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后戴琛开的餐厅陷入了困境中,他甚至写了“绝笔”。这是他第二次创业,一家广式茶馆,一年亏了200万。昨天记者与他对话时,他已经做好了关门结业的准备。他说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总结了很多东西,以后还会创业,或许用得着。
当网络、电视上肆意充斥90后创业如何牛逼,如何拿了百万级别融资时,我们几乎忘了创业是九死一生的博弈。
< class="pgc-img">戴琛在他的餐厅前
>戴琛的自述
我叫戴琛,“一间茶馆”的创始人。我现在趴在楼顶的天台上最后缅怀一下这苦逼的一年,亏了两百多万,亏的都是自己的钱不是投资人的!
这一个星期以来,我几乎就没有睡过觉。每天半夜都会上楼顶来坐坐,每每这个时候都会想起这一年来经历的一幕一幕,思来想去还是写下了这篇文章,算是对这一年来的回顾,也算是对同样还在创业的朋友一些警醒吧。
当电视、新闻都充斥着某某90后创业者怎么样怎么样牛逼的时候,我发现同样作为创业者的我显得如此卑微,从大学时期摆地摊做小贩开始到现在牛逼的事情从来没有在我身上发生过。不过作为一个90后在毕业两年的时间里就有了自己的两家小店和小几十万存款,还是有点点小自信的。可是杯具也就从这点小自信开始的。
< class="pgc-img">>2014年开始,新餐饮品牌的兴起,也让我心痒痒的,在经过一系列要多不专业就有多不专业的市场调研后,纵身一跃就跳进了餐饮行业的浪潮里,反正那时候是觉得自己牛逼哄哄,现在看来就是傻逼哄哄。
首先说一下我们的项目到底是做什么的,我们准确来说就是想将广式茶点和茶馆文化结合,并且将它推向全国。在我们看来目前国内(除了广东省之外)都市休闲餐饮几乎被西式餐饮给垄断,广式茶点几乎是一个空白市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踩进了遍地都是坑的餐饮行业。
< class="pgc-img">戴琛餐厅的产品
>?第1坑:初级团队不要选择专业性很强的领域
虽然我也算是创业老兵了,有几年的创业经验,但在餐饮行业就完全是个新兵蛋子,整个团队都是做营销和互联网出身,对餐饮行业了解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选择了应该算是餐饮行业里面最具有专业性的领域:广式茶点。
< class="pgc-img">>可能不是广东人不知道这是什么,这个可以问下度娘,就不具体解释了。总体而言,广式茶点对原材料、厨师、楼面服务要求都非常高。数百款原材料,七八十款出品,定期需要推出新品,加水加茶各种细节问题。对于我们刚进入餐饮行业的菜鸟来说都是大问题。
?第2坑:初创团队尽量不要谈大格局,生存才是关键
可能很多事看多了类似于“你是开饭店还是做公司”这样的高逼格文章,总会脱离自身的实际情况去做出很多错误的决定。
先看一下我给我们项目设定的简单的体系图:
< class="pgc-img">>我也曾规划好了茶馆前进的每一个步骤,要引进风投扩展门店,对广式茶点不断创新,改变国内休闲餐馆的格局,“饮茶、吃点心、讲故事”。
我就是想这样把公司做起来的,但却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事实,就是我们的启动资金只有150万,装修完开业就已经没剩下多少资金了。为了打造很好的产品体系更换了三批厨师,经过两个多月的调整,最后的厨师团队人数达到16个人之多,虽然产品好评率非常之高,但人工成本也是高的吓人。
< class="pgc-img">>无法引入风投扩大规模,原材料成本也是居高不下,每个月25万左右的营业额原材料要去到近12万,再加上宣传营销的尝试,服务员培训的不完善,每一样都是需要资金去支撑,半年多时间就把启动资金外加我后面把其他两个店面转让筹集回来的资金消耗一空。
开店还是开企业这是一个问题,开店的话一个两百多方的门店在开业第一个月就做到近30万营业额,半年来平均营业额25万左右,不敢说赚多少,但肯定不会亏损,开企业就不好说了。所以对于我们这种草根屌丝创业者而言,每走一步必须慎之又慎,一步走错就是万劫不复。
< class="pgc-img">>?第3个坑:装修设计还是要请专业人士
对于很多餐饮创业者而已,装修设计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很多人抱着能省则省的心态,我也不另外。自认为在审美方面还凑合,于是就没有选择找专业的设计人员设计,和装修队一起折腾了差不多一个月,装修出来的效果整体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直到正式开业之后才慢慢发现了很多问题:
第一、桌位摆放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不高,导致容客量有限;
第二、灯光设计不太合理,整个餐厅偏暗;
第三、排插安排不合理。等后面再想调整已经几乎不可能了。
< class="pgc-img">戴琛餐厅的产品
>?第4个坑:厨师团队最好不要外包
现在餐饮行业厨房基本就两个模式,一个采用外包,一个是直接聘用。我的餐厅采用了外包。
人员基本无法管控,每次想要出新品会找各种理由搪塞你,产品出现问题很难找到根节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外包厨房的通病,但我们更换了两次都是一样的结果,最后在有近20年厨师长经验的想哥加盟我们团队后,才彻底改变了这个状况。所以餐饮创业有一个好的厨师长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 class="pgc-img">>?第5个坑:一定要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伙人
一定要有合伙人,合伙人和团队还是有本质意义上的差别,团队可以说是一起帮你创业的人,但合伙人确是和你一起创业的人。合伙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个人觉得最好的搭配就是一个人抬头看天一个人低头看路,在不断的据理力争中找寻正确的道路。一个人很多时候会很无奈。
可能还有许多细微的地方没法一一去罗列,创业不是仅仅有一腔热血就可以成功的。从资产百万到现在资产负百万,我都不知道笑字怎么写了。还辜负了那么多相信我并给予我支持的朋友们,我现在只能尽量的去承担和赔偿他们的损失了。
我没有想过这篇文章能够给我带来什么投资,我只希望能够给予后来者一些些告诫,不然徘徊在屋顶的就不只是我了。
< class="pgc-img">戴琛餐厅的产品
>对话戴琛:
记者:现在最希望的不是带来投资吗?
戴琛:因为这两天有很多人说让我改一些东西去迎合投资人,但我并不喜欢,其实投资人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我觉得就是做一件事情本来就是自己想做的东西,没必要去弄虚作假或者说为了满足投资人的需求去改变自己想做的东西,当然不是说错误也不去改,而是一部分东西。还有就是数据这一块是赚就是赚是亏就是亏,修改数据也改变不了什么,不要被投资人绑架也不要绑架投资人。
记者:现在再看餐饮业,会怎样描述它?
戴琛:我觉得一个行业的趋势和这个行业所吸引的人才是成正比的。在这两年前餐饮业基本都是老餐饮人,其实真正的人才是非常缺失的,这两年互联网的饱和也好对餐饮趋势的预判也好让一大批互联网和媒体里面的高知识分子进入餐饮界搅局,这必将造成餐饮界的大洗牌,所以我觉得这两年餐饮界是一个乱世,但是乱世出英雄,大品牌一定是这两年慢慢冒头,一些传统餐饮企业不变革的话就一定会被淘汰。
< class="pgc-img">戴琛餐厅的产品
>记者:你还会继续在这个圈子里?
戴琛:我肯定会继续在这个行业,至少这几年,我是创业需求论者。看大势决定创业方向。所以不管这个项目最后能否走下去,餐饮这个圈我就是扎进来了。我觉得创业和爱情很像,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死磕型专注一个方向;第二种看感觉型也就是看需求决定方向,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第三种就是浅尝辄止型什么都碰一点但什么都不真正走出第一步。
记者:你是第二种类型?
戴琛:对,可以这么说,其实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功创业者都是这种类型。
< class="pgc-img">>记者:互联网+对你有帮助吗?
戴琛:其实我觉得互联网+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形式,而是利用互联网的主要几个特征:快速、高效、便捷、传播去达到我们的目的。在餐饮行业来看做所谓互联网+一定是围绕四个点: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流量、增加用户粘性、提高翻桌率、减少边际成本,不然就都是耍流氓。在我看来餐饮行业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变现手段一定是门店销售,其他东西一定是为这个服务,不然就不应该叫做餐饮业。
< class="pgc-img">>记者:现在准备怎么做?
戴琛:有人投资,或者关门结业,都准备好了。你知道我最后总结了一点是什么吗?第一是内功还没修炼到家,第二是外功没有修炼到家。所以肯定失败。内功就是自己的底蕴还做不了公司,外功就是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吸引不了合伙人和投资人。
>< class="pgc-img">>师都有一个创业梦,但是事实却是“十开九败”,特别是当下的疫情影响下,厨师创业的现状更加让人唏嘘。
作者:李晓
编辑:王白石
题图:摄图网
< class="pgc-img">>因疫情失业
创业还没营业就关门了
厨师阿彪做了厨师十多年,工作生活还算顺利。但是去年因为餐厅老板遭受不住疫情的冲击,选择关门了。
一下子,阿彪就变成了失业人士。因为所在城市的疫情一直都有影响,所以阿彪干脆选择回老家呆着。
但是在家休息了两个月后,面对老婆孩子还有老人家每天不解的眼神,阿彪心里很烦闷。但是工作了十多年,他也讨厌了打工的生活,于是在和家人商量之后,打算自己创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厨网摄(图文无关)
阿彪自己是厨师,第一选择肯定是开店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他觉得大城市的房租贵,疫情影响更大,还不如去老家县城盘个店更好,自己还能照顾家里。
今年年初,经过一个月的考察和忙进忙出,阿彪在县城找关系盘下了一个门店,花了钱简单装修了起来。原本以为,装修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就开门营业的,为此他连宣传单都打印好,派了出去。
正当阿彪想着好好营业的时候,当地却出现了病例。
“其实就是一个在外面工作的人回家探亲,结果发现自己是阳性了,结果整个县城都变得紧张了起来。”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阿彪说,发现了一个病例,密接也被集中隔离了,但是也影响到了整个县城。学校停课,大家连夜核酸,堂食也被禁止了。
阿彪一下子就懵了,自己才准备营业,也采购了不少食材,还招了两个服务员,没想到突然疫情来了,还没营业就直接关门了。
“当时,我窝在租的房子里,真的比失业还要烦闷”,阿彪说,“失业还有积蓄可以熬一下,但是创业我是把积蓄都投入进去了。”
所幸,经过大半个月的禁堂食,县城又摘星,重新开放堂食,阿彪的店也得以顺利营业。但是,阿彪的信心也一再遭受到打击,现在他已经不敢奢望能天天生意爆满,能正常营业,赚的钱够养家糊口就行了。
< class="pgc-img">>工作辞掉,餐厅关掉
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厨师肖潇从事厨师工作十几年了,中途也创业过几次。
他说,第一次由于经验不足,野心太大,搞了一个大店,结果亏得一塌糊涂。最后出去打工了好几年才把债务还清。
“可能我内心一直不死心,好不容易把钱还清了,手头又有点积蓄,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不过第二次创业也不太顺利,肖潇还是以失败告终。不过,肖潇手艺好,第二次创业也吸取了教训没有开大店,加上当时市场状况也不错,他很快就找到总厨的工作。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厨网摄(图文无关)
但是,很快肖潇又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肖潇说,第三次创业他觉得自己已经做足了准备,但是想不到疫情来了。店一开业就遇到了疫情,本来有几个员工的,他都辞退了。
“买菜、洗碗、炒菜,我样样都自己干,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坚持了两年。”肖潇说自己以为熬了两年,店的生意慢慢好转了,觉得快要熬出头了,结果又来了一波疫情。
这直接击垮了肖潇的斗志,每天成本支出,但是营业额却一直没有增加,加上家里人也丧失了信心,肖潇干脆关了店又出去了打工。
“以前我的梦想是开100家店,但是现在我觉得真的开一家店都难。”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厨网摄(图文无关)
于是肖潇又开始了打工人的生活。不过,因为疫情,工作行情不是太理想,他听到朋友说拉萨那边不错,于是就抱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心情去了。
“西藏的风光很好,玩了一个月,觉得这里挺好的。但是餐饮不好做。”肖潇说,自己在拉萨观察过了,这里都是做川菜的多,但是因为疫情游客少了,生意也不怎么样。
接下来,他打算再看看就回去了,还是踏踏实实找一份工作先做着吧。
< class="pgc-img">>十开九亏
这年头厨师创业太难了
红厨网了解到,在疫情的无差别“攻击”下,整个餐饮行业的处境都十分不好过,特别是一些靠自己积蓄创业,希望能改变人生的厨师。
不少厨师原本以为可能依靠自己的手艺和多年的积蓄,开个店养家糊口的,结果因为疫情这三年来根本就没赚到钱,还亏了。
有的厨师说,他在2021年11月就把店关了,因为房东太狠,客流量不行了,竞争太大。幸好,提前转了,不然今年更惨。
也有厨师迫不得已关掉了开了两年多的小店,因为疫情的关系即使转出去了还是亏了七八万。
“做买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开个宴席厅第一年就赶上疫情,之后转让出去,赔了八十多万。还好我没有再坚持开下去,否则赔得更多。”
“我马上撑不下去了,身心疲惫,三年赔了一百多万。”
“我也撑不住了,三年赔了几十万,现在负债累累,实在扛不住了,准备关门,打工还账十年心血付诸东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厨网摄(图文无关)
不少厨师撑不下去了,但也有很多厨师在苦苦挣扎着。
“我开了一个小店,这三年虽然不容易,但挣钱也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疫情期停业休息。不找人干活,自己既是厨师又是服务员,虽然累了点,但自给自足。”
“现在创业真的太难了,一不小心就得亏本。我现在的店还开着,但是弄不好几年的积蓄都得付之东流。希望疫情赶紧过去吧,不然普通大众的小日子真不好过啊。真难啊!”
因此,有厨师发出了人间清醒的话语:
“经过多年的打工,我自己也存了几十万,本来也想投资餐饮这方面的,但经过这几年的疫情反反复复,感觉还是打工稳定点。做厨师虽然发不了财,但每个月准时收一两万的工资,一年下来也可以存上十几万,一家人平平淡淡生活就这样过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厨网摄(图文无关)
确实,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本风险极高的厨师创业,现在更是难上加难。即使家里有矿,都不要轻易开始创业,特别是干餐饮。毕竟,做厨师,还能有一份工资,即使失业也容易找其他工作,但是一旦创业失败,那就是赔上整个身家财产,还得打工还债几年才行。
当然,也不是说不建议厨师创业,但是要看清楚形势,谋定而后行。
厨师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创业故事呢?欢迎分享一下!
备注:文中阿彪和肖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情之下,很多餐饮店都倒闭了,当然也有很多店又新开起来了,高额的房租和不稳定的客源,成了很多开店人担忧的事……
< class="pgc-img">>东论网友“*丝球神”最近开了饭店,投资近50万,这几天日营业额都保持在2000左右,他现在很迷茫,什么时候能回本?
东论网友自述:
开这个店花了近50万,现在已经是正式营业的第五天了,做的是炒菜一类的店,做堂食和外卖。
因为疫情也没搞花篮和活动,前三天营业额保持在两千左右,只是算营业额,其他成本什么的都还没算,第四天只有一千五。
每月房租加水电费管理费就要3万左右,不包括食材和人工成本,之前试营业的时候打折的营业额比现在高一点,心里真的很愁。
有点后悔在这个时候开店,但是开店就是为了赚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况也不知道能不能赚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本。
哎,只能咬牙坚持了。
东论网友怎么看?
有网友觉得要坚持下去,做好菜争取回头客:
@高山族人:肯定当初是看好了才开店的,既然做了就坚持下去,多看看多想想。
@俺只喝白开水:做生意,是做出来的。看看二号桥市场,做了近30年才火起来了,虽然拆迁了。江东的火车东站附近的百货广场,也是做了10多年,才稍有起色……
@车前子7:开吃的店,争取回头客很重要!
也有网友觉得还是及时止损比较好:
@熊吉丑岛熏:千万不要听朋友或网友说加油,坚持就是胜利,那会让你输的更彻底,看清现实,及时止损。
@Shydemon:5天营业额不够房租,赶紧关门!现在这行情,花50万开饭店,累死累活的像孙子一样,最后全亏进去!有这钱上三楼洗脚不香么,足够当几年大爷了,身心愉悦!
@晟:每天租金,外加人工水电菜钱。产值一天只做2干。这类店基本撑不过三个月!
很多饭店会采用了推广的方式,但有网友强烈反对:
@新小吉:千万别找推广,找了必死。推广钱烧了,团购做了,然后,没有然后了!你去吃过一次成本80团购88的套餐,以后还会去买正价188的么?推广是杀死实体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房租,房租可能预期,别看大家喊穷,说白了,开店之前就做好了一年以上房租准备,但推广是个无底洞,而且基本上不会回本。别看别人多红火,因为别人根本没指望门店赚钱,亏好了,没事,只要人气来,托也好,烧钱也好,无所谓,人家赚的是加盟费!
你觉得现在能开饭店吗,
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在评论区谈谈吧~
来源:东方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