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书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新华书店。从1949年北平解放后成立“北平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到后来的北京图书大厦,再到现在的新华书店宠物主题书店等,虽然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新华书店的记忆不同,但只要想买书,就会发现新华书店一直都在。它陪伴几代爱书人徜徉书海,也见证了新中国特别是首都北京的文化发展历程。
“共和国第一店”诞生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后,东北新华书店、华北新华书店抽调精干小分队进驻北平,接收了国民党经办的正中书局、独立出版社等单位。2月10日,毛主席题写的“新华书店”四字匾额高悬在王府井8号(正中书局原址的二层小楼),“北平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王府井书店前身)宣布成立。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该店也因此被称为“共和国第一店”。从此,新华书店在北京扎了根,拉开了以王府井书店为龙头、全市开花的多点式国营书店的网状布局。
北平第一家新华书店成立仅5天后,又一家新华书店在西单北大街42号(原独立出版社旧址)开业。两家新华书店在城内一东一西两相呼应,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看书、购书的心仪场所。
当时大家接触知识的渠道十分有限,而身处新社会的人们对于知识又是强烈渴望。因此,每到星期日和节假日,两家新华书店里都人挨人、人挤人,人在书中,书在人中,甚至“埋没”了收款柜台。为满足人们的需求,经过多方努力,在开国大典前夕,“北平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搬到了旁边的一座四层小楼里,不仅营业面积扩大了一倍,达到400平方米,而且装饰一新,是当时全市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新华书店。(2019年4月18日《北京日报》15版,《70年前那座没有围墙的“象牙塔”》)
城里的主要商区很快就都有了新华书店,王府井大街甚至有多个新华书店门市部。1956年,新华书店还在当时的郊区新建了6个门市部,地点设在当年开始营业的酒仙桥、永定路、暂安处、公主坟、甘家口、木樨园六大商场附近。(1956年8月22日《北京日报》2版,《郊区兴建六个新华书店门市部》)
新华书店还设置了专业门市部,如教学用书门市部、科学技术书籍门市部、少年儿童读物门市部、音乐和体育书籍门市部、戏剧书籍门市部等。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越来越多新华书店门市部的开设,满足了当时人们学习新思想、新文化的热切需求。
最大书店遭遇“买书难”
上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大潮,人们对书的需求大增,特别是教材和科技书籍,出现了“买书难”的问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购书需求,新华书店改变了过去图书发行只有新华书店一个渠道的局面,开展多渠道发行,积极支持城乡集体书店、个体书摊、农村文化站代销图书。
从1982年开始,市新华书店在东城、西城、宣武、海淀等区增设了批发门市部,努力做好对集体、个体书摊的货源供应,在郊区各县新华书店也建立了专门批发机构并配备专人,负责图书供应工作。到1984年,全市集体书店、个体书摊已发展到165个。(1984年6月22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集体书店个体书摊已有165个》)
与此同时,北京新华书店也积极增加自身的门店数量。到1987年时,门店已发展到150个,其中专业书店增加到23个。北京新华书店在全市形成了以新华书店为主渠道,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多层次图书发行网。(1987年5月13日《北京日报》1版,《市新华书店36年发行图书27亿册》)
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新华书店的发展又遭遇了新的瓶颈。一边是市民读书需求的日益旺盛,一边却是本市新华书店越来越少,全市新华书店营业点由高峰时的150个减少到94个,读者“买书难”现象又一次出现。一到周末,王府井书店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售货员说,这儿挤碎玻璃是常事。每逢周日,书店的客流量达6万人,早已超过了大楼客流量的设计上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商业的发展,书店在社会上不被重视,不断被蚕食,出现了将其挤掉改成服装店等现象。二是由于资金不足,书店自我改造能力差。50%以上的书店房屋、设备陈旧不堪,除去已停业的,还有12处房屋急需重建。(1991年1月5日《北京日报》2版,《本市新华书店为何越来越少》)
为了满足读者庞大的购书需求,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书店,1994年11月14日,本市最大的书店王府井书店因翻扩建停止营业。(1994年11月13日《北京日报》1版,《王府井新华书店翻扩建》)停业期间,北京新华书店紧急调配其他门店充足备货,以满足读者的购书需求,其中较大的综合性书店有花市、海淀镇、西四、新街口、团结湖等处,备货品种在5千至1万种,缓解了当时的“买书难”。(1994年12月21日《北京日报》6版,《市新华书店调配门店业务百家中小书店分流读者》)
图书大厦成业界风向标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购书、电子书……新潮流挤压了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但并没有难倒北京新华书店。在进军网络售书的同时,北京新华书店认为实体书店最重要的是应该给读者提供一个便捷、舒适的“场”。于是,4个体量大、图书全、品种多、环境好的图书大厦先后拔地而起。
1998年5月18日,由北京新华书店牵头投资建设、全国最大的图书零售店——北京图书大厦率先开门营业。坐落于西单路口东北侧的北京图书大厦是周恩来总理生前非常关心的一项文化建设工程。早在1958年周总理就提议在西单繁华的商业区建设一座大型的文化设施工程,此时终于成为现实。
该大厦一至四层1.6万平方米,都用于图书零售,可陈列图书、音像制品10万余种。北京图书大厦成为当时书店行情的风向标。另外,大厦还设有阅览室、音像世界、儿童知识乐园及咖啡厅、快餐厅等服务设施,人们在购书的同时,可享受到多种服务。(1998年4月26日《北京日报》1版,《全国最大的图书零售店北京图书大厦即将迎宾》)
2000年9月26日,王府井书店重新开张。翻建后的王府井书店比原来的营业面积扩大了3倍,现代化的设施使其成为京城又一处文化亮点。(2000年9月27日《北京日报》2版,《一别六年始相见 王府井新华书店开门》)
2003年11月6日,由北京新华书店独家投资购置的中关村图书大厦开业。中关村图书大厦坐落在海淀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国际大书城先进的设计理念,给读书人展示了全新的购书天地。为了适应高素质、高学历人群的特殊需要,相当一部分员工能够流利地运用英、日、德等多种语言与读者交流,为大厦的高层次、多元化服务提供了可能。(2003年10月31日《北京日报》11版,《北京市新华书店“进军”中关村》)
2010年6月18日,北京图书大厦首家分店亚运村图书大厦在第五大道购物中心开业。凭借店内汇集的30余万种中外文图书、音像制品,成为当时城区北部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国有现代化书城。开业当天,亚运村图书大厦网上书店同时开通,与北发图书网主网站及所属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等分网站形成一个网上连锁模式。(2010年6月19日《北京日报》1版,《城北有了第一家大型书店》)
“千店千面”打造文化会客厅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些颇具网红气质的“最美书店”,吸引人们慕名前往。北京新华书店这个老牌实体书店也在不断顺应现代人的新需求,打造出一个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个性化书店。
2017年10月1日,位于西花市大街134号的新华书店花市书店亮出了24小时书店的招牌。他们在延长营业时间的同时,还利用休闲空间举办英语派对、新书沙龙、读书会等。这对于新华书店的“老人”来说意味着理念的全新蜕变。过去新华书店是以书为主,能搁十种,就不搁九种,一直以书店图书多为傲,一进门就是书山才叫棒。但现在不同了,一切以读者体验为重,“为了让读者留得下,坐得下,咬牙也得把地儿腾出来。”在花市书店工作了二十多年的韩建胜说。(2017年9月30日《北京日报》10版,《花市书店24小时营业了》)
2021年6月,朝阳门外吉祥里108号楼新开了一家幽默主题书店,专为读者带来欢笑,这是北京新华书店开办的首家主题书店。图书阅读空间分为“中国作者创作幽默图书”板块、“外国作者创作幽默图书”板块等区域。另外,幽默主题书店还举办“独一无二永不落幕的漫画展”、脱口秀、相声、即兴演出等活动。(2021年6月22日《北京日报》7版,《新华书店新开“幽默”主题书店》)
2022年9月,新华书店首家宠物主题书店亮相朝阳区和平街十区7号楼,吸引众多萌宠爱好者前往。宠物主题书店尝试跨界新型业态合作模式,在增加互动性的同时,也为书店注入文化服务新活力。(2022年9月26日《北京日报》6版,《萌宠主题新华书店开门迎客》)同年,顺义新华书店温榆河田园店开业,“玻璃幕墙”“小熊奶茶”“温榆河日出”成为读者心中的“网红”,让读者享受到“书外”的美好生活。(2023年3月22日《北京日报》11版,《实体书店的春天来了》)
2023年4月,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备和转型升级,坐落于地安门外大街的新华书店·为宝书局重装亮相。作为有着近百年历史、中轴线遗产区范围内唯一一家挂牌文物经营的书店,店里的布置与北京中轴线的空间序列一一对应,呈“两坛-大街-城门-广场-宫殿-山-市井”的结构布局。穿梭在书店里,会让人觉得像是漫步在一座微缩城市中。书店以中轴线文化为依托,除了延续多年的“为宝雅集”系列品牌文化活动,还增加了中轴线主题讲座、传统文化论坛、图书话剧沉浸式体验、小型音乐会、书店畅游打卡、科技中轴体验等内容新颖的文化活动。(2023年4月3日《北京日报》6版,《“活的中轴线博物馆”为宝书局重装亮相》)
随着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实体书店出炉,北京新华书店已形成千店千面、百花齐放的格局。他们的每一个实体书店,都已成为以书为媒、凸显城市气质的文化会客厅,为爱书的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化新体验。
资料来源: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新华书店总店、视觉中国
月4日,北京市东城区明城墙遗址公园京奉铁路信号所旁,文沁阁书店开张营业。开业以来,书店组织做毛猴、画帐篷、艺术插花、城墙写生、古建寻根等互动文化项目,做得有声有色。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调查发现,公园里开书店正悄然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它们因地制宜,有的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有的打造耕读田园文化,还有的开进大观园、以红楼主题为元素。
温榆河公园
田园风格+新华书店
近日,北青报记者来到京城最大“绿肺”温榆河公园顺义区段内,看到一只卡通造型的小熊塑像捧着书本阅读,对望着田园木屋风格的新华书店。店内的玻璃幕墙,将室内外景色融为一体,造就出一个宝藏空间。读者坐在木椅子上阅读着图书,偶尔抬头便可看到草木发芽,感受春天的气息。
顺义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秀梅介绍,2022年,温榆河田园店经过精心打造,从毛坯变美景,为读者构筑起人与环境相统一的“精野结合”田园风。如今,书店已经上榜北京阅读空间类网红打卡地榜单。“我们的经营理念是推动图书与旅游更加全面地融合,并且增加了文创、咖啡、简餐、非遗等多元化经营项目。我们还不断地进行产品研发,‘小熊奶茶’、‘温榆河日出’等都是深受读者喜爱的网红产品。”
自开业以来,书店依托温榆河公园这张“金名片”,开展了“温榆河与北京运河文化”书友会、“情同朱张”书友会,还有亲子故事会等线上线下各种阅读沙龙活动,让“城市公园”承载阅读力量,也能让读者体验到田园慢生活的快乐。
张秀梅还表示,2023年书店将把阅读活动贯穿到全年,计划开展50场次以上的线上线下阅读活动。还将着重营造户外旅行场景,通过体现老北京元素的传统文化活动、本土作家面对面、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展示等,为游园读者提供呼朋引伴、同类相聚的本地品质生活。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大运河森林公园
仿宋建筑+运河书院
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内,有一座古香古色的仿宋建筑。从南方运河沿线运过来的石刻作为庭院和室内装饰,透着大运河的文化底蕴。这便是2021年4月创建的京杭大运河书院。
运河书院面积近1000平方米,一层是图书售卖区,大概有两万册图书;二层是免费阅读区,同时也是通州图书馆的分馆。另外,书院还有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会展空间,配备会议室,包括形成的庭院,吸引着艺术家落户园区,面向市民举办展览。
运河书院主理人孙锐介绍,书院主要售卖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图书,也会承接一些政府举办的全民阅读活动及新书发布。“我们的活动有诗会,有朗读——包括以运河为主题的原创诗会,也有针对青少年的原创诗会,很受直播节目的青睐。”孙锐介绍,未来还要做漕运古镇张家湾等与运河文化相关的包括本土作家编著的新书发布,也会跟文化界的一些机构及文人合作——例如中华诗词学会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分别在书院建立了合作基地,希望能把京杭大运河文化做得更深入。
值得一提的是,与大运河森林公园一条马路之隔的北京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还有另一家书店——中国书店绿心公园店。书店设计风格也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在整体空间设计中以印有清代运河全图的曲线飘带打造出运河流域地理造型,配以漕运盛景的《潞河督运图》装饰其间,让“运河概念”在室内空间中“活”起来。为配合设计主题,书店还设专题陈列“大运河文化”相关书籍。
书店店长洛飏告诉北青报记者,书店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地处偏僻,游客比较少。洛飏表示,接下来,她会将读书社群运营好,包括开展大运河系列讲座、中国书店优秀出版读书会、书法系列讲座等活动争取用优质的公共阅读活动内容吸引更多的客流人群。
大观园
红楼元素+更读书社
从2021年9月起,位于大观园、以红楼主题为元素的大观园更读书社落地运营。
大观园更读书社从《红楼梦》里选取了6个知名的场景,根据书社的业态划分了活动区域,分别是:“木石前盟”纪念品区、“太虚幻境”文创区、“探春结社”国学堂、“妙玉奉茶”品茗区、“香菱读书”阅读区、“桃花社”印章打卡专区等。书社还希望把四季的变换展示给来到阅读空间的读者们——不同季节来到书店会看到春天的朝气、夏天的丰富、秋天的层次、冬天的素雅。
书社主理人隗洁告诉北青报记者,书社定位为服务周边社群的“家庭阅读空间”,涵盖了幼儿、青少年、知性妈妈、银龄老人及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群。书社现有中文文献6000余册、期刊合订本300余册。以四大名著、诗词歌赋、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等文化传承类图书为主,占总数的40%以上。另外还有品质生活、艺术赏鉴、心理健康、青少年文学、儿童绘本等多方面的图书,满足家庭成员不同的阅读需求。
“红楼梦主题图书占了一面墙的书柜,除了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周汝昌、白先勇、欧丽娟、蒋勋等专家学者的红学书籍也能在这书柜上找到。我们还在春暖花开时节,带领读者行走大观园,感受《红楼梦》里古诗词的意境。”隗洁介绍,书社结合红楼文化,设计开发了很多红楼精品文创,如珠宝首饰、服饰、文具、印章等,均兼具了红楼文化底蕴和流行时尚元素。
对于书社未来的运作方向,隗洁说既然地处大观园,就要像《红楼梦》里贾探春结诗社一样,将读者游客聚集在一起去做各种交流活动,而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把它当成一个个体的阅读空间。未来,书店要带着读者捧着《红楼梦》行走大观园,在诗歌朗诵、非遗传承、艺术摄影、茶花香等沉浸式体验活动上下功夫,以吸引更多读者。
探访
京城特色书店特色破局
北京实体书店经营状况如何、有哪些新的谋划? 近日,“实体书店的春天”媒体采访团走访了密云、顺义、朝阳、海淀、东城、西城的八家书店,感受他们颇具特色的破局之路。
音乐舞蹈引流
坐落于密云区蓝山文化园内的乐舞乐读是一家多元化的读书场所。3月15日上午,记者走进这家书店时,书店主理人潘晓龙正和六名青年舞蹈演员在排练。优美的古筝琴声中,潘晓龙朗诵着密云诗人郑丛洲的诗词,演员们则根据诗词的意境翩翩起舞。
这已经不是潘晓龙第一次用诗词创编舞蹈了。近年来,他每晚在网络社交平台分享绘本与经典儿童小说,打造出了“乐舞乐读读书直播间”品牌。潘晓龙选取《勇气》《石头汤》等适合当下儿童阅读的经典绘本以及古诗词《明月几时有》等创编出十多段音乐舞蹈剧,让阅读变得有趣、立体,更能直击心灵。
按年龄段“定制”
位于顺义区金蝶产业园的着迷星球图书岛已成为北京网红打卡地。这是一家以太空和星球作为主题的“图书岛”,占地面积870平方米。书店用心设计了月球探险、太空畅游阅读空间,紧扣太空和星球主题。
为了打造好沉浸式阅读体验,着迷星球图书岛主理人朱莉依据儿童阅读年龄,将书店分为汽车科普类主题屋、哈利波特主题屋和自然科学阅读屋等等。
据悉,远在海淀、西城、朝阳等城区的读者会在周末开车几十公里来这里享受片刻的安宁和阅读的愉悦。“我可能未来的20年就守在这书店里了,慢慢做踏实做,把这里做成一个给孩子带来美好童年回忆的地方。”
装置艺术辅助
位于海淀区牡丹科技园的彼岸书店正在做一种新的尝试:用装置艺术来讲图书的故事。“在电影《瞬息全宇宙》获奥斯卡之前,我们就在售卖《蝙蝠侠平行宇宙》等同类科幻小说。我眼前的这个装置艺术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销售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科幻小说《小径分叉的花园》。同时我把《平行宇宙》也放在这里边。这样的装置艺术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彼岸书店主理人赵越超向记者介绍道。
在赵越超看来,实体书店其实就是扎根读者。作为书店经营者,要想办法把书里边的故事讲透,用各种方式来吸引读者。
观点
书店开进公园 三种美学结合
长期从事实体书店业态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副教授何其聪认为,书店开进公园与北京市持续多年的实体书店鼓励扶持政策分不开,让首都居民身边涌现出更多创意书店、设计书店、网红书店,这也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注入良性发展动能。
“从美学价值来讲,过去书店可能更看重内部空间的创意设计和复合功能,而公园书店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优雅舒适的复合文化空间植入诗情画意的公园绿地,把内部空间美学拓展到外部自然天地。”何其聪认为,市民在休闲游憩锻炼之余,可以信步走进书籍殿堂,阅读美文好书,轻啜咖啡香茗,赏玩四时美景,同时完成四件人生美事,相当于把精神美学、生活美学与健康美学合而为一。
在她看来,实体书店与城市公园都是现代都市的“奢侈品”,是理想城市人居环境中不可或缺的实物地标。前者是城市的精神之魄、文明之魂,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文化标志;后者是城市的自然资源、健康空间,为城市发展提供生态可持续“绿肺”。二者虽截然不同,但又同为城市文明DNA中最美好的记忆片段。
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恩杰
统筹/刘江华
日,新生代演员、歌手熊梓淇频繁现身广州五号停机坪广场附近,这引起了不少粉丝的关注和好奇。这是有新电视剧快要官宣了?还是因综艺录制所需的行程?正在粉丝大开脑洞大胆猜测时,一向低调的熊老师在微博上揭晓了迷底,并正式公布了一个好消息:熊梓淇联名推出的“IHONEY迪伦家甘露茶室”就要正式跟大家见面啦。
< class="pgc-img">>据悉,“IHONEY迪伦家甘露茶室”8月初将在广州五号停机坪广场正式开业。作为全球首家联名茶饮潮牌店,开业当天,熊梓淇本人是否会亲临现场为IHONEY广州旗舰店开业助力?这也是近期各路媒体及行业议论的热门话题。
据相关人士透露,熊梓淇为此次跨界联名做老板也是下足了功夫,从2019开始在清华商学院进修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经过长达约一年的筹备才有了今天大家看到的“IHONEY”。娱乐圈自己做老板的艺人不在少数,但在跨界之前还专门去学校进修学习的屈指可数。相信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熊Boss”选择跨界茶饮行业也是经过一番国内市场分析,并对此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也期待此次“IHONEY迪伦家甘露茶室”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突破。
< class="pgc-img">>中国人制茶饮茶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港式甜品更是声名远外。熊梓淇将目光投向潜力巨大的茶饮业,并将茶饮与甜品做新式结合,传统糅合创新,可见他具备卓越的商业敏感度。“娱乐圈商业小天才熊梓淇跨界联名迪伦家甘露茶室”此新闻一出,“IHONEY”立即引发无数粉丝期待,路人关注。
茶室装修风格前卫潮流,相比于当下大热的网红风、ins风,更具设计感和时尚感。门店装饰主色调采用熊梓淇粉丝应援色——荧光绿色,大面积的亚克力霓虹灯带装饰营造的街头酷潮风,跟市面上其他饮品店都有视觉上的直观区别。在产品系列名称上,均与熊梓淇本人的演艺生涯息息相关,可见品牌用心。不仅如此,在门店内也随处可见熊梓淇的海报和品牌周边联名形象的展示,妥妥的茶饮界潮牌顶流没跑了。
在奶茶、咖啡等新型饮品大肆侵占饮品市场的当下,“IHONEY迪伦家甘露茶室”全新升级独创“熊宝摇摇甘露系列”。喝前摇一摇,甜蜜无限好,好喝又好玩~将朴实美味的港式风味与现代甜品口感巧妙集合,在传承传统制茶工艺的同时,创新结合健康请饮食概念,在现代工艺手法中还原新鲜水果及乳制品最本真的味道。
< class="pgc-img">>文末再为大家推荐3款「IHONEY」必点主推新品~走过路过不能错过~
一、网红爆款:小熊波霸奶茶系列
迪伦家的波霸奶茶独特之处在于珍珠奶茶中加入“迪伦家手作茶冻”,品尝 Q 弹软嫩的珍珠+特制茶香味十足的 QQ 茶冻,口感惊喜满分!可爱的熊熊波霸瓶拿在手上,自拍街拍两不误!
< class="pgc-img">>二、人气主打:假酒少年益生菌系列
新鲜水果结合清爽绿茶和益生菌,酸酸甜甜的滋味就像夏日的清新海风!口感十足的波波脆球,酷爽的感觉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 class="pgc-img">>三、甜点主推:金川烧系列
车轮饼又称金川烧。「IHONEY」在传统元素中升级全新独家口味:芋头蛋黄、金枕榴莲奶油、金枪鱼沙拉、 芝士小龙虾,口味更加丰富多元!
< class="pgc-img">>新生代实力偶像熊梓淇联名的“IHONEY迪伦家甘露茶室”,创新打造行业潮牌为茶饮界带来更多可能,未来还有什么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