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说还能闻到油烟味,有时候还很刺鼻。
陈先生是西安市太元路与太和路东北角汇林华城小区B区业主,他说,2021年10月1日,小区南侧底商开了一家名为“槐店王婆大虾”的火锅店,当时,火锅店是直接往户外排烟,油烟味特别大,“导致我们B区住户南侧的窗户都没有办法开,我住在5楼,不仅仅影响到我们这一层,楼上20多层的住户家里都能闻到。多次给有关部门反映,问题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陈先生说,最初,业主们去找店家,店家态度强硬,说不是他们的,让找物业或者城管。2021年12月,业主们多次投诉后,店家安装了排烟管道,把厨房的油烟通过排烟管道引到了3层楼顶,尽管有了改善,但楼上的住户还是能闻到味道,“尤其是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下午6时至10时这两个高峰时段,油烟味道特比大。”
3月28日上午10时许,华商报记者来到陈先生家里,从他家东侧小卧室的窗户可以看到,临街商铺的楼顶有排烟管道,这就是火锅店从厨房引上来的。陈先生打开窗户,的确能闻到油烟味。
火锅店在临街商铺的2楼,火锅店的工作人员说,2021年底,小区业主投诉后,店方做了多方面的整改,包括安装排烟管道和空气净化器等,该做的都做了,各种设备都花了十几万,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工作人员说,房租、装修等,前期投入了100多万,后来赶上疫情,生意本身也不行,所以也很郁闷。
陕西江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汇林华府物业服务中心商铺负责人王女士说,火锅店是从他人手里租的房子,开始物业也不知道经营什么,后来装修好才知道是火锅店。最初,火锅店的排风口对着南侧的街道,业主反映油烟味比较大,后经过多方面协调,火锅店安装了排烟管道和净化设备,将排放气体通向房顶,出风口的位置在小区9号楼和10号楼之间,尽可能的远离住宅,“这些安装完毕后,带业主去看了,现在好像只有个别业主在投诉这事。”
未央区城管局大明宫中队华远君城片区负责人万宝国介绍,餐饮企业在营业前均安装了油烟净化器,并且安排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看设备是否合格、通过设备处理过后排放的气体是否达标,这家火锅店此前的相关检测均是合格的。
在接到小区业主投诉后,城管局要求火锅店再加装一个净化设备并安装隔音棉,如果住户还有投诉的话,城管可以和生态环境部门联系,前往业主家里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如果还能闻到味道并且检测不达标的话,再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火锅店油烟味业主
腾一锅红油,涮烫四海食材。常有人道,重庆火锅是麻辣鲜香碰撞出的空前美味。不曾想,鲜香麻辣只是A面,它同样也有温柔醇厚的B面。
红汤锅中涮得下杂碎边角,清汤锅里也烫得了花样食材。这是独属于重庆火锅、川菜“陈门”以及周师兄重庆火锅的“双味江湖”。
溯源:“川菜泰斗”陈志刚首创
情怀有千种,重庆火锅亦有百派。然,但凡说起重庆双味火锅,“川菜泰斗”陈志刚,便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
1983年,陈志刚参加全国首届烹饪大赛时首创双味火锅,这锅“清红汤”曾入国家领导人之口,并获高度赞许。也正是凭借这道双味火锅,作为川渝厨师界颇具影响力人物,陈志刚“川菜泰斗”的名声愈发响亮。
双味火锅后被人们美誉为“鸳鸯火锅”。
美食讲传承,好手艺总绕不开“世代相传”四个字。
陈志刚师承“川菜圣手”罗国荣,师傅名头响当当,是重庆颐之时餐厅创始人,曾被毛主席、周总理誉为“中国四大名厨”、“中国烹饪界四大名旦”之一,还被周总理夸为“帅才”。
若往上细究,则更显底蕴不凡。祖师爷,罗国荣的恩师黄敬临曾任清宫御厨,一台“菊花火锅”深受慈禧太后喜爱,赏赐四品顶戴。
这无疑意味着,“火锅”二字于“陈门”而言,是同岁月一起沉淀了百余年的味道。
这也意味着,重庆火锅拥有着“宫廷火锅”的基因。
至今已有17家直营门店,月排队超10万的周师兄火锅在重庆可谓家喻户晓,曾连续三年入围“黑珍珠餐厅”。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川菜“陈门”火锅行业传承人,周师兄火锅董事长周到便师承陈志刚之子陈彪。
“周师兄”作为秉承五代传承的重庆火锅,亦后继有人。
传承:一手真传,鲜辣好吃
陈彪是中国烹饪大师、中式烹饪高级技师,1962年生于重庆,陈彪是长兄、是常人眼里该继承家业的长子。
“说来或许很多人不信,老爷子从未强迫过我学厨。他的想法是,能学个稳当的手艺立足社会。理发不错,学照相也很好。”陈彪没同意,在他看来,自己骨子里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无法更改,“天生就喜欢铁锅灶台,也想吃这碗饭。”
没有任何犹豫,17岁高中毕业后,陈彪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和父亲相同的道路。
哪怕人至中年,陈彪忆起少年时跟父亲在颐之时学习川菜的过程,依旧感慨万分。
“晚上,大家下了灶,父亲又点起灯,给我‘开小灶’。学员们看见了,说不走了,硬是要‘蹭课’听。”“1986年,我曾参加重庆市委组织的‘首届青年厨师大赛’。比赛前,父亲还在手把手教我八宝鸭的剔骨,说我剃得欠火候,一个晚上要求我练习剃十几只鸡鸭。”
后来,这场比赛,陈彪从近200人中摘下头名。得知消息的陈志刚给出了最“轻描淡写”的反应,“不错,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虎父无犬子。学得父亲一手真传的陈彪,先后在原商业部指定的全国五大烹饪技术培训站之一——重庆味苑餐厅担任教学老师,后担任凌汤圆大酒楼、九龙美食城、重庆渝都大酒店等单位的厨师长。在当年,眼见儿子愈发独当一面,陈志刚也将自创的双味火锅传给了他。
说到双味火锅,陈彪讲起了那个父亲津津乐道了一辈子的故事。“父亲给国家领导人做了一次双味火锅。对方拿起勺,连喝三勺红汤,评价道,‘鲜辣!好吃!真好吃!’怕红汤让其身体不适,父亲忐忑了一晚上。早上得知无恙,才把心放回肚子。”
那口呈“太极”状的双味锅,由陈志刚大师委托重庆东风造船厂打造,如今已传承于周师兄火锅作“镇店之宝”。
“我吃过多次父亲做的双味火锅。说实话,与现在的火锅味道有一定差距。”陈彪说,早前的重庆火锅,讲究三分油七分水。曾经的油水比例,决定过去的油碟几乎不放盐。
不过,他也认同,重庆火锅千姿百态,喜欢的就是最好的,适应大众的就是最好的。
弘扬:要做,就做最地道的
在陈彪记忆里,曾经的重庆火锅食材远不如当下丰富。
“当年,杀牛的就那几家,毛肚在时至今日,依然是食客们的心头好。”
“ 重庆味苑那时经常接待外宾,一般的火锅店环境不太符合就餐标准。”陈彪将改良后的双味火锅搬进了大饭店,清汤涮取生鲜食材,海参鲜虾,汤底恬淡;红红亮亮的滚汤就烫传统的毛肚鸭肠黄喉,裹以香油蒜泥,脆嫩鲜辣。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味苑的双味火锅就需预订。人均45元,算得上当时的高消费。”陈彪细数着当年深受外宾喜爱的火锅菜:牛肉、鸡肉、虾仁……一般吃一桌四五百元,但食客仍赞不绝口。
随着改革开放的机遇,陈彪离开味苑北上,把重庆双味火锅带进了北京人的视野。曾在北京巴渝小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行政总厨的陈彪,期间用一层楼,近1000平方米,摆了30张桌子,卖重庆火锅。他降低了锅底辣度,笑着把它比喻成“侵略菜系”。顾客给足了面子,反响不错,每晚几乎都坐满。
“20多年前,我常常遗憾,重庆火锅在外的名气仍不够响亮,对于麻辣火锅的热爱,很大程度上被局限在了山城。”但令陈彪欣慰的是,当年那个潜心学手艺,立下雄心壮志——要把重庆火锅带向全国,甚至许愿“为重庆火锅成为中华美食代表而努力”的徒弟,并没有令他失望。
陈彪所指的徒弟,正是当下风头正劲的周师兄重庆火锅创始人、董事长周到。
“这个小伙子肯学,认真。我曾手把手教过他重庆双味火锅底料的比例。”陈彪说,周到常常拉住他请教,说,“师父,双味火锅要做,就做最地道的,我们再好好探讨深究一下。”传承有序,接班有人。陈彪深感欣慰。
就在前不久,周师兄双味火锅传统制作技艺列入渝北区第九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周到坦言,对他来说,干一行爱一行很重要。作为“陈门”人,他想让那一口麻与辣交汇,红与清共存的火锅在未来,拥有更多可能。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刘波
气渐渐转凉
又到了吃火锅的季节啦!
< class="pgc-img">>然而在大快朵颐之前
大家知不知道
想吃的火锅店安全吗?
昨天,由厦门市食安办组织开展的《月月十五查餐厅》行动。走进“骨之味”和“汕头八合里海记牛肉店”两家火锅连锁品牌店进行突击检查。
一起来看看
< class="pgc-img">>《特区新闻广场》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汕头八合里海记牛肉店
SM城市生活广场一期
一到用餐时间,位于SM城市生活广场一期的汕头八合里海记牛肉店门口常常会排起长龙。
< class="pgc-img">>这家店主打新鲜牛肉
消费者都比较关心牛肉的
储存、加工等环节
是否做得规范到位
为此
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
牛肉的切配间、食材储存冰箱
< class="pgc-img">>工作人员操作较为规范
均有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
< class="pgc-img">>净菜都贴有标签标示
< class="pgc-img">>食材根据生产日期摆放
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 class="pgc-img">>问题来了!
在食材储存冰箱发现
结霜严重
非食用冰和食材混放在一起
容易污染食材
< class="pgc-img">>贺慧敏(湖里区江头市场监管所党支部书记):结霜比较严重,你们要及时清理,做一个隔板,冰归冰,食品归食品,你这个要放冰就放冰,做个隔断。
冰箱里的食材储存有问题
冰箱外的环境也有风险
乔丹(记者):我们现在看到,这些食材后厨工作人员已经清洗干净,摆放在保鲜柜里面。目前保鲜柜摆放的位置是进后厨的一个通道,平时人员还有一些没有清洗的食材必须要经过这个通道。一些干净的食材和我们的人员容易产生交叉污染,也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另外,执法人员还发现
一些散装大米、生姜等食材的
外包装上没有加贴标签标识
< class="pgc-img">>存在问题
●散装大米未张贴标签标示
< class="pgc-img">>●冰箱原材料和半成品混放
●冰箱内存在结霜
< class="pgc-img">>●后厨区域划分不清楚,洗碗间同时也洗菜,建议能够专间专用,避免交叉
●净菜冰箱的摆放位置不合理,应按照“生进熟出”原则,不能交叉往返
骨之味
江头店
在吕厝的骨之味火锅店,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吊汤间、洗碗间、洗菜间、凉菜间、配菜间的环境情况和食品安全管理状况。
在此次突击检查中
骨之味(江头店)的情况总体不错
进货台账比较齐全
消杀记录和测温等均有记录
< class="pgc-img">>△进货台账齐全、表单制作完整
< class="pgc-img">>△洗碗遵循“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原则
< class="pgc-img">>△检查生食冰箱
< class="pgc-img">>△通过“明厨亮灶”展示后厨,供消费者监督
不过,同样在冰箱里
发现了问题
< class="pgc-img">>贺慧敏(湖里区江头市场监管所党支部书记):这应该是冰箱比较老化,霜没有及时清理。霜不清理的话,会携带细菌,会造成一些交叉感染,特别是对一些不密封的、开包以后一些储存的食品。
吃火锅不能少了调味料
执法人员发现
这家餐厅自助调味台上的
所有调味料
都没有加盖密闭
< class="pgc-img">>贺慧敏(湖里区江头市场监管所党支部书记):自助调味区如果清理不及时,上面可能掉一些异物,甚至有一些爬虫。下一步这块区域我们叫他做一个封闭式的管理,做一个提升。
存在不足
●后厨操作区域较小
●部分设备老化,存放预包装食品的冰箱积霜
●调味品未按照标签位置摆放
< class="pgc-img">>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执法人员表示后续还将组织“回头看”
跟踪复查其整改情况
这次的检查行动,市食安办还邀请了两位《月月十五查餐厅》的忠实观众作为市民代表,在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协助下,挑选了两家火锅店里的牛肉、羊肉、茼蒿等食材,检测其中的药物残留和农药残留,结果都符合相关要求。
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市民代表 欧先生:冬天快到了,吃火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此次组织检查火锅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是监督商家有没有落实到一些要求,第二个做一个宣传,因为食品安全不单单是商家的事情,比如我们在家里,怎么样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这也很重要。借着这一次机会我们过来看一看,整体还是挺规范的,还是挺放心的。
市民代表 陈先生:第一次跟食安办执法人员检查餐厅,学习很多食品安全知识,深有感触,执法人员很细心,从点线面出发,每一个细节都确保食品安全。作为食堂管理人员,这次活动,对我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回厂以后,一定要努力让我们公司的员工吃的更安心!
这次火锅店后厨大曝光
结果是否令你满意呢?
还想检查什么餐厅呢?
快来评论区留言吧~
记者/乔丹、段志伟 整理自特区新闻广场、食安厦门
编辑/楷煊
责编/昕娉
(厦门广电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