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正不断改造餐饮行业生态,未来还会有更多针对细分领域和群体的品牌出现。”4月2日,深圳甘棠明善旗下撒椒品牌总经理陈罡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
短短两年多时间,这个主打江湖菜的网红餐饮品牌足迹遍布全国。截至今年3月30日,撒椒品牌已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武汉、珠海、郑州、厦门等16个城市开店29家。母公司甘棠明善旗下的另一餐饮品牌探鱼门店数量也接近200家。去年12月,探鱼首家海外门店已在新加坡开业。
近期以来,各类网红餐饮类品牌都收获了市场的看好。去年12月,网红快餐店“狮头牌卤味研究所”宣布获天图投资A轮融资。今年3月,奈雪の茶完成数A+轮融资,领投方为老股东天图投资,融资额数亿元,目前公司估值达60亿元。
陈罡表示,近年也有不少投资者前来询问,但公司目前现金流良好,暂时没有收到集团层面的融资消息。“我们目前更希望可以把产品打造好,保证食材的新鲜与安全,我们建了后厨中心,未来还会继续增加在供应链方面的投入。”陈罡透露。
在刚过去的3月31日,全球第四座、内地第三座K11购物艺术中心登陆广州,撒椒餐厅击败众多对手,成为这座标榜融合艺术欣赏、人文体验和自然环保的购物中心其中一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店面看到,撒椒经典的花的海洋装修风格已经变成了浓浓的欧式风情,新店还加入夹娃娃、稳撒椒等小游戏,让年轻消费者可以疯玩一把。
陈罡告诉记者,不仅装修风格,在菜品的设计上,撒椒也特意针对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增加了热饮、花果茶等休闲品类,让消费者延长在店内停留的时间。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此前跟媒体分享其十多年的餐饮经验,在他看来,开餐厅首先要找到客人,想好客人在哪,服务于哪一批客人,其次才是组织保证。
对此,陈罡也十分认同,“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消费者的喜好日新月异,餐饮企业也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洞察消费者需求。”甘棠明善品牌管理中心总监张欲翔告诉记者,今年6月集团还计划推出两个新的子品牌。
而对于网红茶品牌喜茶来说,去年也是阔步向前的一年,不仅推出了十款新品,在空间上也做了很多的探索,上线了多款周边产品。喜茶品牌中国公关总监肖淑琴此前向记者表示,喜茶今后将围绕着产品和品牌两个方向继续升级。
“作为一个新来的品牌,不管是新创业还是异地扩张,一定要比市场原有的品牌优秀很多才可以赢得市场。”肖淑琴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点网讯:1月22日,探鱼母公司甘棠明善餐饮有限公司考虑赴港IPO的消息引起市场关注。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目前估值约在70亿至80亿元人民币之间,并考虑最早于今年进行香港首次公开募股。
对于这一消息,甘棠明善回应称,目前阶段只是引入了外部机构协助进行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的优化工作,具体的IPO计划预计将在三年后实施。
该公司表示,此次引入外部机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内部控制体系,为未来的IPO做好充分准备。
本文源自观点网
记者 | 吴容
编辑 | 昝慧昉
烤鱼连锁“探鱼”你一定知道,对于蔡澜港式点心应该不陌生,江湖菜“撒椒”你也可能在哪里看到过,但如果说他们都是“一家人”,你一定会有点惊讶。
没错,这几个看上去画风不太一样的品牌全都棣属于同一家公司——深圳甘棠明善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棠明善”)。
据天眼查APP显示,甘棠明善成立于2009年9月,公司总部位于深圳蛇口。在正式创立品牌前,这家公司曾经是黄记煌的加盟商,之后推出了旗下首个自有品牌“探鱼”。
2013年12月,“探鱼”正式诞生,很快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三年后,甘棠明善又推出了自有品牌“撒椒”,以酸菜鱼等江湖菜做主打。
为了完善餐饮矩阵,2018年,甘棠明善又与美食家蔡澜合作,推出了蔡澜港式点心和蔡澜越南粉,侧重于年轻化和轻量级。
对于跟蔡澜合作的两个品牌,甘棠明善蔡澜市场部总监李喜耀接受界面新闻时表示,蔡澜先生作为合伙人,主要负责菜品创意、产品研发 、餐具设计等,而甘棠明善则负责餐厅的实际运营。
就在最近,这家公司把蔡澜越南粉带到了广州,在万菱汇开出了广州首店。主打风味河粉、檬粉、小吃等的蔡澜越南粉,最早在香港中环兰桂坊开出,此后在深圳谨慎拓展了3家门店,才来到广州开店。
据李喜耀介绍,截至目前,公司拥有超过250家门店,其中,探鱼220家、撒椒13家、蔡澜港式点心和越南粉分别有13家和5家。公司未来的拓店计划将侧重在探鱼和蔡澜港式点心上,而越南粉则有待模式成熟后才进行规模化。
选择一个热门单品、从细分品类切入,是近年来不少餐饮创业者的首选。在全国各地,酸菜鱼、烤鱼、肉夹馍、小面等单品类品牌层出不穷,包括探鱼、撒椒以及两个蔡澜品牌也是如此。
选择从探鱼切入餐饮市场,甘棠明善确实押对了品类。烤鱼在过去流行于各地的大排档,但认真做品牌的并不多,探鱼是这方面起步较早的一家,先后推出了5种不同鱼肉搭配的18种口味选择。
李喜耀对界面新闻表示,正如烤鱼在川菜里是一个很细分的品类,越南粉也属于东南亚菜里的一个分支,东南亚菜在中国已经推出市场那么多年了,有着足够的市场教育,如今推出蔡澜越南粉,是拥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基础。
不过,大单品经营模式也有其风险。
单品店虽然更标准化和利于门店复制,但也容易带来同质化严重问题;对单一食材依赖性极强,一旦供应链遇到问题,也容易遭受打击;过度依赖某一个单品,自然也意味着盈利点的单一。
不难发现,在两三年的市场亲密期过去以后,部分靠单品战略起家的品牌开始遭遇发展瓶颈,有的由于经营不善而闭店,有些则是尝试转型或在产品上做加法。
探鱼也有类似的动作。今年,探鱼增添了火锅新品,这也是继增加烧烤产品之后,探鱼在产品矩阵上的又一布局。
此外,靠单品战略起家的品牌,还可能面临餐饮风口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口味的潮流变化,其实也有点像快时尚一样,有时让人难以捉摸,消费者很难对某一品类有着长期忠诚。
也许很难说烤鱼这一品类已经过气,但不得不承认,最近几年它出现在话题中心的次数是在变少。
2017年,在被问及烤鱼是否算是夕阳行业时,探鱼品牌联合创始人李品熹曾表示,烤鱼对于餐饮市场有很好的丰富作用,至少在未来20年,都可能是中国餐饮市场的重要品类之一。
李喜耀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如何维持一个食物在食客那里的长期喜好度,关键在于要耐吃。比如,之所以选择推出越南粉品类,是考虑到“在尝过很多浓烈的食物之后会想回归清清淡淡的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