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作为香港文化名片之一,遍布全港,可以说每走几步就能偶遇一间。在以前,“得闲饮茶”,在香港并不是一句客套话。但时过境迁,当下要随处找到一家正宗的港式茶参厅已并非易事。借此,近日康师傅全新推出柠檬茶饮品“茶参厅”,定位于港式茶餐厅的经典重现,让消费者随时都能享用到纯正的港式茶餐厅柠檬茶。
不用到香港,“茶参厅”就能让你晒出最正港风style
外观跳脱且醒目的设计,是康师傅“茶参厅”递给消费者的第一张名片。就好像香港街头鳞次栉比的茶餐厅一般,“靓”到出挑,“正点”到炫丽。闪烁的霓虹灯环绕斑驳的美术字招牌,没有一点累赘的装饰。美食达人便可即刻顿悟,“哦,就是这家了。”为了柠檬茶重度爱好者,“茶参厅”还特别设计的大瓶口,饮茶同时也可浸润在柠檬与茶的芬芳之间。
另据了解,茶参厅柠檬茶选用了两种柠檬,清甜的黄柠檬和酸爽的青柠檬,正可谓“双柠搭配”,带来了绝佳的酸甜平衡口感,与唇齿间茶的回甘融为一体。凭借着纯正的柠檬茶口味,“茶参厅”一经开销,就在社交媒体上大获好评,更有食评达人表示,看到“茶参厅”,就仿佛看到形色匆匆的香港街头,一位悠闲的茶餐厅老板在店门口招呼,“饮啖茶啦,靓仔。”也有网友纷纷表示,“这饮料瞬间到让人想起去年在香港的那段日子”!更有百万美食博主认证茶参厅冰镇后太好喝了,味如其名,很是“茶餐厅”!
“双柠”柠檬茶,经典呈现地道的茶餐厅柠檬茶口味
1960年,香港卫生局新设了茶餐厅牌照,第一批茶餐厅诞生了。茶餐厅作为“现代城市的暂停键”,是香港城市的快节奏与香港人文的化学反应,通过城市化的普及方式迅速占据香港大街小巷,成为这座城市特有的“第三空间”。柠檬茶是茶餐厅当之无愧的销量“KING”,香港包容的属性决定了港式柠檬茶更加丰富的层次感。最早的港式柠檬茶会将黄柠檬捣碎入茶,以释放黄柠的清香。此后,有些茶餐厅为了吸引更多靓女靓仔,开始在柠檬茶中放入青柠檬,如此柠檬茶更添酸爽,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层次感。特别是冷藏或者加冰后,口感更佳。如此特色茶餐厅风味的“双柠冻柠茶”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直到今天,走进茶餐厅,客人依然会讲:“双柠茶,多冰(多些冰),丢糖(少甜)”。康师傅“茶参厅”的“双柠搭配”,正是还原出了茶餐厅柠檬茶的经典味道。由此可见,“茶参厅”是一次对市面已有柠檬茶的品类升级,也是引领柠檬茶市场的一次认知突破,更是一场对茶餐厅柠檬茶的“文艺复兴”。
康师傅全新解读“柠檬茶”,茶饮市场开启新航海时代
伴随着消费升级,广大消费者在接受高价柠檬茶的同时,对柠檬茶浓郁的口感接受度和与之俱增的口味要求也逐渐增高。而面对众多的柠檬茶品类,如何破解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饮品市场固有顽疾,成为打开销量亢余空间的敲门砖。主打“双柠搭配,经典呈现”的“康师傅茶参厅”或许正是康师傅饮品基于对市场及消费者的了解,为广大消费者送来的答卷。但从品牌布局层面,“康师傅茶参厅”所承载的战略意义又远不止于在柠檬茶品类“战场”中摘得头筹那么单一了。
康师傅作为即饮茶业界的绝对茶王,出手即经典,或将以“茶参厅”为起始点,重新赋予柠檬茶新的生命力,为茶饮料市场发展增添一抹亮色。
着肺炎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饮品旺季即将到来,各大饮品企业跃跃欲试,开始向市场发起新一轮的冲击。
对于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东鹏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鹏饮料”)率先打破沉默,强势推出新装由柑柠檬茶,并以“柠檬茶王炸”的响亮口号,打响2020茶饮市场“第一枪”。
< class="pgc-img">>众所周知,随着健康型饮品的兴起,茶饮料也已经成为瓶装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以外的第四大饮品,并且最近两年增长迅猛。此番东鹏饮料高调以柠檬茶切入,又会为整个茶饮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柠檬茶“笑傲”茶饮江湖
随着主流消费观念的多次迭代,国内软饮料品类也随之不断丰富,各类饮品充斥着消费者的眼球。随之而来的是,不同饮品品类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在这一过程中,茶饮料和功能性饮料等细分品类是为数不多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的品类。其中,柠檬茶就是茶饮市场中的一支“奇兵”,不断搅动着整个国内茶饮市场。
长期以来,凭借先发优势、渠道优势和品牌效应,康师傅及统一两家企业牢牢占据国内茶饮料行业前两强的位置,但在大健康趋势的推动下,消费者对即饮茶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品牌对市场的掌控力也逐渐下滑,整个茶饮市场的份额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康、统合计在我国茶饮料行业的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81.6%下滑至2018年的65.1%,较2015年下滑了16.5个百分点。
当然,上述品牌的市场份额下滑并非整个即饮茶市场的衰败。根据国际权威调研机构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茶饮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366.94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15.7%,并且,这种增长态势还在持续。由此可见,并非茶饮市场不行,而是涉足的品牌越来越多,品类也越来越细分。
而柠檬茶作为茶饮市场中的细分品类,最近几年市场对其更是趋之若鹜。
比如,1979年出生的维他柠檬茶,至今还在热销。根据维他国际发布的2019/2020财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去年9月30日,维他奶在中国内地实现营收32.44亿港元,同比增长8.42%。而维他柠檬茶,就是维他国际在国内市场继蛋白饮料之外的另一支柱品类。
除此之外,还有一众饮料巨头纷纷推出了各自的柠檬茶产品,包括农夫山泉的茶π柠檬红茶、统一“泰魔性”泰式柠檬茶、康师傅茶餐厅柠檬茶、东鹏由柑柠檬茶、盼盼柠檬茶、乐天柠檬红茶、台湾悦氏金黄柠檬味红茶等等,并且在市场层面均有所表现。去年2月,广东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还把香港的“阳光”品牌引入到了广东市场,其中就有柠檬茶饮料。
根据2018年11月天风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消费升级之下,柠檬茶品类脱颖而出,加之它优于凉茶的功效,大有替代凉茶的趋势,发展空间很大。
毋庸置疑,目前在城镇化水平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双提升的作用下,总体而言,国内茶饮料行业正朝着高端化、健康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而柠檬茶之所以能在重多茶饮料细分品类中脱颖而出,与其符合当前茶饮市场的主流发展方向密不可分,尤其在健康化层面。比如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湖南常德等地下发的疫情防控指南中,对部分行业要求储备的预防饮品中,就包含柠檬茶。
东鹏饮料方面表示,今年重磅推新的由柑柠檬茶,也是结合茶饮市场机遇和整体市场潜力,在去年抢先布局。
柠檬茶“王炸”来了?
严格意义上说,此番东鹏饮料推出的新装由柑柠檬茶是产品包装的全新升级,因为早在2019年5月,由柑柠檬茶就正式上市,主打“消脂”的功效,当时共推出了250ml利乐装、380ml瓶装、310ml罐装三款包装。相较旧款,在经过近10个月的市场测试,如今东鹏饮料的“柠檬茶王炸”又有哪些变化呢?
其中,最大的改变在于包装的提档升级。根据东鹏饮料方面的公开信息显示,新装由柑柠檬茶在包装上更加强调视觉冲击力,采用扑克牌中的大小王的“痞帅”形象为主视觉,分别代表柠檬大王和油柑小王,充满二次元气息,更加符合当前饮品的主流消费群体审美诉求。
< class="pgc-img">>此外,代言人杨紫上包装,将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自去年11月11日开始,由柑柠檬茶正式官宣邀请新一代国民女神杨紫代言,并在包括广州小蛮腰在内的全国六个省份同步点亮19块城市标志户外LED屏,可谓实力圈粉年轻人。
< class="pgc-img">>在规格上,新装由柑柠檬茶除了原有三种规格外,还新增555ml/瓶的大瓶装,零售价格也保持了与当前瓶装饮料主流价格带一致的5元/瓶,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尽兴畅饮需求。四种不同形态的包装分别应对即饮市场、礼品市场和餐饮市场三大主流消费场景。据了解,目前555ml的大瓶装已抢先开售,其他规格也将陆续上货。
内容物上,油柑富含维C,盛产于南方,具有消脂减肥、美容护肤、抗疲劳、抗衰老的功效。该产品依旧主打“神奇油柑+鲜榨柠檬”,就是“王炸组合”。很显然,在经过市场实测之后,这样的产品口感已经得到了试销市场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否则,东鹏饮料也不会维持原有口感再度加码。
对于新装由柑柠檬茶的未来表现,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自己非常看好这一类有大健康属性的产品,因为自己在广州曾品尝过这款产品,从内容物的健康度迭加高颜值的产品包装等方面,整体高度复合及匹配新生代对于饮料产品的核心需求与诉求。
“在03年非典之后,很多大健康的饮品,包括鲜橙多、红牛等都迎来了高速增长,就说明国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在不断深化之后,对于好的产品、好的品牌是非常接受的。结合新装由柑柠檬茶,一方面更加匹配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更加匹配新生代消费群的心理诉求。”朱丹蓬补充道。
开启“第二曲线”
众所周知,东鹏饮料的成功得益于当初功能饮料蓝海的市场机遇,另辟蹊径,拼出中国功能饮料第一品牌。如今“跨界”抢推新品类,一方面是东鹏饮料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中寻求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东鹏饮料要打造“东鹏特饮”和“由柑柠檬茶”两大品牌协同发展的雄心。
对于东鹏特饮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经过多年精耕细作,最终实现年销50亿的好成绩,这也大大增强了东鹏饮料向新品类进军的信心和决心。当然,从东鹏饮料多年的发展轨迹看,“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其惯有作风,推出由柑柠檬茶亦是如此。
前面我们提到,新装由柑柠檬茶是经过近十个月试销之后,才决定今年重磅推向全国市场的。
< class="pgc-img">>上市之初,由柑柠檬茶延续了当年东鹏特饮的运作思路,围绕东鹏饮料的大本营广东市场开始,逐步扩散到广西等地。去年底,由柑柠檬茶通过东鹏饮料2020开年的春节大战,一边快速打开了礼品市场,一边向华中、华北进军。
据东鹏饮料经销商反馈,去年由柑柠檬茶在广东、广西销量不错。并且,该经销商还透露,东鹏饮料在广东广州打造了十七八个样板市场,由柑柠檬茶的礼盒在山东、河南、浙江南部市场卖的也不错。
此外,东鹏饮料方面对经销商群体透露,今年由柑柠檬茶将在广东继续保持高速的市场渗透,实现全面开花,并且对于全国其他重点区域,也将采取聚焦模式,逐步实现全国化布局。
一款新的产品要想快速打开市场,难度自然也不小。正如朱丹蓬所说,由柑柠檬茶虽然产品没有问题,但更多的还是要去抢占新生代的产品认知以及增强产品复购率,因此,由柑柠檬茶未来更多的还是要在移动端媒介及全渠道布局,特别是便利店渠道更是重要的发力点。
对此,东鹏饮料也洞察到了这一点,为了快速打造核心市场,由柑柠檬茶还推出多项举措来加快渠道拓展步伐。
对于消费者,由柑柠檬茶推出“一元乐享”活动,凡购买380ml、550ml产品的就有机会参加一元送一瓶的乐享活动;对于经销商,会在商超、校园等核心消费群聚集的地方开展线下活动,助推消费者教育和试饮;对于终端,会针对BC超、KA店、便利店、小店等不同类型终端,强化陈列视觉冲击,增强产品曝光度。当然,推动新品,在主流的电视、网络、户外媒体做品牌投放自然必不可少。
由此可见,虽然在运作思路与过去东鹏特饮类似,但从时间节点和投入程度来看,由柑柠檬茶的节奏更加稳、准、狠,足以看出东鹏饮料的布局“第二曲线”的野心已经开始。
此前,不时有东鹏饮料打算进军资本市场的消息传出,随着东鹏特饮在功能饮料的地位逐步增强,让东鹏饮料有实力和底气向新的品类发起冲击,随着渠道布局的完善,由柑柠檬茶的市场表现也值得期待。更为关键的是,当由柑柠檬茶成为第二款“东鹏特饮”之时,或许,国内茶饮料行业除了多一支劲旅,还会再添一家上市企业。
本文同步刊发于公众号《新食品评介》&《食评方》
到了暑假高峰出行期,大家喜欢选择什么交通方式?高铁便利快捷,商品服务全面,几乎成为出行首选。也有人吐槽,平易近人的绿皮火车班次减少了,小县城倒车次数增加了,高铁的票价也越来越高,有时比机票还贵。那在高铁站的消费水平是怎么样的呢? 这次回老家,小青对省城和小城市高铁站内的店面消费和服务类型进行了一次考察。
省城的高铁站又大又宽敞,30个候车进站口,加上上下三层半电梯。空调给力,一进来就有一种高大上的气质。
在省城进站区,有铁路专供的自助快递服务。在地面层,有母婴室和特殊人群休息区,可以带宝宝免费玩耍,阅读区。免费充电区,流动售卖车耳机之类的随身携带物品。候车厅店铺分上下两层,候车地面层是以便利店,小吃,服装,茶饮为主。上层是以正餐为主,另有药店,超大吸烟室等其他服务。
怎么才能又能吃饱,又花费不多呢?以便利店为例,饮用水,品牌矿泉水起步价在5元至10元,饮料在9元至20元之间。西式面包售价在9~15元一盒,中式包子大概也有三元一个。这样算下来,基本是站外物价的两倍。方便面起步价大约15元。不过你们有时间的话也可以逛一逛,还有一家相对冷清的店铺开出了2~3元一瓶的自有品牌饮用水。茶饮类,一杯现做品牌奶茶约在19元起步,一瓶包装饮料大约10元。牛奶纸盒装10元一瓶左右。
再到楼上的正餐区,大部分是以粉、面为招牌,也有炒菜。早餐一个卤鸡蛋6.5元,一份皮蛋瘦肉粥11.5元,一份蒸米粉15元。看似还能接受的。若一份吃的比较满足的肉饭汤菜全都有的正餐,一个套餐一般在50元左右起步。看起来可口一些的饭菜,有汤青菜饮料,都要55以上。单点的话也有20元起步的快餐例如真功夫,不过份量一般会比较少,但米饭在这里可以任意加。汉堡19元最低麦香基汉堡。巨无霸汉堡28.5,套餐54。看了汉堡包还算是便宜的呀。这个价格基本和外面餐厅商场的快餐差不多了。
不过这也理解,省城的消费水平,车站的服务设施配备装修,空调电梯人员,这些都需要考虑进去。这个价格都是与之相匹配的。据官方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30日,省城南站开通以来累计到发旅客14.7亿人次。2023年末省城常住人口1882.7万人。以此计算,开通近15年来,省城南站相当于搬运了78个省城。作为全国发车列数最多的车站之一,据2023年数据,省城南站的流量达到了9127.57万人次。
这样的人流量带来的也是无限的商机。虽然这里都是匆匆过客,就是有半小时的停留,每个人次10块钱的除车票外的消费,一年即上十亿的销售额。加之在车站的营业开店权限,能拿到这些黄金消费的位置作为商铺,成本也会比其他的位置没有此类特殊进入门槛的商铺要贵。最后是这里的食品保障,卫生要求,这么大人流量,也就这二三十家商铺,接受的监管也应该非常严格,毕竟如果有任何的差错,省会级别的差错肯定会上头条。所以在这里消费也会相对来说格外安心。
以上只是以省会级别的高铁站为观察对象。但是到了我的目的地,小县城的高铁站,物价就一下子降下来了。基本对半。
矿泉水是3元一瓶,方便面康师傅酸菜牛肉面是8元一盒。面包等也在8元左右。正餐一顿饭配汤套餐最多也就是30一份。奶茶最贵也就19一杯。
但相应的,设施设备,装修标准就没有那么高大上了。这里不是每个检票进站台都有电梯,上下楼梯还得提着非常重的行李。空调也没有这么给力,即使是在候车室里,还是会热得直冒汗。
怎么说呢,消费水平肯定和当地人的收入水平成正比,如果这个车站按省城的规格装修,本地人必定不能按照这个高规格成本消费。另一方面,这里人流量不大也是一个原因。
看到这里,各位朋友,你们当地高铁站的消费贵不贵呢?如何省钱?可能更多的人,会像我一样,带上干粮。毕竟在高铁上最多就呆一天,两顿饭都是很好解决的。实在不行,在高铁上也有叫餐服务。对于大多数的旅行者,最重要的也许不是省钱,而是在路上的便捷和快乐。一年几次的高铁经历,要不要多花那几顿饭的钱,仁者见仁了。
< class="pgc-img">>有的人是买得起,但是觉得没必要,凑合两顿或者直接不吃,睡一觉到家再吃爱心饭不更好。有的人是买得起,但是不喜欢吃外面的食物或者直接觉得不够好吃。也有的人,可能更喜欢在忙碌的人群里,隔个优雅的橱窗一边吃饭一边悠闲地看一下路人行色匆匆的表情,你是哪一种呢?
关注我,分享不一样的消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