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冬天是什么感觉:房间比外面冷……
重庆太太太冷冷冷了,明明刚从被窝里出来,怎么一阵妖风就袭来了!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二博
>这么冷的天气当然要吃一顿火锅,灭灭寒气。
于是小编又又又来到了耙二哥大刀腰片老火锅,大多数重庆人熟悉的品牌,不踩雷,每道菜都好吃,而且环境好,一道大刀腰片让美食小侦探我魂牵梦萦。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二博
>上等的猪腰,据说是用不能透露的秘方去腥,片且厚薄精确控制在1-1.5毫米之内。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VK肉妹
>下锅涮烫20s左右,片片脆嫩,没有丝毫骚味,裹上腰片伴侣,鲜香脆嫩,回味无穷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VK肉妹
>朝鲜鱿鱼
来自北朝鲜的新鲜鱿鱼,烫煮鲜美入味,肉质Q弹口感绝佳
秘制午餐肉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二博
>肉眼可见的深红色肉粒,软嫩入味,肉感十足
水牛毛肚
毛刺饱满,裹上蒜泥和香油,口感脆嫩,美味上头。
没有什么是七上八下一块毛肚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两块!
麦耙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二博
>麦耙是川渝地区传统风味小吃,儿时的味道,软糯微甜,在火锅吃到七八分饱的时候来一份,完美!
耙二哥大刀腰片老火锅真的是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去打卡的火锅店,人均90左右的价格能吃到很撑。
火锅是重庆人戒不掉的嗜好,每个品种辣度和香味都各不相同。海椒辣度和香度都很适中。中辣性的海椒补充火锅里面的香味,这属于是高辣性海椒,叫印度魔鬼。
最完美的组合拳是三荆条,这种海椒在传统上说的是大锅海椒漂到锅上好看,辣是本色,麻是个性,要不停地搅拌个3小时。
< class="pgc-img">>熬煮红油适宜按比例调配好,开水煮软,底料红油不可少。再加入花椒、干辣椒、小葱、大蒜、牛油,最后再加入清水。一般来说底料和红油不能直接烫火锅,还要经过一个叫打锅的步骤。
一锅红汤绿,叶子汤荤的、素的、生抽的、醋的通通都可以下锅,滚烫的牛油牛油高汤。最后放入香料熬的汤底。
重庆人每年吃掉的毛肚摊开,能铺满一百多个天安门广场,夹起一片毛肚七上八下,目的是及时看见毛肚细微的变化。毛肚上的小刺支棱起来就再涮最后一下,放入油碟包裹一层蒜泥,这直击灵魂的麻辣,还得来一口鲜嫩大牛肉。
< class="pgc-img">>浑身裹满辣椒的霸王牛肉迫不及待要跳进红汤洗个澡,20秒过后誓要与味蕾大战三百回合。香而不燥。
腰片在沸腾的火锅中涮煮几秒,等腰片颜色改变微微打卷就赶紧捞出,蘸上蘸料一口吞下。
<>近,重庆人民好像吃腻了毛肚与鸭肠。这不,曾经只是众多烫食里的一片腰片,竟然一跃而上,独立命名“腰片火锅”,挑战了毛肚火锅的地位。
吃“腰片火锅”,还得认准老字号
其实,殊不知,“腰片火锅”早在二十多年前的双碑就有得吃了!那时候的双碑洋气得很,有着全国最大的嘉陵摩托车厂,重庆二钢厂这些国企大户,整个街区全被这些厂区的工人和工人家属占领。那些些年,工厂效益好,工人工资好,双碑人民的生活水平质量高,经常下个馆子、烫个火锅也是常有之事。
所以,那家名叫“耙二哥腰片王”的火锅店,每天都是门庭若市,排队等着吃他家的腰片。因为他家的腰片都是限量发售,每桌几本限量2盘,去晚了就没得吃,不管是好熟的人。
从老耙二哥到小耙二哥,腰片品质从未变过
当双碑还是钢铁厂的年代,“耙二哥腰片王”还是老耙二哥在经营,周围邻里每天都能看到他去菜市场采购新鲜腰子。待小耙二哥长大成人,老耙二哥又把挑腰子、片腰子的技术传给他,希望他把这道家族手艺传承下去。
这么多年,一直千里迢迢来双碑吃腰片的人都知道,“耙二哥”的“腰片王”,每一片大小一致,约一个小手掌大小,厚薄适中,薄吃不过瘾,太厚又不入味,入锅烫上10来秒钟,待腰片烫撑展了,夹起来沾着干海椒,又辣又鲜又嫩,满心的忧愁都化为乌有,当真是”唯腰片不能辜负”!
“腰片火锅”走出双碑,到解放碑与“世界“接轨
靠着每桌限量2份的爆款“腰片王”,“小粑二哥”把“耙二哥腰片王老火锅”的名声从双碑内做到了双碑外,很多外地人看见网上有图有真相的“腰片王”图片,听见别人口中干油碟沾腰片的辣爽,纷纷不远数里前来过馋瘾。双碑老店,几乎每天都会排队,见此现状,小耙二哥决定让自家腰片与“世界”接轨,把店开到解放碑去,让更多外地人一带重庆,就能第一时间吃到最正宗的腰片火锅。
最近,解放碑店一开业,连《还珠格格》里的“蒙丹”也跑来打卡,一开始被这么大块腰片吓得不敢入口,后来尝试着吃了一块,连称道“腰子还能这么吃,又嫩又鲜又辣,重庆火锅太神奇了,重庆人太会享受生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