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新华全媒+丨古坊乡新事-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华社合肥8月16日电 题:古坊乡新事——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陈尚营进入8月,徐朝阳忙得团团转。果园里的藤

华社合肥8月16日电 题:古坊乡新事——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尚营

进入8月,徐朝阳忙得团团转。果园里的藤蔓上挂满猕猴桃,还有几天果子就要上市了,他在乡里的猕猴桃基地和60公里外的县城两边跑,联系电商平台、跑线下销售。“虽然不愁销路,但还是想把价格卖好一点。”徐朝阳说。

徐朝阳所在的古坊乡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处皖鄂交界,是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一个偏远乡镇。2015年记者曾到古坊乡采访,那时古坊乡5个村中有3个是贫困村,全乡9000多人,近三分之一是贫困人口。

今年8月,记者再次来到古坊乡,发现路宽了,房前屋后干净了。古坊乡乡长汪志鹏说,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古坊乡原有的茶叶、油茶等产业要保持,猕猴桃是乡里主抓的新产业,发展势头很好。

古坊乡的猕猴桃果实累累。新华社记者陈尚营 摄

除了一眼就能看到的变化,在乡里转转,记者发现在这个深山乡,还有不少新鲜事。

“有了这套设备,既可以做绿茶,也可以做红茶。”在古坊乡上坊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成领着记者走进岳西林兰茶业今年改造的生产车间。车间内,崭新的制茶设备依次排列,车间外,是大片绿油油的水稻田。

“今年没来得及,明年就可以做红茶了。”岳西林兰茶业负责人刘文兵说,这套设备投资300多万元,如果满负荷生产,日产干茶可达500斤。

刘文兵和父亲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专家”,他们办茶厂,带动周边几十户茶农增收。

“前些年因为古坊乡属于水电供区,总停电,茶季损失很大。”刘文兵说,2019年,水电供区电网资产和供电业务移交国家电网,上坊村2021年完成电网改造。“电好了,以前的制茶设备也需要更新,投入了一大笔钱。”不过,刘文兵很有信心,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他有了投资底气。

“以前茶叶采摘期一般只有两个月,到6月就停了。新生产线建成后,6月以后可以做红茶,一直到9月。”王志成说。

除了传统的茶叶销售模式,刘文兵说:“我们乡也有‘网红’,能在直播间卖我们的茶叶。”

刘文兵说的“网红”是罗慧圆和汪菲夫妻俩。汪菲说,她和爱人以前在外地工作,后来回到古坊乡开了农家乐,“今年初开始拍摄短视频,以家乡美景美食和农村生活为主。”

汪菲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了账号,发了十几条视频,已有1万多粉丝。“目前还在摸索阶段,希望能拍出更多好的视频,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农村,知道古坊乡。”

古坊乡景色。新华社记者陈尚营 摄

从未种植过猕猴桃的古坊人,没想到有一天,能吃到古坊产的猕猴桃。徐朝阳介绍,他自己种了100多亩猕猴桃,今年平均亩产能达到3000斤,全乡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近500亩。

“最早一批8月20日左右可以采摘,今年价格还可以,品质最好的估计能卖20多块钱一斤。”徐朝阳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 class="pgc-img">

节期间,一批自制的乡土“贺岁片”在山西吉县刷了屏。听说自己的身影也曾出现在村史馆的屏幕上,这让32岁的文城乡青村农民李晓军觉得很光荣。

李晓军参演的是一部名叫《过年回家看爸妈》的微电影,演的就是他自己——一个外出打工的青年。虽然讲的是家常事,第一句台词还是拍了20多遍才完成。

这部“贺岁片”意外地受欢迎,也吸引着返乡的年轻人走进村史馆。很多人觉得,在“故纸堆”里看到这些鲜活的农村生活记录,很有趣。

从只会墙上挂相框,到学着“实景布置”;从支起几张空桌子就开张,到如今张罗起多媒体影音手段;从讲述村子的历史,到发扬村风村德的教化之用……分布在中国乡村的大小村史馆,照见着一代代农民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生生不息的岁稔年丰。


记住的力量

< class="pgc-img">


春节前夕,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金桥庄村,几位村里老人连同石匠仔细在一块石头上刻着大字:桥连南北,堑变通途,立德为善,同心造福。

这块石碑是为了记住当年的不易。也是在建村史馆前夕,这个村子率先立起村名碑。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金桥庄村,几十年山路蜿蜒,前些年通过硬化路、修筑桥,让出行大大便利。去年新桥修好之后,村民自发挑了几块大石头立在村口,刻上“金桥”俩字,立做村子新地标。

立碑立传,是为了忆苦思甜,不忘根本。很多村子自筹资金建村史馆,也是源自这股子心气。

罗曼沟村位于六盘山西麓的沟沟壑壑中。春节前一场罕见的大雪,让半山腰处新修的村史馆红色砖墙格外显眼。

大年初一,回乡的年轻人三两成群,约着一起来到村史馆“寻根”。

走进村史馆,展板上的一段村庄“改名趣闻”折射出这个小村庄的百年变迁史。

罗曼沟村位于宁夏最后一个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西吉县马莲乡,最早叫“落难沟”村。新中国成立后,村里人嫌“落难沟”太难听,渐渐地把村子叫成“落满沟”村,寓意种的粮食落得满沟都是。

可是,“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山太大、沟太深,老百姓粮食“落满沟”的念想多年一直落空。直到脱贫攻坚战打响,落满沟村在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泥路变硬化路,窑洞变砖瓦房,通了自来水,有了宽带网,村容日新月异。

“村干部不知怎么在材料中把落满沟错写成‘罗曼沟’,后来村民们都觉得罗曼沟更好听,更符合现在村子的气质,就索性将错就错把村名改了。”罗曼沟村党支部书记安发银说。

村名一再变,而罗曼沟村村民却一直不敢忘记自己的“根”。村“两委”和村民们商量后,决定利用村部闲置房屋布置了这个村史馆,“担心好日子过惯了,年轻人忘了先人们当年是如何苦过来的”。

春节到了,很多村庄里平时安静的村史馆又热闹起来。回乡过年的人要去看看里面添了什么新东西,老人会带着一家子人来转上一圈,一些“网红村”的村史馆则是游客必到的打卡地。

忆乡愁,看变迁……从北到南、从西到东,逛村史馆已成为一些乡村的新年俗,几代人也在这里完成了平时少有的跨时空“交流”。


留下的乡愁

< class="pgc-img">

“看,这个是石碾。过去我们就用它把高粱、谷子、稻子脱壳碾碎。”山西临猗县嵋阳镇嵋阳村村史馆里,72岁的村民刘林全向几位返乡过年的大学生讲起过去的故事。

村史馆不大,却存放着不少压箱底的“宝贝”:农耕用具、腌菜缸、孩子学步的站桶……这些农家日常用品讲述着往昔生活的苦辣酸甜。

每一样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以前家里没通电,就靠点煤油灯来读书写字。”刘林全说,那时候脸被煤油灯熏黑是常事,有时看书入神,头发还会被烧焦。

乡愁,不仅藏在耕耘桑梓的往事中,也藏在烟火百态的民风民俗里。

地处黄河东岸、吕梁山南端的山西吉县,用3年时间在全县建起了54个村德村史馆。

全县第一家村德村史馆建在吉县屯里镇太度村。它是一座两层小楼里专门辟出的一个大房间,但有模有样:墙壁上贴满了村庄的历史、历年“好媳妇”评比、优秀学子的照片等,屋里空地上摆着书架、电视机等。

曾经,建好的村史馆怎么“火”起来,是一个挑战。

吉县文联主席刘旭山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村史馆成为村民寄托乡愁的“纽带”,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感受家乡的美好。

太度村有个传统:每年重阳节“赛被子”。媳妇们比赛谁孝顺,就看谁家家里老人们的被褥最干爽、被面最洁净、棉花最松软……赢得比赛的“好媳妇”照片被挂在村德村史馆,全家面上都有光,让这个民俗顿时成了“网红”活动。每逢年节,不少尊师重教、致敬革命英雄的活动也在村史馆里办。

修村史、扬村风……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乡村日渐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留住历史、留住乡愁成为共同心愿。

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市临沭县朱村,有山东省第一个村级档案馆。

73岁的村民王经臣,拒绝了回城里养老的机会,专门回村里帮忙整理档案,大家叫他“王馆长”。

论起朱村历史档案来,他声音洪亮,如数家珍:农业税票、户口材料、房产档案、统销救济清册、小麦丰产奖状……10类1.6万余卷(件)档案,连同那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史,都被妥善保存在这个村级档案馆中。

“它们是朱村人心底最深沉的力量和精神源泉。”王经臣说。

< class="pgc-img">

这是山东临沂市临沭县朱村的村史档案馆。


传承的希望

< class="pgc-img">

忙碌一年,47岁的温杰回到了从小长大的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

看看那些明清时留下的院子,摸摸那些活了千年的古树,再转转村中心的村史馆,他心里有说不出的踏实和欢喜。

“我们赤桥村有2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豫让刺赵’的发生地,还曾是远近闻名的造纸村……”温杰如数家珍。

多年前,赤桥村里自发在村委会小楼的二层建了村史馆,布置了村史展板、历史名人书画、老物件等。这几年,村史馆愈发完善,展品多了,实物布景也做得越来越漂亮,慕名远道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如今在太原市区一家绿化企业上班的温杰说,这些年,不少村民离开赤桥村,年轻人向往城市,对农村的感情日渐淡漠。但有了村史馆以后,很多年轻人才发现自己家乡这么“有的聊”,开始喜欢“晒”家乡。

“除了游客,现在村史馆甚至吸引了很多历史研究者、爱好者,这让村里一些老人特别开心。”赤桥村党支部书记吴伟强说,村民们收拾出老物件,也总想着送到村史馆来,大家都希望这里能让已经走出村子的孩子们更了解、记住赤桥。

在迅速变化的当代中国,小小村史馆容纳的,往往是几代人生活和情感的传承。

山东省莒南县石泉湖村,青山绿水,街净村美。村广场上,一块“山东水库之母”石碑格外醒目。

冬日暖阳下,流水潺潺,穿过石桥。不少游客“打卡”村里修建的村史馆,39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史馆馆长李洪浩趁机“客串”讲解起当年峥嵘岁月。

李洪浩十分熟悉馆里展品和历史,里面有他的爷爷——全国农业劳模李义丰的事迹。当年,时任石泉湖村党支部书记的李义丰,从黄泥地上牛蹄窝能存水得到启发,带领村民在山沟里建成最早的石泉湖水库。后来,这个村共修了四座水库,使80%的土地变成了水浇田,获得连年大丰收,成为沂蒙老区农业战线的典型。

如今,李洪浩带领村民在红色文化上做文章。他们打造红色旅游、农家乐等,让游客住民宿、游青山,感受当年光辉岁月。

“在石泉湖村人眼里,那些展品不仅是从贫穷走向小康的见证,更是我们与祖辈情感交流的‘活物’。”李洪浩说,在乡村振兴的前行路上,那些父辈高扬的旗帜一直都在心里,激励大家延续那份光荣。


总策划:傅华

策划:赵承

监制:张旭东

统筹:董峻、林红梅

采写:屈婷、杨文、马晓媛、张亮、王飞航、武江民

编辑:赵超、屈婷

海报:新华网山西频道亢静璇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山西分社、山东分社

联合出品

融界2023年12月6日消息,东莞玩创传媒有限公司因违反了《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被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责令关闭违规经营游艺项目、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5390元。

根据公告内容,2023年10月09日15时23分至2023年10月09日16时13分,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执法人员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富民中路399号237室的东莞玩创传媒有限公司进行检查,该游艺场正在营业,现场有电子游艺机及游艺机共22台,顾客4名,有3名顾客在“小熊转转乐”游艺机上玩,现场主管未能当场出示有效的《娱乐经营许可证》经过进行详述。

东莞玩创传媒有限公司违反了《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了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违规行为。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和《娱乐场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责令其关闭违规经营游艺项目,并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5390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