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91岁的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国人哀痛!世人悲恸!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致敬、默哀!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老的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袁老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
世界上,“吃饭的事情最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袁老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那时起,袁老把自己比作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
曾经,有美国学者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袁老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袁老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但即便是在获得国家最高荣誉的当天,袁老还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情况,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
有人说,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水稻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科学家研究过,并未成功。根据实践,袁老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投身这一研究。充分尊重科学规律,也敢于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袁老一生。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一粒良种,千粒好粮。”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有梦想,了不起。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水稻高产的梦想变成现实,杂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为了实现梦想,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美国一位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田间地头、在试验场地,袁老顶着夏天的烈日、走过秋天的泥泞、踏着冬天的风雪,教人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带更多人迎来春天的朝阳。袁老说,“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今天,继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这里的创始人袁隆平,把人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并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正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奋斗不止!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蒂文交新女友,蒋依依发疯求复合,他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接盘侠。在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最近更新的剧情中,蒋依依饰演的叛逆少女武丹丹渴望拥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内心一直拿不准自己对于黄小栋到底是爱情,还是因为太过孤独寂寞产生的依赖感。所以武丹丹既没有明确表示她想要和黄小栋成为男女朋友,也没有干脆拒绝黄小栋的追求,两人就这样不咸不淡的相处着。
见不得武丹丹生活幸福的室友朱露莎趁机捣乱,对武丹丹说她和黄小栋在一起不合适,两个人一看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劝说武丹丹寻找一个更优秀的男生。武丹丹内心原本就不坚定,被室友这么一说就动了再找一个男朋友的心思,不再像以前那样黏着黄小栋了。
就在武丹丹寻找新男友的过程中,她和一个叫史蒂文的外国帅男孩偶遇,并对这个能唱会跳的大男孩一见钟情,第一次见面就坐上了对方的汽车去看海。史蒂文外表确实比黄小栋帅气很多,还非常懂女孩子的小心思,几句甜蜜情话就将武丹丹哄住,两人感情进展神速。
但史蒂文并不是一个专一的男生,他对每个喜欢的女孩子都有一套说辞,换女友的速度非常快。武丹丹跟着史蒂文在校园里交往一段时间,就发现全校女孩都认识史蒂文,出去吃个饭都能遇见好几个前女友,她的心里感觉很不是滋味。在后续剧情中:史蒂文又对另一个漂亮女孩动了心,爽快的甩了武丹丹,交往上新女友。
武丹丹被抛弃之后才懂得珍惜,想起曾经专情的黄小栋,跑回家发疯般求他和自己复合。黄小栋身边却已经有了同样漂亮迷人的大姐头艾米,他不愿意当挥之即来呼之即去的接盘侠,将艾米正式介绍给武丹丹,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心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者按
2013年初,为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光盘行动”在全国广泛推行。如今四年过去,“光盘行动”进展如何?“光盘侠”是阵容庞大还是难觅踪迹?实践中有哪些有效遏制餐饮浪费的好经验好做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如何深入开展?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多路记者到各种餐饮场所进行了采访调查。
自助餐厅
朋友聚餐是浪费“重灾区”
“光盘行动”四年来,被“吃货”戏称为“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的自助餐有何改观?近日晚饭时间,记者来到济南市泉城路的一家烤肉自助餐厅,很多顾客还在等号。进入餐厅之后,几乎所有顾客都很快将自己的餐桌摆满。在顾客离开后的餐桌上,约八成或多或少有剩菜。有的顾客离席前还特地将剩菜烤干,分到餐盘和垃圾中,以减轻剩余食物的重量。
餐厅负责人说,从他们日常经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浪费情况虽然有了很大改观,但“很多顾客抱着‘吃回来,别亏本’的态度来用餐,难免会‘眼大肚小’”,造成浪费。
采访中,记者看到有四位年轻男子正要离席,桌上的剩余食物中有整盘未动过的五花肉和生菜,烤架上还有五六条烤干的鱼,四杯啤酒也几乎是满杯。据了解,其中两名男子来济南找同学,同学为尽地主之谊,取餐的时候都会多取一些,“每次都想多拿点大家一起吃,所以有些食物拿重了,最后实在塞不下了。”
“节约不为省钱,珍惜宝贵资源”。在济南世贸国际广场的一家自助餐厅,记者听到了这样的广播提示语。餐桌和取餐处等醒目位置,也贴着提倡节约、文明用餐的宣传标语。
餐厅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避免浪费,在就餐前我们会向每位顾客收取押金,餐后经服务员检查无超出浪费才可以退回。顾客在用餐过程中我们也会提醒客人‘勤拿少取’。”
广播、标语提示,向顾客收取押金,口头提醒等,是自助餐厅力推“光盘行动”普遍采取的措施。“除此之外,我们会定期选择节假日举行鼓励顾客‘光盘’的活动,比如对能够‘光盘’的顾客发放半价券。”济南市泉城路一家自助餐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的多家自助餐厅普遍反映,不同于酒店、餐馆可以推出半份餐、消费者打包带走等方式实现“光盘”,自助餐厅的顾客在取餐过程中拿取的食物比实际能吃的量多几乎不可避免。考虑到顾客的感受,以及避免顾客对餐厅有不好的评价,虽然商家会向顾客收取押金,但因浪费食物严重而扣留押金、加收费用的情况很少,更多地是起到提示作用。
在档次较高的自助餐厅,浪费情况相对较少。位于济南市泺源大街的一家自助餐厅,晚餐消费价格为255元/位,工作人员介绍:“我们这里食物浪费的比较少。一方面,顾客们比较自觉地适量取用;另一方面,餐厅会及时补充食物,不会让顾客有‘不早拿就没了’的担心,且餐厅内会有乐队演奏,他们更多地是来享受这种服务和氛围的。”
在济南市洪家楼的一家自助餐厅内,一对父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们的餐桌上放着两盘肉、一盘糕点、一杯扎啤和一杯果汁。王先生说:“孩子喜欢吃蛋糕,我一直告诉他要‘吃多少拿多少’。”王先生以身作则,“虽然是自助,也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取餐,少拿多取嘛。”
“引导顾客厉行节约、避免浪费是必要的,但要实现‘光盘’,更重要的是顾客要有勤俭节约、文明用餐的意识。”这家自助餐厅的郭经理说道。
学校食堂
高校“光盘侠”多了
□ 本报记者 李扬 常青
7月14日中午,记者来到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餐厅。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食堂门口,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的“光盘行动”宣传语十分显眼。虽然正值暑假,但在食堂用餐的学生仍旧不少。餐厅内,关于“光盘行动”、提倡节约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很多售菜窗口处也都贴有“售半份菜”的标识。学生们的餐盘中普遍没有剩下太多的饭菜,收拾餐厨垃圾的后勤人员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我刚来那会儿,剩菜剩饭两桶都装不了,现在差不多就一桶,真是少了。”在食堂一楼东侧收餐盘的刘大姐告诉记者,一层食堂共有三个收理处,以前仅她这一处一顿饭就要收两桶垃圾,一米多高的垃圾桶装得满满当当,如今基本减少了一半,让她觉得非常欣慰。
一个小时时间里,记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餐盘比较干净,倒掉的以米饭、馒头等主食居多,仅有几人浪费较多。“这个新菜太辣了”“正在减肥所以吃的比较少”“天气热没大有胃口”……学生们给出的答案不一。
与之相反,“光盘侠”们给出的回答比较统一,“菜品改良后比以前好吃了,品种也多”“菜和饭都可以打半份,基本都可以吃完”,不少同学对餐厅的改进工作给予了肯定。
“‘光盘行动’的宣传可是我们社团的重头活动,一共举办了六届从没间断过。”说起倡导“光盘行动”,山东大学清泉环保社负责人任雨萱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几乎每个季度,清泉环保社都会联合食堂共同举办“光盘”宣传活动,而每年的形式也都有创新之处。“以今年4月份的活动为例,我们不光摆展台、发宣传页,还鼓励同学们和‘光盘’拍照参与抽奖活动,通过发放礼品等奖励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任雨萱告诉记者,四天时间里共有400余人参与了这次活动,很多参与者甚至发动外校同学一起参加。
“我认为‘光盘行动’不是一个口号,更不能流于形式。我们举办活动就是希望能够定期督促同学们,让节约食物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今年刚刚毕业的岳远冲是山东大学白杨社的前任负责人,哪怕已是毕业班的学生,他仍然没有错过社团任何一次“光盘行动”的宣传。
据了解,2015年,济南市长清区推进餐厨废弃物收运工作,长清大学城11所高校餐厨垃圾实现统一运输,无害化处理;2016年,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食堂餐厨垃圾纳入市政集中收运体系。高校“光盘行动”的推进,有效缓解了餐厨垃圾给居住环境、食品安全、卫生防疫等方面带来的压力。
餐馆
提醒适度点餐 会给顾客留好印象
□ 本报记者 于新悦 张晨
如今,很多餐馆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就是提醒顾客适量点餐。
“我们这里的服务员都会根据顾客人数提醒他们适度点餐,虽然不提醒会提升营业额,但这会被看作恶意营销,等客人察觉了,下次就不会来了。”济南市某海鲜饭店的工作人员彭先生坦言,服务员在点餐时的提醒,会给顾客留下好印象。
也有一些消费者在外出用餐时选择团购等方式,线上团购,线下消费,团购项目一般有两人套餐、四人套餐等等。团购消费既能品尝店里的特色美食,又适度适量,还省了钱,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也为开展“光盘行动”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也有一些餐饮企业,存在“光盘行动”宣传标语不够显眼、半份菜难上菜单等问题。跟朋友一起聚餐的赵女士表示,自己很少能注意到餐馆里宣传勤俭节约、文明用餐的标语。“可能桌子上贴了,但我没注意。”赵女士说道。某火锅店的服务员许先生也表示,店内并没有设置“光盘行动”的标语,都是依靠服务员口头提醒。
聚餐对象的不同,也是影响是否“光盘”的因素。与熟悉的朋友家人一起外出用餐,食量有所了解,有剩余的食物也会打包带走。但是与较为生疏的人一起用餐时,点菜会多一些,吃完也多数不会打包,浪费相对较多。另外,有些餐馆提供打包服务,但会收取打包盒费用,这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打包意愿。
对于用完餐打不打包问题,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是乐意打包的,吃不完的食物不带走觉得十分可惜。
也有消费者表示自己不会打包,一位正要参加同学聚会的高中毕业生表示,打包带回家之后,没有人愿意吃,“点多了食物,也不会为了追求‘光盘’而强迫自己吃完。” □ 本报记者 徐超超 毛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