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个人卫生 1、食品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预防性的身体健康检查。
2、食品从业人员必须先取得健康证并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3、健康检查的“五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4、为防止食品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卫生,食品从业人员应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工作中途离开岗位再上岗,休息后再次返回岗位必须坚持洗净手再工作的原则。
5、食品从业人员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6、食品从业人员发生原因不明腹泻,发烧,咳嗽和皮肤伤口感染时,必须立即去医院就医,病愈后方可上班,不能边上班边看病。
7、食品从业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定期清洗,并不得穿戴工作服出入非工作场所。
8、食品从业人员开始工作前必须坚持洗手消毒。
二、食品包装及容器卫生
1、食品的容器要用国家允许的材料制成,并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无毒无害。
2、罐头食品必须封口严密,罐体清洁干净,无锈斑,无破损,无胖听。
3、食品包装标识必须清楚,容易辨识,必须有中文标识,标识的内容包括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主要成分,保质期限等。
4、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说明书,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
三、食品贮藏卫生
1、贮藏食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常温贮存和低温贮存。
2、贮藏食品应做到“四防”即做到防尘,防蝇,防鼠,防潮。
3、食品库房在门上安置防鼠铁皮的高度至少应达60厘米。
4、食品贮藏库房要设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入库,出库食品登记制度,并按入库时间做到分类存放,先进先出。
5、存放食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离地,离墙均应要求在10厘米以上距离。
6、保存新鲜水果,蔬菜类食品最适宜的温度是2-8度。
7、烹饪后至食用前的食品放置时间需要超过2小时的,应当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8摄氏度的条件下存放。在温度低于60度,高于8度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的食品,需要再一次充分加热方可食用,加热前还需要确认食品未变质。
8、冷却肉或冻肉应置于-20度低温冷库中贮存。鲜乳,酸乳,奶油应置于2-8度的冷库中保存。
9、食品贮存库房应有机械通风设施,分主,副食品库房设置隔墙离地存放,各类食品应分类分架,分区存放。不能与清洁杀虫物品同库存放。10、冰柜不能塞满食品,食品之间应有空隙,剩余熟食存入冰柜内必须彻底加热才可再次食用,冰柜不能长期保存食物,冰柜内的食品不能反复解冻复冻。
11、贮存食品,若及时热藏,温度应保持在大于等于60度,若及时冷藏,温度应控制在8度以下。 四、食品采购加工销售卫生
1、采购人员在采购各种食品,食品原辅料时,必须向供货方索取同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 2、按照国家规定,禁止销售死黄鳝,死甲鱼,死河蟹,死青蟹等水产品。
3、销售食品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吸烟销售。
4、生熟分开是指生熟食品制售者分开,盛装生熟食品的工具用具容器分开,生熟食品存放应分开。
5、为防止食品交叉污染,食品用菜板,刀具,抹布,盆,碗等工具和容器必须生熟分开使用。
6、加热食品时,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度以上。
7、食品加工制作销售时应该严格做到生食品和熟食品加工人员分开,生熟食品存放分开,工具容器分开。
8、初步鉴别食品好坏可以采用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方法进行。
9、四季豆,土豆在加工制作时必须煮熟煮透,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五、食品加工场所卫生
1、凉菜间必须具备专人专间,专用冷藏设施,专用上下水,专用工具,紫外灯,不应配置灭蝇灯。
2、食品加工场所的地面应采用不渗水,不吸水,耐酸碱及防滑材料铺砌,并且平坦,无缝,具有1%-2%坡度。
3、食品加工单位必须具备原料处理,运输,包装,贮存等车间或场地。
4、食品加工场所的墙壁应用瓷砖或其他防腐材料装饰成高度不低于 1、5米的墙壁。
5、食品的加工应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贮存的工艺流程合理布局。
6、餐饮业厨房与餐厅的面积比应不小于1/2。
7、餐饮店应距离暴露垃圾堆,坑式厕所,粪池25米以上。
8、食品粗加工间应分别设置洗菜,洗肉和水产品专用洗涤池。
六、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的种类,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2、苏丹红是一种工业染料,可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3、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4、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引起。
5、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多数由海(水)产品引起。
6、甲醛(主要成分福尔马林)是一种化学物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业等领域。人体呼吸道吸入和食入过量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此,严禁在食品的加工和保存中使用,以及在居家装修和家具中过量使用。 7、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的食品有花生,玉米,干果类等。
8、大豆中含有有毒物质抗胰蛋白酶和凝血素,生食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9、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有机磷农药中毒,砷化物食物中毒,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等。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还必须及时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报告。
10、大豆中含红细胞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剂,因此豆浆一定要煮沸10分钟以上,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11、食品从业人员发现有食物中毒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停止销售可疑食物,通知120抢救病人,保留可疑食物,然后报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
七、餐具消毒
1、餐具物理消毒的程序是: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
2、餐具化学消毒的程序是:一洗,二清,三消毒,四清洗,五保洁。
3、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餐具消毒,有效氯浓度及浸泡时间分别是250MG/L,10分钟。
4、配制含氯消毒剂必须使用冷水,才能保证消毒效果。
5、配制好的消毒液在使用和放置4小时后必须重新配制,以保证消毒效果。
.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持证上岗。??
2.员工工作时,工作衣帽应穿戴整洁,不得留长发、长指甲,工作时避免让手接触或沾染成品食物与盛器,尽量利用夹子、勺子等工具取用。
3.在厨房工作时,不得在工作区域抽烟,咳嗽、吐痰、打喷嚏等要避开食物。
4.厨房工作人员工作前、方便后应彻底洗手,保持双手的清洁。
5.厨房清洁扫除工作应每日数次,至少二次清洁完毕,用具应集中处置,杀虫剂应与洗涤剂分开放置,并指定专人管理。
6.不得在厨房内躺卧或住宿,亦不许随便悬挂衣物及放置鞋子或乱放杂物等。
7.厨房烹调加工食物用过的废水必须及时排除。
8.地面天花板、墙壁、门窗应坚固美观,所有孔、洞、缝、隙应予填实密封,并保持整洁,以避免蟑螂、老鼠隐声躲藏或进出。
9.定期清洗抽油烟机。
10.工作厨台、橱柜下内侧及厨房死角,应特别注意清扫,防止残留食物腐蚀。
11.食物应在工作台上操作加工,并将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刀、菜墩、抹布等必须保持清洁、卫生。
12.食物应保持新鲜、清洁、卫生,并于清洗后分类用塑料袋包紧,或装在带盖容器内分别储放冷藏区或冷冻区,要确定做到勿将食物在生活常温中暴露太久。
13.凡易腐败的食物,应储藏在零度以下冷藏容器内,熟的与生的食物分开储放,防止食物间串味。冷藏室应配备脱臭剂。
14.调味品应以适当容器装盛,使用后随即加盖,所有器皿及菜点均不得与地面或污垢接触。
15.应备有密封盖污物桶、潲水桶,潲水最好当夜倒掉,不在厨房隔夜,如需要隔夜清除,则应用桶盖隔离,潲水桶四周应经常保持干净。
天下班后,领着孩子骑着共享单车到处乱转,也算是让自己放松下来。
路过一个知名麻辣烫的门口时,我停了下来,火锅类的食物一直是我的最爱,作为火锅近亲的麻辣烫,我也是很喜欢的。
这家店招牌干净利索,店里收拾得也挺好的,我和孩子找了一个餐位坐下来,我去夹了一些菜交给了前台就带着孩子坐下了。
共享单车的把手其实挺脏的,每一次骑完不洗手我就感觉浑身不舒服,这一次也不例外。我跟店员说我想洗洗手,店员指了指后厨的水槽,示意我去那。我到了后厨,在洗手的同时顺便环顾了一下后厨,差点把昨天晚上吃的吐出来,属实是太脏乱差了,我就纳闷,难道这些品牌只收品牌费而不对这些店面进行检查吗,店面卫生差可是要砸他们牌子的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品牌因为这些而使形象受损,太得不偿失了。
该我领餐后,我基本上没有吃就带着孩子走了,一点儿食欲都没有,那乱七八糟的后厨环境,那一堆堆没有刷的碗筷,那不新鲜的蔬菜,太颠覆这个品牌在我心中的形象了,下次再也不想来吃这个店了,甚至这个品牌的我都不想再吃了,太不卫生了,太恶心人了。
下午,看到一则视频,是饭店后厨乱七八糟问题的合集,有的厨师往给客人炒的菜里吐痰,吐口水,还有打喷嚏的,等等,让人很反胃,我以为那只是恶搞,可现在看来也不一定都是假的,晚上也正好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还是自己做饭吃放心啊,否则,我怎么知道给我炒菜的那双手是不是在上厕所后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