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日报 | 作者 吉蕾蕾
今年的中秋国庆“双节”叠加,群众假期外出需求旺盛,全国餐饮消费也迎来高峰。
10月1日下午4点半,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西贝莜面村当代店就开始了晚餐服务。“假期这几天,客流量明显增多,包间一周前就被预订了。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我们采取了午餐延后歇业、晚餐提前营业的措施,尽量减少消费者等位时间。”工作人员赵越超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前两天,用餐高峰期翻台率有3次以上。
奔赴“味蕾游”的消费者也排起了长队。“上午10点,第一批游客就已经到店,还有直接拎着行李箱来的,午市有八成食客是外地游客。”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松记食店负责人潘魏文介绍,假期的消费热度比往年火爆很多,可以预见整个“十一”黄金周生意都会很旺。
美食已经成为影响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中国旅游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3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显示,随着旅游空间从风景到场景的转变,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发展体系中的地位越发凸显。浙江的“百县千碗”、湖南的“味道湖南·去湘当有味的地方”、安徽的“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广州亚洲美食节、青岛啤酒节、济南鲁菜美食节等美食活动均说明,美食已被纳入地方旅游发展的战略视野,成为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今年以来,众多小城因独特的美食风味吸引了消费者探访。延吉、台州、汕头、柳州、宜宾等城市的中秋国庆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均超过400%。在旅游需求的带动下,餐饮业持续释放潜力。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12点,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2022年“十一”假期首日增长110%。
为了抢抓“十一”黄金周消费旺季,吸引更多消费者光顾,不少餐厅上线了特惠套餐。赵越超告诉记者,正值西贝那达慕羊肉美食节,门店上新了烤羊棒等多种羊肉菜品。门店还特意推出以烤羔羊腿为主的特惠套餐,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
眼下,正值果蔬、水产的上市旺季,不少餐饮商家还在线上运营下足功夫。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这段时间,上新“大闸蟹”“梭子蟹”等团购的餐饮门店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40%,相关订单增长260%;上线“桂花”类团购新品的餐饮门店数增长112%,桂花酒酿奶茶、桂花拿铁、桂花糕均是热销单品。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全国各地促消费政策加快落地,各地消费季蓬勃开展以及“夜经济”渐入佳境,休闲咖啡茶饮消费大幅攀升,多样化特色化餐饮消费供给不断丰富,餐饮消费潜力得到明显释放。以杭州为例,借亚运会的契机,当地开展了“亚洲美食季”活动,组织多场亚洲美食主题活动,推荐500家亚洲美食季餐厅。外卖平台数据显示,近两周,夜间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倍。其中,上海、北京、成都、重庆、深圳的夜间餐饮消费较为火热,相关订单量位居全国前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全国餐饮收入32818亿元,同比上升19.4%。其中,8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212亿元,增长12.4%。在我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政策导向下,今年的餐饮消费尽显活力。
“味蕾游、夜经济等新潮玩法持续走红,极大地丰富了居民出行的体验。”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今年以来,国内居民消费形态逐渐由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服务零售成为假日经济的新引擎。在“双节”叠加、亚运热等需求下,今年“十一”假期有望成为5年来最火黄金周,餐饮等服务消费预订量实现大幅增长,各地服务零售将在假期得到进一步释放。
民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中消协获悉,临近中秋、国庆假期,中消协、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发出倡议,公平诚信,让出游更舒心。
中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秋、十一双节临近,不少消费者选择旅游出行,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营造风清气朗、安全舒心的旅游市场环境,既是消费者的期待,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据悉,为防止再次出现五一假期期间个别商家恶意毁约等破坏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提振消费信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住宿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饭店协会发出此次联合倡议。
倡议提出,第一,要公平交易,合理定价。经营者应公平、合法、合理定价,充分保障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严格遵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反垄断法》相关规定,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排除、限制竞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第二,要诚信经营,长远发展。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住宿餐饮经营者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恶意毁约或以次充好。企业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提升游客消费体验,确保食品安全,打造优秀品牌形象。
第三,要畅通渠道,回应诉求。住宿餐饮企业应高度关注市场口碑,积极解决消费者正当诉求。各级消协组织要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充分发挥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保证投诉渠道畅通,积极受理、依法处置、有效解决各类消费投诉,同时持续广泛开展社会监督,联合新闻媒体曝光违规典型,加强对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四,要注重防范,主动监督。消费者既是消费的参与者也是消费的监督者。一方面,消费者要警惕各类陷阱,尽量选择经营正规、口碑良好、品质过关的商家消费,在购买商品和服务前要谨慎核实,保存消费凭证,以便发生纠纷时有效维权。另一方面,消费者要主动参与监督,在遇到恶意毁约等情况时,积极通过向消协组织投诉或者向有关部门举报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监督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
来源: 人民网
务部今天(29日)消息,2023 年中秋国庆假期首日,消费市场活力加快释放,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丰富、价格总体平稳。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全国重点零售企业粮油食品、饮料销售额同比增长20%以上,餐饮休闲消费较为火热,中秋团圆宴、亲友宴、婚庆宴等成为假期消费热点,旅游、观影等休闲消费备受青睐。
生活必需品市场货足价稳
据商务部监测,全国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油、肉类、禽蛋、蔬菜、水果库存充足。(总台央视记者 徐宁宁)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