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焦翊丹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面对塞尔维亚队的强力挑战,中国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3∶1逆转获胜。电影《夺冠》再现了当时的比赛和颁奖场景。
1981年11月,中国队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中,以七战七捷的佳绩,实现了世界冠军零的突破。这是当时中国女排队员庆祝比赛获胜时的场景。新华社发(黎启榕 摄)
在某票务平台,近200万观众为一部电影点击了“想看”按钮,并把该电影推入“想看榜第1名”。观众热评中,“提前看了点映,很燃的一部好片”“这是属于中国人的精神符号,期待电影将如何呈现”等影评不断更新……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影片,就是9月25日公映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
4年前的8月17日,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对战东道主劲旅巴西队。面对之前胜绩寥寥、客场作战不利等困难,女排姑娘们鏖战5局,最终以大比分3∶2挺进4强。
4年后的8月17日,原定于今年贺岁档上映的讲述中国女排奋斗历程的电影《夺冠》宣布重返银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女排人、中国体育人坚定目标、奋勇前进的初心未曾改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未曾改变。
“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
在《夺冠》复映定档当天,导演陈可辛发了一条朋友圈,提到了女排精神对于自己和团队的指引和鼓舞:“1月19号,首映前,经历了人生最煎熬的1个月,没想到首映后经历了更煎熬的7个月……能熬到今天,就靠中国女排四个字。中国女排是精神,是信仰。谢谢所有的女排姑娘们,你们的故事给了我莫大的能量,去完成这个光荣任务。”
陈可辛曾执导《投名状》《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影片,担任《十月围城》《七月与安生》等影片的监制。对于有机会能将中国女排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他感到既兴奋又责任重大。要将中国人对女排的热血记忆浓缩进2个小时,确实困难。“可就像中国女排,虽不一定能赢,但就是拼了。要尽量做好每一个细节。”陈可辛说。
中国女排在中国人心中极具分量,如何讲好女排故事、诠释女排精神、展现女排的奋斗历程,成为了电影创作团队必须面对的课题。
为了更好还原老女排的训练场景,拍摄好上世纪80年代的相关戏份,导演组专门搭建了一个实景训练基地,把老女排训练基地翻新工程换下的地板一块块从漳州搬运到北京。“这些地板上都是当年女排运动员的血、泪和汗。”陈可辛说。
出演中国人熟知的女排队员、教练员,演员们面对的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为此,主演们拿出了拼搏的劲头,克服拍摄时间短、专业性强等难题,恶补专业知识,拜访、请教老女排队员,观摩女排国家队的训练和比赛,消化海量的书籍和比赛录像,进行扣球、拦网、体能等训练,演员的手腕、胳膊经常被排球砸肿。
饰演郎平指导的演员巩俐起初觉得自己担不了这个重担,面对陈可辛的邀约,她拒绝了三次。最终,巩俐被“明知道自己不会赢,还是要拼尽全力、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打动,接下了角色。正式拍摄前,她前往女排国家队训练基地,贴身观摩郎平训练球员,细致揣摩郎平的动作、语言、神态,并把细节一一记录在本子上。
首次参与电影拍摄的郎平女儿白浪,也对女排精神和母亲的经历有了更深的感悟。饰演青年郎平的她,对一场戏的印象格外深刻:“当时是拍摄与日本女排对战,场内有乐队在彩排演奏国歌。当时不是正式演出,但我听到国歌,想到一路演下来的过程,体会到老女排前辈们真的太不容易了,就忍不住哭了。”
为了演好角色,白浪1个月减重30斤,从零开始学习表演。“希望这次演出经历能成为和妈妈的一个桥梁,去体会去感受当年妈妈的生活和那一辈人的精神。”白浪说。
朱婷等10位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队员参与电影拍摄,再现当年夺冠的拼搏场面
9月23日,作为今年中国国内举行的最高级别女子排球赛事,2020年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在广东省江门市正式拉开战幕。结束了国家队集训的张常宁、丁霞等国手,代表各自的注册地队伍参赛。
而在电影《夺冠》的主演名单中,张常宁、丁霞等女排现役国手的名字也赫然在列。让女排姑娘们本色出演自己,是电影的一大看点。除了已退役的杨方旭和拍摄时正处于孕期的魏秋月,朱婷、徐云丽、张常宁、惠若琪、丁霞等10位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队员参与了电影拍摄,再现了当年夺冠时的拼搏场面。
无论是球场上的竞技表现,还是球场下的文戏表演,女排队员们自然流畅的演出,远超导演陈可辛的预期。在拍摄现场,队员们很自然地就进入了角色,并会根据自己和队友日常相处的表达习惯修改台词,让表演更真实顺畅。
在电影中,丁霞的一句幽默台词“张常宁你干吗呢,快发(球)吧,你打沙排转沙子呢”,就是她临场发挥修改的。对此,陈可辛说:“她们都不是在演戏,(感情)都是真的……每个人都成了编剧。”
电影中,除了现役女排国手们的加盟,其他的排球运动员角色也颇有看点。因为排球运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普通演员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专业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因此,早在开拍前1年,剧组就在全国上万名排球运动员中进行海选,定下了12位饰演上世纪80年代女排队员的演员。据陈可辛透露,演员们每天要接受大量的排球训练,与组建一支专业女子排球队无异。
为重现中国女排传奇的奋斗历程,剧组不仅全国海选角色,还全球“借”人。在几场国际比赛戏中,对手演员都大有来头:1981年的中日女排比赛,有日本名将中道瞳出演;2008年的中美女排对决,有美国球星洛根·汤姆出演;2016年对战巴西女排,有3名巴西队球员出演。可以说,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表演,更像是球场上真实的比赛过招。
“滚上一身土,蹭掉几层皮。苦练技战功,立志攀高峰”
2.24米高的球网一侧,教练员站在高高的木凳上,抛球、重重扣下。另一侧,正在训练的队员双膝缠着被血染红的绷带,奋力向左前方扑倒救球,重重地摔在地上,又马上爬起来,继续去接迎面砸过来的排球……这是《夺冠》中的一幕。
中国女排,是一支敢打敢拼、作风顽强的队伍,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何以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坐标?
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女排训练基地,从正门进入抄小道走5分钟,一排训练房映入眼帘,这是去年刚刚完成翻修的老女排训练馆。
1976年,由袁伟民带领的女排队伍在漳州组建。仅用28天盖起的一座包含6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成了女排姑娘们的训练基地。由石灰、土、盐水夯实而成的“三合土”,晴天发硬、雨天发潮,郎平、曹慧英、陈招娣、张蓉芳等老女排队员就是在这里日复一日地训练,用汗水泪水血水诠释着拼搏的意义。
谈起女排姑娘们训练的苦,88岁高龄的基地接待科原科长顾化群老人很动情:被队友们称为“拼命三郎”的中国女排首任队长曹慧英,因为长期加练导致膝盖半月板断裂,10根手指里6根受伤、3根骨折断裂,简单包扎固定后她又开始练习,训练时球难免砸到手指,因而久久未愈;当年16岁的队员曹淑芳,两条腿被摩擦得又肿又痛,医生查验后,竟从她身上取出近百粒沙子。老女排训练时,早上6点多就起来出早操,一天训练十几个小时,没有负重器械,就一个队员骑在另一个队员脖子上做下蹲力量训练,有时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专用浴室,就用井水、用蜡烛照明、借用邻近工厂的浴室洗浴……
“训练很累很难,但是她们从没有叫苦叫累,就是为了把国旗升起来的目标去努力。”顾化群感慨地说。“滚上一身土,蹭掉几层皮。苦练技战功,立志攀高峰”,这句至今仍挂在老女排训练馆墙上的标语,是女排拼搏精神的最好写照。
上世纪80年代,面对物质上的艰苦,女排姑娘们为了国家荣誉,抱定信念、团结一心、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了世界女排史上首个“五连冠”佳绩,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国旗、奏国歌,哪怕是第三名,也要去努力、去争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张照片:一位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背对镜头比出胜利的手势,防护服后背写了朱婷的名字,并画上了漫画肖像。
在谈起这张照片时,朱婷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2018年女排世锦赛半决赛,她们在一场很重要的比赛中,输给了意大利队,大家都很沮丧。回酒店后,郎平对她们说,“姑娘们,打起精神!我们不能奏国歌了,但我们要把国旗升起来!”
“女排精神就是要升国旗、奏国歌,哪怕是第三名,我们也要去努力、去争取。有时候明知道得不到冠军,也会竭尽全力,不在乎胜负,这种信念一直都在,从来没有改变。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是我们的女排精神。”朱婷表示。
据悉,为了备战奥运,今年疫情期间,中国女排国家队按计划进行了集训。朱婷介绍,奥运会的延期,给她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但郎平指导常告诉她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抗疫的英雄们一样,在不同的战线上共同努力。
“女排队员们状态不错。疫情期间,大家训练时在每个环节上都抠得很细。在强项上更强,同时补短板、补弱项。时间比较充裕,训练起来心也比较静。”朱婷告诉记者。
“女排精神首先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第一位的。”朱婷说,这么多年,不论是高峰还是低谷,中国女排始终把升国旗、奏国歌当做目标。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前辈成功了,有的留下了遗憾,但奋斗的过程和拼搏的动力始终没有变过。“还有就是集体主义精神,我们经历过很多困难,都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咬牙坚持,一步步走过来的。就像郎平指导常说的,队里没有最好的个人,但是可以有最好的集体。”
“过往的比赛经验告诉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恰恰是最团结、最顽强、最忘我的时候,接下来的路还会有很多困难,希望我们同心协力、一起加油、一起努力。”朱婷说。
女排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或许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中国女排的奋斗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在黑暗中抓住点点星火,不放弃一丝希望,奋勇拼搏;或在巅峰后积极调整,不倨傲于前绩,无惧风雨再出发。无论顺境逆境,不论高峰低谷,永远以昂扬向上的姿态,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热情,面对竞技,面对生活。
新时代,女排精神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019-06-02 14:00 | 柯桥日报 | 柯桥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陶文强
在柯桥区统一茶叶品牌“平水日铸”打造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陆柏祥和他经营的柯桥区花坞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漓渚境内的兰渚山上白手起家,历经十年求索,依靠“和”与“敬”的茶理念,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茶叶专业大户,并带动了当地茶农一起致富。
荒芜地变名优茶产地
陆柏祥原本不懂制茶,他从事过木匠活,在家里做八仙桌、木凳等家具,他还开过圆机厂、家具店,种过花木……
2009年,44岁的陆柏祥决定到嵊州承包茶山。有朋友给了信息,说在漓渚镇红星村有250亩荒芜的茶园。陆柏祥想,红星村离自己的老家兰亭谢家桥花坞自然村不远,在家门口创业岂不更好。于是,他通过多天走访调查,租下茶园,亲自拔草清园育茶制茶,在这片茶园上一创便是十年。
如今,在兰渚山满目绿色的茶园间,一个白墙黑瓦、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场特别醒目。虽然与规模茶厂相比不大,却五脏俱全:拥有炒制、揉捻、烘干等生产设备的两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能规模化生产绿茶、红茶、炒青等茶叶,配套有检测室、包装室、冷藏室、展示室等。去年,合作社实现名优茶产值270多万元。
以茶文化更新理念
茶文化讲究“和”和“敬”。陆柏祥只有初中毕业,转行从事茶叶产业已人到中年,但他做事和为先,并有一颗敬仰的心。
为了给茶叶品牌取一个好名字,他专门请教了区茶叶资深专家金银永,根据祖先陆游的一句“兰亭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加上自己老家的村名,于是就用了“花坞”这个品牌名。
由于刚开始涉足茶业,制茶技术不够好,陆柏祥到嵊州找制茶师傅请教,还赶到茶叶生产更发达的丽水市松阳去拜师学艺。创业前几年,他经常柯桥、松阳来回跑,一年至少20多次。加盟区级统一品牌“平水日铸”后,他又虚心学习炒制技术,只要区里有统一组织的展览、培训、交流茶叶产销上的活动,他总是场场有份。这使产品质量更高、效益更加稳定。
陆柏祥致富不忘乡亲。在兰亭、福全建立的茶叶收购基地,涉及的茶农达30多户。在收购青叶时,他及时发放收购款,从来不拖欠。
十年来,他的企业被评为省科技型企业、市诚信企业。“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在他办公室墙上朋友送他的书法文字,正是对陈柏祥创业成功的最好诠释。
兰渚山上“二次创业”
“做茶叶产业,虽然不能大富,但只要执着,也能够稳步发展。”历经十年磨炼,加上近年来,柯桥区对茶叶产业扶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强,兰亭、漓渚等为中心的文化旅游区的打造,漓渚兰渚山一带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使陈柏祥对打响品牌、做大茶业更加信心满满。近期,他计划投入300多万元,再增添一条龙井茶自动化生产线,此项目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项目和南部山区茶叶产业集聚区建设项目。
历经十年沧桑,54岁的陆柏祥虽已两鬓斑白,但他仍初心不改,立定了下一步目标:再苦心创业十年,使花坞茶“满市香”。
<>问我什么事?自己去看看。
眺望你的正上空
↓↓↓
茫茫云海中,几座肉山若隐若现
环视你的周围
↓↓↓
阳光充足的地方,长满了绿油油蔬菜
游过奔流的江河
↓↓↓
金针菇、香料、“小竹筏”来为你护航
冲过“生活大瀑布”
↓↓↓
上下颠簸,一泻千里
小编知道你一定开始怀疑世界:
噢!这是什么!
为什么我眼里的世界是这样的!
如果看见的是这些,
那么,恭喜你:
你有一颗热爱火锅的心,
以及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让你开始怀疑世界,小编着实抱歉!
以上都是吃货妹子的脑内剧场!
最近吃火锅的心日益膨胀无法自拔,
还看了一场食材主演的戏,我真的是弃疗了。
味觉的刺激能爆发我们身体的能量!
让这个夏天迅速火 火 火起来~~
也相信有很多吃货和小编一样,
已经放弃治疗了,满脑子都是“吃火锅”。
一直吃火锅一直吃火锅……
OH MY GOD~!~!
简直就要变成火锅了,好吗?!?
不要慌!不要着急!!
检验真爱的时候到了!
善解人意的小编给你带来了——
小木凳怀旧火锅知识问答。
看看你能回到正确多少。
Question 1 .
小木凳怀旧火锅创立于哪年?
Question 2 .
创始人叫什么名字?
Question 3 .
小木凳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Question 4 .
秘制麻辣牛肉用了几种辣椒?
Question 5 .
锅底又是用了哪两种辣椒?
Question 6 .
缝纫机、收音机、电视机,
哪一样不可能出现在小木凳内?
Question 7.
选菜区不同颜色的盘子代表什么?
Question 8.
全国加盟电话是多少?
Answer 1:2007年。
Answer 2: 杨宗红。
Answer 3: 全国人民都有小木凳坐,世人都爱吃怀旧火锅。
Answer 4: 3种。
Answer 5: “石柱红”和“河南新一代干辣椒”。
Answer 6:都有可能出现。
Answer 7: 不同的菜品价格。
Answer 8: 400-105-5177。
真爱粉们,是不是觉得超简单。
那么,拿起筷子开始涮锅吧!
我知道你已经迫不及待了。
抛开脑内剧场,火锅就在眼前。
真实的小木凳让你不再怀疑世界!
——End——
百度搜索【小木凳怀旧火锅】
微信搜索微信订阅号重庆小木凳怀旧火锅(ID:xmdhg1314 )
微信服务号十五载小木凳怀旧火锅(ID:lmdhg4001055117)
即可了解小木凳更多详情,期待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