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食品饮料行业风向标的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糖酒会”)正在举行。在饮料展区,中茶、香飘飘、宏宝莱等饮料品牌纷纷设展。以中国茶为主的纯茶、调味茶饮料企业也加入了今年的糖酒会。一位在展台前徘徊的经销商感叹:“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做茶饮料的企业参展。”
业内人士表示,茶饮料或将成为下一个行业爆款,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但这一品类依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众多茶饮料品牌亮相
走进糖酒会饮料企业集中的6号馆,一个个茶饮品牌进入视野,包装各异的茶产品被摆放在展台显著位置。比如中粮旗下的“中国茶叶”展台,来自北京的茶饮品牌“让茶”,来自深圳的茶饮独角兽“有丛气”等。
2023年进入大众视野的茶饮料品牌“茶小开”是第二次参加糖酒会,今年带来了旗下的“茶小开”“茶与茶说”两大系列产品。茶小开渠道总监王绪刚告诉新京报记者,相比于2023年糖酒会,茶小开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展区面积,都有了大的提升。“我们这次是双品牌运营,并增加了新的产品。上次我们的展台才18平方米,今年我们展台升级为99平方米,对品牌宣传更有利。”
一些此前未涉及茶饮料业务的企业也带来了茶产品。成立于1993年的焦作米奇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简称“焦作米奇”),在推出无糖茶之前,主要生产果蔬汁、蛋白饮料两大系列产品。2023年,焦作米奇斥资1.2亿元,引进全自动无菌冷罐线,生产无糖茶饮品,进入无糖茶赛道。焦作米奇无糖茶业务销售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介绍,今年糖酒会是其旗下无糖茶品牌“淳茶日记”的首次公开亮相,带来了8款无糖茶产品。
事实上,无糖茶饮料也是本届糖酒会上经销商关注的重点。在茶品牌“东芳茶萃”的展台旁,一直有经销商咨询、品鉴产品。近几年势头火热的“让茶”,其展台被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围得水泄不通,成为展会期间的爆款。
观众在糖酒会展台现场咨询。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摄
市场规模扩大
继气泡水后,茶饮料近年来冲劲十足。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茶饮料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
鲸参谋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京东平台茶饮料的总销量超940万(份),总销售额突破5亿元。京东平台的茶饮料相关店铺数和品牌数分别为510余个和180余个。2023年2月—2023年6月茶饮料市场增长较猛,后续月份也保持着较好的销售表现。
发力无糖茶已是众多饮料品牌的共同选择。农夫山泉正大力推广东方树叶,康师傅推出冷泡绿茶、茉莉花茶两款无糖茶饮,统一旗下的茶里王品牌已经回归。国际饮料巨头方面,可口可乐于2018年推出无糖茶品牌“淳茶舍”,三得利、伊藤园等日本品牌也早已作了相关布局。
咨询机构零点有数发布《2022年中国无糖茶饮行业洞察报告》显示,无糖茶饮产业已经步入成长期,并进入快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预计到2025年,中国无糖茶饮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作为一个超过十年的茶饮品牌,东方树叶近三年取得爆发式发展。据农夫山泉内部人士透露,早在2010年,农夫山泉就预判东方树叶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内部曾称之为“未来的饮料”。
方正证券研报显示,本次糖酒会期间多家无糖茶企业推新,并从产品质量、口味、价格等多方面突出卖点,个别品牌1升装产品终端价已低至5元,体现极致性价比。虽然当前无糖茶赛道新进入者众多,但头部品牌仍呈现集中的趋势,消费者心智正逐步形成,具有强品牌力和渠道力的企业有望实现市占率的持续提升。
糖酒会现场的茶饮料。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摄
理性对待竞争
“我们今年布展的时候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同行”,一家茶饮料企业负责人说。
新京报记者在糖酒会现场也看到,不少经销商在一家茶饮展台咨询完,随即又进入下一家继续咨询。
淳茶日记相关负责人张亮对新京报记者说,虽然现场看到许多同行,但并没有觉得竞争激烈。他认为,无糖茶这个赛道才刚刚开始,市场空间巨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品类想做大,靠一家或者一个品牌是做不起来的,如果想迅速把品类做强,就需要有更多的同行介入。”现场多个厂商与张亮的想法一致,均称多品牌参展有利于行业发展。
对于无糖茶饮料的竞争,立白科技集团投资的首个食饮品牌“有丛气”创始人张科告诉新京报记者,风浪越大鱼越大,从发展阶段来看,国内纯茶品类目前还在萌芽期。对比日本市场,日本的纯茶饮料比例非常高,很多人拿纯茶当水喝。许多厂家看到了这一趋势,发展空间是很大的,至于谁能胜出,就要看各家的本事了。
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也显示,目前中国无糖茶饮和日韩市场相比还未饱和,尚存较大空间,未来几年无糖茶饮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各大品牌争抢无糖茶已是事实。3月5日,娃哈哈官方旗舰店抖音账号发布视频,官宣娃哈哈无糖纯茶新品上线,包括4种口味,分别为茉莉花茶、正山小种、大红袍和青柑普洱茶。
作为行业从业者,张亮与张科有着相同的观点,即“各自做好自己的产品,只有共同做大,每一家才都会有机会。如果现在开始就是竞争关系,你打我,我打你,那这个品类是做不好的。(这么多品牌做茶饮料)是好事情,让大家都来喝茶。”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赵琳
< class="pgc-img">>、工信部:不得误导、强迫用户办理或升级5G套餐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提升5G服务质量的通知,要求客观真实宣传5G业务及资费,公示全量在售套餐情况,不得片面夸大5G优势或优惠项目,隐瞒或淡化限制性条件。不得误导、强迫用户办理或升级5G套餐,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开通5G套餐、升级包等服务。无协议约定不得限制5G套餐用户更改其他在售套餐,对于有协议约定的5G套餐用户变更套餐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用户协商解约事宜。(第一财经)
2、新浪微博:财经领域用户禁止进行站外导流
新浪微博宣布,财经领域用户禁止进行站外导流,违规用户官方将视情节严重程度不同采取删除内容、禁言或注销账号处理。新浪方面表示,财经行业由于其特殊性,站外导流存在巨大风险,通过微博博文、私信等渠道导流至站外平台后,往往存在违规收取用户费用、非法荐股、购买非法理财产品、诱导粉丝高位接盘或其他诈骗行为,极易对用户财产造成损害。
3、苹果新专利:Apple Car或可识别交警手势
据媒体报道,苹果最新曝光了一份识别交通手势的新专利。专利显示,Apple Car可通过传感器识别交警的手势。此外,车辆可配备命令确认装置,用于向交警确认车辆对交通分流条件或机动命令的理解。一旦检测到并确定,从指挥交警那里收集的信息“可以与其他车辆和设备共享,或者存储在数据库中”。(品玩)
< class="pgc-img">>实时简讯
1. 北京市住建委:北京预收房租不得超过3个月租金;
2. 用户起诉腾讯侵权被深圳南山法院驳回:微信好友关系不属于用户隐私;
3. Steam国服将于2021年2月9日开始进行测试;
4. 比亚迪携手华大智造推出纯电动P2+核酸检测车;
< class="pgc-img">>5. 联想:组建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推动Daas业务增长;
6. 华为:将在2月22日正式发布折叠屏手机「Mate X2」;
7. 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 海底捞联合华为云推出异地云聚餐服务,异乡过年线上团聚;
9. 腾讯联合深大推出首个医学图像验证码,解决医学标注难题;
< class="pgc-img">>10. 腾讯灰度上线视频红包:用户可通过微视发视频红包给好友;
11. 华为公开“基因比对技术”专利,可以大幅度提升基因比对速度;
12. 腾讯云与MongoDB达成战略合作,为全球用户提供MongoDB服务;
13. 淘宝再度成央视春晚独家电商合作伙伴,春晚期间发出至少20亿红包;
14. 贝索斯将卸任亚马逊CEO,AWS负责人杰西接任;
15. 因触摸屏故障,特斯拉在美召回135000辆Model S和Model X;
融资频道
【国内】
1. 医疗穿刺机器人「磅客策」获 2000万元 天使轮融资;
2. 云原生API处理平台「支流科技」完成 百万美元 Pre-A轮融资;
3. 工控安全服务商「神州慧安」获 数千万元 A轮融资;
4. B2B交易型SaaS平台「胖猫云科技」获 数千万元 A轮融资;
5. 创新生物医药研发商「璎黎药业」完成 数千万美元 A轮融资;
6. 中式茶饮品牌「悦茶日记」获 3000万美元 A轮融资;
7. 口腔护理品牌「参半」获 1000万美元 A+轮融资;
8. 企业级存储服务商「焱融科技」获 1.2亿元 A+轮融资;
9. 国产操作系统研发商「翼辉信息」获 1.5亿元 B轮融资;
10. 母婴用品品牌「Babycare」完成 7亿元 B轮融资;
11. 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商「Exegenesis Bio」获 数千万美元 B+轮融资;
12. 手机游戏研发商「帝释天软件」获 3900万元 股权融资;
13. LCD/LCM液晶显示器研产商「东方科脉」获 5000万元 战略融资;
14. 小卫星全产业链服务商「九天微星」获 亿元 战略融资;
15. 竹基纸浆纤维生产商「泰盛集团」获 5亿元 战略融资;
【国际】
1. 美国钟点工招聘平台「Landed」完成 140万美元 种子轮融资;
2. 西班牙工业3D打印机OEM厂商「Triditive」获 180万美元 种子轮融资;
3. 美国在线职业教育平台「Upkey」获 260万美元 种子轮融资;
4. 美国跨境支付服务商「Routefusion」获 360万美元 种子轮融资;
5. 美国AI保险技术商「TrustLayer」获 660万美元 种子轮融资;
6. 美国个性化安全防范意识平台「SecurityAdvisor」获 730万美元 A轮融资;
7. 美国AI培训数据平台「Superb AI」获 930万美元 A轮融资;
8. 英国能源情报提供商「Vortexa」获 1900万美元 B轮融资;
9. 美国心理咨询共享空间「Alma Health」获 2800万美元 B轮融资;
10. 美国汽车零售保险服务商「DealerPolicy」获 3000万美元 B轮融资;
11. 美国企业药房平台「Capital Rx」获 5000万美元 B轮融资;
12. 印度制造业B2B交易平台「Zetwerk」获 1.2亿美元 D轮融资;
13. 美国通勤解决方案提供商「Hip」获 1200万美元 战略融资;
14. 以色列人造肉研产商「Future Meat Technologies」获 2675万美元 战略融资;
15. 美国在线酒类外卖平台「Drizly Group」获 11亿美元 并购融资;
【每日语录】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by 纪伯伦《沙与沫》
声明:每日简报内容均来源于网络收集,个人整理发布;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帖。
去三到五年间,消费赛道迅速崛起了奈雪的茶、完美日记等一批新消费品牌。它们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销售奇迹和商业神话;它们用外界看不懂的打法,讲着“KOC、KOL、私域公域”等新词,重新定义了消费领域的商业模式。
完美日记的小细跟口红、12色眼影盘;泡泡玛特的Molly盲盒等,这些爆款既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又打响了公司的品牌声誉,而打造爆品也成了新消费品牌的制胜法宝。
一个品牌能够横空出世,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周宏骐认为,一定是因为掌握了商业的“框架要素”和抓住了新时代的“环境要素”,才能够成为这个时代风口上的弄潮儿。
“如今是精众时代,这跟以往凭一个大品牌就能将营收做到100亿元的时代完全不同,如今需要做10个品牌,每一个品牌的产品都要努力打造成爆款,才能一起拼成这100亿元。”周宏骐表示。
新消费品牌到底如何打造爆品?又如何通过爆品塑造品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推出新消费学者计划,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周宏骐领衔,于4月1日~2日首期走访朝云集团、完美日记、奈雪的茶、腾讯4家企业,夏华、乔健、刘京京等数十名木兰汇理事以及新消费企业创始人深度拆解新消费品牌打造爆品背后的奥秘。
如何选择赛道?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创业,成败或许就在选择的一念之间。
将时间线拉回到2016年6月,完美日记的三位联合创始人黄锦峰、陈宇文和吕建华相识已久。那年,三人一拍即合,决定携手创业。三个大男人一头扎进了美妆行业,最终惊艳了业界,也颠覆了自我。
选择美妆赛道是多重考量的结果。有数据显示,中国美妆行业渗透率仅为2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在中国人均GDP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人们在解决好物质生活问题后,会有更多精神层面的追求,再对比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美妆渗透率,中国彩妆渗透率早晚会上升,未来一定有高速成长的空间。
指向成功的灯塔已亮,舵手们开始起航。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包括品牌定位、产品选择、产品打造、供应链的匹配以及试运营,2017年3月,完美日记品牌正式成立,并同时上线了淘宝店铺。
在完美日记成立之前的2015年5月,在距离广州135.8公里,车程近两小时的深圳,第一家奈雪的茶线下店铺正式营业。此时,创始人彭心正在店铺里忙得团团转,她身兼数职,做好了随时顶上店铺里可能忙不过来的岗位缺口的准备,因为奈雪的茶突然爆红,让公司的营运压力陡增,门店人手严重不足,而在门店开业的大半年前,她完全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番景象。
2012年,彭心辞职创业后,曾经营过一个茶饮品牌叫贡茶。用彭心的话说,那时的贡茶算是茶饮里的“头牌”。虽然当时只是一家拥有十几平方米店铺的小奶茶店,但单店利润非常可观。
然而,贡茶却存在一个明显的瓶颈,因为用户群体年龄层偏小,奶茶给人的整体印象很“低幼”,开不进购物中心比较好的位置。
在中国台湾,彭心亲眼目睹了很多老年人带着小朋友喝茶、喝奶茶,并且将这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彭心认定,一旦形成品牌,茶饮会是一个有生命力、可以走得非常远的赛道。对比咖啡赛道的星巴克,作为世界三大饮品的茶没能走出一个国际品牌,在彭心看来这就是茶饮品牌的机会,做一个全球高端茶饮品牌成为彭心眼中“长期且正确的事”。
在赛道的选择上,彭心比较幸运,她把自己热爱的茶饮变成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
爆品在“测试”中诞生
“测试!不停的测试!”这是彭心在讲解如何打造爆品时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
从2014年4月开始,彭心用半年时间带着团队走访了全国的产地去寻找原料。之后,回到研发室,她们将食材进行排列组合,然后开始测试。
一天测试十几杯茶饮,几乎是彭心的日常。为了能够获得更真实的测试结果,彭心决定把做好的测试产品拿到街边广场分享给年轻人喝。只有顾客喝过后的反馈满足三个标准:询问店在哪儿;愿意付更高的价钱去买;表示今天喝完第二天还来买,这款产品在彭心眼里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经过不断测试,奈雪的茶第一款爆品出现了,这就是霸气橙子。沿着这条打造爆款的测试路径,奈雪的茶逐渐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产品——霸气鲜果茶系列,目前奈雪的茶80%的销售额来自这些经典产品。
“在创业初期,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经典产品。只要有经典产品在,没有上新、没有宣传营销时,顾客也会想来这里喝点什么,品牌这才算有了自己的根基,不然很危险。”彭心称。
为了能尽快推出爆品,奈雪的茶内部产品的更迭速度非常快。以奈雪的茶最新上市的霸气玉油柑这款产品为例,该茶饮上市的第一天晚上,彭心就根据用户意见,带着团队调整了饮品的浓淡度和甜度。如今奈雪的茶每年推出新品有300多款(包括区域限定产品),平均一天更新一款产品。“内容就是流量,创意才是话题。”这是驱动彭心产品快速上新的原动力。
在彭心眼中,所谓的爆款逻辑很简单,“橙子其实是一个特别大众的水果,我们发现所有爆款都不是创造出来的东西,而是那些大众本身就有很长的消费根基的东西。”
与奈雪的茶不同,在打造爆品上,完美日记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完美日记的爆品打造大量借鉴了互联网公司的方法论,比如字节跳动的AB test方法。据周宏骐教授长期观察发现,完美日记团队还会定期去大学校园、女生宿舍等各式各样的场景中,调研受众人群怎么化妆、如何用口红?真正从一线客户那里去获得用户的反馈,而不仅仅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或者看数据。
木兰汇副理事长、嘉和一品董事长刘京京也表示,无论是完美日记还是奈雪的茶,都符合年轻人喜欢不断追逐潮流、引领潮流的心理。
周宏骐也认为,不断推出新产品(与新的内容),让顾客有目不暇接、新奇特的感受,这就是打造“网红”产品的逻辑。据悉,2019年完美日记有近1000个SKU在天猫店铺上新,相当于每天出新2~3款产品。
私域流量孵化爆款
2018年,完美日记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一年的快速变化是从小红书上开始的。
2018年6月,完美日记开始运营私域流量,误打误撞地通过在小红书上进行KOL、KOC的内容种草,慢慢地跑出了口红、眼影等爆款产品,实现了高速增长。
不可否认的是,完美日记遇上了难得的机遇期,在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KOC(Key Opinion Consumer,关键意见消费者)、私域、公域等没有被业界广为认知之前,完美日记就已在小红书上大面积的引爆内容进行传播了。
完美日记在小红书上通过用户的人格魅力进行分享推荐,主要分为明星(认证、如朱正廷)、知名KOL(加V认证,如李佳琦)、头部达人(粉丝量>;50万)、腰部达人(5万<;粉丝数<;50万)、初级达人(5千<;粉丝数<;5万)、素人(300<;粉丝数<;5千)、路人(小于300粉)。而给这些人的投放比例,越处于金字塔底,投放得越多。
通过在小红书上进行KOL、KOC的内容种草,慢慢地跑出了口红、眼影等爆款产品,实现了高速增长。
“一个品牌的崛起,大多受益于当时的流量红利。”周宏骐称。在小红书上,两年红利期过后,再通过KOL、KOC种草拔草,成本也已经水涨船高了。
公域、私域是近两年才冒出来的新概念,但归根结底,“他们都在干一件事:分析用户,做用户运营。”木兰汇理事、李群自动化董事长石金博称。
除了服务用户,用户运营的重点也在数字营销。“终端数据的及时反馈,用数据监测能力来改善产品端,这是最重要的。”周宏骐称。
看到私域蕴藏的巨大势能,完美日记大手笔投入,搭建了一支数百人的IT队伍。整个团队分为运营中心和社区中心两大板块。运营中心主要负责做供应链、小程序运营以及流量的运营,社区中心则负责匹配用户、追踪用户等。
“马化腾曾说2020年是企业私域流量元年,结合微信自身的其他工具,比如视频号、直播、小程序等,私域流量还有很多玩法待挖掘。‘小程序+企业微信+社群’是完美日记留存用户后,精细化运营用户复购的主要方式。”周宏骐称。
线下开门店的商业逻辑
下个流量池该从哪里突破?完美日记和奈雪的茶都将目光转向了线下。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对线下门店造成了很大冲击。但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线下门店的价值也被重新挖掘。2019年1月,完美日记第一家店开在了广州正佳广场。如今完美日记在全国开了250家门店,进入了100多座城市。
线下门店选址的核心在人流,商场最中心的位置就代表着人流,这意味着更高的租金。好的位置能够带来的附加值不仅有流量,还有品牌档次的提升。
完美日记将很多门店开在商圈一楼最好的位置。尽管完美日记产品的客单价并不高,但公司坚持提供可以媲美国际大牌的装修服务,甚至在局部是超越的。
在线下开高端店铺这件事,彭心的想法与完美日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确定要打造高端茶饮品牌后,彭心就坚持将门店开在星巴克隔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星巴克所在的位置就是购物中心最好的位置。
“你的邻居是谁,就能大概联想到你是一家什么样定位的品牌。”于是品牌成立后的一年时间里,彭心和丈夫赵林花了一年时间四处游说,才最终拿到了星巴克隔壁的位置。
“对消费品来说,品牌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是否形成品牌,你的品牌是高端还是中低端,消费者的需求和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品牌的不断塑造和声量的不断扩大,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点。”彭心称。
2020年,奈雪的茶推出了更数字化的奈雪的茶Pro店,该店型在未来会是奈雪做城市加密(即增加城市店铺密度)很重要的店型。星巴克在上海开了1000家店,经过了漫长的对上海消费者的教育和培养,这也让彭心意识到,越是加密的城市,营业额和品牌越稳定,“去抓牢一些城市,成为它的生活习惯。”
线下门店的价值在于能够提供一些非标品,比如服务。过去很多店把面积拿来摆货,在圈内人看来,传统的线下门店更像是一个货仓。而很多新消费公司的开店逻辑则是把面积拿来做服务。
线下门店该如何做服务?通过与会员沟通,彭心发现,奈雪的会员喜欢知识型的服务,比如做茶的分享会等,这也是适合自己会员的服务方式。
本文源自中国企业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