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网
【环球网消费综合报道】清明节假期,“踏青、出游、赏花、帐篷、露营,享受美食”似乎成了热门词。不少人借着小长假,来一场短途游,享受一场难得的休闲时光。
旺盛的出游需求,显著带动了餐饮客流。火锅连锁企业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谈到,根据海底捞后台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2024年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全国海底捞超1300家门店日均接待顾客人次超170万。其中,清明假期首日接待人次近180万,同比去年清明节当日增长超35%。
全国区域内,每家海底捞门店特色不同。“潘茂名纪念公园是茂名当地小有名气的一个景点,其独特的庙街夜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踏青和游玩。我们在公园设置了10个帐篷和10个'星空屋',家庭游、亲子游构成了消费主力人群,4人套餐颇受消费者欢迎。”海底捞广东茂名南越文创街店相关负责人表示。
清明节假期期间,赏花类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大涨。洛阳牡丹节、无锡樱花节、天津海棠花节、石家庄梨花节等多地花卉节,也使目的地热度倍增。
以河南为例,河南洛阳的6家海底捞门店客流较去年清明节客流量增长超50%,个别门店单日接待桌数是去年的3倍。尤其近期爆火的“王婆说媒”,吸引河南开封周边的城市居民蜂拥而至,位于开封的3家海底捞门店均迎来了大量前来“打卡”的游客。
从食材来说,春季食鲜正当时。海底捞在江浙沪区域的100多家门店上新“美人椒鲜锅底”,辣度友好,椒香四溢;四川成都、贵州贵阳等数十家门店,推出了“凉拌折耳根”,脆嫩爽口,风味独特;浙江杭州、绍兴的20多家门店则将清冽回甘的“天目雷笋”端上餐桌,受到当地顾客的欢迎。
更值得一提的是,甘肃、陕西、宁夏等省份的部分海底捞门店,则陆续上架了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定西宽粉,这是一碗“天水麻辣烫”不可或缺的配料。这些带有浓厚地方饮食特色的海底捞“网红单品”,给踏青赏花季“味蕾游”带来了更多惊喜。
源:温州新闻网
昨天,市民在市区绿洲花园一火锅店选购食材。蒋文广 摄
温州网讯 冷空气已经“发货”,很多温州市民马上安排了秋天的第一顿火锅。据统计,从上周日开始,除了火锅店客流增长外,各大商超的火锅食材销量也猛然增长。
在吃货们的眼中,降温就等于吃火锅。“冷空气来了,马上就安排秋天的第一顿火锅。”市民戴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如此表示,而像她这样的市民还有很多。昨天,下吕浦“锅圈食汇”火锅食材超市迎来了大客流,大家都是过来购买各类火锅食材的。“牛羊肉、虾滑、丸子等销量不错,而火锅底料、蘸酱等也基本上是人手一单。”据店员表示,与之前相比,这两天的销量起码上涨三成。除了各类火锅食材店外,各大超市生鲜区的火锅食材销量也在上升中。大润发超市在淘宝网淘鲜达外卖平台推出了“火锅来了”必买食材汇集,吸引了很多吃货下单。“这些火锅食材都推出了促销活动,虾滑打7.2折、蟹味棒则是6.6折——我下单购买了一堆。”白领陈女士表示部分火锅食材可以放冰箱储存,需要时拿出来,还挺方便的。接下来,人本超市、沃尔玛等超市都将陆续推出“火锅节”促销活动。
除了购买火锅食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打边炉外,很多市民选择了在火锅店就餐。为了招徕顾客,不少火锅店开始做起促销活动,比如店庆促销活动、满多少送代金券活动等。多家火锅店负责人表示,这两天,门店的生意明显回暖。“天冷了,大家都想着来吃火锅。接下来,火锅的旺季终于到了。”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着。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源:央视财经
两江交汇的地理优势,豪爽火辣的江湖文化,都为重庆发展夜间经济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重庆不断推出夜间消费新业态,“夜经济”也成为推动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动力。
重庆一家火锅店位于一个防空洞内,这个防空洞约有500多米长,最多能够容纳218桌火锅。洞外是三十多摄氏度的酷暑,而洞内却是二十多摄氏度的清凉,大家可以在这里酣畅淋漓地感受重庆火锅的“热辣滚烫”。
这家去年10月开业的火锅店,把餐厅打烊的时间推迟到了凌晨2点,因为就餐环境很有重庆特色,开业后的第一个暑期,就吸引了大量游客。
华灯初上,白天还很安静的紫薇路逐渐热闹起来。这里是重庆首批夜间经济示范区,有100多家精致小巧的餐厅、酒馆和甜品店,多样的风格让重庆的夏夜有了异域风情。
与紫薇路的融合不同,九街的风格是碰撞。一条马路的两侧,一边是讲究“土”的江湖菜,热气腾腾,一边是讲究“潮”的酒吧,音乐隆隆。
进入暑期,洪崖洞每天的客流量接近10万人次,即便到了深夜,这里也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2024年1月-6月,重庆接待过夜游客5384.76万人次,同比增长5.6%,今年上半年,重庆市入境旅客同比增长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