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王萍)9月5日,新京报记者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获悉,2023社区餐饮产业发展交流会举行,同时,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社区餐饮产业分会正式成立。
据了解,北京紫光园餐饮集团总裁刘政任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社区餐饮产业分会主席。刘政表示,未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社区餐饮产业分会将聚焦为民、惠民、便民、利民政策,激发社区餐饮主体活力,助力社区餐饮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广泛团结海内外社区餐饮产业力量,通过开展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展览展示、技能赛事、考察交流等活动,为提升社区餐饮发展质量,满足社区居民的美好饮食生活需要贡献力量。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在致辞中表示,社区餐饮是中国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民、利民、便民是社区餐饮的基本特征,美味、健康、实惠,是社区餐饮的基本要求。社区餐饮市场具有地域范围、关乎民生、消费稳定等特点。
邢颖说,社区餐饮具有“小社区,大市场;小餐饮,大产业;小产品,大民生;小餐厅,暖民心”的意义与价值,从社区餐饮发展的趋势看,首先要坚持弘扬工匠精神,实现亲情化经营,同时要走标准化、专业化、连锁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提高规模效益。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
<>多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项目时都会把目标锁定在餐饮行业上,因为餐饮行业的门槛低,而且受众非常的广。但是很多老板会把开店位置选择在商圈,在他们看来,商圈人的流量大,顾客也会比较多。其实除了商圈以外,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就是把咱们的餐饮店开在社区。那么,开在社区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1】租金低
店铺的租金往往是餐饮行业最大的成本,如果选择把店铺开在商圈,就会面临非常高的租金.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租金还会越来越贵。有很多把店铺开在商圈的老板都在抱怨,自己其实在为房东打工,每个月除开房租之外收益还没有上班高。
【2】关系单纯
商圈的店铺因为涉及的利益非常多,关系会错综复杂。具体的咱们不讲,如果在商圈中开过店的人就应该明白其中的困难。如果是小白,建议不要在商圈中选择门面。在商圈中开店,只适合于有比较丰富的人脉关系,或者行业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司机。相反,如果我们把店开在社区当中,在关系这一块就会单纯的多,也不用面对那么多的烦恼。
【3】方便做口碑
和繁华的地带不一样,社区的餐饮店,不会有那么大的流动人口。来消费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人,这样就能方便我们去拉近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收拢老顾客,形成口碑。
【4】网络推广是公平的
现在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不管是传统的餐饮店还是其他的行业,或多或少的都可以运用到互联网,顾客也越来越多的会选择在网上选择餐厅。所以,在这方面来讲,把店开在商圈和开在社区是平等的,只要你选择的地方交通比较方便,那么通过网络的宣传就能吸引到来自各个地方的食客。
(本文章由壹玖长红文案组供稿)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两年,在疫情冲击、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一批餐饮新品牌从“高大上”的商场、写字楼“掉转船头”进入街头巷尾,更贴近消费者生活圈,小而美、小而专、小而精的社区餐饮,在疫情下展现出不一样的顽强生命力。
路边小馆。图源:人民视觉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作为最具“烟火气”的行业之一,餐饮业的发展极度依靠人流量。受到疫情影响,部分商场无法正常营业、客人锐减,不少餐饮企业只能艰难维持,部分餐饮门店甚至陷入了关门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在家庭聚集、人流量大的社区周边开设餐饮店的营销模式重新受到餐饮企业青睐,这也是其拓宽营收渠道、增强抗风险能力的不二选择。
那么,餐饮进社区为何这么“香”?一方面,与消费者的物理距离更近。走进社区,其实就是更贴近消费者。疫情发生以来,人们的消费习惯一定程度发生了变化,社交圈、生活半径缩小,而社区、园区小店就在身边,恰好满足了人们就近的需求。另一方面,与消费者的“心灵距离”更近。把“墙里香”的潮汕卤味带到北上广、把长沙街边的干锅标准化输出到南粤大地、让川菜的酸菜鱼变成一道风靡全国的美食……社区店门店虽小,但要在标准化上更花心思,努力让消费者在不同的门店都感受到同样的卫生、品质和服务。
春江水暖鸭先知。餐饮企业在疫情下最先受到冲击,也是最先回暖的行业之一。以广州为例,餐饮业仍是市场吸纳主力,今年一季度新开门店数量占全广州的45.8%,其中连锁品牌和本土小众品牌都在积极扩张“版图”。与此同时,近期各地纷纷发放巨额消费券刺激餐饮消费,并出台免房租、稳岗补贴等一系列“硬措施”,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困境下的餐饮从业者逐渐恢复了信心,我们也看到了经济蓬勃复苏的势头。
餐饮复苏是关乎民生和经济的头等大事。政府精准施策支持餐饮业复苏,既是落实“六稳”“六保”的应有之义,也是满足人民群众餐饮消费需求的有效举措。同时,餐饮企业不断加强对市场趋势的研判和自身定位的精准把握,就一定能涅槃重生,为未来发展赢得生机。(安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