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
他稳扎稳打,3年开店80多家,0关店率。
200多平的火锅店,60元客单价,他一个月卖出八九十万营业额。
他提出“三大原则”,实施后,品牌被顾客称为“性价比之王”。
有人说,疫情三年,他是天津火锅行业跑出的最大的一匹黑马。
今天要讲的,是餐创联会员、芳竹园火锅创始人梁继坤的故事。
第 1448 期
文 | 张冬
从东北到天津,从汽车到餐饮
靠两个字,他做起了火锅
在东北,想暖和,就得吃点“热食”,在梁继坤看来,世上没有什么比吃火锅更幸福的事了。
◎本期主人公梁继坤
尤其是下了班,从温暖的办公室走到朔风十足的室外,辘辘饥肠充满了对火锅的渴望,梁继坤与同事吃得最多的餐厅,就是火锅店。
梁继坤说,从初中时,就喜欢跟同学一起吃火锅,几个小朋友,凑些钱,去小馆子,围着一口热腾腾的锅,涮些喜欢的菜,再蘸些调料,哗!一身暖和地回家睡下,梦里都是火锅的香味。
做了汽车销售之后,挣了钱,吃火锅更是常事了,有时候,同事也会说,你这么爱吃火锅,干脆自己整一个得了,想吃啥涮啥,全卖你自己喜欢吃的菜,不要钱不说,还能挣钱。
◎ 东北人的快乐火锅
本是一句闲话,却勾起了梁继坤的馋虫和梦想,对呀,我干嘛不自己开一家?在4S店上班,上到猴年马月,才能开一家投资上亿的汽车店?
梁继坤的家族,数代经商,所以,当他讲出自己的想法时,大家都很支持他,觉得年轻人确实应该闯闯看,创创业。
2016年,凭着“热爱”,梁继坤在老家东北加盟了一家火锅店,开业之后,生意竟然还不错,这对于新手来说,无疑很幸运。
当然,也有同行表示,这属于“新手保护期”,就像一个从未钓过鱼的人第一次去河边甩杆,总能收获颇丰,但能不能长久,那就看造化了。
◎火锅太美味
俗话说,造化弄人,不过,这次造化弄的却是同行,梁继坤的店开业后,一路高歌,营业额节节攀升,以至于第二年又加盟一个,而且第二个加盟店依旧生意火爆。
梁继坤认为,这是总部支持的力度大,有问题都是第一时间解决,“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是割韭菜,也有想干实事的企业,创业新人要仔细分辨,不能看谁火爆就加盟谁,毕竟,‘他火爆’跟‘你赚钱’,是两回事。”
有了两个加盟店的经验,梁继坤萌生了自己做品牌的想法,当时的女友正在天津工作,梁继坤想着,只要有本事,到哪儿都吃得开,那就去天津吧!
梁继坤不信玄学,根本没考虑新去处究竟是“福地”还是“死地”,他只感觉热血在胸腔激荡,下定决心要在天津闯出个名堂。
280平小店,一月卖出95万
员工都累瘫了
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被国家列为超大城市,常住人口1300多万,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
梁继坤很快就爱上了这座城市,但热爱不能当饭吃,还得开店,2018年8月,梁继坤在天津开了第一家社区店,取名“芳竹园”,无甚特殊寓意,乃梁夫人名讳。
◎芳竹园首店
在社区开店与商场不同,商场通常年轻人居多,社区顾客则是寻常百姓,老少都有,老百姓吃饭,就讲究个实惠,“好吃不贵”是主要需求,于是,梁继坤做了个非常大胆的决定——锅底全免费。
吃火锅,锅底竟然免费,敢这么干的,都是狠人,毕竟,锅底成本很高。
芳竹园主打川锅,属清油锅底,要想吃牛油锅底,加10块钱升级即可。
很多同行知晓后,纷纷下断言,“锅底虽然免费,涮菜肯定卖的贵,不然,赚嘛钱?”
然而,芳竹园却打出“锅底不花钱,涮菜白菜价”的广告语,狠狠地粉碎了同行的断言,体验过芳竹园的顾客大部分都说,涮菜物超所值,性价比很高。
◎烟火气满满
芳竹园不仅涮菜性价比高,而且小料自助台上的凉菜、水果,小吃,还有冰淇淋统统免费。
虽然拥有着高性价比,但芳竹园前两个月生意很一般,几乎是赔钱,梁继坤对此的解释是“水土不服”。
的确,从东北到天津,两地的生活环境和消费习惯都不同,肯定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最关键的是,品牌力弱,新开的餐厅,没啥认知。
于是,梁继坤开始做调整、做调研,先是调菜单,删去一些在东北卖得火爆、在天津卖得一般的菜品,上一些当地有认知度的产品,加大牛羊肉的比例;锅底再次进行改良,减了油、减了辣。
调了调菜单,生意还是不太灵,于是开始调价,所有产品都下调价格,当然,分量也相应减少一些,梁继坤解释,分量小、价格低,同样的钱,顾客可以多吃几样菜。“像羊肉,在我黑龙江的店,一份是半斤;在芳竹园,一份是4两,价格也降了些。”
产品、价格都调整好了,梁继坤开始调整服务,带着员工去其他知名品牌学习,多吃几次、多观察几回,倒也学个神似;梁继坤还经常翻大众点评,看看别人家的火锅店好评有哪些、差评都有啥,以便自己学习和避坑。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生意逐渐有回暖迹象,从第三个月开始,芳竹园开始盈利,随后一路高歌猛进,高峰期时,一家280平的店,不到30张桌子,月营业额做到95万。
要知道,芳竹园的客单价才60元,你算,一天得翻多少台?
梁继坤说,很多员工都累瘫了。
◎芳竹园团队
在消费日渐理性和谨慎的趋势下,芳竹园凭着60元的客单价、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在业内外打出了名气。
3年开店80+,0关店率
超值,是条秘密通道
天津,是个港口城市,天南海北之人汇聚于此,他们口味各异,所喜食物也不相同,在诸多餐饮品类中,似乎只有“卷一切的大饼”和“涮万物的火锅”,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经过了将近一年的修炼,2019年6月,梁继坤选看中一个社区,准备开第二家社区店。
在天津,进商场店需要有足够的品牌力,很显然,芳竹园还很年轻。
◎餐厅一角
人类社会有个重要的自然法则,那就是“只有等你实力变得更强时,这个世界才有公平可言,你才有跟世界站着说话的机会和资本”,所以,当你还是个“小卡拉米”时,就得潜龙勿用,默默强大自己。
这家社区店,附近顾客群体十分庞杂,有普通家庭、学生、外来打工族、还有一些沿街的商铺,诸如房产中介、杂货店等等,几乎覆盖了全年龄段。
梁继坤心里也打鼓,想做所有人的生意,根本不可能,但转念又一想,总有一类顾客适合芳竹园,同年,梁继坤又看中几处位置,想一起开。
店是6月份看的,合同是12月份签的,疫情是次年1月份来的,也就是说,签完合同,正准备动工时,疫情全面爆发。
2020年初的餐饮,几乎处于“戒严”的状态,不让出,也不让进。
捱了两个月,第二家店开始装修,第三、四家店在4、5月份时也开始动工装修了,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家店是商场店,梁继坤说,是商场招商负责人专门找过来,希望芳竹园能够进商场。
梁继坤欣然前往,商场正是他想要的,客流量大,年轻人多,容易自分享,有利于品牌传播,所以,一个品牌要走向全国,商场是重要的一步棋。
在一个超大城市的商场店,60元客单价,吃顿火锅,几乎没有对手,所以,芳竹园一开业就十分火爆,尤其是“锅底免费”四个字的杀伤力,实在太大。
虽然是第一次在天津开商场店,但有了之前的经验,梁继坤依然运斤如风,像芳竹园一家260平的商场店,月营业额能做到85万以上。
在店面模型上,芳竹园的社区店和商场店基本在300平左右,产品都一样,SKU维持在90个左右。
不同的是,社区店有包厢,商场店则无;社区店有大桌,商场店则无;社区店的厨房大一些,商场店的厨房则小一些,以便留出空间来多摆桌、利于翻台。
芳竹园的火爆,吸引了顾客,也吸引了创业者,当然,这两批人不矛盾,芳竹园第六家店就是加盟店,一个吃过芳竹园的顾客找过来,要求加盟。
梁继坤说,加盟就像是相亲,得两人看对眼才行,价值观不合,只想挣快钱的人,根本聊不下去,正如认知不同、理念不符的两个人,无法生活一起。
每当有“准加盟商”问到梁继坤回本周期时,他总会回答,18个月。
但实际上,12~15个月左右差不多就能回本,之所以故意说多,是想筛掉一部分心浮短视之人,在梁继坤看来,餐饮是个长期活,追求短周期回报的人,一定会走歪,这很影响品牌形象。
◎排队顾客
2020年初,疫情很紧,慢慢就松下来,芳竹园越来越火,梁继坤一路乘胜追击,开店势如破竹,截止今年8月,芳竹园已经开出80多家,且无一关店。
芳竹园分布的地域很广,有一线城市,如北京,也有十八线的小县域,整体来说,下沉市场比较多,毕竟,60元客单价能吃上这么一顿火锅,在下沉市场也有竞争力。
在开第二家店时,梁继坤就想着搭建供应链体系,于是,他经常全国各地地跑,寻找好食材、好工厂,起初,用量小,进货单价较高,后来,店扩了、量大了,走货越来越多了,厂家也愿意让利了。
店多,就是谈判的资本,梁继坤总是反复比对价格和品质,寻找最优解,成本降下来,大家都赚钱,赚来的钱再开店。正向飞轮慢慢转起来了。
◎部分产品
在芳竹园,你虽然吃不到火锅界顶级食材,但你能吃到的那些食材,在你认知的价格段里,一定是最好的。这才是“性价比”的真正含义。
便宜不是性价比,顾客认为“超值”,才是性价比,如果不超值,只是一昧走低价,顾客只会认为你“廉价、档次低”。
便宜永远不是复购的理由,很多火锅老板打价格战把自己搞死,原因就在这里。
做下沉市场的“性价比之王”
凭的是这“三大原则”
如果复盘芳竹园的经历,就会发现,门店的火爆,离不开这“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定客群、定位、定价。
2018年,梁继坤在天津开店之前,就已经意识到,大众消费在收缩,尤其对于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城市而言,大众最大的目的是挣钱、存钱,不然,跑这么老远,专门吃苦受罪来了?
◎年轻人爱吃
他们是城市消费的重要群体,实惠,一定是首位;虽然消费行为在收缩,但消费观念却一直膨胀,毕竟,社会在进步,没人喜欢落伍的东西,都在追求“相对的品质感”——在自己财力所及范围内,要求顶配。
把这些思考清楚之后,芳竹园的定位就清晰了,就是“做给寻常百姓吃的饭”,于是,梁继坤给团队提出“社区品质厨房”的主张,先统一思想。
定完客群、定完位,就是定价,虽然客群消费力有限,但也不能定价太低,毕竟,餐厅也要赚钱;在走访天津各大火锅店之后,梁继坤发现,定价在60元客单的火锅店很少,这就是个很好的突围点。
梁继坤说,如果锅底收费,客单很容易上去,尤其是两个人吃,这就违背了品牌初心,思前想后,要把客单价彻底打下来,锅底免费,是最直接的方式。
花费不多、口味不错、菜品丰富,还带些品质感,这正是芳竹园定位的客群所需要的。
◎老少皆宜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内部思维,在思想高度统一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并努力地跑偏,越勤奋,死得越惨,这时候,就应该视角向外,看一看世界,否则就成了闭关锁国的晚清王朝。
当梁继坤信心满满地把在东北卖得火爆的菜品搬到天津时,他惊奇地发现,根本不好使。
于是,梁继坤开始调研市场,并调整菜品结构,果断下掉了一些东北菜,上了一些天津人爱吃的菜,像油面筋、卤猪蹄等,所以,这第二个原则是,无论你是哪里的品牌,一定要做当地人(当地客群)喜欢吃的产品,不能想当然。
对于产品创新,梁继坤说,不能经常变更菜,每个季度换次菜单,所增加、下架的菜品,也不过四五道。
“我们会不定期升级一些产品,像牛肉,我们从澳洲草饲,升级为巴西谷饲、美国谷饲,目前用的是国产内蒙的牛肉,虽然成本高,但口感是真好。”
◎用餐场景
很多顾客在社交平台上评价“芳竹园是平价火锅的天花板”,其主要原因是,在普通大众能接受的客单价区间里,品质做到了最好。
在梁继坤看来,芳竹园的产品一直存在优化空间,但在不断进阶的过程中,需要用服务来弥补“进阶的空档”,所以,第三个原则是,“服务不仅是一种体验售卖,更是产品的补充”。
实际上,顾客在选择餐厅时,不单单是一个原因(产品、价格或服务),而是“我都要”,千百年来人性如此,人们不会因为某一样东西而放弃应得的东西,换言之,人不会为了价格而放弃产品和服务,毕竟,人家花钱了。
写在最后
店越开越多,梁继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每天往返各个餐厅,督察经营状况,火锅也是常吃不断,遇到新开业、火爆的餐厅,梁继坤也会第一时间赶去,看看尝尝产品,体验体验服务。
除了芳竹园,梁继坤还规划了其他品类,像串串、自助火锅、寿喜烧、牛肉火锅、海鲜火锅等等,有的已开业,有的正筹备开业,梁继坤的品牌目标是“打透山河四省(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的火锅市场”,做真正的下沉市场的“性价比之王”。
在外人看来,这个局很大,事儿很多,烧脑又费力,但在梁继坤看来,做一件事,如果热爱,就能搬山移海。
因为梁继坤始终觉得,生活的意义,就是要对它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热爱。
锅的围餐习惯未因疫情改变,洗碗问题是老大难,但火锅食材的消费场景在越拓越宽。
借由叮咚、盒马、永辉生活等各类到家渠道,火锅食材净菜以套餐形式更高频出现在家庭餐桌。类似的情况同样体现在火锅食材连锁品牌锅圈,招股书显示,有着逾9000家门店,锅圈在2022年实现71.7亿元收入,同比增长逾八成。
丰富口味、丰俭由人的特点,不只是存在于火锅正餐,高性价比的火锅快餐也在诞生新的机会。36氪近期接触的「桃娘下饭小火锅」(以下简称“桃娘”),便是其中一个突出代表。经过两年打磨,这家小火锅快餐品牌已经跑通单店模型,其中桃娘北京合生汇店,在200+家餐饮里始终保持前20%的水平。
桃娘北京合生汇店,笔者摄
在不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桃娘的一些新店做到了“开业即火爆”。门店面积在80-100平米左右,根据选址类型不同,月销售额可达30万到70万元不等。曾就职百胜、汉堡王,桃娘下饭小火锅总经理沈一卿告诉36氪,桃娘在解决的就是一件事,“如何把高品质的下饭小火锅,做成高效率的快餐。”
火锅的形态,但桃娘的对手并非呷哺
桃娘诞生于2021年,产品定位“下饭小火锅”。沈一卿告诉36氪,中国在全球是少有喜欢吃烫口菜的国家,火锅的“仪式感”有必要保留,因此他们用小火加热的灶锅形式呈现菜品。此外,之所以说是小火锅而非麻辣烫,是因不同于麻辣烫仅有有限的汤底,桃娘有麻辣、香辣、酸菜、酸汤、番茄等不同火锅汤底。
丰俭由人是火锅的一大特点,体现在产品组合上,一方面,桃娘提供香辣牛肉锅、安格斯肥牛、麻辣鸭血豆腐、酸菜鱼锅、日式咖喱、芝士年糕等多款火锅“小锅”套餐,同时也提供午餐肉、宽粉、生菜、肥牛卷、牛肉丸等多款加菜选项。
这种组合设计是出于多方面考虑。沈一卿告诉36氪,中式快餐很重要一点是如何精简SKU,顾客午饭时间通常比较紧张,需要有目的性地聚焦产品,小锅本身也是为了简化消费者选择门槛,把火锅进行“标准化”,同时提供丰富配菜选择。
早期,桃娘标准小锅是以传统中式火锅风味为主,此后逐渐加入日韩、东南亚风格火锅锅底,以提升风味多元性。但产品仍然会有一定汰换机制,即通过赛马机制,按季度淘汰掉排名最后的一款锅底。
值得一提的是,小锅里的配菜也会做应季更换,既保持菜品新鲜感,让顾客常吃尝新,同时也是平抑菜品的成本波动,保持性价比定位。
小火锅是火锅赛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支线,代表着性价比、一人食、好吃不贵的火锅消费趋势。赛道以呷哺呷哺为代表,全国拥有超过1000家直营门店,但其客单价仍远超快餐范畴,根据呷哺呷哺上半年财报显示,呷哺呷哺餐厅今年上半年客单价为58.8元,去年同期为67.2元。
桃娘并非mini版的呷哺呷哺,沈一卿告诉36氪,桃娘从未对标过呷哺,二者的模型是两种不同的方向,桃娘是快餐模型。
桃娘北京龙湖长楹天街店,笔者摄
选择高品质食材,是桃娘的产品核心出发点。在沈一卿看来,餐饮是一项长线投资,如何通过复购、新客引流,把雪球越滚越大,是永恒的经营课题。对于桃娘来说,宁愿牺牲部分毛利来换口感和品质提升,让消费者有更多复购。
据悉,桃娘在五月推出酸菜鱼锅新品,但此前一季度便已从用户洞察这一需求,但桃娘并没有第一时间上架,原因是起初没有找到合适的好酸菜。在遍访全国之后,桃娘先是进行内部测试,而后邀请会员体验,进行菜品改进后最终上架。
目前,桃娘的用户复购率达到1/3。这背后,桃娘认为顾客“口口相传”比直接营销投放更重要。沈一卿告诉36氪,线下门店营销通常至少占成本5-10个点,但如果用好的产品让顾客自发口碑宣传,加上一些会员裂变方式,会有更好的效果。
“顾客是有感情的,让顾客能自发做推销,能把整个边际效应做到极致,”沈一卿说,这也能帮助桃娘拉动新客。此外,如何在量的趋势下,让供应商降价,也是桃娘主攻的方向。二者结合起来,便能为顾客提供高性价比且好吃的产品。
据悉,桃娘门店成本较轻,加工、切片等后厨工序通过分布在市郊的央厨进行操作,且部分菜品以整包的形式进行配送,提升门店标准化作业同时,降低门店成本来提升性价比。
在午晚正餐时间段之外,桃娘还增加烤制类产品,以拉动门店客流低峰期的业绩,不过以精简烤串为主,包括奥尔良鸡翅、羊肉串、猪梅肉串、烤鱼豆腐等。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烧烤火锅不分家”,食材有着很高的复用度,但桃娘仍然希望做出更具特色的烧烤产品和口味,包括自己腌制炸串用肉。
“口味方面,有些我们能够做的便捷化、简易化,但在产品上面永远不能做得非常平整,一定让顾客在每种产品能吃到不同的层次。”沈一卿说。
门店2.0迭代,今年计划开到30+门店
在成立之初,桃娘的开店速度并不快,前一年仅开出5家店,从去年起,桃娘开始做2.0门店模型打磨测试。相较于初代门店,座位、动线以及后厨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变。
效率提升是最核心的考虑。沈一卿说,出餐效率是除了好吃品质之外,最重要的一点。从后台数据来看,2.0版本的门店,平均出餐时间在5分钟之内,较于前代提升一倍。
桃娘的餐桌采用围挡进行隔开,但并不会完全阻隔视线,这样做并非是为拒绝沟通,而是出于卫生考虑,避免食物交叉,同时能够提升空间利用率。另外,煮制设备也做了升级,2.0版本着重改进了挂壁问题。
沈一卿告诉36氪,中式酱整体偏浓稠,容易挂壁,而这也会对口感有直观影响,改进之后,可以做到每锅的汤风味均能保持一致。
店型方面,桃娘最初测试商场店型,据沈一卿透露,目前商场店型已经完全跑通。以北京合生汇店为例,该店月销售额在60-70万元左右,工作日单日销售额在1.6万元左右,周末可达2.8万元。
此外,桃娘还进入街铺、社区、科技园区等多种业态。目前,桃娘用户构成也比较多元,包括白领、学生群体、附近居民以及商场员工,客单价在30元左右。
外卖方面,火锅的产品形态过去一直离外卖较远。桃娘也是在今年陆续做外卖业务。尽管并未做营销推广,主要依靠自然流量,但已经慢慢打开市场。据悉,目前桃娘单店美团外卖单日最高达到120单。
对于加盟,桃娘目前整体态度较为谨慎,尽管未做招商宣传,但仍有来自全国的意向加盟商不断找来咨询。沈一卿告诉36氪,对于加盟业务方面,桃娘并不急于走量,眼下重心是先把基础打好。
不过,由于快餐门槛低,目前市面上也已出现一些复刻桃娘的品牌。但他们似乎并不担心被复制的问题。沈一卿说,很多人会以为快餐容易复制,但前提是要有供应链,否则没办法保证品质,也很难有复购,生意就做不成,“餐饮的精髓永远在产品。”
截至目前,桃娘共开有13家店,在北京共开有10家店,此外3家位于郑州、天津。今年整体计划扩张到30-40家,以四个央厨覆盖的省份为主,诸如北京、天津、河北、河南,以及江浙沪、广深地区,香港首店也在筹备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730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月半
跨年直播仅1天拿下全国周榜第一
GMV直冲1000万
郭铁柱有多火?你可能还没吃过,但你或多或少在抖音、小红书刷到过。
竹编藤椅、国风布艺、铁锈水泥、红砖泥炉……这个以“老式砂锅搭配炭火泥炉”的创意老火锅品牌,2022年诞生于“火锅赛道内卷”的白热化阶段,却一年时间狂奔开出300家店,布局了全国105座城。北至新疆阿克苏,南至三亚,东至上海,西至西藏…以及长沙、重庆、广深等消费旺城,都留下了郭铁柱的足迹。
不仅如此,门店盈利也十分可观:在全国诸多下沉城市当中,不到150㎡的小店,月平均营收做到35万。安徽宣城的郎溪县店,开业5个月,累计营收250多万;苏州观前街店145㎡最高单月流水119万,小店型也可以撬动大营收。
同时,品牌多店荣登各个城市的美食热门榜第一、火锅好评榜第一、火锅收藏榜第一、闺蜜小聚餐厅热销榜第一,成为了当地的新晋顶流……
就在前两天的跨年直播中,郭铁柱2天时间拿下全国周榜第一,GMV更是直冲1000万,遥遥领先。
在火锅赛道极度内卷、一众品牌急于寻求出路的特殊时期,郭铁柱却显得颇为轻松,甚至发动了一场火锅创新的“效率革命”——用产品、模式、营销等多维度的差异化打造,把火锅店做得更“小”,把营收变得更“大”,把投资回报真正做到更“快”。
创意绝不止于形式
深扒郭铁柱的“稳赚基因”
原材料成本、装修成本、人工成本历来是餐饮行业的三座大山,郭铁柱却通过自己的模式分别进行优化,让这个品牌从模式上就具备好生意的基因。
郭铁柱的新意,首先来自砂锅+老火锅。
中国人对砂锅的喜好,似乎是刻在基因里的。砂锅包容“万物”,越煮越香,同时,炭火加热,咕嘟咕嘟的状态也锅气十足,自带一种闲适的古韵。但砂锅运用在传统的川渝火锅中,并不多见。郭铁柱则创造性地将二者结合,从形式感就做出了明显的差异化。
郭铁柱起盘在无锡,开业当月,无锡市有20多家“市井风”火锅店同时开始挂牌经营,可谓竞争激烈。但泥炉砂锅+老火锅实现了“混搭”的创意,让人眼前一亮,在市场中跑出了全新的细分赛道。
不仅如此,砂锅用水量小,相应的锅底用料也会减少,这解决了经营层面的成本命题。30-58元的牛油锅底,让郭铁柱在性价比维度领先一步;同时,炭火泥炉挥发较慢,不需要频繁加水加汤,这一点也相较传统铁锅更具效率优势。
如果遇到多人就餐,店里还有长条桌,槽里铺上鹅卵石,顾客围炉而坐,两口砂锅同时沸腾,锅底成本控制在百元左右,依然是仪式感+性价比的双赢体验。
郭铁柱的差异化,来自“不费钱但出片”的古风空间。
这两年,餐饮市场刮起了一股“破烂风”、“叙利亚风”。在极简的设计和体验下,实则是装修成本的极度压缩。
郭铁柱有点叛逆,认为市井的烟火气不一定是从“破”中来,破只是一种而已。古风,也可以烟火气。于是,这个品牌摒弃破烂风,遵循“简装修重装饰”的逻辑,用充满创意的软装设计,做出“不费钱的古风”。茶园、竹林、笔墨书画、水墨中国……顾客置身于古代的江南庭院,溯源宋式美学,儿时的老物件装点着市井烟火气息,营造出一种充满新国风自由主义氛围的就餐体验。
更卷的是,郭铁柱有个“软装库”,各个分店可以根据主题挑选不一样的软装,避免了连锁店千篇一律的复制状态。据说,这个软装库可以实现“5000-20000万搞定一家店的设计”,从经营层面帮创业者省下一大笔钱,打造“50万内最有文化和体验的火锅空间”。
郭铁柱的“稳赚基因”,还藏在其“150㎡”的黄金面积中。
和传统火锅店动辄400-500㎡的面积不同,郭铁柱的店都不算大,150㎡是其高效经营的“黄金面积”。
这个面积,介于大餐饮和快餐馆之间,选址的时候更具有谈判空间,甚至可以用小铺位的价格拿下,从租金上看是更有优势的;从用工来看,一个标准的大型火锅店,至少需要几十名员工,但150㎡,容纳15张左右的桌子,按照一天翻台3-4轮来看,10-12名员工足矣。即便生意不稳定,一天就翻一台,前厅2人后厨2人也可维持正常经营。在当前“用工荒”的时代背景下,小店型可进可退,用工弹性十足,不至于带来很大的用工成本;而小店型的好处,还在于有更好的“营销性价比”,用很小的预算、少量资金即可撬动流量。
郭铁柱并不做快餐,但是的的确确把火锅的经营效率“做快”了,而且是在不损失体验感的前提下。
这一点,很符合当下“消费降级、需求升级”的普遍消费理念。
从“二次营销”到“N次营销”
不断“制造”话题和流量
模式上的创意,让品牌赢在起跑线上。但真正要实现全国开花,流量变成“留量”,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注入活力。
“如何把网红变成长红,核心点在于——创造营销的话题性。3个月内新店火爆是常态,但3个月之后,如果想让流量持续上涨,需要二次营销。如果拿不出来新东西,就容易陷入打折、降价的怪圈,价格战终究给品牌带来不可逆的伤害。”郭铁柱品牌创始人寇鑫坦言。
在这方面,郭铁柱组织专门的年轻化团队,进行持续不断的更新。
比如产品层面,以季度为周期,演绎主题菜品,“一个月小更,三个月大更”,重视源源不断的研发和创意,从各地特色的市井小吃、手工菜和卤味中汲取灵感,开创出适应品牌的招牌菜。立秋之时推出“铁柱大肉季”,“把子肉”、“猪肘子”、“圈圈肠”问鼎黄金档。
再如策划层面,总部定期给予“新点子”,供连锁门店组织活动。6月份是高考季,郭铁柱和好望水联名,店内设计祈福墙,让顾客就地许愿;再如近期和百事可乐实现梦幻联名,顾客购买联名套餐,即可参与猜谜互动,领取国风小礼品。
此外,店内还策划了刮刮乐,抽签筒等活动……都基于“国风”,和顾客互动,增加体验感。且全国联动上新,总部提供全域流量的赋能。“我们细致到什么程度?加盟商拍摄门店素材,总部有专人提供视频剪辑,供门店进行抖音、小红书的宣发。”
在寇鑫看来,火锅赛道的内卷多少带有一种无奈的意思。卷是缓刑,不卷就是死刑。“现在打开平台,到处都在搞低价竞争。但是我们要抓忠诚客户,不要抓羊毛党客户。‘品质性价比’是接下来的内卷方向,2024年一定是回归到本质。但品质性价比不仅仅体现在价格方面,更体现在多维度的体验方面,比如社交需求的照顾、情绪价值的满足、用餐环境和空间、更哇塞的产品组合等。如同木桶效应,不能有短板,每个层面都要比平均值更高才行。”
开遍全国105城,一年狂奔300+店
2024年,郭铁柱开启“国风寻味之旅”
生活在现代高压节奏下的都市人,对宋代淡然、风雅的生活品味拥有无限向往。这也是郭铁柱在空间美学上的创意原点。
在连锁加盟的赛道上,郭铁柱愿意和加盟商共创设计版本,让不同的门店焕发不同的古风活力。比如南京·郭铁柱X杜甫的概念店颇受好评,扬州·春江花月夜版本也演绎出了自己的风格。在2024年品牌战略发布会上,寇鑫透露,接下来,品牌会在门头、玄关、器皿等细节上升级,并在原有的书法艺术区的基础上,增加茶文化区,将设计融入用户体验,打造“双打卡区”。
“打造50万以内最有文化、最有体验的火锅空间”依旧是郭铁柱的设计理念,一方面降低装修成本,让投资回报可控;另一方面,提升用餐舒适度及独特的国风体验,“在50万这个层级的装修成本内,让顾客吃出超值的价值感。”
郭铁柱还将在新的一年开启“国风寻味之旅”,以传统中国文化、宋代美学为出发点,每三个月迭代不同的版本。寇鑫告诉内参君,比如苏东坡也是个“吃货”,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不少和美食的关联,至今依旧脍炙人口。郭铁柱则会寻味苏东坡,门店上新相关主题策划活动及菜品。“深挖国风,继续强化差异化。做引领而非跟随。”
在供应链板块,事实上郭铁柱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蜀海合作。2024年,郭铁柱融合蜀海+华鼎(锅圈供应链体系),用双平台赋能加盟商。“我们将陆续建成多个分仓,实现2日达,常温冷链一体车,速度更快,品质更优,降本增效,更好地触达到郭铁柱的全国门店。”寇鑫介绍说。
高流量、稳中台、强赋能,2024年,郭铁柱还要继续“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