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大连发布
休渔期间
鲅鱼、刀鱼、棒鱼等
多类鱼的鲜活品种
都是禁止销售的
日前,市海洋渔业综合行政执法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违法经营非法捕捞渔获物联合执法行动,追溯源头查证是否存在违反伏季休渔制度进行非法捕捞。
一经查实严厉查处
渔业执法部门将根据线索
开展溯源调查
追溯在哪儿捕捞、进货
联合执法突击检查
溯源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5月27日,市海洋与渔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联合执法突击检查,重点打击伏季休渔期间市场及餐饮行业非法收购、销售违禁渔获物等违法行为,维护海洋伏季休渔期社会稳定,保持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联合执法人员检查了沙河口区华北路市场、玉华市场和部分经营海鲜为主的餐饮单位。共计检查海鲜经营摊位31家,其中6家海产品经营者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进货信息,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警告处罚决定,并要求立即整改。
市海洋与渔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渔业综合执法大队负责人刘香勇表示,执法队将根据市场监管部门提供违法销售鲜活渔获物的来源信息,追溯源头并查证是否存在违反伏季休渔制度进行非法捕捞,一经查实严厉查处。渔业执法部门将根据线索去溯源,顺着相关链条开展调查,追溯到在哪儿进货、在哪捕捞。
伏季休渔期内
这些鲜活鱼类禁止销售
此前,两个执法部门召集我市大中型水产品市场、农贸市场主办方召开了“关于加强伏季休渔期我市水产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解读了《严厉打击伏季休渔期非法捕捞收购销售渔获物联合执法行动方案》,要求各市场主办方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摊位业主的规范管理。并采取在市场张贴标语,和经营者签订承诺书,发放《致水产品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一封信》等措施,目前已签订《承诺书》500余份,张贴通告30余张,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
不少海鲜不能进行人工繁育,从6月1日起,伏季休渔期内禁止在市场上销售。资料图
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到9月,市海洋与渔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将以农贸市场和经营海鲜为主的餐饮单位为重点,不定期开展突击检查,检查销售的水产品特别是鲜活海产品是否具有合法来源手续等凭证,是否存在销售来源不明或者无法提供合法手续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由渔业监管部门及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进行严厉查处。
据了解,目前鲅鱼、鲅鱼食、胖头鱼、刀鱼、棒鱼、小黄花鱼、老板鱼、棱鲫鱼等,还不能进行人工繁育,这几类鱼的鲜活品种,除特许捕捞作业来源以外,从6月1日起,伏季休渔期内禁止在市场上销售。销售冰鲜的,商户需提供进货凭证,建立进货及销售台账,提供原产地证明等相关材料。养殖的贝类、鱼类和特许捕捞的鱼类,都是允许销售的,得拿出合法合理凭证。针对伏季休渔期间市场上出现的违规销售或者收购捕捞渔获物,将依法依规处理。
广大市民
若发现相关违法行为
可拨打12345或81336995
进行举报
“我想把小时候尝过的惠州河鲜味道,都分享给街坊和游客。”在惠州市区桥东街道朱屋墩巷一家餐饮店,年过不惑的叶泳昌在厨房里捣鼓着各种鱼菜、鱼汤,香味溢出,顾客盈门。
随着水东街文旅商圈日渐火爆,近年来到桥东品尝美食的游客纷至沓来。去年底,在外工作多年的叶泳昌回到惠州,用自家店铺开设“铭洺鲜”餐饮店,主打地道惠州鱼味,研发数十种菜式,受到街坊和游客的欢迎,他还被称呼为“桥东鱼哥”。
< class="pgc-img">>叶泳昌在做鱼汤炒面。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自小喜欢吃鱼钻研美食
桥东是千年归善县城所在地,人文和生活气息浓郁。走进这家小而精的餐饮店,扑面而来的是清新气息,玻璃门临街而开,大门角落摆放着鱼篓,伴有绿植,屋顶悬吊鱼形灯罩,大堂摆放数张原木餐桌,墙上贴着一张张彩纸,用毛笔正楷誊写,一张纸就是一道菜式,“鲜鱼汤”“鲮鱼丸汤”“炭火柴鱼花生粥”“鲫鱼茵陈汤”“天麻鱼头汤”……
每当有顾客入门,叶泳昌便热情迎接,为客人下单、端菜,穿梭于餐桌与厨房之间。叶泳昌的店是自家房子,一楼店面,楼上住人。店面虽小,他的梦想却不小,他想在惠州做一家独一无二的以鱼菜为主的餐饮店,让世人知道惠州河鲜的美味。
“我从小喜欢吃鱼,因为桥东鱼多。”叶泳昌说,桥东地处东江、西枝江边,河鲜无数,每天上午,渔民们都捞出新鲜渔获到岸上销售,有鲢鱼、黄角鱼、鲶鱼、鲤鱼、鲫鱼、河虾等,购买河鲜的市民络绎不绝,热闹无比。小时候,他家人常煮鱼吃,特别是祖母做的鲮鱼汤和鱼头粉,香浓顺滑,营养美味。在叶泳昌看来,鱼,是他成长路上的美味,也是他通过舌尖体验到的人情味、惠州味。
长大后,叶泳昌喜欢钻研美食、学习厨艺,对鱼愈加上心。他曾到龙门南昆山等地工作,品尝到了鲜美的野生山坑鱼,也遇到了在南昆山长大、后来成为妻子的邹淑芳;他曾到佛山顺德去吃鱼,惊讶于当地鱼菜的百般花样;他看着电视、对着菜谱在家煮一锅鱼鲜,让妻子品尝。叶泳昌生活已经离不开鱼。
夫妻创业开店推广惠州鱼菜
叶泳昌做过几份工作,过着打工人的生活。年逾四十,他想自己创业,于是将目光落在自己最拿手的鱼上面。
最近几年,他看到,桥东水东街相继拿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两块“国字号”招牌,人气越来越旺,吸引不少本地人投身文旅行业,如经营特色美食、文创产品、休闲茶饮等。
在和妻子商量后,叶泳昌决定用自家店铺开家小餐饮店,一来方便孩子在城里读书,二来可以在家门口做生意,另外还能将夫妻俩对鱼的理解变作美食向顾客推广。提起店名,叶泳昌笑着说,店名唤作“铭洺鲜”,“铭洺”来自儿女名字,各取一字,“鲜”就是特色。
叶泳昌说,他家的餐饮店有数十种鱼菜及鱼汤、鱼粥,家鱼的基本菜式都能做,还有酿鲮鱼、榄角蒸鳊鱼、鱼杂煲等特色菜,特色小吃炸鱼皮、鱼饼、鱼丸、凉拌鱼皮、鱼汤鸡蛋羹等制作精良,其中很多是惠州传承多年的河鲜美味。
“我在桥东走了一遍,都没有找到一家主营惠州味道的鱼菜馆,特别是批量卖鱼汤的餐馆。”叶泳昌表示,他的汤类别出心裁,用去骨的鲫鱼、鲮鱼慢火熬煮,香浓美味,还可以搭配鱼丸、枸杞等,呈现不同口感。在别的餐馆,顾客要喝鱼汤,可能要让店家杀鱼煲汤,而在他的店里,鱼汤直接可以用碗盛。“你在别处,50元买一条鱼煲汤,我这里5元就可以喝上一碗香浓的鱼汤。”
叶泳昌的餐饮店主打街坊、游客生意,定位物美价廉、人间烟火味,所有鱼类食材都是从水库、河里捞出,以保证新鲜美味。店里的营业时间涵盖早中晚三餐,还有不定时的网络订单,叶泳昌和妻子一天忙碌不停,像呵护孩子成长一样呵护着他们刚创办的小店。
这家小而精的餐饮店,吸引了不少顾客目光,品尝美味的人日渐多了起来。市民利强说,“一次性品尝这么多的鱼菜,特别是美味的鱼汤,这样的店铺在惠州确实比较少。”
叶泳昌的小店,渐渐积累了名气。有时候晚上被朋友包场,变成私房菜馆。一群朋友在临街店面,围炉吃人间鲜味,谈论人生百味,成为灵动街景。
叶泳昌表示,小店刚起步,未来的创业路还很漫长,他还需要不断拜师学艺、创新菜式,让更多的地道惠州味,尤其是美味鱼汤长留桥东街巷。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降低成本提升口感,四川营山县一冷锅鱼餐饮店老板竟将顾客食用后的废弃油脂加工制作成“老油”,重新销售给顾客食用。7月5日上午,该案在营山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男子钟某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2万元。
庭审现场
据悉,2022年4月,被告人钟某与他人合伙经营餐饮店,主要从事冷锅鱼销售服务。自2023年5月10日起,钟某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口感,将顾客食用后的废弃油脂加工制作成“老油”,重新销售给顾客食用。2023年11月2日上午,营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店进行例行检查时,查获“老油”28.3kg(含桶的重量)。经统计,钟某销售“老油”锅底金额为55055元。
营山县人民法院最终判处被告人钟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2万元;对被告人钟某退缴的违法所得55055元予以没收,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内从事与食品生产、销售有关的活动。
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编辑 张莉 责编 魏孔明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