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微信公众号“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5月29日消息,协会近期与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就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研究合作达成一致并签署协议。根据协议,大熊猫“宝力”(雄性,2021年8月出生)和“青宝”(雌性,2021年9月出生)将赴美开启新一轮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
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同日宣布,现在正生活在四川卧龙神树坪基地的“宝力”和生活在四川都江堰基地的“青宝”将于今年年底前抵达华盛顿,首次公开亮相日期将另行通知。
大熊猫“宝力”“青宝”(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网站)
“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两只新的大熊猫将来到华盛顿特区,这将开启中美大熊猫繁育与保护伙伴关系的下一篇章,”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园长布兰迪·史密斯表示,“这一历史性时刻证明,我们与中国同事的积极合作产生了无可辩驳的影响。”
在宣布这一消息的同时,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还发布了一段轻松的视频,展示了史密斯、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等三人聚在一起讨论大熊猫的欢迎仪式。视频中,吉尔·拜登问起服装和菜单,史密斯回答说,即将到来的客人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们“偏爱黑色和白色”。
吉尔·拜登在社交媒体X平台转发了这则视频,并写道:“我们很高兴,孩子们可以再次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与大熊猫一起享受可爱且欢乐的探索之旅。”
美国第一夫人推文截图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与美国在内的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有效提升了大熊猫保护研究能力,促进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也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
去年11月8日,旅居美国的大熊猫“美香”“添添”和它们在华盛顿出生并长大的雄性幼崽“小奇迹”启程返回中国。至此,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中的大熊猫全部归国。
据介绍,“美香”和“添添”在美23年间共孕育四只幼崽,其中“泰山”“宝宝”和“贝贝”已经回国。“小奇迹”出生于2020年8月21日,彼时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小奇迹”的出生为当地民众带来欢乐与希望。“美香”一家三口回国后,美国亚特兰大动物园还有旅美大熊猫“洋洋”“伦伦”一家。
据微信公众号“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5月12日消息,按照中美合作双方的协议安排,“洋洋”“伦伦”一家的归国程序已启动,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中。
早在去年11月“美香”“添添”一家归国时,美联社等美媒就担心,美国动物园到2024年底可能就没有大熊猫了,并借由大熊猫炒作中美地缘政治议题。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曾回应说,中国同很多国家开展大熊猫的保护合作研究,目的是提高濒危物种的保护水平,促进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我们会继续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合作伙伴一道,为保护濒危物种加强合作。
“在深情告别大熊猫几个月后,又有两只毛茸茸的大熊猫将来到华盛顿特区,”美联社29日当天报道称,在“宝力”“青宝”抵达后,预计美国的“熊猫热”将再次高涨。
据报道,上述消息一经发布,迅速传遍了整个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动物园中出现多个写着“熊猫要来了”的标语,礼品店也把熊猫主题商品放在了显眼位置。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熊猫饲养员玛丽埃尔·拉利难掩兴奋,表示“这是件大事,我都已经等不及了”。
消息发布时,来自美国特拉华州贝尔市的八年级学生索菲亚·瓦莱正和同学一起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参观。戴着熊猫耳朵发箍的瓦莱说:“大熊猫是我最喜欢的动物。它们毛茸茸的,和我一样都不爱动。”
美联社认为,“熊猫热”也为动物园周边地区带来了商机。动物园旁边的一家烘焙店一直售卖着熊猫主题的棒棒糖、蛋糕和T恤,即使在大熊猫离开后也是如此。店主雅艾尔·克里格曼说:“我们非常、非常兴奋。老实说,我们从未放弃。我们知道大熊猫最终会回来这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社多伦多3月19日电 题:加拿大多伦多民众惜别中国大熊猫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3月18日下午,多伦多晴空万里。多伦多动物园里,“大毛”独自绕着木架踱步;熊猫馆舍另一边的山坡上,刚睡醒的“二顺”带着双胞胎兄妹“加盼盼”、“加悦悦”肚皮朝天嚼着竹子,任由游客们拍照。
当地时间3月18日,不少民众赶至多伦多动物园,为中国租借给加拿大的4只大熊猫送行。大熊猫们即将从加国第一大城市多伦多迁居至石油城卡尔加里,当日是它们在多伦多与公众见面的最后一天。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这是中国租借给加拿大的4只大熊猫。它们即将从加国第一大城市多伦多迁居至石油城卡尔加里。这一天是熊猫在多伦多与公众见面的最后一天,不少民众赶到这里为它们送行。
大熊猫“大毛”和“二顺”于2013年3月25日来到加拿大。按照中加双方的协议,它们要在多伦多和卡尔加里各居住5年。2015年10月13日,接受了人工授精的“二顺”在多伦多产下双胞胎。这对龙凤胎的名字由网民投票决定。它们是首对在加拿大成功孕育出生的熊猫幼仔。
“我很难过,会很想念它们,”小女孩伊米莉红着眼圈对记者说,“它们不回来的话,我再也不来这个动物园了。”
“这家动物园更好。你们有权选择,留下吧。”这是伊米莉的哥哥里昂希望对熊猫们说的话。
陪伴了熊猫5年的多伦多动物园哺乳动物馆馆长玛丽·弗兰琪说,它们刚来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她回忆说,当时通过超声波为“二顺”验孕,窗口期很短,大家都很紧张,最终确认怀上了双胞胎,“真不可思议,太令人兴奋”。
大熊猫“大毛”和“二顺”于2013年3月25日来到加拿大。按照中加双方的协议,它们要在多伦多和卡尔加里各居住5年。2015年10月,接受了人工授精的“二顺”在多伦多产下双胞胎“加盼盼”、“加悦悦”。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这是疯狂、忙翻了的5年,大家压力很大,”玛丽说,“我不会想念压力,但肯定会想念熊猫们。”
多市与卡城动物园会专门互派人手,以确保近期的熊猫迁居过程顺畅。今年满9岁的“大毛”和10岁的“二顺”在与龙凤胎兄妹迁至卡尔加里动物园后,需经过一段封闭适应期,预计5月在新居公开亮相。
告别之际,动物园并未举办特别的仪式,但当天熊猫馆仍是人流如织。与友人特意来看熊猫的阿曼达说,很高兴看到熊猫宝宝在多伦多出生、成长。除了带来欢乐,熊猫也让这里的人们了解到这个物种的习性以及它们的濒危状况。
玛丽·弗兰琪说,多伦多动物园过去5年吸引了约620万人次的游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去年将大熊猫的涉危状态从“濒危”调整为“易危”。她认为,大熊猫繁育工作的成效令人振奋。
虽然上一次大约是在20年前的美国看的熊猫,但游客韦恩对眼前这个熊猫家族的情况了如指掌。谈到加拿大需向中方支付的不菲的租借费,他说,经济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多伦多为珍稀动物的保育作出了努力。对于人类为这些物种的繁育研究而言,这笔钱值得。
傍晚6时,在告别熊猫倒计时牌的时间归零之际,当天在熊猫馆值班的工作人员们集体合影。
“非常感谢你们来到这里,”玛丽·弗兰琪对熊猫们寄语说,“同时也祝福所有的动物们。”(完)
玛丽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女孩,她总是能说出一些让人捧腹大笑的话。
有一天,小玛丽和她的家人一起去动物园,当他们看到猴子时,小玛丽突然说:妈妈,猴子们为什么不玩手机?大家都被她的话逗得哈哈大笑。接着,他们来到了熊猫馆,小玛丽又问:爸爸,熊猫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她的爸爸笑着回答:因为熊猫不喜欢吃巧克力,它们喜欢吃竹子。
< class="pgc-img">>小玛丽想了想说:那我以后也不吃巧克力了,我要像熊猫一样吃竹子。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后来,小玛丽看到了一只大象,她指着大象的鼻子问:大象的鼻子怎么这么长?是不是因为它经常说谎,所以鼻子才会变长?
< class="pgc-img">>这次连动物园的工作人员都被小玛丽的话逗乐了。小玛丽的幽默让她的家人和周围的人都感到快乐,她就像一个小天使,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