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平原
>双十一过后,“剁手党”除了沉浸在拆箱的喜悦中,还遇到卖家花式催好评的烦心事。有市民反映,被卖家求好评的“夺命连环call”烦得受不了。为了让消费者给出好评,有卖家甚至启用了物质利诱、卖惨索好评等模式。那么,消费者该不该顺势给好评?卖家此举是否违背平台要求和法律规定?本报记者咨询相关网购平台和律师意见。
市民:签收9个快递 一天接5通电话索要好评
“双十一我总共签收了9个快递。还没来得及评价,卖家就开始花式催好评,这给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昨日,市民叶女士通过热线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烦恼。她说近一周来,自己接到了一波电话和短信“狂轰乱炸”,有时一天能接到5通卖家要好评的电话,很反感卖家的求好评行为。
此外,市民黄女士也有同样烦恼。“我打开淘宝,就收到很多卖家的私信,他们一开始就发一句‘亲在吗?’,等我回复后,就连续发求好评的信息。”黄女士称,每天被催要好评,“烦死了”。
市民张先生也抱怨道,午休期间,一位卖家打电话求好评把他吵醒了,气得他想给差评。不过,市民林女士也表示,“以前不在意返现的几块钱,但是双十一买的东西多了,会集中打好评,也能返不少钱。”
卖家:求好评套路多 不分时段打扰买家
记者观察了解到,双十一之后,不少市民被催给好评。卖家“求好评”的套路也特别多,总结起来有:物质利诱型、打感情牌型、狂轰乱炸型。
物质利诱:给好评就发红包
“亲亲回馈老顾客,奖2元-4.66元随机红包,要求留50字+5张图+视频评价。”提到求好评,市民吴女士立马为记者发来一张卖家求好评的截图。吴女士回忆双十一期间,她买了一个生日礼盒,签收快递后,就收到商家信息。吴女士告诉记者,身边不少朋友也向她吐槽,有的卖家为了获得好评,他们会以赠送优惠券、返现等形式“诱惑”买家,但是这样的好评不真实,容易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判断。
打感情牌:利用市民同情心
为了得到好评,有的卖家还会打感情牌。“亲,知道打扰您很不好,但店铺在评比考核,缺了您的好评,业绩上不去会被辞退,求您帮帮忙。”市民郑女士告诉记者,买家发此类短信更像道德绑架。她说,起初收到这样的信息还会给个好评,不过后来还收到不同店铺发来的类似信息,才发现自己被利用了,这些全是卖家的套路。
狂轰乱炸:不同号码穷追不舍
市民卢女士还跟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双十一买了瓶漱口水,从收到货后,卖家就连续2天,分不同号码发短信求好评。除此之外,有家衣服店铺,还会通过平台私信发消息给卢女士求好评。市民颜先生也反映,不少商家真的是“穷追不舍”,见私信、短信都不回复后,会打电话求好评。“我有次还在上班,就接到了电话。”颜先生补充道。
平 台:消费者可投诉举报相关卖家
卖家花式求好评,合适吗?记者就上述问题咨询了淘宝、京东、拼多多的客服。
淘宝客服表示,平台不允许店家好评返现的行为。不过,索要好评的卖家行为也不在处罚范围内,建议消费者与卖家沟通处理。淘宝客服建议,消费者不必理会催要好评的卖家,可以就商品实际情况填写评价。“如果觉得卖家催好评有骚扰性质,消费者可以发起投诉处理。”淘宝客服补充道。
京东客服则建议,消费者遇到卖家频繁索要好评,可以到工信部举报相关的号码,对此进行电话和短信屏蔽。同时,客服也接受消费者提交具体订单号举报该行为,后续将按照提交纠纷单、等待卖家回复、京东专员介入并告知消费者卖家意见、继续协调等流程处理。
“平台对卖家有严格的审核,如果卖家有问题,平台会考虑下架卖家产品、停封店铺等严肃处理。”拼多多客服解释,用户有被索要好评的情况,可以将卖家作出承诺的聊天截图或相关证据发给客服核实处理。
【链接】
三部门明确要求:杜绝刷单刷评
据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6日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从九个方面对互联网平台企业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包括:杜绝刷单、刷评、炒信等失信造假行为,不得发布浮夸的直播带货“战报”虚增流量,不得从事商誉诋毁、裹挟交易等违法违规竞争行为,或依托算法推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进行“隐形”不正当竞争行为。严格规范广告发布行为,提高广告品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绝虚假宣传、低俗内容。
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健全完善高效便捷的投诉举报处理和反馈机制。依法落实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产品“三包”等规定,积极探索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创新。
三部门还要求,要高度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使用与保护,严格防范个人信息数据被泄露和滥用。严控各类平台和App过度收集用户数据且泄露和滥用,避免电信欺诈等次生风险发生。
【律师说法】
好评返现属不正当竞争
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的许东律师表示,卖家通过给红包、软性强迫等手段向消费者索要好评的行为,严格来说并不违法。但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好评,很多并非根据事实、遵从本心的评价,忽略商品本身是否有瑕疵等各种问题,潜在影响其他消费者的选择,变相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实际上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许东律师表示,目前,法律对于“疯狂催好评、打电话、卖惨求好评”的行为无明文禁止。但实际上,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卖家的“好评返现”在一定程度上涉嫌违反该条规定。对于卖家多次电话或者短信骚扰,消费者可以选择向市场监督管理平台进行投诉举报。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见习记者 蒙婧)
<>话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以前的餐饮店确实如此,只要菜品好吃,不怕没客人;如今几乎所有的媒体上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餐饮广告,生意好坏似乎已经完全被广告所左右。
然而问题在于广告投入相当烧钱,餐饮成本原本就处于居高不下的境地,加上新兴餐饮品牌的涌入,谁也无法知道广告投入的底线在哪。另外,除了广告太烧钱外,广告投放是否能够精准到目标消费者,是否能够降低广告投入成本等诸多问题都一一困扰着餐饮人。
< class="pgc-img">>那有没有一种方法,让我们餐饮品牌进行精准传播的同时还能节省掉大笔的广告费呢?
当然是有的,那就是餐饮人的“秘密武器”——不花钱的广告位。
以锡笼记举例,善志·蓝品牌战略在为其制定战略方案时,以培养精准口碑传播为目标,导入了门店自传播系统。
< class="pgc-img">>与撒网式的广告形式不同,自传播是一种能够精准的向目标消费群体传达品牌核心信息的传播方式,让客户成为品牌代言人的同时,实现口碑传播。
项目落地后我们做过一次总结调研,从数据上来看,门店自身传播和亲朋好友的线下口头传播,成为了品牌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
< class="pgc-img">>要达成餐饮品牌口碑传播最快的方式,无疑是餐饮门店自身传播。如何制造并提供给客人们议论和好评的内容,是口碑传播的核心。这个内容是与众不同的核心信息,是经过系统策划后得出的,同时也具有让顾客易于传播、乐于传播且可以广泛传播的特性。
善志·蓝品牌战略为餐饮品牌打造的自传播系统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位消费者都来为你的餐厅做宣传,这样能使得品牌传播的影响力更大,效率更高。
>前网购好评返现都不带评价的,现在但凡打钱的都会认真评价!工资收入不乐观啊!
< class="pgc-img">>相信只要网购过的人肯定都遇到过商家在快递里面放的好评返现广告,那么到底会有多少人真的会为了那几块钱,去浪费自己的时间给予好评呢!以前肯定不多,但现在估计比以前多了。
昨天几个人在聊天,说到网购,然后就有一个人说现在他特别珍惜商家的好评返现,但凡有好评给钱的,都会认真评价!以前他都是看都不看的,直接扔垃圾桶。
他这一说就打开了这个话匣子,大家都很有默契一样的说都是一样的,特别珍惜这种活动。还有各个网购平台的现金任务,几个人说虽然一天只有一两块,但还是很高兴的每天花时间去做任务。因为这两年工资基本没涨,还随时有失业的可能,所以大家对每一分钱都格外珍惜。
都说工资没涨物价上涨了,但所有人都说这几年不挣钱,那钱到底被谁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