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餐饮业不再是能轻松赚得满钵金的行业。
产品同质化、价格战在不停地循环上演,导致大多数餐饮企业长期很难盈利,从而整个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在这样的市场现状下,以点带面的爆品打法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起来。
那究竟爆品是什么?又要如何去要打造爆品呢?
所谓爆品对于餐厅的意义在于:
一方面,爆品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利器,有利于品牌传播和推广,吸引忠实用户;另一方面,减少了顾客的选择成本,人的关注点往往有限,而爆品可以让顾客在选择菜品的时候明确目标,迅速购买。
那么,餐饮人应该如何打造爆品?
01结合餐厅定位和优势
不管是经久不衰的经典爆品,还是新推出的创新爆品,都得从餐厅定位和自身优势出发,挑选符合品牌的菜品做爆品。
1、符合品牌定位
不管是经久不衰的经典爆品,还是新推出的创新爆品,从一开始选择时,就得吻合品牌定位。
2、口味好
不好吃的爆品不能称其为爆品 。有个别餐饮品牌凭借互联网营销的热度聚集起一大批粉丝,但这种由猎奇心理引发的尝试购买行为注定不能长久。这就要回归餐饮的本质:餐饮做的是熟客的生意,至少符合大部分受众的口味,才能吸引用户反复购买,使品牌得到长期发展。
3、差异化
差异化是产品被人记住的关键点,也是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的有利机会。要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异”的原则,寻求产品的突破。
< class="pgc-img">>另外要注意,不好吃的菜品肯定不能成为爆品,就算经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让这款菜品在顾客之间快速传播,成为了一时的爆品,然而当顾客吃过一次,发现口味不过如此,时间一长,再好的营销手段都挽救不了这道菜品,甚至还会影响餐厅口碑。
所以,我们在选择一款菜品作为餐厅爆品之后,一定要在它的味道上反复研究雕琢,追求菜品在味觉、视觉、嗅觉上的极致,才是长久之计。
02打造产品的差异点
爆品想要让用户能够快速记住,并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产品形成明显差异,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独特性,也就是差异点,力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不断挖掘产品的独特卖点。
如何打造差异点?
首先可以从食材出发,选择食材时一定要用高品质的食材。绿色蔬菜、空运山珍、进口大米……关于食材的介绍,相信大家经常能在各类餐厅的宣传信息中看到。
< class="pgc-img">>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水平的上升,消费者对食物的要求不仅仅只是能吃饱、美味,现在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的问题也愈加重视,所以选用高品质食材精心烹饪,也是一种让爆品经久不衰的方法。
03利用有效的营销手段
餐厅爆品想要迅速推广出去,有效的营销手段肯定少不了。
有效的营销推广就是让顾客加深对菜品的印象,而店内是推广的第一阵地。除了常见的海报、门头、灯箱广告等。这样可以让顾客迅速直接地了解到这家餐厅的招牌菜是什么。
< class="pgc-img">>爆品也是具有生命周期的,所以后期我们还需要进行不断地改良升级,通过不断地调研市场和不断地探索,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但这种改良不是口味上的根本性改变,而是从食材、用料上的改进。或者在原有爆品的基础上,研发新的产品,测试市场,如果推广效果好,可以将新品列入爆品行列。
< class="pgc-img">>所以,餐饮业无论进行多少变迁,无论就餐场景、管理模式、服务方法等等如何改变,永远不变的是人们对于餐品品质与口味的追求。就这一点来说,做好一家餐厅,首先要塑造的就是餐厅的爆品。
然说,经过去年的一翻洗牌,餐饮圈渐渐冷静了下来,今年不会像很多餐饮品牌在去年的时候,动不动就高喊今年要开一百家店,一千家店,同时也慢慢的意识到,对于餐饮来说,菜品才是最终的王炸,关注点也慢慢关注到菜品上来了。
< class="pgc-img">>这原本是好事,但现在在不少餐饮同行中,又冒出来了各种极端。前几天参加一个沟通会,会上有几个餐饮老板都在讨论,他们今年已经定了目标,要研发出来多少爆品,然后用这些爆品去打爆市场,然后要开多少店。
< class="pgc-img">>其实餐饮研究爆品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自从爆品这个词火了之后,很多餐饮同行开口闭口就是说要研发和打造爆品。但可笑的是,很多餐饮老板,连他店里的菜单结构是怎样的,哪些产品能够赚钱,哪些餐饮只是为了吸引顾客都不清楚,就想着做爆品。
< class="pgc-img">>目前在市面上,除了有酸菜鱼,烤鱼这种大单品的爆品之外,其实是还没有出现有跟他们类似的爆品,即使是现在湘菜非常火的辣椒炒肉也并不算是多大的爆品,只能算是一个店或者一个品牌他们自己的爆品而已。
< class="pgc-img">>像现在湘菜中还出来了个小炒黄牛肉作为主打,很多品牌都想把这个产品做成爆品去做,但其实从各种数据来看,并没有多爆,很多顾客甚至去这些叫小炒黄牛肉的店里吃饭,就不点小炒黄牛肉,但却点了辣椒炒肉之类的其他湘菜。
< class="pgc-img">>要是餐饮天天都有爆品出来,那估计大家都不用愁了,各个餐饮店都能够做到生意火爆,各个都有爆品了,各个都能够发财了,说实话,真的不要傻了,还是回归下现实,先想想怎么把店里的菜品做好,怎么把顾客拉进店里,怎么把自己的生意做好吧,不要整天被别人带着跑,你们说呢?
<>烤变得越来越无孔不入,连原本依靠自身就能撑起一个品牌的酸菜鱼、小龙虾、重庆小面等单品,也都开始融合烧烤了。
烧烤的竞争也不同了,新老品牌都在思考着往深处打,不能再停留在场景的竞争上。
那么烧烤到底都在经历哪些变化,又对餐饮行业有什么影响呢?
【案例】
01
单品店突围,瞄上烧烤
单品店是传统餐饮细分的结果,有较强的标识性、易于标准化、可复制性又强。然而经过这三、四年的全面爆发,单品店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产品过于单一,用餐体验不过瘾,同质化严重等等,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不管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单品小业态都逐渐做出产品结构的调整,换取更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而目前大家摸索出来的模式,多数是做横向创新,而这个创新的点,往往落在“烧烤”。
“遇见小面”就是典型的案例。做了3年的小面单品,在今年7月份大刀阔斧地改革,一次性补充了二、三十款烧烤及与烧烤属性相符的产品,烤羊肉串、烤猪蹄、卤味、冰粉……形成“小面+烧烤+小吃+饮品”新的产品结构。
▲遇见小面加入烤串
选择烧烤作为产品扩充的突破口,遇见小面的创始人宋奇是这样思考的:
第一、相符合。小面在味型上是重庆风味、偏重口味的,那么与其搭配的产品也应该遵循这个方向。
第二、互补性。小面偏简餐、快餐,而烧烤具有社交功能,增加之后能使得消费场景往休闲模式走。(延伸阅读:遇见小面竟然卖烧烤了!单品小业态的未来在哪?)
除了遇见小面,在其他热门品类单品店,我们也都能看到烧烤的身影:
探鱼(鱼单品)、蛙来哒(牛蛙单品)、有间虾铺(小龙虾单品)等品牌也是如此,并且其产品扩充的思路基本相似。
另外,胡桃里部分门店也在最近3个月上了烧烤。总经理詹宗德分享,烧烤主要是在酒吧时段供应,因为这个时段人较多,客人吃着烧烤,既能下酒,又能充当小吃填肚子。
也就是说,单品店,或者菜品偏川湘口味的餐厅都加入了烧烤。
02
新生力量,寻找新的突破口
有间虾铺的创始人曾晖,在过去几年经营小龙虾的同时,也孵化了新品牌“苗小串”,也就是将烧烤从原来只是小龙虾店里的辅助产品,到现在直接单独拎出来运作。
曾晖看好烧烤这个品类,认为它是人类最早出现的单品,也是在全世界最常见的烹饪方式,无疑拥有最广阔的消费群体和习惯。
▲苗小串的湘西小串
那么在全国近20万家烧烤店中,“苗小串”这个新生儿又是如何探索,寻求新的突破口呢?
第一、不做国内以东北、西北、新疆等为主的主流大串,而是找到湖南湘西一种不常见的烧烤形式——湘西小串。
第二、论手来卖,十串为一手,产品精小,讲究更小更入味,重干香味。具体的操作方法则是:搭配铁板微煎,油锅走油,碳火猛烤。
总结起来,就是先孵化,并在烧烤这个大众品类中找到小众的呈现方式。而这样的好处在于,既拥有市场基础,又凸显个性。
03
老牌烧烤在大力革新
成立10年的“很久以前只是家串店”,在4个月前改名为“很久以前羊肉串”,旗帜鲜明地聚焦到羊肉串上。
在此之前,很久以前一直是以独特的消费场景来找到市场的差异:面向较有消费力的顾客,以“夜店”形式占领宵夜市场。同时,也借着烧烤来开发“打赏制”,尝试改变餐饮行业的分配制度。
然而现在却360°转身,从产品着手,强调羊肉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强调优质食材。据悉自品牌升级以来,30多家店面共卖出约534万串,等于每天卖出4万多串。
▲串亭居酒屋做产品升级
成立于2014年的“串亭”,在过去也一直是以“居酒屋”模式做出与市面不同的中式烧烤。
不过最近他们也将重点放在产品品质的提升上,补充日式串烧、刺身等产品,并将原有的烧烤、日料做得更精细。
“串亭”创始人丁一分析,对产品不同纬度的提升,主要是为了提高客单价,让“串亭”能在市场中再次做出差异,避免陷入低端烧烤的混战。
无论是“很久以前”的升级,还是“串亭居酒屋”的调整,本质上它们和“木屋烧烤”努力做好南方派系烧烤,“丰茂盛”提出“羊肉现穿才好吃”都是一样的,表明了烧烤行业共同的走向:品质为王。
04
更多人从供应链入手
“阿拉提羊肉串大王”在创立短短2年时间内连开50家店,首轮融资上千万。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他们从供应链入手,设立了羊肉串研究院,据说年产可达1亿串,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解决行业产能、配送不足、安全卫生的痛点。
供应链做得比较早的应该是“冰城串吧”,该品牌创始人张利在2010年就发力中央厨房,并致力要将羊肉产业化。
▲冰城串吧的食品加工厂
2015年,张利还投资2000万元在河北燕郊建立了10000平方的食品加工厂“冰工厂”。厂房每天可以生产10万串烤串,除供应给自己60多家门店,也供应给同行。
阿拉提的羊肉串研究院,冰城串吧的“冰工厂”,都立足行业源头,尝试改变不规范、不可溯、不安全等问题。
【分析】
无论是作为配角还是主角,烧烤在餐饮业中的地位一定是越来越重要,对于想往烧烤这个品类发展的餐饮人来说,以下关于这个品类的一些变化,您不可不知。(延伸阅读:烧烤大爆发,为何死活拼不出个老大?)
01
渗透性越来越强
哪里有需要,烧烤就可以往哪里去。
也就是说,将来的竞争不仅来自同行,也可能来自其他业态。如果未来有更多的非专营烧烤餐饮看中它,那也有机会把这个品类做活,做火。
02
品类不断细分
地域性细分
虽然木屋烧烤、冰城串吧两者都强调“中式烧烤”,实则一个是南方烧烤代表,一个是北方烧烤代表,本质上有着地域性的区分。
而在地域性更细分的则是如苗小串的“湘西小串”。相信将来不同地方不同的烧烤方式会被不断挖掘,像挖掘老家当地小吃那样,慢慢走出来。
食材细分
丰茂盛、阿拉提、很久以前等品牌先后聚焦“羊肉串”,则是在食材上做细分。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羊肉串一直是烧烤店最受欢迎的产品,也占据营业额中的大头,但是真正在羊肉串上下大功夫的品牌却不多。
可以想象,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烧烤店选择从食材出发,挖掘其中一个爆款并做深做透,让消费者一想到吃烤羊肉、烤猪蹄、烤蔬菜……脑子里都能立刻反射到某一个品牌。
▲羊肉串(图片源自冰城串吧)
03
竞争从场景转向品质
过去烧烤品牌基本都是从场景上寻求差异化,依靠“嗨”、“喝酒撸串”、“聚会”等宵夜场景来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
而现在,消费场景的pk显然已经不够,而真正落到食物的味道、品质,才是更深层次的竞争。
红餐网在和多位业界人士交流时,都能感觉到他们这种危机感:如果像以前一样,图好玩图酷炫,而做不出好吃的味道,那将被无情淘汰。
当然,品质提升,价格必定也会上去,而烧烤在消费者心目中还一直是偏低端消费的品类,如果只是涨价,对于消费者来说会很敏感,只有从整个品牌的提升入手,才可能起作用。
04
供应链角逐开始
烧烤的品质要做好,商家就势必要去寻求更优质的供应商,或者是倒逼供应链在采购、加工流程等各方面不断优化,那么更完善的供应链也将逐渐诞生。
当然,供应链不是谁都能做的,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投入绝非小数目。而将来当大头逐渐入局后,必定会展开新的角逐,并且逐渐攻破烧烤行业的痛点。
【总结】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投身烧烤品类,但是请记住:
当这个行业的入局者甚至领导者都在努力寻求差异化,当其它业态都视烧烤为香馍馍的时候,千万别盲目跟风,否则必定是马上出局。
▲(图片源自苗小串)
——————
作者:林如珍,本文由红餐网记者原创,转载请注明。红餐网,头号餐饮新媒体,百万级订阅量。趋势、实战、菜谱,你们关注的,我们都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