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我是黄翔,今天咱们讲讲老包头的“中市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眼看着山西河曲县的田家把“川行店”经营的风生水起,山西保德县的刘治宽也动起了心思,租下了闫家大院,也要打造老包头的商贸餐饮娱乐综合体。
刘治宽的“中市场”,也在东前街,与“川行店”隔街斜对。中市场的布局,与“川行店”基本相同,一条长约200米的步行街,东西两侧设立店铺。
作为后起之秀,吸引客流是首要任务,刘治宽把心思用在了红火热闹的演艺方向。西院特设游艺场,相当于北京天桥的微缩版,有老五台(陕有福)与崔傻子(崔喜成)的武术表演,有孙小辫的巧变魔术,还有王应棠、李二毛旦师徒大鼓书说唱。
< class="pgc-img">>大家看这块牌匾“老五台强身全鹿丸药铺”,陕有福,来自山西五台县,人送绰号“老五台”。老五台有着一身好武,来到街上,先是一阵吆喝:“把势把势,全凭架势,没有架势,不算把势;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势;光练不说,那是傻把势。”等人群聚拢了,来上一套八卦掌,或是一套虎形拳,然后绕着场子卖力推销他的“强身全鹿丸”。每天表演两场,其他时间就坐铺子里喝茶待客。
最聚人气的,当属西南角的小剧场“同乐茶园”。它是由早年来包头定居的河北梆子老艺人李永胜、李永泰兄弟俩集资兴建的土木结构的简易剧园,能容四百个座位,一律长条大板凳。虽说设备简陋,但早晚两场那是座无虚席,给中市场的繁荣锦上添花。
那么,请大家跟我走一圈,看看还有哪些商号是位于“中市场”的。
德盛永百货店、复盛布庄、老五台强身全鹿丸药铺、王记茶庄社、张秀河百货店、山西祁县宋大金剔鱼馆、康记酒馆、鸿德医院、闫记布庄、梁记福林堂膏药铺;(中间没有中市场字号);华兴理发店、赵朝禄豆浆馆、李记纸烟庄
< class="pgc-img">>资料整理: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1月30日,太原市档案局举办了征集老物件老照片等档案资料的捐赠仪式。一个多月之前,太原市档案局面向社会发起征集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截至目前,已收到9位个人及组织捐赠的73件档案资料。当然,其中有不少“宝贝”!
一块老匾额
▲百年老店林香斋捐赠出自己的老匾额
很多老太原人都知道,太原有一家百年老字号饭店,叫做林香斋。林香斋记录着自嘉庆年间太原餐饮业发展的兴旺与沉浮,是祖辈、父辈抹不去的舌尖记忆。创始人许振江1915年来太原承接林香斋匾额,在钟楼街开化寺附近开设店铺,6张小方桌,经营着馄饨、酱肉等小吃。到1940年,林香斋已经发展成当时太原城内八大饭店之一,曾招待过泰戈尔、徐志摩、林徽因等社会名流。
一张当选证书
▲海林风展示自己泛黄的当选证书
回族老人海林风(曾用名海麟凤)是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3月,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太原召开。
一本回忆录
▲大国工匠宿先生讲解自己的回忆录
现年84岁的宿天和面容清和,一脸慈祥,谁又能想到他就是当时车工嘴里的“刀具大王”。他14岁来在太原矿山机器厂当车工,赶工的时候常常白天黑夜不回家。1956年,宿天和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一年要干三年的活,“一天能干20多个小时,最多一个月能拿500块钱”。要知道,当时一斤肉才几毛钱。为了纪念那个奋斗的时代,他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大国工匠宿天和》。
一叠老照片
▲罗马尼亚青年代表团来访合影
已经87岁的白影满头华发,岁月铺陈在脸上,但精神头十足。她老家湖南,出生在北京,1949年来到太原。近70年的时间过去,白影早已是个地道的太原人,“所以我想为咱太原做点贡献”。她多年来从事团市委的青年工作,曾多次接待过苏联、罗马尼亚、拉丁美洲的青年团来访,留下了珍贵合影。白影的发言掷地有声:“他们是来我们这学习革命经验的,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中国不是现在才强大,我们一直都很强大。”
如今,这些珍贵的民间记忆,都成为太原市档案馆的一部分,无声见证着岁月,诉说着历史。
▲太原市档案局领导和捐赠者代表合影
近年来,太原市档案局着力建设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在做好官方档案资料接收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收集反映个人的、微观的、民间的档案资料,更加重视名人档案、口述历史、民风民俗、民间文艺等具有太原地方特色档案的征集。
目前,太原市档案局已收集进馆个人档案29位6000余件,征集吴家堡地契档案、阎锡山档案资料、太原历史老照片等珍贵档案资料5370 余件,极大丰富和改善了馆藏档案结构。
太原市档案局局长宋建平表示:“感谢大家的无私捐赠,我们将继续加大档案征集力度,使每个人都能在档案馆找到属于自己的时光记忆,使散落在民间的珍贵遗存成为国家记忆和历史见证,进一步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
文/图:韩雪冰
山西云媒体出品
>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最具个性特色餐饮企业”的牌匾落款为“成都市报社”,这是个什么组织?此前,细心的成都市民冯先生向封面新闻云投诉反映了自己在用餐时发现的一个蹊跷事:“成都没有一家报社叫这个名字吧,是不是歪的牌子哦。”
打击乱评比乱排序,严查通过发放牌匾、证书等形式进行虚假宣传,是成都“春雷行动2022”的子行动之一。在接到冯先生的投诉后,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进行了现场检查。
在店内,挂有4张牌匾,除了“成都市报社”颁发的“最具个性特色餐饮企业”外,该店还有“2016年度消费者喜爱餐饮品牌”、“华阳十强餐饮美食企业”等荣誉,颁发单位包括“四川省餐饮协会”等。
“你们店的这几块牌匾,都是真实的吗?能不能拿出证明材料?”被执法人员问到,该商家只好承认:悬挂牌匾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更好地 经营生意,赚取更多的利益。
而4块牌匾中,除“2016年度消费者喜爱餐饮品牌”确实是某电视台栏目组授予外,其余3块,商家均无法提供能证明牌匾内容真实性的材料。
“已经拿过一个真实的荣誉了,就要继续做好品质,用味道说话!怎么能挂假牌匾欺骗消费者呢?”执法人员当即责令该餐饮单位撤除牌匾。
记者从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商家虚构奖项、荣誉、称号作商业宣传,已经属于虚假宣传。这样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之规定,日前,四川天府新区市场监管局向其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人民币1万元的处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