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财经记者 白菊 石冰冰
从青岛城区向西北方向驱车30多公里,是隶属于高新区的青岛网谷火炬园,一幢幢精巧雅致的现代化楼房掩映在苍翠树木之中,在众多入驻园区的优质企业中,“新式茶饮的爆款单品——奶盖”的国内首家生产商青岛晨非食品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
在距离网谷火炬园20公里外的青岛未来科技产业园,林立的厂房将其分割成一个个巨大的模块,这里有一家国内某头部茶饮品牌“寒天晶球”的供应商,青岛至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如今,一家茶饮店用什么茶、什么奶、什么原料、什么辅料,都是定义这个茶饮品牌的关键要素,其中,注入丰富视觉和味觉元素的奶盖和小料不容小觑,已成为新茶饮取得消费者进一步认同的关键。
而撑起一杯奶茶“一头一尾”的关键要素,就来自青岛。
至纯生物,“寒天晶球”市场占有率约10%
如果你喜欢喝奶茶,对“寒天晶球”一定不陌生。这款在食品饮料中常被称为“啵啵”“多肉”“魔芋晶球”的小料,因口感Q弹,软糯,有嚼劲,在新式茶饮中受欢迎程度非同一般,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认为21世纪健康食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位于城阳区未来科技产业园的青岛至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国内某头部新茶饮品牌“寒天晶球”的供应商。
至纯生物成立于2020年,主打产品是“寒天晶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风口财经记者,“当前新茶饮热潮迭起,茶饮升级下的小料新蓝海,已成为茶饮品牌新的增长点和创新点,前些年爆火的珍珠、红豆、仙草、布丁等传统小料,目前正相继更迭为寒天晶球等系列新品种和新类别。由于寒天晶球原料是从海藻、海带中提取的天然亲水胶体和膳食纤维,外表晶莹剔透,口感好,是一种百搭的小料,在新茶饮中被广泛使用。”
茶饮店要维持稳定的供货量和品质,更倾向于寻找生产能力和渠道更为稳定的供应商,据了解,至纯生物寒天晶球的年产能在3000吨~5000吨,单品市场占有率在10%左右,目前主要为国内几个头部茶饮品牌供货。
一杯茶饮中,注入丰富视觉和味觉元素的口感颗粒的能量不可小觑,根据沙利文咨询发布的《中国新茶饮供应链白皮书,2022》,现在100%的消费者在点一杯新茶饮时,都会选择添加口感颗粒。
随着中国茶饮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品牌间的差异化成为竞争关键,如何最大限度地捆绑消费者群体,成为各大茶饮品牌思考的重点,反映在小料市场,以寒天晶球为例,在外表、口感甚至功能属性等方面做创新,也是产品升级的表现之一。
“面对茶饮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今天的供应商需要对不同的品牌提供差异化产品。一款晶球的生产需要经历溶胶、成型、杀菌冷却等过程,在晶球在溶胶后,可添加多种类型元素,如玻尿酸、胶原蛋白肽,以此来实现品牌定制化需求,像茶饮店上常见的胶原脆啵啵,就是注入了胶原蛋白肽,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茶饮的追求。”该负责人表示。
晨非食品,一杯奶盖茶开启“新式茶饮行业新篇章”
一杯奶茶的“底部”内容丰富,“顶部”更是大有文章。当你品尝一杯奶茶的时候,顶层的奶酪膨化物最能带来绵软的口感,而这厚度不过两三厘米的奶盖,却是奶茶中最值钱的部分。
《中国新茶饮供应链白皮书,2022》中指出,通常,奶制品在一杯新茶饮中的成本占比为17%~21%,与茶一起贡献了最大的原材料成本。国内某茶饮品牌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奶盖提高了奶茶单杯溢价,一杯售价20元左右的奶盖茶,奶盖的成本可能在3元~4元。
在距离至纯生物20余公里的青岛网谷火炬园内,有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科技型食品制造企业——青岛晨非食品有限公司。
在零售市场,消费者很难看到晨非食品的蛛丝马迹;但是在茶饮行业,它却是响当当的“隐形冠军”,不仅为国内众多茶饮品牌供应奶盖产品,更开创了茶饮/咖啡行业门店产品工业化模式。
晨非食品生产的奶盖
晨非食品在全国布局有多个生产制造中心,每天有源源不断的奶盖、雪顶、厚乳等产品从这里发往全国。可以这么说,市场上绝大部分头部新式茶饮品牌的原材料都出自晨非食品。
从食品饮料餐饮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一个行业在高速成长的过程中,供应链、质量品控是否能跟上,决定着今后发展可以走得多长远。对于茶饮店来说,要维持产品的稳定性,保证产品口感始终维持顶级,核心在于供应链。
聚焦新消费时代茶饮转型升级的需求,晨非食品不仅为新茶饮品牌提供原料高端定制,还在为越来越多的茶饮/咖啡品牌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以实现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茶饮品牌的连锁门店出品一支产品,面临采货、配送、备料、门店库存管理等诸多问题,这些是供应链管理的难题。” 晨非食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晨非把原料做成复配产品,门店只需要购买一种原料即可,帮助门店实现便捷化管理。
除了供应链管理便捷化,晨非食品还在产品配方保护、出品标准化、降低隐形成本等方面为茶饮品牌贡献价值,“门店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原料损耗,晨非的门店产品工业化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损耗成本。”
千亿新茶饮市场,“钱”路在何方?
作为悦己消费典型代表的新茶饮,已经喝出了规模过千亿的市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我国新茶饮市场收入规模从422亿元增长至831亿元, 2023年新茶饮市场收入有望达到1428亿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茶饮市场水大鱼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切入赛道,分一杯羹。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2012年新增奶茶相关企业0.91万家,2021年,这一数值提升至8.56万家。目前,我国现存奶茶相关企业33.15万家。
近年来,新茶饮品牌成为资本频下重注的必争之地。今年2月,新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宣布拿到了超6亿元融资,融资后估值将达到100亿元。去年1月,蜜雪冰城完成20亿元首轮融资,由龙珠资本、高瓴资本、中信产业基金共同投资。
不光是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迅速出圈,上游原料企业也乘着行业的东风发展壮大,吸引着投资领域的追捧。
2021年,晨非食品获得数亿元融资,投资方中不乏行业巨头的身影。同年4月,为多个新茶饮品牌提供产品的江苏企业佳禾食品上市成为“植脂末第一股”。
在“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的财报里,奈雪、古茗等头部茶饮品牌是其重点拓展的B端客户;“炼乳第一股”熊猫乳品则将销售渠道扩宽至新消费市场,客户涉及古茗、蜜雪冰城、乐乐茶、喜茶、七分甜等多家新式茶饮企业。
在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贾庞看来,新茶饮行业还远未到固化的时候,“蛋糕”仍在做大。“资本市场对这个行业的关注尚停留在终端的品牌和门店环节,目前还极少看到行业供应端企业实现大规模的资本市场动作。许多行业内的隐形冠军也有创造更多故事的潜能。”
无论是口感醇厚的奶盖,还是颗粒饱满的寒天晶球,一杯杯茶饮承载着产业链上下游的千万家企业。未来,千亿新茶饮市场如何前行,故事或许就写在这些企业里。
年疫情之后,街头巷尾的茶饮实体门店密度不减,前段时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持续霸占热搜榜,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的目光。
在一条商业步行街,记者发现,不足一千米的商业步行街上,密布了14家茶饮门店。其中,蜜雪冰城有4家,书亦烧仙草有2家,此外还有奈雪的茶、都可、茶主播等大大小小的茶饮品牌。14家茶饮门店,分属于10个茶饮品牌。
“95后”的罗晗肖,今年6月在郑州开了一家茶饮店。
茶饮品牌加盟商罗晗肖:总成本差不多三十五万元左右,不到四十万元。房租一个月是一万元,管理费是一万元左右,装修花了五六万元左右,设备和原料不到十一万元,转让费是十一万元。
罗晗肖告诉记者,目前茶饮店每日的流水在三千元左右,她希望能在一年内收回成本。
采访中,一些茶饮品牌的加盟商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今年密集开店,主要是因为成本下降了不少。
赵栋在2018年开第一家茶饮店时,总成本的60万元中有20万元是店铺的转让费。而今年因为疫情影响,一些实体门店急于转手,转让费大幅下降。
茶饮品牌加盟商赵栋:今年转让费低,是正常转让费的百分之三十,所以紧接着开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单杯茶饮平均毛利润百分之五十五左右。
蜜雪冰城招商专员潘云晶:每周有两万左右的品牌加盟电话咨询量,真正提交面谈申请的客户大概是两千两百单,取得开店许可证的客户大概有两百六十个,每周开业的门店大概在一百家左右。
数据显示,目前只是茶饮行业中奶茶这一个门类,我国经营范围包含奶茶的企业超过14万家,仅2019年至今,全国新增注册奶茶企业就有23664家。
不仅是小成本创业者,一些传统行业的巨头也纷纷跨界入局茶饮行业。行业巨头也来跨界卖奶茶,茶饮行业会迎来哪些新变化?
今年7月,首家娃哈哈奶茶直营店在广州正式开业。娃哈哈集团提出未来10年在全国布局1万家茶饮店的目标。
此外,传统中药品牌同仁堂也开起了茶饮店。喻永红从事中医养生和临床工作将近40年了,今年她有了新任务,为茶饮产品研发配方。
将传统的中医药与新式茶饮相结合,同仁堂茶饮主打健康、养生牌。为了快速扩张门店数量、抢占市场,同仁堂也在探索“直营+加盟”的模式。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都认为,茶饮行业通过加盟、连锁,实现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把控产品的标准化。
在一家茶饮制作培训基地,记者看到,来自50家新签约加盟门店的将近150名学员正在进行茶饮制作培训。
记者体验了学习制作柠檬茶的流程,将柠檬切片,称取40克到45克柠檬装入塑料杯,捣碎至果肉挂杯壁,摁下果糖机上的按键,加冰、加水、封杯,一杯标准的柠檬茶就做好了。
培训师告诉记者,产品标准化的最重要保障,主要在上游原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以及高效的物流供应链。
中国烹饪协会供给侧服务委员会委员秦朝:整体来说,现在的趋势一定是标准化,要解决食品安全,走品牌化、连锁规模化的路线,这个其实是现在茶饮行业的主流趋势。
茶饮品牌借助加盟模式实现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而小成本创业者也可以快速开店。然而,开茶饮店并不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在一条商业步行街记者看到,一家今年七月刚开业的茶饮店,已经贴出了“转让”的信息。
一家茶饮品牌的招商专员告诉记者,他们企业曾经做过大学生创业的帮扶项目,但结果很不理想,很多门店最终赔本关门。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门店的创业者做不到经常在店里,而这一点,直接关系到门店的原料损耗与产品销售额。
蜜雪冰城招商专员 潘云晶:茶饮创业失败的因素包括老板经营经验不足、合伙人过多造成相互推诿、后期门店出现无人管理的状态,同时也涉及商圈变化,房子的稳定性,比如后期房东不再出租了、房东恶意涨房租。
此外,茶饮品牌的加盟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茶饮品牌甚至在没有实体门店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肆推广加盟。
茶饮加盟推销人员:分为单店和代理两种模式,现在拿下一家单店是15万元,拿下一家叶伴花代理需要49万元。
记者:叶伴花现在在全国没有任何一家实体门店。
茶饮加盟推销人员:上个月16日才开始招商,它怎么可能有门店呢?
律师表示,在没有实体门店的情况下,就收取加盟费牟利,严重违反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中“两店一年”的规定。
律师庞珊珊:品牌需要自己开两家直营店,每家直营店至少经营一年以上。作为品牌方,输出的是技术、培训、知名度,这种模式可复制,才能让更多的加盟者去参加、复制它,这是国家做出的最低标准要求。
业内专家提醒,创业者在加盟茶饮品牌之前,一定要亲自去实体门店考察,充分了解店铺的经营情况,谨慎选择。
栏目主编:顾万全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央视财经
融界5月8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香飘飘提问:我们关注到近期香飘飘因为反日本核污水事件大受国人好评导致订单大增,请问贵公司是否会加大力度继续增加社会事件曝光度提高销量?目前贵公司在国内冲调类饮品市场占比如何?贵公司是否会在直播间以及线下类似蜜雪冰城样开启实体店吗?敬请告知,谢谢。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将会专注做好日常经营工作,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公司是国内冲泡奶茶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保持第一。线下实体奶茶店与公司当前业务在商业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公司希望更专注于自身优势领域,聚焦预包装产品的研发与销售。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