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西贝麦香村落地的消息刷爆了餐饮圈,红餐网前两天从行业的角度做了相关的解读(延伸阅读:《西贝10万+门店计划重启!新品牌麦香村能否圆梦?》)。今天红餐网专栏作者顾亮,将以餐饮初创者的角度,剖析西贝麦香村落地七式,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启发和思考。
某天,猪八戒又来到花果山。
“猴哥,好一阵没见你了,真想你了。”
孙悟空挥挥双手说道:“你这呆子,少在我这假客套,有什么事快说?”
八戒一看孙悟空已识破自己,笑嘻嘻地说道:“猴哥,你前阵子给俺讲了创业真经,我也一直在消化理解中,这阵子看到西贝出了个麦香村,好多媒体也做了分析,但作为餐饮入门者还是表示看不懂,所以想让猴哥用通俗易懂的方法给我讲讲里面的道道,相信对俺老猪更深入地了解餐饮肯定会有帮助”。
“八戒,看你这么虚心好学,那俺老孙就和你一起剖析一下这个案例……八戒你去哪里?”
“猴哥,俺老猪去洗洗耳朵,回来好恭听猴哥的分析。”
“你这呆子,花言巧语的本性一点都没变”,孙猴子也被八戒的幽默劲都笑了。“好,我就先简单从七个方面和你聊聊我对西贝麦香村的理解。”
第一式:选择成熟的品类,成为第一
成熟的品类要有市场广度。拿电影导演举例,徐克导演是香港知名导演、张艺谋是中国知名导演、李安是国际导演,面对的市场广度不同,那带来的市场容量和票房肯定也会有差异。
成熟的品类要有市场深度。还是拿电影举例,武侠片就比纯粹的言情片要有市场号召力,在山西清肺饮料,就是一块有市场深度的产品。
拿餐饮举例,豆腐脑全国人民都知道,鸭血粉丝全国人民都知道,市场教育和推广成本非常低,但换做区域性的品类如果要打全国市场教育成本就会增加,如阜阳小吃、扇子小吃等。
西贝选择的健康快餐品类就是个成熟品类,而且还没有中式快餐做到全国第一品牌,西贝很有可能成为第一。全中国有5000+肯德基、2000+麦当劳,却只有1000家真功夫,在中国谈性价比的快餐只有黄焖鸡、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要么去肯德基、麦当劳吃份食之无味的所谓中式快餐,要么冒着食品安全风险去街边小店吃。市场有很强烈的需求,这就是这个品类的深度。
最近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里面有段对话,不知道八戒有没有注意,吉塔问爸爸:明天我该采取什么战术应战我的对手?吉塔的父亲说到:没有战术,你只需记住明天你拿银牌的话别人很快会把你忘记,只有拿金牌才能给那些认为女人不如男人的人有力回击。
简单的父女对话,道出了现在商业竞争的关键成为品类第一。
从竞争格局看南方真功夫、72街、江南老娘舅都只是区域称雄,健康类的中式快餐还没有在老百姓心中形成全国第一强势品牌,这就是定位说的市场上有,心智中无的做品类第一的机会。依靠西贝的实力和餐饮经营完全有能力去争取这一潜在的心智第一。
虽然表面上看麦香村八大菜系应有尽有,汤面是早餐售卖;燕麦面、小锅焖面、小碗菜、杂粮点心、饮品是中午出售。但是麦香村的菜品都是以蒸为主,所以至少说明3点标准化、去后厨化、满足消费者口味多元化。
“猴哥,这个你之前和我说过,消费者心智有限,现在社会数一数二已经无法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只有成为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类第一才有意思,这次你结合麦香村的案例,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这点。”猪八戒说着舔了舔脸上的西瓜子。
“八戒你有进步,”孙悟空赞许到,“我接着再和你说说第二式,品类阶段。”
第二式:认准品类阶段,择机而入
我们再来看麦香村的大品类定位,从大品类上看,麦香村做的是快时尚餐饮,特点是出餐快、高度标准化、翻台高,这是西贝麦香村母系品类的定位。
我们再看看从母系品类划分出来的健康快餐——以工艺创新品类的代表广东地区蒸式工艺创新的真功夫、72街,以及江浙地区的老娘舅,麦香村在这些品类教育完市场后,通过食材微创新,用已经被市场接受的燕麦+已经被市场接受的中式健康快餐,进军健康快餐品类。这个品类继承了母亲及哥哥辈的优点,又在健康食材上做了升华。
从品类上看,已经从导入期发展到了成长阶段,作为导入期的开拓者(老娘舅、真功夫等等)需要持续大量的投资开发市场,做为追随者西贝麦香村致力于改进开拓者的产品,可见西贝的聪明之处。
“猴哥这不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猪八戒坏笑道。
“打仗说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在商战中天时也是相当关键的,顺着这个话题我来给你接着讲讲第三式,怎么找天时。”孙悟空对猪八戒说道。
第三式:品类符合趋势
品类创新的第二法门就是寻找新趋势。近年来,餐饮健康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都源于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根据CBNData《报告》显示,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会随之提高,不仅80后对其偏好度较高,70后也是重要的客群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身份的改变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饮食习惯,对比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白领的中餐饮食结构,可以发现相对健康清淡的江浙菜、粤菜是学生转化为年轻白领后首先增加的中餐消费品类。
消费者越来越“挑剔”,对餐厅环境、就餐体验、菜品特色及价格设定都提出更多要求,从而催生新的消费趋势,不同趋势在餐饮不同品类上有所差异。
快时尚化: 体验舒适、性价比高、环境时尚的休闲餐饮日益受到欢迎
特色化:带有特色(地方化、情怀化)或与IP跨界、创意菜等个性店开始流行
极致化:单品类精品化发展,带动餐饮消费不断细分及多元
健康化:一些健康品类、菜品日益流行,消费者的健康关注度提升
潮流化:以小吃、茶饮为代表,网红、爆款品牌不断出现
健康品类西贝早就嗅到了其蕴藏的巨大财富,从近期西贝推出儿童餐就能看到一二,想想现在8090后父母带孩子去吃个快餐或者正餐,有多少可以选择的?麦香村其实就给了这群人很好的选择答案。
“猴哥你这样的解释很清晰,原来把握趋势就是把握天时啊,那第四式是什么,你快给我讲讲吧。”猪八戒的兴趣被提了上来。
“别人都说猴急,没见过猪急,行俺老孙再给你讲讲麦香村的第四式。”
第四式:命名 slogan易记忆易传播
命名其实就像给自己家的小孩取名字一样,需要用心去思考,店铺命名其实也一样,需要和其它店铺差异化又要易于传播。可口可乐一开始进入中国的名字叫蝌蝌啃蜡,这样的名字容易让你联想到什么?当然在中国销量不会好,后来他们在全球征集中文名,改为可口可乐后,销量明显上升。
麦香村,这个名字嫁接了知名品牌稻香村,用华与华超级符号来说,这是熟悉的符号,传播成本上会大大节省。
麦香又能带来感官刺激,促进食欲,实现了口水效应。
麦香村——一顿好饭!挖掘消费者内心的声音,我不是要吃饱,我要QSC——品质、服务、卫生,体验感的加强;一顿好饭是适应消费升级,满足的是马斯洛人性需求升级。
在麦香村你会看到西贝的明档厨房,顾客可以清楚地看到操作人员工作,还有十几个卡磁炉摆成几排,由一个美女大厨现场操作焖面,再配上黑碗底红盖子的器皿,引得好多顾客拍照。
一顿好饭,不单是食材好,健康,它已融入了环境、体验等元素,从名字和Slogan便可以领悟到西贝想向消费者所传达的健康生活理念。
第五式:模式创新
贾国龙说,“我的梦想是通过 10 万+小饭馆,成就 10 万+小老板。”这招其实蛮厉害的,基本就是阿米巴的裂变模式。将员工变成合伙人,将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
现在餐饮人不好招,特别好的店长更不好招,不好留,这招一下子把人不好招,留人成本高,寻找合格加盟商的问题都打通了,就如同海底捞运用阿米巴原理变成了利润输送部门:
蜀韵东方,由海底捞工程部门演变而来,为餐饮企业提供餐厅设计、产品供应、施工管理和后期服务;
微海咨询,由原来海底捞人力资源部招聘中心、员工培训中心孵化而来,对全国中小规模餐饮企业、连锁经营服务业提供招聘、培训及咨询服务。
10万+小饭馆,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有多少城市?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我们按661个城市算10万家店,等于中国所有城市都有麦香村店铺,每个城市平均有151家店,当然根据战略城市优先级,一二线密度肯定会超过平均值,这个密度就已经和竞争对手拉开了差距,在便利性上品牌曝光度上实现了差异化。
从整个产业链上看,西贝本身的上游产业链打造得也比较完善了,加上武川补充进来的燕麦基地,使得他的健康产业链更完整,单从给10万家店输送标准化的产品上来看,一年的收益也是相当吓人的。只是我觉得60万的门槛如果能降到30万,相信会离这个目标实现更近一些。
第六式:选址
“猴哥,你怎么讲到现在都没提到关键的选址啊?”猪八戒问道。
“八戒你这呆子,我正要和你说麦香村的第六式就是选址。”孙悟空挠了挠头说,李嘉诚说过做商业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这次的麦香村邻居不是那些财大气粗的正餐品牌,它们看上去非常活泼,很多甚至还靠着博眼球出位。Tribe、猫头鹰餐厅、 V Plus Lounge 、隆小宝、叫板比萨……夹杂在荷尔蒙浓郁的北京三里屯红街中间。
“怎么老是三里屯?喜茶、抹茶品牌关茶的选址就在三里屯太古里,八戒说说看你的理解。”
猴哥,我的理解是:
“第一必备的人气,有源源不断的客流;第二潮流中心,提升品牌溢价,能把店开在这儿本身,就无形中为品牌提供了背书,长远来看,增加了品牌的溢价能力;第三,曝光度,店开在这里容易形成火爆场景,为什么呢?
首先是该地区本身的人流,其次西贝的子品牌,已经引起了很多媒体对这家店的免费报道,这样势必促成很多餐饮圈子里,还有部分想进餐饮圈的慕名考察客流。第一波行业媒体免费造势,第二波圈里圈外来了朋友圈总要发发又是助力造势,第三波形成人流后,本身客流的传播,就如同喜茶。 ”
孙悟空笑道,八戒你分析的很透彻啊,我再给你讲讲他的第七个招式。
第七式:人格化
说到人格化,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可谓是最早一批玩转粉丝经济的餐饮品牌了,麦当劳叔叔肯德基爷爷让消费者过目不忘。
而张勇、贾国龙、吴国平等餐饮企业创始人也乐于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做人格IP化,将普通消费者转化为忠诚度更高的粉丝。
品牌怎么做人格化的?
第1种:找同人格的产品找价值点,如江小白城市普通人;
第2种:了解竞争对手人格,建立不同人格,如真功夫李小龙,体现蒸这个工艺上花的功夫和领导地位;
第3种:与目标人群产生关系,如朋友、老师、长者、达人、专家。
麦香村怎么做人格化的呢?它选择品牌的第三种人格方式落地,作为目标人群的健康专家出现,并通过视觉化加深记忆。
要想记得住,就要把创意放大,把传统燕麦放大成权杖一样大小,象征健康行业领导地位,头顶黄帽视觉上与其它厨师形象有了区别,手放背后体现专业大师的服务精神。
麦香村当然不止这7式,但作为餐饮的落地7式,八戒你可以从我的分析上看出西贝的用心之处,他不是简单地做好,而且每一式都精准定位,并发挥到极致。
“八戒,建议你平时可以和我一起结合实践多做些案例分析,这样对你进步更有帮助。”
“好的猴哥,那我现在就和你预约平时一起多跑跑店,在一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说完他俩又踏着七彩云朵,去继续他们的探店之旅。
——————
作者:顾亮,本文由红餐网专栏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红餐网,头号餐饮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
>者:时代财经 于小娟 编辑:周明
经常在网上冲浪的朋友一定不难发现,凡是在“性别”“996”“收入”上制造冲突的话题,大都会触及到大众的敏感神经。就在前几天,因为不小心踩到雷区,餐饮品牌西贝又被送上了热搜。
1月9日晚,有网友发现西贝前任副总裁楚学友曾在2020年4月转发评论过一条关于海底捞和西贝菜品涨价的微博。原博主向小田当时发微博称,“西贝和海底捞涨价,之所以产生较大舆论反弹,是因为得罪了一大批微博网友,毕竟95%的微博网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
随后楚学友转发了这条微博并附文:“学习了”。
这条微博随即引起了大量网友的讨论,并认为该行为存在“收入歧视”的嫌疑,由此讨论的焦点也逐渐向着西贝菜品价格是否合理方向偏移。
1月10日晚,西贝再次因“涨价”问题登上热搜,楚学友发布微博公开道歉,表示是自己言论不当。西贝公关总监于欣回应称,楚学友已于2020年9月离职,其微博言论不代表西贝立场。
时代财经发现,目前楚学友和向小田已经将相关微博删除。
回溯到该微博最初发布的时间,2020年4月,正值西贝董事长贾国龙面对疫情冲击哭穷,表示发不出工资,却在拿到银行贷款后转身将菜品涨价之时。在遭受广泛质疑后,贾老板选择了立即道歉,并承诺将价格降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图源:美团截图
餐饮圈最大的“投机分子”
贾国龙的姓氏“贾”,拆开来便是“西贝”,西北莜面村的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
1988年创立时,西贝还只是一家由咖啡馆改建成的黄土高坡风味小吃店。1999年,几经辗转,贾国龙来到北京,经营金翠宫海鲜餐厅,并在年底成立了“西贝莜面村”,主打以莜面、羊肉为主的西北菜。2000年,这家店的利润已经达到300多万。
随着在北京的生意越来越好,西贝也开始了快速扩张。2018年,据研究机构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西贝莜面村位居中国西北菜餐厅排名第一位,成为中国最大的西北菜餐饮连锁企业。
据西贝莜面村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7月16日,其在全国25个省58个城市共开设了376家门店。
实际上在西贝不断扩张和知名度提升的背后,少不了贾国龙在品牌营销上的造势,为此他在圈内还有一个名号——“餐饮圈最大的投机分子”。
2012年,通过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陕北的黄馍馍火了。不少餐饮企业都试图与黄馍馍的制作者黄老汉达成合作,但最终都没能抢过贾国龙。西贝以30万代言费签下黄老汉作为黄馍馍的代言人和技术顾问,传授其的“独门秘方”。
这一举动在许多人看来是西贝的一次商业炒作,但“被绑架到北京”的黄馍馍的确成为了西贝的招牌,并为贾国龙带来了可观的收益。黄馍馍刚引进西贝时定价为3元,当年共累计售卖了3000多万,现在的价格早已翻倍。
当然,除了《舌尖1》的黄馍馍,《舌尖2》张爷爷的手工空心挂面和《舌尖3》的水盆羊肉,贾国龙也一并不放过。600万买断张爷爷的手工挂面,水盆羊肉虽没有专门的代言人,但也充满了噱头。
在营销上贾国龙确实有一手,毕竟在莜面走进联合国的时候,都不忘说一句:“潘基文吃了都说好。”
除了为西贝直接创造热度之外,贾国龙也逐渐打造出了自己的流量。对于许多网友而言,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一定在社交媒体上见到过他的金句发言,甚至还曾参与过相关话题的讨论。
曾经由“996”衍生出的“白加黑、夜总会”便出自他口,而近日因某企业员工猝死事件,贾老板的这条微博内容又被网友们翻了出来。
微博中,贾国龙坦率的说道,“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经常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你有多大辛苦,就有多大收益”。
此言一出引起了许多网友的不适,也有律师表示,企业如果采用制度化、明文规定要求员工执行“996、715工作制”,无疑是对我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则的一种挑战。或许是意识到发言不妥,贾国龙随后删除了这条动态,并改口道,“715不是硬性规定,全凭大家自愿。”
除了“715”,贾国龙最近一次登上热搜是因为几句给年轻人的“人生建议”。他认为,年轻人应该优先选择北上广等大城市发展,“我就建议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哪个地方竞争激烈就去哪。”“年轻人只要能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在自己感兴趣的事上,我觉得就是对的。”
诸如此类的建议在部分网友看来颇有些“成功学”的味道,但对于贾国龙来说,这或许也是他创业多年来一直在折腾的事。
屡败屡战,贾国龙“用人头担保”
“精于吃道,以此为生”,贾国龙的愿望就是把西贝开成全球连锁的品牌,正如他个人微博简介中写到的,“理想是创建中国西北菜系,成为中国烹羊专家,让全球每一个城市都开有西贝。”
想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是基础。贾国龙通过删减菜品、打造中央厨房、规范生产流程,逐渐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但对于属于体验式消费的餐饮行业而言,服务的标准化仍是个难题,为此,西贝还引进了沙漏,将上菜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
经过诸多尝试,2015年,贾国龙意识到,只有做快餐才能将西贝做成国际大品牌,但西贝似乎无法成为下一个麦当劳。
“中餐快餐化是个很大挑战,包括供应链的保障等环节都需要不断完善。”时任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苏敬轼曾表示。
快餐化走不通,贾国龙打算另起炉灶。从2015年到2020年的5年间,他做出了7次尝试,先是推出了西贝燕麦工坊、西贝燕麦面、麦香村三个项目,其中燕麦面和麦香村都曾承担着他“4年1000家店面”的愿望,但却都在开店3个月后折戟,而西贝燕麦工坊甚至“还没有开,就在研发小院就把它拆掉了”。
2018年推出超级肉夹馍,开了两年多,共有十几家店,“但大多数是亏损的”;2019年推出酸奶屋,然而销售占比一直小于40%;2020年推出主打现炒下饭菜的“弓长张”,投资现炒快餐“小女当家”,但这个项目最终也停止了。
最后,贾国龙决定全力发展新项目——“贾国龙功夫菜”,并且在西贝内部将“贾国龙功夫菜”中央厨房定位了未来十年的核心项目,总投预计达到20亿元。
对于过去5年间的新业务探索,贾国龙自己总结道:“七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而这个“第七战”,贾国龙下了很大的决心。在去年12月召开的2020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谈到新项目,他表示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风险很大,几乎是“用人头担保”。但随即他转念一想,“其实这也挺好的,怎么将来做得也得超过王守义十三香吧。”
然而其以功夫菜的名义,采用快餐式的加工方法引起了不少争议,从顾客的反馈来看,口碑翻车的情况不在少数:“人均100吃点啥不好,非吃加热食品”“功夫菜是包装费工夫吗?”……由此可见,功夫菜的前景是否能配比得上贾国龙下这么大的决心还很难说。
消费者评价。图源:大众点评截图
此外,2020年底,西贝也传出了上市的消息。此前贾国龙对外宣称永不上市,但疫情时期公司紧张的现金流或许让他重新认识到了资本的力量。
但目前看来,西贝依旧没有建立起稳定完善的第二增长曲线,其在过往尝试中推出的子品牌包括贾国龙功夫菜依旧需要市场的检验。
“西贝的愿景是全球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都开有西贝,‘一顿好饭,随时随地,因为西贝,人生喜悦’”贾国龙说道。但很明显,在通往“喜悦”的道路上,贾国龙和西贝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消费者的口味太多变了!”
这大概是绝大多数餐饮人的共识。当下消费者口味变化得越来越快,从关注口感、价格变成注重食物的安全、健康,再到满足审美需要、融合社交需求。
年轻人“爱折腾”,餐饮人自然也闲不下来,为了实现舌尖上的坚守、传承与创新,他们将传统烹饪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不断赋予传统美食新口味、新面貌。
说起最爱“折腾”的餐饮人,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一定榜上有名。西贝燕麦工坊、西贝燕麦面、麦香村、超级肉夹馍、西贝酸奶屋、弓长张、贾国龙功夫菜,贾国龙已经连续尝试了7个快餐项目。
早在2015年,贾国龙就表示,只有做快餐才能把西贝推成国际大品牌,更立下了“西贝将在全球开出10万+门店”的豪言壮志。为了实现这样的“万店情怀”,西贝一直在不断探索快餐领域。
“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就做成的事,一定不是什么大事。”
总是在“打怪升级”的贾国龙这一次又“赌上了自己的名字”,推出了一个名为“贾国龙空气馍”的“新物种”。
那么问题来了,贾国龙空气馍是什么?有何特别之处?这一“新物种”的诞生能否带领西贝从竞争白热化的中式快餐市场中杀出重围?这对于中国快餐行业而言又会带来哪些改变?
什么是空气馍?
在浙江桐庐一带,有一种家喻户晓的传统特色小吃“酒酿馒头”,也被称为“空气馍”、“空气馒头”,其特点是在发面过程中用传统酿酒工艺酿出的糯米酒代替酵母发酵面团,蒸出来的空气馍蓬松暄软、自带清甜酒香。
2015年,酒酿馒头被列入了杭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虽说“南米北面、南糕北饼”,但随着时间推移,南北习俗早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演绎出别具特色的独到美食。“贾国龙空气馍”的灵感便是来源于这“酒酿馒头”。
在寻觅到“酒酿馒头”后,西贝的研发团队在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数次发酵及古法工艺,甄制出松软香甜的“空气馍”,用其包裹住各式中华传统美食,例如浓油赤酱的本帮红烧肉、金黄软嫩的绍兴臭豆腐等,并熟练运用卤、蒸、煮和油封等传统中餐烹饪艺术,确保出品的新鲜、味浓、锁温。
“中国馍夹中国菜”,这是“贾国龙空气馍”的slogan,也体现了它与麦当劳、肯德基等“炸制产品”的不同。
除此之外,贾国龙空气馍还推出了长沙臭豆腐、锅巴土豆、红薯条等9款中华小吃,酸米浆等6款中华汤浆,产品体系丰富。
西贝相关负责人表示,贾国龙空气馍的诞生,是为了用新中式快餐传递中国味道与中华文化,用美食创造喜悦人生。
为什么是空气馍?
浩荡的中式快餐江湖,几乎人人都有一个“麦肯梦”,期待哪天自己的品牌成为“中式快餐帝国”。
对于这个贾国龙再一次“押”上姓名的新品,实在让人好奇西贝为何决定用它在中式快餐江湖“厮杀”。仔细研究“贾国龙空气馍”的产品架构、商业模式与运营体系后我们发现,这款产品的“手拿走食,高度集成”特征与中式快餐行业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
手拿走食
小吃、小喝是当下餐饮行业的大趋势,而精致健康的特色菜品与饮品,则是贾国龙对“小吃”、“小喝”的理解与诠释。此次,贾国龙空气馍秉承着“用美食创造喜悦人生”的使命,用一个馍搭配一碗中华汤浆、一杯饮料或一份甜品,用健康有特色的自制产品传递中国味道与中华文化。
事实上,在“餐+饮”时代,饮品成为了餐饮企业“爆款”打造的关键点。与成品包装饮品相比,“定制化”饮品能赋予消费者别样的消费体验,如果再兼具健康的食材、吸睛的高颜值包装、以及美味、解渴、刺激味蕾等功能属性和社交属性,便有助于餐饮品牌避免同质化、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小吃、小喝也映射出当下消费者的“走食文化”,贾国龙空气馍”在选品时便以“手拿走食”为主要标准,“拿着吃、走着喝、不用餐具”,方便食用、随身携带,才能真正实现“一顿好饭,随时随地”。值得注意的是,这款新品在包装上借鉴了并升级了麦当劳的设计——采用有提手的小牛皮纸袋。提手属性便于携带;其造型整体的干净利落,也更符合快餐“快速解决”的饮食文化。
此外,在店铺模型设计方面,贾国龙空气馍也考虑到了消费者“坐下来好好吃一顿好饭”的需求,90-150平米的旗舰店内设有用餐座椅,堂食与手拿走食兼备,与消费者的用餐场景适配度更高。
高能集成
西贝被消费者论道的热点话题之一就是价格,而贾国龙对“小贵”的理解是“高质量打败低质量、高效率打败低效率、高性价比打败低性价比”,简而言之,就是物有所值。“小贵”是指在提高精细化的基础上,走品质路线。
近年来,在美妆护肤领域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年轻消费者开始寻找“贵替”。一方面是热门的国际大牌本身就是流通于消费者之间的“社交货币”,另一方面是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基础的美妆护肤功效,舍得为功效更突出的中高端大牌或小众特色品牌付出更多预算。
所谓“贵替”,可以看做是低价产品的高配与升级,也是消费者为高品质买单的结果,在餐饮市场中亦如此。业内人士表示,打折降价只会自贬价值,提高品质才是王道。
“健康、美味、享受”已经成为当下消费者对食物的新追求,这似乎与贾国龙空气馍想向外界传达的“好吃、易消化、无负担”的产品理念不谋而合,但它是否能真正接住消费者抛出的新需求“橄榄枝”,还有待市场检验。
另一方面,贾国龙空气馍计划运用更智能的设备,提升门店交付能力,并通过高度集成、高度标准,降低对人力的依赖。该品牌以人效提升为经营落脚点,采用现代食品科学技术与现代化管理体系,标准化额定每一个生产加工制作步骤,并将其应用到门店的生产经营系统当中,最终在出品、环境与服务方面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性价比。
当中式快餐迈入深水区,行业创新点在于从模式到产品层面,进行内外兼修的转型升级。而在上述模式的支撑下,“贾国龙空气馍”是否具备大规模复制的条件,是否能够在成本管控、标准化供给、现场交付方面实现高性价比、高标准化、低人力成本,是否可以一圆贾国龙的“中式快餐梦”,就要交给市场与消费者表现来回答了。
中式快餐按下加速键?
说到餐饮企业要圆“中式快餐梦”,就要从1987年肯德基在中国开出第一家餐厅说起。自那以后,快餐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于价格低廉,起初快餐的存在主要是为蓝领阶层解决温饱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餐时间,白领们也开始选择食用快餐。就此,快餐行业在中国飞速发展。
而相较于口味较为单一的西式快餐,品种多、拥有更多选择的中餐显然更能满足中国人的味蕾,中式快餐便应运而生,其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特点,也使得主流消费群体日益趋向年轻化。此外,随着外卖平台的兴起,更适合送货上门的中式快餐也就成为了消费者之间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
从当下细分品类来看,中式快餐可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油炸类,由于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主的西式快餐品牌长期霸占市场份额,小杨生煎、夸父炸串、喜姐炸串等地方特色小吃“夹缝生存”,与“西方巨头”错位竞争;
第二类为捞烫类,代表企业有海底捞、小龙坎、呷哺呷哺以及杨国福麻辣烫、觅姐麻辣烫、三顾冒菜等,这类中式快餐包含连锁餐饮品牌和以传统技术、工匠精神为卖点的街边小店;
第三类为粉面类,既有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等“老字号”,也有和府捞面、遇见小面等“新生代”,由于粉面的消费者认知成熟、做法简便且供应链等标准化程度高,该赛道日渐拥挤;
第四类为粥饭类,如蒸功夫、老娘舅、老乡鸡、乡村基、杨铭宇黄焖鸡等发展出千店的品牌众多,是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品类,也是竞争最激烈的赛道。
中式快餐的种类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其市场规模已达到近七千亿。规模虽大,但竞争格局仍呈现高度分散。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式快餐市场CR5(前五名的公司市场占有率)仅为2.9%,前五名分别为杨国福、张亮麻辣烫、老乡鸡、乡村基、李先生牛肉面,占比分别为0.7%、0.7%、0.6%、0.5%、0.4%(截至2022年Q4)。
事实上,受制于全国各地饮食习惯偏好的不同,正如“庆丰难出北京,生煎难入山东”,众口难调,品牌也就难以突破地域壁垒,行业竞争便以区域作战为主,这也是硕大的中式快餐市场迟迟没有一个龙头企业的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有着绝对优势的消费群体,市场份额也很高的中式快餐,至今仍没能出现一个知名巨头,归根结底在于自身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标准化、系统化以及模式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对于中国快餐行业而言,“西方老大哥”的虎视眈眈、“中式新晋小生”的跃跃欲试,也让在中式快餐领域已经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企业腹背受敌。
综上所述,中式快餐品牌想要建立全球性的品牌影响力,一方面需要明确能为自身带来竞争优势的品牌定位,并根据行业升级和年轻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进行调整,持续占领消费者心智;另一方面需要具备产品持续迭代和孵化新品类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连锁化程度,以数量和质量取胜。
长期来看,中式快餐市场潜力巨大,只是缺少一个爆发的契机。贾国龙带着“一顿好饭,随时随地”的初心再闯中式快餐赛道充满勇气,但真正的赢家,也要让消费者“不仅因为需要而尝试,更是因为喜欢而反复购买”。新鲜出炉的“贾国龙空气馍”,能否为中式快餐的发展按下加速键,让我们一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