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得安全、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餐饮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安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仍存在忽视原材料管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诚信经营缺失等诸多问题。
在历年的“315”的“打假黑榜”上,均不乏餐饮企业的身影。正值今年“315”期间,已有西贝、外婆家、元气寿司、站点披萨等多个知名餐饮品牌的门店被曝光后厨卫生状况差、原材料质量存疑,其中,食材过期几乎成为了这些涉事门店的“通病”,为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西贝:餐具洗后仍有油污 边切肉边摸抹布
3月17日,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报道,16日中午,记者和执法人员在西贝莜面村南京金鹰店发现,所谓清洗消毒后的餐具上仍有油和污渍。对此,店长表示,餐具使用前工作人员会再用口布擦拭。当执法人员问:“有没有做到一次性毛巾擦一个杯子扔一个?”店长表示“没做到”。
此外,后厨配餐人员的操作也有问题,有人一边切肉夹馍的馅,一边用擦桌子的抹布擦手。在前厅透明厨房中工作的厨师也都没有佩戴口罩。
在检查后,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该店立刻进行整改。当日下午,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发来声明,表示会认真整改。
外婆家:厨师脚踩案板 食材疑似过期
3月15日,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曝出“卧底”外婆家南京水平方门店后厨的视频。视频显示,该门店在人员招聘、操作规范、食材质量方面均存在重大问题。
据“卧底”透露,在被门店招聘为“大厨”的过程中,并未向其要求提供健康证和身份证。在后厨中,多名厨师脚踩案板翻入操作间,员工在洗菜池中涮拖把,卫生状况让人担忧。
视频显示,这家门店疑似使用过期食材,每次有检查人员来之前贴上当天生产的标签。“人走了就撕掉,有人来检查会有人通知的。”该店员工称。
事件发酵后,外婆家餐饮集团公开发布致歉信,表示已对涉事门店停业整改,门长和厨师长停职接受调查,集团派专门的调查小组进驻门店,将及时公告调查结果。同时,集团要求旗下所有门店彻底自查,规范操作,落实制度,引以为戒。
针对过期食材贴虚假标签一事,外婆家集团有关人员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按公司规定,不得篡改、修改食品保质期;过期食品必须报损,不得使用。”
站点披萨:过期食材照样用 员工称“经常这样”
据北京时间报道,2018年12月,暗访记者进入站点披萨北京亚运村店厨房工作,发现大量沙拉料包、烧烤料、奶酪等食材均已过期。
视频显示,后厨中真空包装袋中的熟鸡蛋已经过期,但仍然被做成了鸡蛋沙拉售卖给顾客。袋装的小西红柿也过期两天,仍然没有处理掉。对此,后厨员工称“经常这样”。在被质疑过期沙拉是否还能食用时,员工称“少说话多干活”。
此外,在暗访中,记者发现店内并无消毒设备,员工也仅使用洗涤剂来清洁餐具。
资料显示,站点比萨隶属于北京市捷彭亚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曝光后,捷彭亚诺方面有关人员表示,公司内部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已对餐厅经理进行降级处理和内部处罚。对于消毒设备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该人员表示,当时正在店面升级导致设备摆放不到位。
元气寿司:乌冬面中疑似吃出“小强”
3月13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在元气寿司成都万象城店用餐时,在乌冬面里吃出了一只蟑螂。
对此,3月15日午间,元气寿司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表示对事件中的顾客致歉,并表示已对内部进行深度自查,深化管理,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与用餐环境。
元气寿司并非首次因卫生问题被消费者诟病。2018年5月,有顾客称在深圳店用餐时,在天妇罗蘸料中吃出了类似蛆虫的白色活虫,在酱料碗旁边的墙壁上发现有虫子在爬行。
<>饿了么被315曝光之前,整个外卖行业几乎是巨头平台的争霸游戏,烧钱圈地,野蛮生长,鱼龙混杂。
而后,整个外卖行业不得不正视长期以来被“刻意”忽视的一个要命问题:食品品质。
餐饮外卖业的模式革命,或许从此开启。
饿了么只是“代人受过”
整个行业是“共犯”
对于这个问题,有必要统一思想、明确认识:不要对饿了么被曝光幸灾乐祸,这个雷不应该它一个品牌来扛,它是代行业受过。
饿了么315晚会被曝光
▲某种意义上,饿了么只是行业的“替罪羊”
如果央视去其他大家耳熟能详的外卖平台“突击检查”,未必不会出现与饿了么相同的问题。
外卖行业现在的乱象,谁做谁知道,连用户都知道。只不过很多用户尽量选择大品牌下单,因为他们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外卖监管应该比传统监管更严格
外卖市场依旧是资本的宠儿。为什么?借餐饮业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契机,这是一个新的移动餐饮时代。
在一个需求、体量、规模都越来越大的行业,第三方监管缺位,难免为行业漏洞的产生提供土壤。
在内参君看来,外卖应该接受的品质、安全等方面的监督,理应比堂食等传统形态更严格。为什么?因为它不容易被看见。
外卖业实际上以“结果”为导向,送到用户手中的就是“结果”,而现在的政府监管不仅滞后,而且存在缺项。
“流量为王”时代该翻篇了
“产能为王”时代应该到来
外卖业为什么这么乱?因为大家都在拿目标当结果。说直白一点,就是“没干正事”,钱没有烧到正地方。
以前,外卖业多顾着“烧钱”和跑马圈地。阶段性胜利后,也很少有人去考虑核心的品质问题,往往是拿着新成果继续去烧钱、圈地,而不是在安全、产能上去倾力投入,解决行业痛点。这就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有些外卖品牌即使有心改变,也会被现有业务线拖累得无暇顾及其他。
外卖业发展到现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该翻篇了,“产能为王”的时代应该到来。这里所说的“产能”,不是指产量,这个“能”包含安全、卫生、产量等环节,也即指向这个饭是怎么做出来的、品质如何。
外卖业需要更多元的发展形态
淘宝永远都会面临假货问题,为什么?由商业模式所决定。同样,如果外卖平台不在“产能”上做文章,也无法避免黑心商户的存在。这并非准入门槛高就能够控制。
就目前品牌名气最大的几个外卖平台而言,运作模式上趋同,没有本质区别,竞争基本还处于“拼爹”阶段。
而饿了么这次出事,再次把一个问题提上了日程,那就是:外卖业需要多元形态。单一的流量主导型模式容易失控,需要配合其他业务形态完善平台能力。
哪种形态能与流量平台产生配合?就是以“产能”为驱动的外卖平台。外卖市场的下一个价值点是如何改变品质。
这种新形态有吗?有。虽然暂时还看不清最终实践结果,但已然让我们看到了星星之火。比如一些餐饮企业自建外卖平台。
美团外卖
某种意义上,有一些自建平台是外卖行业的“破局者”,让我们看到了更新鲜的玩法,更多样的形态。
当然,外卖行业需要更多痛点解决路径,饿了么、以及自建平台都只是其中一种形态。而这并不取决于财力、物力,关键看如何解放思想。如果纠结于流量,核心痛点便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整个行业良性发展,身处其中的每个品牌才会更好。外卖业还在“共输”,3.15曝光饿了么,谁得利了吗?没有,该醒醒了。
>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8日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得安全、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餐饮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安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仍存在忽视原材料管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诚信经营缺失等诸多问题。
在历年的“315”的“打假黑榜”上,均不乏餐饮企业的身影。正值今年“315”期间,已有西贝、外婆家、元气寿司、站点披萨等多个知名餐饮品牌的门店被曝光后厨卫生状况差、原材料质量存疑,其中,食材过期几乎成为了这些涉事门店的“通病”,为人们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西贝:餐具洗后仍有油污 边切肉边摸抹布
3月17日,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报道,16日中午,记者和执法人员在西贝莜面村南京金鹰店发现,所谓清洗消毒后的餐具上仍有油和污渍。对此,店长表示,餐具使用前工作人员会再用口布擦拭。当执法人员问:“有没有做到一次性毛巾擦一个杯子扔一个?”店长表示“没做到”。
此外,后厨配餐人员的操作也有问题,有人一边切肉夹馍的馅,一边用擦桌子的抹布擦手。在前厅透明厨房中工作的厨师也都没有佩戴口罩。
在检查后,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该店立刻进行整改。当日下午,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发来声明,表示会认真整改。
外婆家:厨师脚踩案板 食材疑似过期
3月15日,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曝出“卧底”外婆家南京水平方门店后厨的视频。视频显示,该门店在人员招聘、操作规范、食材质量方面均存在重大问题。
据“卧底”透露,在被门店招聘为“大厨”的过程中,并未向其要求提供健康证和身份证。在后厨中,多名厨师脚踩案板翻入操作间,员工在洗菜池中涮拖把,卫生状况让人担忧。
视频显示,这家门店疑似使用过期食材,每次有检查人员来之前贴上当天生产的标签。“人走了就撕掉,有人来检查会有人通知的。”该店员工称。
事件发酵后,外婆家餐饮集团公开发布致歉信,表示已对涉事门店停业整改,门长和厨师长停职接受调查,集团派专门的调查小组进驻门店,将及时公告调查结果。同时,集团要求旗下所有门店彻底自查,规范操作,落实制度,引以为戒。
针对过期食材贴虚假标签一事,外婆家集团有关人员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按公司规定,不得篡改、修改食品保质期;过期食品必须报损,不得使用。”
站点披萨:过期食材照样用 员工称“经常这样”
据北京时间报道,2018年12月,暗访记者进入站点披萨北京亚运村店厨房工作,发现大量沙拉料包、烧烤料、奶酪等食材均已过期。
视频显示,后厨中真空包装袋中的熟鸡蛋已经过期,但仍然被做成了鸡蛋沙拉售卖给顾客。袋装的小西红柿也过期两天,仍然没有处理掉。对此,后厨员工称“经常这样”。在被质疑过期沙拉是否还能食用时,员工称“少说话多干活”。
此外,在暗访中,记者发现店内并无消毒设备,员工也仅使用洗涤剂来清洁餐具。
资料显示,站点比萨隶属于北京市捷彭亚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曝光后,捷彭亚诺方面有关人员表示,公司内部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已对餐厅经理进行降级处理和内部处罚。对于消毒设备不符合规定的问题,该人员表示,当时正在店面升级导致设备摆放不到位。
元气寿司:乌冬面中疑似吃出“小强”
3月13日,有网友在微博爆料称,在元气寿司成都万象城店用餐时,在乌冬面里吃出了一只蟑螂。
对此,3月15日午间,元气寿司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表示对事件中的顾客致歉,并表示已对内部进行深度自查,深化管理,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与用餐环境。
元气寿司并非首次因卫生问题被消费者诟病。2018年5月,有顾客称在深圳店用餐时,在天妇罗蘸料中吃出了类似蛆虫的白色活虫,在酱料碗旁边的墙壁上发现有虫子在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