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处都实行会员制,不管是商场还是店铺,似乎拥有会员制,是一件非常惠利的事情。会员制凭什么成为新时代的赚钱利器?可以看看下边的文章里,笔者分析的相关内容。
二、“大会员”正在爆发
会员,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今年很热闹。
年初costco带火的会员制零售,后来京东PLUS会员,淘宝88VIP会员双双升级,再接着东方甄选赶在双11前推出199元付费会员,大家是扎堆会员热。
除了会员制零售,付费会员,还有一股会员的趋势,那就是企业纷纷升级到“大会员”。
这不,11.1号我就收到锦江荟“大会员”升级通知。
什么是“大会员”呢?就是你拥有锦江荟一个会员身份,就能通享锦江国际旗下酒店、旅游、预制菜、客运等各产业板块权益服务。
比如,高星酒店专属会员价及餐饮折扣,丽笙海外酒店会员权益;优选酒店免费早餐、房型升级;旅游季度优惠券;预制菜月度赠礼;车服务会员折扣等。
不仅如此,锦江大会员在各产业板块消费,都能获得统一积分,在积分商城“全场全积分”兑换。
未来还会上线海外酒店积分兑换房,酒店、旅游、预制菜等会员在线订单的“积分抵现”等功能,让会员真正体验积分当钱花,获得积分价值回馈和高附加值服务。
总之,作为锦江的“大会员”,就能在所有业务板块,享受统一的会员体验和服务,未来这是“一卡在手(会员身份),体验无忧”。
其实从会员到“大会员”的升级,远远不止锦江在重视了。
去年,金茂集团也重磅升级到“大会员”体系。他们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于是整合打通了商业(购物中心),酒店,地产,住宅物业等几大业务板块的会员身份,权益和服务。
同样,过去金茂用户在不同的业务板块消费,有不同的会员身份,数据不通,权益和体验也是割裂的,现在一个会员身份,全搞定,会员在不同业态之间消费,权益更加丰富便捷。
比如,在商业中,金茂会员可享受消费返金珼、停车优惠、商品折扣、升级礼、沙龙社群、生日礼、贵宾活动等10大特权。
在整个“大会员”体系设计中,金珼是金茂的一大创新。通过金珼,金茂的会员能够获得不同业务的权益共享和积分互通。
金珼既可以在会员商城中兑换商品,也可以在金茂各业态提供的消费场景中做抵扣,如兑换物业费等。金珼,不仅可以通过消费获得,还能通过做任务,参与活动赚取金珼,这样就能增加会员的互动粘性。
金茂会员小程序页面可能有人问,这些企业本身业务复杂,有没有一些零售品牌企业也在做“大会员”呢?
当然有,比如江南布衣集团,它就是集团性“大会员”体系,还有华住集团,它的子品牌众多,它的会员体系也是“大会员”体系。最近,我关注到的一家集团品牌企业蒙牛,也在大力推进“大会员”体系。
从今往后,我认为零售品牌的企业推出“大会员”会越来越多。为什么?
因为市场竞争会更激烈,他们需要推出不同子品牌占据不同赛道和人群,不可能每个子品牌搞一个会员体系,这样集团企业会员运营成本高,效率低,也不利于会员资产的积累,合并成“大会员”体系是必然。
蒙牛生活家会员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细细研究下。
作为消费者,你是喜欢拥有很多个会员账号呢,还是说有一个就够了?我想答案不言而喻,一个会员身份拥有不同品牌的权益,这很方便快捷啊,何乐而不为呢?蒙牛生活家正是这么干的。
「蒙牛生活家会员中心」是蒙牛官方会员平台,提供包含蒙牛纯牛奶、纯甄、早餐奶、未来星、新养道、真果粒、酸酸乳等七个品牌的会员服务。
用户购买七大品牌的产品都可累积消费积分,通兑通用。与此同时,用户还可以在同一个小程序界面,通过参与品牌活动,玩喜欢的游戏、阅读感兴趣的内容来获取营养值。
消费积分和营养值都能兑换心仪好物,实现了全链路闭环。这样的一个会员生活空间,不仅传递了蒙牛的品牌理念,更为会员提供营养情感价值,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这远比让用户登录7个不同会员小程序的体验好很多。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蒙牛的生活家会员」,也代表着一类品牌对“大会员 ”的尝试和与时俱进的经营思考。
我相信,大会员时代正在来临,只是不同企业的驱动力不同罢了。
有的是因为用户体验升级的需要,有的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最终向大会员体系升级是必然的趋势。并且建立大会员体系之后,对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也有很重要的促进。
二、大会员,究竟“大”在哪里?
可能有人会问,大会员跟过去会员有什么区别呢,这个“大”体现在哪里呢?这是个好问题。
从案例分析和实践来看,我觉得主要体现3个方面:
首先是“大”的数据。要把庞大的会员数据打通,并且把每个用户的身份统一识别出来。
以前一个用户在天猫上,京东上,实体店里可能对应着3个身份,虽然数据都存在企业的数据库,但是相互不认识,重复存储记录,最后使用的时候都分不清。
一旦实现大会员身份,好了,企业就能弄清楚这个用户在天猫上叫张三,在京东上叫张四,在小程序上叫王五,在实体店里叫马六,最后企业给他一个统一的身份【VIP小七】。
未来就能把他在不同平台上的行为,数据都记录在【VIP小七】名下。这就实现了全渠道的数据统一,企业把他称为会员oneID身份建立。
其次是大的业务。就是用大会员这个身份可以在不同业务板块(品牌之间)通用。
就像一个人拥有了全球通的护照,随便去哪个国家都通行无阻。拥有这种便利之后,不仅仅提升会员的体验和权力,其实对企业各个业务之间促进都是有帮助的。
比如蒙牛生活家会员,有了大会员身份,原来只买纯甄的会员,可能会去买真果粒,可能还会消费未来星,酸酸乳等产品。这可以通过运营手段促进交叉销售。
金茂集团可以利用金珼向购物中心用户进行营销,宣传住宅楼盘的活动等等。通过各业务之间产生协同,提升业务渗透率,也是增加会员的终身价值。
最后是大运营。过去各个业务或子品牌是分散的会员运营,每个版块只考虑各自会员的需求和体验,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营销重复,运营上的骚扰,同时企业内部的会员运营组织也重复招人,效率还不一定高。
形成大会员身份之后,企业可以根据会员在不同业务上的行为,以及生命周期统一来设计运营动作,申请运营费用,在业务运营上会更加顺畅,用户体验更一致,在财务上能够更有效的降低运营成本,节省会员运营资源,避免了过去在各自为政。
当然,一家企业要升级“大会员”,这一定是个战略项目,它会对原有业务体系,流程造成冲击和影响,它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数字化转型。
除了业务上要融合改造,也会涉及到数字化基建系统建设,光是“大会员”的系统就远比单一的单一CRM要复杂很多。通过下面这张图可以窥见一二。
源自:毕马威中国
三、做大会员的7个关键点
我知道“大会员”很重要,现在估计还有很多企业也听不懂,但是走过弯路的企业可能会更有共鸣,更多的还看不见。过去我在帮企业实现消费者数字化升级中,给它们制定大会员的战略蓝图,不过真正能懂的很少,大多是觉得很新颖,成为给老板们汇报的新概念而已。
没关系,让一部分相信的人先干起来。我记得很清楚,在给一家企业写方案时,讲到实现大会员战略的时间节奏,我当时很难预估他们企业多久可以做到哪里。那个负责人看出我的难处,便笑着说道,三寿老师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企业还差的很远,10年都未必能做到。
确实,他说出了我心里的实话。就我对他们了解调研完之后,还远着呢。他们的业务团队很传统和固化,它们的数字化基础很弱,连10%都不到;他们更是没有什么团队人才,都得重新搭建。后来我跟他商量着定了一个时间节奏。
马云说,梦想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今天很多人对大会员没有概念,等到做,企业需要补的东西很多,但总会有些优秀的企业更能抓住机会,抢一波新的竞争力。
从我的现在的经验来看,企业要做好“大会员”,有一些必备的关键的工作要做好,或者提前准备考虑,如下:
1、企业上下要有重视会员的决心和理念。有的企业只是嘴上重视,实际上对会员投入不足。
2、要把会员提升到”战略业务”高度,最好有过专门的业务讨论会,有用户战略规划。
3、企业建立了全渠道的数字化触点,能够获得用户的信息。
4、企业能做到全渠道会员oneID的打通和统一识别。
5、企业要搭建一套消费者运营管理中台(CDP+DMP+SCRM),叫什么无所谓,就是能够实现会员数据管理,运营,营销和分析等。
6、企业要提前规划设计一套会员成长/等级/积分运营的体系。
7、企业要组建一个专门的会员运营部门。
大会员什么阶段开始做最合适?
这恐怕也是很多企业关心的问题。我看到成功的企业,通常有2种办法,第一个就是一开始做会员的时候,这对强集团架构的企业很适合。
还有一种就是先从一些强业务板块或子品牌开始试点,集团内部分阶段进行。像蒙牛生活家就是先从7个品牌会员开始入手。
总之,早做晚做,早晚都要做。就像那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10年前,再就是现在。
专栏作家
晏涛三寿;微信公众号:晏涛三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数字化营销专家,私域流量与超级用户增长方法论首创者。著有《超级用户增长》、《微博与微信营销实战兵法》等。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649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孙雨
深耕六年,全球破2000店
鱼你在一起办了一场“成人礼”
两次台上演讲,一次视频直播专访,作为鱼你在一起的掌舵人,魏彤蓉永远落落大方和自信果敢,团队也是斗志昂扬,充满战斗力。
9月25日,随着北京亦庄龙湖天街店的正式开业,鱼你在一起全球门店正式突破2000家,成为全球首家突破两千店的酸菜鱼品牌。在魏彤蓉看来,这场发布会是为鱼你在一起举办的成人礼。
酸菜鱼作为中华传统美食的经典单品,兴起数年,在头部品牌带领下,仍在快速发展,从正餐餐桌走向大众快餐,实现品类全面升级,不断焕发新机。
事实亦如此,鱼你在一起品牌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前9个月新开门店618家,9月新店达到122家,国庆假期,品牌全国新店落地76家,规模上成功造势。
向内看,这是鼓舞团队信心,提升士气。
“我们全球2000店规模,证明酸菜鱼市场是足够大,同时也是对鱼你在一起发展模式的成功验证。第一验证了我们商业模式是成功的,酸菜鱼爆品、轻量级加盟门店、广泛下沉开店的模式有很大空间;第二验证了组织模式是成功的,我们的组织模式、人才团队很好地支撑起了2000家店的发展。”魏彤蓉表示。
向外看,给行业传递积极信号,中式快餐未来也能做万店。
“中国不缺少快餐品牌,在米饭快餐中,不乏有老乡鸡、乡村基门店规模破千的连锁品牌,包括我们现在全球破2000店,大家都在持续稳定发展。我们看到西式快餐规模非常大,那他们能够做到万店规模,中式米饭快餐为何不能?我们赛道更宽,更适合国民。2000店只是一个里程碑,未来要冲刺万店。”
魏彤蓉展现的这种自信,并非没有道理。
据沙利文公布数据显示,全球酸菜鱼规模从2017年约2.8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近4.5万家,五年年复合增长率约12.6%。行业预测显示,2025年中国酸菜鱼消费市场将达到千亿规模。
整体来看,酸菜鱼市场仍在高速增长,头部品牌稳扎稳打,形成以太二酸菜鱼为正餐代表、“鱼你在一起”为快餐代表的两极阵营。显然,后者在规模上更占优势。
选对品类,定好价格
始终追求“极致性价比”
作为一名打拼近20年的餐饮老兵,魏彤蓉既有敢拼敢打的率真性格,又不乏仔细谨慎。在创立鱼你在一起之前,她曾是火锅品牌“魏老香鸡火锅”的创始人。
2017年,鱼你在一起诞生,当年在营门店就超过500家。如今门店突破两千家,且辐射国内和海外。“火锅是一门重模式、重资产的生意,当时察觉到快餐发展时机,果断转向快餐和酸菜鱼。在我看来,鱼你在一起的成功,关键在于选对了品类。”她表示。
一方面,入局时机精准,2017年到2018年,正值酸菜鱼大单品的红利期。酸菜鱼本是川菜正餐的一道主菜,占据餐桌的一席之地,魏彤蓉将这道菜快餐化,并成就了全球酸菜鱼连锁品牌。在她看来,抓到一手好牌,选到好品类非常重要。
“当时我是在鸡鸭鱼中做选择,这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和认可度更高的菜品。但是在鸡品类中有肯德基、麦当劳,在鸭品类上,又有周黑鸭、绝味等上市企业,唯独鱼品类没有品牌把它规模化和快餐化;从健康角度讲,鱼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再通过改良的烹饪方法,做出一道美味产品,而酸菜鱼的酸辣口味足以让人上瘾,重口味的食物会增加复购。”
另一方面,鱼你在一起有清晰的价格带,根据最优价格和更高品质,创造极致性价比。与正餐一道70块钱的酸菜鱼大菜相比,鱼你在一起做到每份酸菜鱼33元,米饭免费;同等价位和其他麻辣烫、黄焖鸡、面食等快餐品类相比,人均33元并不高,这仅仅是在一线城市,下沉市场小镇门店最低做到一份酸菜鱼25元,因为人工房租成本更低,才让产品有降价空间。
随着市场下沉,魏彤蓉发现,门店模型需要做出改变,来适应下沉受众。“鱼你在一起既可快餐又可简餐,比如一二线城市以快餐模式为主,效率更高。下沉市场的人们没有快餐概念,更多是聚餐场景,聚餐意味着不只有一道菜,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200元吃上6道大菜。”她说。
为此,鱼你在一起下沉门店面积更大,菜单产品线比一线城市多出30%左右,比如增加孩子吃的馄饨、晚餐场景的烤鱼、今年热门的冒烤鸭,以及小酥肉、肥牛等产品系列,通过丰富产品线,满足顾客需求,做到高性价比。这种轻聚餐模式,魏彤蓉称为小资潮派中式新快餐,具有可上可下,可重可轻的属性。
“门店选址可上可下,既可开在一二线城市,也可落地三四五线下沉市场;既可开在商场,亦可选在街边。消费场景可重可轻,既能作为家庭和朋友的多人聚餐场景,也可成为单人或两人的工作餐场景。人们既能在堂食中感受锅气十足,也能享受酸菜鱼外卖,菜品能够长时间配送,炝的油起到保温作用。”她解释道。
可以说,鱼你在一起不仅仅是一家酸菜鱼品牌,更是一家中式快餐品牌。它拥有正餐快餐化的核心能力,让一道道中餐大菜,在鱼你在一起都变得标准化、可复制、吃得起。
可上可下、可轻可重的背后,是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不懈追求,也是对加盟商满意的不懈努力。降低成本,让利于人,才能长期发展、合作共赢。
第一,降低运输成本,公司为开到三店以上的加盟商免运费。“一家店每年大约免5万,3家店就是15万,运输成本减掉了,门店才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把定价降得更低。”她介绍道。
第二,降低门店装修成本,缩短工期时间。“目前门店落地时间是23天,并且不断尽量缩短时间,让加盟商早开一天就多做一天生意。装修成本降低体现在两点,一是随着门店规模化,同期内同时装修几十家店,一定程度上能压低整体成本和增加利润空间,二是通过发掘新的机器供门店使用,比如使用煮鱼机来提高出餐效率。”
第三,降低食材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通过深耕供应链降低原材料成本和加强品控。“一家企业走到2000家店甚至上万店规模,最后要做的就是产业链全面发展。”魏彤蓉这样说。
一位加盟商表示,在2022年12月门店开业当天,流水就做到了万元以上,目前月入35万+,他感慨说,在我看来,快餐酸菜鱼是新兴品类,它的市场很大,不管是标准化操作无大厨,还是口味和刚需,都深深吸引着我。”
品牌发展稳
论人才管理、高效运营的重要性
无论是两千店的突破,还是品牌六年发展,让魏彤蓉最欣慰的,还是团队的力量。尤其是三年疫情中,团队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在至暗时刻找出了一条有利出口,既布局下沉市场。
“2019年前,门店集中开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商场店,一直是全国飞行制管理,大家远程督导,线上汇报工作。一场疫情导致商场红利不在,各地下沉市场、社区餐饮应运而生,更多城镇青年返乡,我们迅速改变策略,赶紧下沉。”魏彤蓉介绍。
目前,鱼你在一起下沉市场门店数量占比达55%,“事实证明我们做的是对的,下沉市场门店盈利更高,模型比商场店更优”。
与此同时,鱼你在一起的高管团队纷纷深入一线,成立区域分公司,从品牌副总裁、招商副总裁直接下沉到分公司。“大家开始租办公室,招商下沉,营运下沉,开发下沉,开始属地化管理,让大家听到一线炮火的声音,为当地门店和市场解决问题。”她说道。
品牌和加盟商伙伴是荣辱与共的一体,这既是品牌对加盟商负责的体现,也是企业规模扩张之际,实现高效管理的手段之一。而在对加盟商赋能中,鱼你在一起成立“加委会”,从加盟商中选出更优秀代表,为总部深入前线和倾听一线声音,监督门店运营,提出宝贵建议。
当然,企业规模的扩大,背后是一套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鱼你在一起也不例外。
魏彤蓉意识到加速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性,通过组建专业的信息化团队,自主研发的APP和小程序,让加盟商可以一键实现线上订货、支付、配送、结算和报修,为加盟商减负。
“在我们公司总部,实时关注数据动态变化,开店数量、会员占比、外卖占比提升多少、日均营收等核心数据直接展现在看板上,这就是信息化给我们的力量。”
酸菜鱼市场足够大
它已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
选对品类,定好价格,做好团队,模式成立,接下去是大刀阔斧做规模。除了下沉开店、国内加密,鱼你在一起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陆续在迪拜、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纽约、旧金山等海外地区开店。
“能够在国内把产品做好的品牌,到海外开店没有问题,只是要根据不同国家当地市场去适当调整创新产品结构和菜品口味,努力贴合当地消费需求。出海能够提升品牌美誉度,更能够鼓舞团队士气。”魏彤蓉说道。
在她看来,布局海外,还需要闯过几关:比如所有东西都要合规并经过专业机构去检验;如何与货代打交道,安全把货物及时准确的交付等等。
目前,鱼你在一起部分海外市场正在开二店,这意味着品牌逐渐被当地市场认可。谈及开店目标,魏彤蓉表示,计划2024年全球门店达到4000家,并且为千城万店做准备。
从今年发布全新超级符号“亲嘴鱼”、IP形象“亲亲鱼”,鱼你在一起从符号、视觉为品牌造势和提升单店盈利能力,从“新”出发,进一步增强顾客品牌认知度和粘性。
过去6年,魏彤蓉带领鱼你在一起实现了从城市到乡镇、从商场到街边,一步步稳扎稳打成就了现在的2000家店和“全球酸菜鱼门店数第一”;未来6年,她将继续带领鱼你在一起从中国到海外、从北京到全球,和团队一起,为“全球中式快餐万店榜首”的愿景而不懈奋斗。
消费市场之大,新品牌层出不穷,谁才是商场最想要的TA?本系列,关注当红实力品牌动态,直击品牌最新拓展计划,支招购物中心招商小Tips。此篇为,业绩大增的餐饮品牌。
编辑丨小宇宙分队
图片来源丨品牌官微/官博/小红书
这年头,“唯规模论”已不流行。外界看好一个消费品牌,不局限于开店多且快,还有更“严苛”标准——能赚钱。
于是乎,在疫后首个半年报披露季,这些业绩好、开店快的品牌,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冲出阴霾,活力外放,它们的欢欣雀跃传递着行业向好的积极信号,给出了商业持续回温的方向启示。
一、西式简快餐
肯德基,越来越挣钱了。今年上半年,百盛中国营收55.7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4.8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业绩贡献主力肯德基,经营利润同比增一倍至6.93亿美元,净开468家新店。目前,品牌门店总数超9500家,以灵活的门店形式在各线城市拓展潜在市场,“万店”指日可待。
造梗造节王者,肯德基8月推出首届“呼朋唤友炸鸡节”,公域营销“标准教科书”教学。近1米长的“长长长长炸鸡礼盒”一周内成“话题性稀缺品”,品牌抖音、快手、美团三大本地生活渠道8月总GMV破10亿。
< class="pgc-img">>炸鸡好卖,披萨、汉堡也火。必胜客今年上半年收入11.51亿美元,同比增加 15.7%,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20%至0.9亿美元;净开169家新店,创历史新高,总门店数突破3000家大关。
中国披萨第一股“达美乐中国”,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亮眼。2023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多地新店打破达美乐比萨全球前30天销售纪录;总会员数同比增长55.7%达1090万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遁入“达门”。活得越发滋润的达美乐中国,加速扩张。今年上半年净增门店84家,总门店数超720家,离2023全年约180家开店目标更近一步。
全球超人气汉堡Shake Shack,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至2.72亿美元。门店加速扩张,2023年计划在全球新开 65-70 家门店。截至8月底,Shake Shack今年在中国新开9家门店,新进重庆、福州、秦皇岛等多个城市,国内总门店数超40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二、中餐/火锅
海底捞活过来了,夜市摆摊、演唱会“捞人”,带着“火锅界最佳整活王”称号回归。今年上半年,集团业绩回血,营收188.9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22.6亿元,创上半年业绩新高,接近2019全年净利。
拓店节奏上,海底捞坚持“少而优”策略。截止6月30日,共经营1382家海底捞餐,较年初增加11家门店,全新选址的新店有5家,且已基本实现首次盈利。关于未来拓展,海底捞管理层表示:一线城市密度最大,二线城市呈现可继续加密的潜力,三线及以下潜在市场十分广阔,存在很多未来拓展布点的机会。
< class="pgc-img">>逼疯自己,卷死同行,不止海底捞,还有呷哺集团。今年上半年,呷哺集团营收28.46亿元,同比增加32%;期内利润212万元,扭亏为盈。其中,呷哺呷哺营收增长29.5%至13.77亿元;湊湊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4.01亿元,今年新开超30家餐厅。
截至6月底,呷哺集团全球经营1094家直营餐厅。截至7月底,已新开了超100家餐厅,平均每12个小时开设一家新门店,包括呷哺呷哺、湊湊、趁烧等品牌,以及内地、港澳台、新加坡等市场。
扩张新模型上,今年呷哺集团走“轻资产、高回报、高坪效”模式,呷哺呷哺餐厅面积从200平米调整至150平米左右,投资回报周期均控制在14个月以内;湊湊在一线城市加密,谨慎选择下沉市场机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值得一提是,呷哺跨界推出的欢乐烧肉品牌——趁烧,截至目前共开出了6家餐厅,分布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筹开门店将次第亮相。
< class="pgc-img">>同属集团化运作,业绩大好、拓店飞速的玩家,还有九毛九。打拼28年,交出近5年最好利润,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5.12%至2.22亿元。
子品牌太二成了业绩顶梁柱,上半年新增门店46家。新秀怂火锅餐厅、赖美丽烤鱼餐厅同期分别新增16家、4家门店。
按照计划,太二未来计划拓展至1000家门店,主要向低线城市布局,怂火锅则重点在一二线城市增开门店。
< class="pgc-img">>三、饮品
试水加盟半年多,喜茶门店总数已突破2000店,进入超240个城市,其中已开业事业合伙门店超1000家。
规模膨胀,业绩增长。上半年,喜茶门店月度销售额同比、环比均实现了6个月的持续增长,可比门店的日店均销量亦连涨6个月。三里屯太古里店、北京朝阳大悦城店·万有引力等门店,单日销售额最高达10万元。
喜茶各项数据爬升,主要原因是去年降维闯入10元区,受众群体急剧扩大。与此同时,上新、爆品能力表现不俗。19元的FENDI喜悦黄上市三天便卖出150万杯,再次“封神”。
< class="pgc-img">>上市来首次盈利,奈雪的茶也要加速拓店了。截至5月底,门店总数为1139家,对比上年底新增门店71家。按照此前计划,其2023年要开店600家,加密一、二线城市。上半年在集中谈判和签约,第四季度预计有超200家新店亮相。
冲刺上市的茶百道,一年卖出8亿杯奶茶,2020-2022年门店狂飙,分别为2240家、5070家、6352家。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52.96%;净利润为2.85亿元,同比增长50.7%。
敢抢新茶饮风头的,咖啡算一个。万店瑞幸,今年二季度新增近2000家店,同期总净收入同比增长88%至62.014亿元,一举超越星巴克。步步下沉,攻城略地,瑞幸正在覆盖更广泛的地域和消费人群,成功占据市场份额。
< class="pgc-img">>在这点上,来自加拿大的Tims咖啡,同样游刃有余。推进独特加盟策略,截至6月底,中国门店数达到700家,覆盖42个城市,下半年拓店有望再加速。
< class="pgc-img">>· end ·
赢商云智库原创稿件,如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