙创业做服装项目,志不在此,工作日就变得异常漫长,虽然生意还行,咬牙坚持了大半年,选择退出。接着入职通讯类集团公司,2010年至2013年,她从前台客服到投诉处理部门,再到集团业务部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给她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宝贵的3年时间其实对戴利来说是一个难得学习沉淀时间。
结婚生子,她来到了职业规划的分叉路口。一方面大集团公司晋升相对困难,一方面茶百道的王老板多次邀约,加上她自己很喜欢茶百道团队的氛围,喜欢奶茶行业,很快她决定再次回到茶百道怀抱。此时的茶百道,在温江已小有名气,第三家温江中学店已经开业了。
从2008年-2010年,因媒体的关注,奶茶行业正式进入大家的视线。2005年CoCo完成100家门店,快乐柠檬则在2007年成为了第一个进入购物中心的奶茶店,羊群效应,大品牌加盟店不断涌现,奶茶也进入新兴时期。多少个女生的儿时梦想都是拥有一家自己的奶茶店。
戴利 在制作奶茶
丨 摸索前进 采坑无数
2013年至2017年是茶百道缓慢发展的5年,除了大型奶茶连锁品牌外,其余奶茶小店还没有连锁品牌的概念,亲戚朋友觉得还行就来学个技术,回去自己开一家。茶百道就是这样,几十家同源店(源头都是来自茶百道)在同步营业,这个时候创始团队才开始意识到加盟模式和体系,开始摸索和搭建属于自己的一套体系。
戴利的原话是“我们对加盟商的要求,可以说是非常苛刻了。”她解释到,正因为经历过上百家的加盟店,本着对加盟商负责的态度,才有了现在的加盟条件。比如他们会对加盟商的年龄有要求,只是之前有发生过大学毕业家里投资开了茶百道,心情好无聊的时候就开门营业,心情不好就关门找不到人。遇到这样的加盟商让戴利非常的头痛。
随着茶百道加盟体系的搭建门店的快速增长,戴利也从基层店员、到店长,到品牌公司管理人员、到招商加盟负责人、到最后公司重要决策人等多重身份的转换。
这5年,戴利在成长,茶百道亦在成长,加盟店越来越多,二三级市场的实操经验,茶百道在默默的修炼内功的同时,还完成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升级,完成了产品更迭换代,完成了加盟管理体系的构建。
而2011年至2015年是奶茶行业的成熟期,从奶茶粉向奶加茶升级。茶百道的王牌产品杨枝甘露,也在2017年应运而生。当年这款产品只是作为一个新品在开发,好喝,口感像杨枝甘露,那就上架试试吧。于是,茶百道的王牌就这样诞生了。上架以后也没有过多推荐,意想不到的是点单量越来越高。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款杨枝甘露会有这么多人喜欢。现在看来这种颠覆传统奶茶调制方法的新品成了茶百道砥砺前行的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丨 产品优秀 出圈指日可待
2017年茶百道开始进军成都市场,此时的成都奶茶市场还是其他连锁品牌的天下。从双楠人人乐广场到美领馆店,戴利说他们在成都的开始异常艰难,一个没有知名度的本土品牌,高额的房租,强大的竞争对手,业内的一些看法,导致团队每天都非常紧张和敏感。
戴利清楚的记得,美领馆是他们在成都的第二家店,旁边是知名茶饮品牌,每天看着隔壁排队人群,自己门店冷冷清清,心理落差非常大。幸运的是茶百道的产品非常有辨识度,通过发试饮这种方式,慢慢积累了第一批顾客,通过他们的圈层传播,也算是熬过来了。慢慢到了后来两家店人气平分秋色,到现在茶百道率胜一筹。这趋势,我们也仿佛见证了一个爽文诞生。
这个时候的奶茶已经开始走向精品概念,其直观反映在了店铺的外观上,和过去即买即提走的外卖窗口不同,这些店开设了精致的坐席区,为大家提供更多元化的茶饮消费体验空间。茶百道也顺应市场,在开始进入成都之前,就着手品牌形象的升级,卡通IP形象的打造,多数成都顾客是从2018年开始知道茶百道的,白底蓝色的丁丁猫,其实已经是他们的第六版品牌形象了。从2008年到2018年,正好10年的时间,茶百道在成都正式“出圈”。
2019年是爆发的一年,茶百道从成都走向了全国,布局武汉、杭州、广州,分别成立了区域子公司。截止2020年11月24日,全国已有2659家门店。
从温江的第一家店到全国2500+店,茶百道用了13年的时间。
丨 鲜果&中国茶 未来可期
随着外卖到家的发展,奶茶势头仍继续高涨,资本越来越关注奶茶行业,机构如天图资本、IDG资本,个人如刘强东、周杰伦等都开始进入赛道。
30年的行业发展,街客贩卖形式得到新的补充和创新;地下铁的低价策略,至今仍占据三四线城市,“土味”蜜雪冰城刚拿到融资;随着消费习惯的不断变迁,奶茶标配从炸物到欧包,从小窗变至精致社交场所。
我们惊叹于这个行业一轮又一轮的快速洗牌,有些曾经的C位品牌早已淡出视线,不少新兴品牌又崭露头角。当茶百道能脱颖而出,从温江到成都,到全国的时候,我们在感叹能抵挡住快招诱惑的品牌、认真做产品的品牌,始终会被大众看到并持续发光发热。
2020年10月16日 门店数据
—E N D —
参考文章:凤凰网
戴利 1986年
处女座
点击阅读餐饮BOSS的创业故事
1大龙燚柳鸷 | 2园里米罗 | 3豪虾传蒋毅 | 4M99黄贵彬
5老枝花卤高臻 | 6小猪猪&水货伍俞多丨7上善本味常灿
8朴田海鲜火锅张翼丨9拾光甜品陈伟丨10烤匠冷艳君
37 书亦烧仙草王斌 | 38 牛华八婆肖毅 丨39 爱达乐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