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由《餐饮界》新媒体、上海博华联合主办的2023第18届中华餐饮双创论坛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结束,第七届中华餐饮创新榜TOP100颁奖典礼也如期举行。会上,2023《第七届中华餐饮创新榜TOP100》榜单正式公布。
据悉,中华餐饮创新榜(CIBTOP100),是由国内优质餐饮行业媒体《餐饮界》新媒体联动全国150+媒体发起的餐企创新榜单评选活动。它是国内率先以“餐饮创新”为主题的创新榜评选活动,这一标杆性评选旨在表彰每年在餐饮领域内创新实践的机构和个人。
2023,中华餐饮创新榜TOP100评选已经进入到第七届,此次创新榜评选活动,特邀了行业最强大脑和超过300万+网友进行网络投票评审,并在餐饮界微信公众号以及全国150+媒体进行联合推广,累计曝光超千万级!
每一个餐饮参选项目的脱颖而出,都是一个自我创新力与竞争力的考验,每一个“榜上有名”的餐饮品牌/服务机构与餐饮人,都展现出了最具创新力的自我。
< class="pgc-img">>▲现场颁奖
2023中华餐饮创新榜,究竟有哪些创新品牌、服务商、领袖入榜?让我们一一揭晓!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中华名小吃’奖牌怎么评?”
“还评啥啊!2000元一块,交钱拿牌子。”
名小吃、名餐饮、名品牌……如今,城中一些餐饮店尤其是“网红店”内,经常可以看到金光闪闪的奖牌。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奖牌可以花数千元在颁发机构购买,但这些奖牌的颁奖单位均无备案信息,其注册地址、官方电话等信息亦存在疑问。名店奖牌熠熠生辉的背后,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调查奖牌撑门面,“中”字头常见
青年路附近一家“网红”火锅店里悬挂着该店面获得的六块金色奖牌。从内容来看,这些悬挂的牌匾分量个个不轻,时间集中于2019年2月至4月。除了有两张内容是授权和加盟的牌匾外,其余四张奖牌的内容分别是“中华餐饮名店”“中华名小吃”“中国绿色餐饮名店”“某节目推荐品牌”。而颁发奖项的落款单位中,则有三家“中”字头组织,另外一家是某电视台。
青年路一家火锅店内悬挂的奖牌
看着落款单位是“四川美食大会促进会”,一位食客表示,自己在四川待过多年,很喜欢吃火锅,但这个所谓“促进会”的名字还是比较陌生。位于簋街的一家火锅店,门口同样悬挂着九张牌匾。其中一张是授权特许加盟的牌匾,另外几张牌匾则是“十大火锅品牌”“放心餐饮十佳企业”“中华美食名店”等奖牌。而从这些奖牌的颁发单位来看,落款均为“中”字头机构。
牌匾颁发单位为两家“中”字头组织
据了解,悬挂奖牌的现象不止存在于餐饮行业,在家具建材行业、工程建设、环保产品等领域,同样也有不少商家习惯于悬挂奖牌。“就是为了装点下门面,聚聚人气,显示自家店的实力。”有商家说。
灰链几千元一块,奖牌随便买记者调查发现,有关餐饮店面授权牌、获奖牌等制作售卖的生意,在网络上已形成一条产业链。而在一家知名电商平台上输入“饭店奖牌”,同样弹出不少商家。这些店铺则主打“免费定制”“多种材质和工艺选择”“破损补发”等。记者发现,页面排名前三个店铺,分别有1073人付款、2115人付款、593人付款。
某电商平台上的饭店奖牌制作广告
记者登录一家网站页面粗糙的“中国品牌调查统计中心”网,联系到负责人“李主任”。在简单交流后,李主任发来一张可以办理的奖牌名录。“‘中华名小吃’2000元一块,‘中国特色餐饮名店’价格一样。”
“李主任”表示,一般办牌流程为提交店面材料时预付一半定金,办好网上查询没问题后,再付尾款,“一周内办好”。而当咨询在什么网站查询时,李主任发来一个名为“中国品牌发展促进委员会”的网站。该委员会自称在香港注册,专业从事国际品牌调研、品牌培育发展、品牌认证推广等。
“李主任”展示的可以花钱买到的证书样品
东北某地方美食协会,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有备案,目前运行状态为“正常”。记者以火锅店老板的身份咨询奖牌事宜,该协会负责人表示协会每年会组织比赛评奖,“一般是团体参赛的形式,全国统一的3800元报名费。我们是正规登记注册的,是全国性协会。”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的评奖活动已于9月份结束。“你实在要的话就补一个呗,牌子你喜欢叫啥名就叫啥名,一般火锅类的就是‘最佳风味奖’‘最佳风味特色奖’。”当记者对交钱后是否能评上奖项表示迟疑时,该负责人直言不用多操心,“这还评啥啊,就是交钱拿牌子,这年头就这么个事儿……”
起底机构未备案,身份亦成疑
可以花钱买奖的情况下,一些商家悬挂的奖牌落款单位无疑充满悬疑色彩。以青年路附近的一家火锅店悬挂的奖牌为例,诸如“四川美食大会促进会”“中国绿色品牌统计协会”“中国品牌认证委员会”“四川美食大会评委会”等单位,均未能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系统上查询到登记备案记录。
查询后发现该组织并未在相关部门备案
而在簋街某火锅店内悬挂的奖牌中,一家名为“中华餐饮美食协会”的机构同样成疑。记者在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上,未查询到该协会的备案信息。在地方登记的社会组织中,只有一家东北某市开头的“中华餐饮美食协会”,记者联系东北该协会负责人,对方则直言称“那是一家假的协会。”
簋街一家火锅店内悬挂的奖牌
“名称中带有‘中国’字样的各种合法社会团体,必须履行登记、备案手续。”一名专家表示,如果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大概率上说就是所谓“山寨社团”“离岸社团”。而所谓“离岸社团”,一般是指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而后再以办事处、分公司、分会等名义在境内冠以“中国”、“全国”等字样,进行经营敛财活动。
警示山寨奖牌涉嫌虚假宣传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线下制作奖牌的成本十分低廉。只要有人敢冒险,完全可以线下制作后自作主张悬挂,而这可能成为可“钻”的空子。
“可以制作,内容你要自己先想好。”在左家庄一家图文快印店,店员表示可以承接餐饮行业授权牌和奖牌的制作业务。以一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木质金箔奖牌为例,单块制作费为320元左右。而当记者表示可能需要定做六块奖牌时,店员则慷慨地表示“每块280元”。
而当询问是否可以随意填写奖项内容时,店家则表示自己对此不负责。“我们就管给你做牌子,后续会不会被查,这个我们可不负责。”
“如果店家制作悬挂的奖牌奖杯是虚假的,甚至是山寨的,就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也是欺骗消费者的虚假广告行为。”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说。对此,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广告法》都有清晰的法律规定。岳屾山说,评奖活动应该具备相应公信力,“绝对不能花钱买奖、虚假评奖。如果一心想着搭名牌、蹭奖项名称,则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或不正当竞争行为。”
“企业希望能有个名头装点门面,一旦在权威评选中评不上,可能就会降低要求,寻找其他门路。”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说,山寨组织肯定要坚决清理,但类似奖牌授予单位要完全清理干净难度比较大。“未来还是需要各行业有更多权威标准的评奖,让社会公众形成更权威更广泛的认可。”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按照现在的法律管理,如果是在境外登记、在境内以社会组织的名义开展活动,需要严格遵守《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相关具体情况归公安部门管;如果是境内组织,未经当地登记和许可,擅自以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看。倘若确实达到非法社会组织的标准,归民政部门管理;如果本身涉嫌违法犯罪的,还是公安部门管。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有一部分职能管这个,这个事情面临着不同情形,公安、民政和市场监管部门会有一些职能交叉。”该工作人员表示。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查睿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北京晚报
华鲟是一种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是地球上现存的最古老脊椎动物之一,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7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保护物种,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升级为极危级(CR)保护物种。但是,这样的珍贵水生野生动物居然出现在某餐厅菜单里。
获悉这一线索后,上海市奉贤区检察院依法履职,督促行政机关加强监管。近日,检察官通过线上查看、线下走访等方式跟进监督,看到涉案餐厅的菜单中已无“中华鲟”,推荐菜品广告中也没有了“中华鲟”的宣传介绍。
2023年9月,奉贤区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称该区某餐厅推荐菜品中竟有“中华鲟”,可能存在销售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接到线索后,检察官立即前往涉案餐厅开展调查。
检察官在现场发现,该餐厅招牌菜为蒸汽石锅鱼,餐厅内水产销售展示区的全透明海鲜鱼缸内陈列着各类生鲜,门口的推荐菜品广告中有“鲜活鱼类现点现杀 中华鲟88元/斤”等内容。检察官在扫码点单后,小程序中出现了“特色中华鲟,里面有一根长长的脆筋,可直接吃,称重为主”的介绍。此外,检察官在某点评软件上发现,该餐厅自2022年1月被该软件收录以来,一直宣传其提供包括中华鲟在内的现杀活鱼服务。
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分类分级保护,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对人工繁育技术成熟稳定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经科学论证评估,纳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凭人工繁育许可证或者备案取得专用标识,方可出售和利用。中华鲟已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实行一级重点保护,但未被列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因此出售和利用中华鲟均系违法行为。
检察官经分析认为,涉案餐厅对外销售的“中华鲟”若是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华鲟,其行为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应将线索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若商家只是为吸引眼球而将商品化饲养的其他非保护鲟类或人工繁育的杂交鲟等冠以“中华鲟”之名公开销售,则违反了《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构成虚假宣传,不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应对水生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经营利用实施监督管理,而该餐厅自开业以来长期公开销售中华鲟,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一直未能有效监管,存在履职不全面、不及时情形。
随后,奉贤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全面履职,进一步调查涉案餐厅经营中华鲟的情况,根据调查结果依法查处相应违法行为,做好中华鲟保护管理工作。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立即组织执法人员核查相关情况。经查,当事人从某水产品店采购了一种普通鲟鱼来制作相应菜品,并将其以“中华鲟”的名义进行宣传出售。经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出具了水生物种鉴定报告。报告载明,经形态特征对比分析,涉案餐厅经营的2尾样品均不是中华鲟。
2023年12月底,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对涉案餐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罚款3万元。相关行政监管部门还开展类案排查,摸排辖区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店等180余家市场主体,查获虚假宣传中华鲟案件2件、未履行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案件3件,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转自:检察日报
作者:孙晓光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