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岁月又迎丰。8月8日,以“青春遇见贵州·听得见的稻田”为主题的绥阳县旺草镇2024年稻田音乐节正式启幕。听精彩音乐、赏万亩稻田、逛稻乐集市、品刨锅宴、体验互动竞技、打卡网红体验点……在斑斓的秋色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稻田+”消费场景系列互动活动为各地游客和当地群众奉上了一场秋日的盛宴。
8月8日,“青春遇见贵州·听得见的稻田”绥阳县旺草镇2024年稻田音乐节开幕式现场。王婵娟摄
走进绥阳县旺草万亩大坝,稻谷渐黄,布满田野,一簇簇稻穗在秋风的轻拂下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沁人心脾的稻香。稻田间、小道旁、集市里人潮涌动,游客或陶醉于初秋美景,或驻足打卡,或体验农趣,感受万亩稻田的魅力,活动现场设置的《小手拉大手》《荷塘月色》《美酒加咖啡》《干饭人之歌》《开心农场》《最好的舞台》等10个主题区域,让广大游客和市民来到这里“有搞头、有看头、有吃头、有念头”。
遇“稻”美好。李前勇摄
“在旺草,遇‘稻’美好”,“‘稻’旺草,爱你‘稻’老。”“今天我在旺草当‘田’妹。”“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在活动特别打造的各个互动打卡点,安装了供游客拍照的网红装置和艺术标识,增加了游客参与的体验性,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让不少游客纷纷来到这里打卡留念。
小朋友在稻田里抓鱼。李珊珊摄
“我在网友分享的照片上面看到了稻田之中还有荷塘,然后就想着今天可以过来拍点中国风的素材。到了以后发现这边的亭子有很多这种国风的设计,比如写有书法的帘子,还有油纸伞之类,这样的设计挺有意思,所以我就让我朋友帮我拍美照,记录下这样的美景。”来自遵义新蒲的游客刘承华特地驱车赶来,第一站就来到了“荷塘月色”主题区。
小朋友在稻田里抓鱼。潘娅摄
“我抓到了,我抓到了,好大一条!”
“这孩子可真是厉害,连抓了好几条!”
……
闻着稻花香,听闻大人小孩的声音,在稻田抓鱼处,属于孩童的一场“抓鱼大赛”在这里上演。只见他们挽着裤腿,小心翼翼又眼疾手快,不一会儿一条条稻田鱼就被捕捉上岸。腿上、手上、脸上都是泥泞的孩子们,个个攒足了劲儿,可爱的模样让岸上的“观众”也跟着加油助威。
“太好玩了!这是我第一次在稻田抓鱼,刚刚我一看到鱼的背鳍,就赶紧用水桶将它捞了起来,这是我抓到的第一条鱼,一会儿我还要继续抓!”在抓到第一条鱼后,7岁的苟博垚激动极了,向笔者分享着他的喜悦。
小朋友在稻田里抓鱼。李珊珊摄
除了稻田抓鱼,在旺草大坝的体验区域还设置了真人CS竞技游戏,萌宠乐园、农事体验等内容,让大朋友小朋友在这场稻田音乐中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夕阳西下,在另一边的稻乐集市、旺晨营地、稻田咖啡屋已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炸洋芋嘞,又香又脆的炸洋芋!”
“老板,冰镇酸梅汤来两杯。”
“来一杯美式咖啡!”
……
此次稻乐集市设置了五十多个摊位,水果沙拉、奶茶饮品、特色烧烤炸串等美食应有尽有,各式各样的特色美食满足了游客们的味蕾需求。“磨刀霍霍向猪羊”“烹羊宰牛且为乐”,稻乐集市尽头,乡村刨锅肉、旺草牛蛙、旺草酸鱼、扣碗,还有近20种农家菜无不让人垂涎欲滴。
“我们从重庆特意过来品尝这里的美食,味道真不错,这里环境好,人也热情,不虚此行啊!”刨锅宴上的重庆游客胡群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说道。
稻田音乐节现场。李城摄
“活动还没有正式开始,我们就已经接到了16桌160个人的订餐,这几天我们12名工作人员做好了准备为顾客做服务,欢迎大家前来品尝!”旺晨餐饮负责人冯再治表示。
“橘黄色的日落吞没在海平线,夜色慢慢摊开露出星光点点……”
晚上7:30,一场“稻”梦田间音乐会盛宴在歌曲《小城夏天》中如约而至,11名歌手、乐手将现场氛围瞬间点燃,《稻香》《为爱痴狂》《喜欢你》,一首首歌曲轮番上阵。舞台置于旺草大坝稻田中央,以稻田山峰为背景,将舞台融于大自然,稻田音乐节又一次玩出了“新花样”。持续两个多小时的音乐会让游客、群众在“美好”中不愿离去,现场氛围热闹。
“现场的气氛很不错,观众们反应也很热烈,我们的音乐综合性很强,包括民谣、流行歌、经典老歌、摇滚乐都有,还有说唱音乐、电子音乐都有,因为音乐我们聚在了一起,一起感受夏天美妙的夜晚,我想这就是音乐的力量!”音乐总监伟东激动地说。
露营打卡地。李珊珊摄
当天,亮点纷呈的农文旅活动让近3万名游客及群众共赏“盛宴”,一起解锁初秋烂漫。集赏稻、品文化、尝美食、听音乐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新“场景”在这里徐徐展开。持续升温的稻田经济,成为绥阳挖掘消费潜力、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的新引擎。
旺草万亩大坝是贵州省19个万亩大坝之一,常年轮作种植油菜、水稻两万余亩。根据绥阳县打造“农业现代化样板区、农旅融合样板区”的目标,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过中国传统节日,增强地方文化自信。该镇策划了围绕“春夏秋冬”四季,集旅游、休闲娱乐、农业种植、音乐节等为一体的赏花经济、稻香经济,在金黄翠绿的万亩大坝,一场场贯穿整个年度的活动,不仅扮靓了乡村,也让群众的荷包鼓了起来。
稻田音乐节现场。李前勇摄
据了解,此次音乐节及系列活动是继“春山油学·花间集市”活动后,绥阳县立足良好的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旺草万亩大坝为核心场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来举办的,本次活动将持续1个月,陆续推出七夕、大学生路演、王者荣耀电竞、农民丰收节4个主题活动,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绥阳县融媒体中心)
<>一切都在酒里了!」
很多中国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在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里,沈腾和黄渤甚至通过中国的酒桌文化跟外星人杯酒交好,无意中还拯救了地球。
< class="pgc-img">>将酒变成宇宙的通用语言过于夸张了,但酒的确是自古以来各种情感最好的寄托。李白孤单时独酌「花间一壶酒」,苏轼想念家人时「把酒问青天」,将士出征前在「葡萄美酒夜光杯」中一醉方休……
下班相约同事去小酌一杯,也是日剧港剧里的最常见的场景。放下工作聊聊八卦互诉衷肠,喝酒成了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人们也需要一间「深夜食堂」和「百年酒馆」,在一瓶酒中相互治愈。
< class="pgc-img">>不过在很多国家,喝酒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不沾酒精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就像可口可乐推出一大堆无糖饮料,酒商们也不得不用无酒精饮料来吸引年轻人了。
这届年轻人不爱「劈酒」
五个六,六个斋,开你!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就领略到了广东的「劈酒」文化,各个社团招新结束后基本都会在学校附近的大排档聚餐,当然少不了大话骰和「劈酒」,从自罚三杯到直接「支吹」,最后总有几个人会被抬回宿舍。
< class="pgc-img">>可是,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对这种酒桌文化嗤之以鼻。
美国一项长期跟踪年轻人的研究项目 Monitoring the Future 指出,尽管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至少会偶尔喝酒,但 72% 的千禧一代表示不接受每天喝一到两杯酒,还有 33% 受访者表示想减少喝酒,理由包括身体健康和避免酒后乱性的尴尬等。
< class="pgc-img">>无独有偶,去年英国成年人的饮酒率创下了 2005 年以来的新低。根据英国健康调查(Health Survey for England)的数据,每周至少喝一次酒的成年人比例从 64.2%下降到了 56.9%,其中在 16 到 24 岁的年轻人中,不喝酒的比例达到 29%,十年前这个比例是 18%,
年轻人不爱喝酒,酒吧也冷清了不少,仅 2018 年一年,英国就有约 700 家酒吧关门结业。
< class="pgc-img">>就连嗜伏特加如命的战斗民族俄罗斯,也开始放下酒杯了。俄罗斯卫生部的数据显示,俄罗斯人的饮酒量比 5-7 年前减少了约 80%,而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俄罗斯人对酒精的兴趣都在下降,千禧一代比上一代人更是少了 25%
中国年轻人也不例外,根据《中国酒业周刊》去年发布的《「90 后」酒类消费图鉴》,18-25 岁在各种酒类的消费金融均比其他年段低 10% 以上,而成超过半数 90 后平均每月的酒类的消费不超过 1 单。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Newsweek
当然喝酒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只不过他们更加青睐低度数的酒精饮料。市场调研机构 Kantar Worldpanel 2016 年一项调查显示,酒精含量低于 1.2%的酒类销售额同比增长了近 30%,而用户对于低酒精和无酒精饮料需求增加了 8%。
如今这个比例还在持续增长,来自另一家机构的最新报告预计,从 2018 年到 2020 年这个市场还将增长 32%,无酒精饮料的潮流正在袭来。
无酒精酒类越来越丰富,无糖饮料后的新潮流
顾客的消费习惯发生变化,酒商也不得不通过改变来重新吸引顾客,纷纷推出了无酒精饮料产品。
这样的变化曾在在碳酸饮料市场上演,随着碳酸饮料销量不断创下历史新低,可口可乐等厂商频频推出无糖/低糖等主打健康的饮料。
< class="pgc-img">>▲无糖可乐 Coke No Sugar
跟无糖可乐一样,无酒精饮料也是在不含(少含)酒精的情况下保持酒的原有风味,以此来吸引那些害怕喝醉而不愿喝酒的消费者。
今年 1 月喜力啤酒正式在美国推出了无酒精啤酒「喜力 0.0」,而在此之前这款啤酒已经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推出,包装上还和普通啤酒做了区分,简直就是喜力啤酒的「零度可乐」。
< class="pgc-img">>「喜力 0.0」酒精含量为 0,每瓶 65 卡路里,为了让它的口味更加接近普通啤酒,据称喜力啤酒的酿酒师花费 2 年来研发这款无酒精啤酒,在去除酒精的同时加入了更多水果香味。
在「喜力 0.0」一个主题为「Open to all」系列广告里,可以看出这款无酒精啤酒的目标用户。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刻和场合来喝啤酒,聚会、运动、工作、照顾婴儿的父母,以及再也不用担心酒后驾驶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自:YouTube
喜力啤酒的品牌经理 Ashleigh Phelps 表示:
我们想创造一种无酒精啤酒,让人们喝完第二天不会头疼,依然可以舒舒服服做瑜伽带孩子。保持清醒是健康而幸福的。
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去年共推出了 12 款新的无酒精和低酒精啤酒,这也是这家拥有 180 年历史的啤酒厂商第一次推出无酒精啤酒,目前这一品类已经占到百威全球产量的 8%,百威希望在 2025 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 20%。
< class="pgc-img">>除了传统酒商,可口可乐最近也推出一款无酒精鸡尾酒饮料 BAR N?NE,有四种不同的风味。可口可乐的策略和创新总监 Sabrina Tandon 表示这款饮料能填补消费者对于无酒精饮料巨大的需求空白。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也涌现了一批专注于无酒精饮料的酒商,比如号称是「全球首款蒸馏型无酒精饮品品牌」的 Seedlip,Curious Elixirs 则通过 Kickstarter 众筹推出了无酒精鸡尾酒。
< class="pgc-img">>随着越来越多饮料商加入到无酒精饮料市场中,这也给了酒吧推出了无酒精饮料的机会,因为调酒师有了更多原材料可以使用。
在纽约曼哈顿,已经出现了一些无酒精酒吧。里面灯红酒绿的氛围没有变化,但翻开酒水单,上面是全都是无酒精饮料。据市场研究公司 Technomic 的数据,2016 年到 2017 年美国餐厅酒吧酒水单上的无酒精鸡尾酒数量增加了 13%。
< class="pgc-img">>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说的无酒精酒类(Non-alchoholic)未必就不含酒精,比如在美国酒精浓度小于 0.5% 的啤酒就可以称为「无酒精啤酒」,不过这已经比市面上的「无糖奶茶」要良心了。
这取决于不同的制作工艺,目前无酒精啤酒的酿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传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减少酒精含量,一种是用其他材料来代替酒精发酵,只有后者才能彻底不含酒精。
比如日本朝日啤酒旗下的无酒精精酿啤酒品牌 DRY ZERO 就没有采用大麦和啤酒花,而是调和啤酒麦汁发酵后的成分,这能去除啤酒的甜味和苦味,保持清爽的口感。
< class="pgc-img">>虽然从整个酒类市场来看,无酒精饮料还是一个相对小众品类,但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市场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这和无糖饮料的流行过程十分相似。
为什么要喝无酒精的酒?不仅仅是为了健康
无论喝无糖饮料还是无酒精酒类,很多人出发点都是希望更加健康。
为迎合消费者心理,像可口可乐这些饮料厂商甚至推出含有膳食纤维的「减肥可乐」,当然也被证明对减肥并不会有什么帮助,而代糖也存在着不少健康风险。
< class="pgc-img">>而无酒精饮料在这方面的问题则少得多,毕竟如果不含酒精确实不会对肝脏造成这么大负担了,而且一些无酒精啤酒还会加入一些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 B6。
< class="pgc-img">>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有更多人希望在聚会狂玩中保持清醒,参与「1 月戒酒」活动的人超过 500 万,一些酒吧为此推出的「无酒精之夜」也大受欢迎,也诞生了像「苏打俱乐部」(CLUB SODA)这种社交空间。
编者注:「1 月戒酒」指在假期过度饮酒后,再接下来一个月远离酒精以保持清醒。
「苏打俱乐部」创始人 Ruby Warrington 把这种无酒精的社交方式称为「清醒的好奇者」(sober curious)。
这看起来不那么性感,但人们存在一种误解,就是认为无酒精的社交活动是无聊无趣的。
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再在像父母辈一样,把下班后和同事上司喝酒当做必不可少的职场规则。 intage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日本人每月外出饮酒次数不到一次,其中 41.1% 的人几乎完全不外出喝酒。
< class="pgc-img">>▲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不过在很多人看来,无酒精酒类然无法取代真酒。除了口味之外,很多人喝酒追求的就是那种酒精带来的微醺感,无酒精啤酒虽然让每个人都千杯不醉,但也失去了这种乐趣。
因此无论无酒精酒类的味道做得如何逼真,也无法像无糖饮料一样通过食品科技达到与原品相似的体验,毕竟如果要让人醉倒的话干嘛还要做无酒精的酒。
< class="pgc-img">>至少在酒文化浓厚的中国,人们对于无酒精酒类的接受度还不高。无酒精啤酒宣传的「不用担心酒后驾驶」,在代驾业务兴起后也逐渐变得没有必要了。益普索发布的《2017 中国啤酒市场白皮书》指出,消费者普遍认为无醇或低醇的啤酒味道清淡。
当然有人认为无酒精饮料可以帮助酗酒人群慢慢戒酒,但就像电子烟无法帮助烟民戒烟一样,已经有专家指出无酒精啤酒对于酗酒者没有积极作用,反而会加深他们在社交场合的孤独感。
无论如何,无酒精酒类的消费需求正在扩大。商家们陆续推出的各种无酒精酒类,其实也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无糖饮料流行背后是人的理性压倒了嗜糖的天性,喝无酒精的酒也是类似,酒精能让大脑产生兴奋、抑制和喜悦等感觉的因子。
来,让我们干了这杯无酒精的酒。
题图和部分配图来自:《我们无法成为野兽》
>近,上海一家新开张的冰淇淋店凭借中药草本口味的产品走红,每天有数百人排队购买,日销量超千份。“中药冰淇淋一份卖到38元”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其实,“中药+”已带火不少产品,乌梅汤、养发饮、中药奶茶咖啡等各类“新中式”成为年轻人的消费新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手中的“冰美式”换成了“新中式”。近年来,从各大中医院到传统老字号药企,再到新生企业,都纷纷瞄准“脆皮青年”追求的“朋克养生之道”,入局中医药养生产品赛道。年轻人为何爱上了中医药养生?
记者探访:
对症开茶 中药茶饮店吸引年轻人打卡?
去年大批年轻人去中药店抓酸梅汤,今年,药材+茶饮的“新中式”进入大众视野,打破了“良药苦口”的偏见。茶饮里是否可以加中药?中药茶饮究竟是啥口感?8月14日,记者来到西安市北大街附近的一家中药茶饮店实地探访。
< class="pgc-img">>刚到茶饮店,记者便看到旁边紧挨着一家中医馆。走进茶饮店,能闻到浓郁的中药味。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正在熬制茶饮的茶底,且都是使用隔壁中医馆道地药材熬制。“茶底是每天新鲜熬制出来的纯中药,具有功效。”工作人员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该茶饮店和中医馆都是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产业,这是公司借助中医馆的优势,通过“免费把脉,下单茶饮”的形式“对症开茶”,推出的茶饮养生新模式。怡康中药部经理王佐仁介绍,店内饮品都是由中医馆中医调配,在确保适合大众饮用的同时调整口感。“创店初衷是想宣传中药文化,让大家更了解中药,目前来看效果不错,自今年6月开业以来,店内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打卡,目前正在筹备其他门店。”
润泽肺海茶、明眸熬夜露、轻盈薏伏茶、固元五谷茶、清心冰梅汤……店内售卖饮品有很多款,据介绍,这些都是根据年轻人特点研发的。比如现在年轻人经常熬夜,就用决明子、牛蒡子、金银花等熬制清热明目的熬夜饮品,还有用陈皮、麦冬、胎菊、百合等熬制的滋阴润肺茶,用薏米、茯苓、栀子熬制的祛湿消肿茶等 。此外,根据四时变化茶饮也有变化,比如夏季会有乌梅、山楂、甘草、陈皮等熬制的具有开胃解暑功效的冰梅茶。
中药是否可以和茶饮“组cp”?王佐仁解释,有很多药食同源的药材,例如姜、肉桂等做菜时是调味料,但在中药里则是药材。“店里用的药材都来自卫健委发布的药食同源名单,比如当归、西洋参、人参、枸杞等,可以加入茶饮中。除了孕妇、哺乳期女性和高血糖等特殊人群,基本都可以饮用,属于养生茶饮。”王佐仁介绍,消费者在购买中药茶饮前,还可以在旁边中医馆进行免费把脉,辨别自己体质,然后再购买适合自己体质的中药茶饮。
< class="pgc-img">>“感觉很新鲜,而且喝着觉得很健康,就想尝试一下。”小田今年21岁,她说,自己以前没听说过中药也可以做茶饮,在网上看到了推荐,很好奇,就前来打卡。购买了一杯“熬夜露”,喝了一口后,小田告诉记者,“能明显喝出中药味道,但不是中药汤药那种苦,能接受,后味是甜的。”
中药茶饮膳食火起来
“药食同源”成新生代消费热门
“主打一个‘朋克养生’,喝茶的过程更有仪式感了。”“谁说我们这届年轻人不养生?这不就来了吗。”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记者搜索发现,国内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中药茶饮店,不少消费者购买后晒出图片分享。
去年,中药馆买酸梅汤的话题一度登上短视频平台热搜,随后这股“中药味”十足的养生新风尚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吹起,中药茶饮成为众多年轻人社交圈里的“新宠”。今年5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布了自主研发的3款“中药茶饮特色方”,包括酸梅汤、荷叶祛湿茶和安神助眠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西安市中医医院以及一些中医馆、中药店也逐渐推出养生中药茶饮。
除了茶饮,记者注意到西安还有药膳餐饮店。麦冬炝拌沙松尖、党参凤爪、陈皮樱桃萝卜、田七杏仁、当归羊肉……市民张先生前些日子在雁塔区花间路一家药膳餐饮店品尝了药膳。“中药味道不浓烈,这种养生菜肴创新又好吃。”张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只知道中药能治病,没想到还能做成美味膳食,既好吃又健康。”在张先生看来,因为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关系,如今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养生需求的增加,药膳受到关注和追捧。“不管食用效果如何,在心理作用方面还是有‘疗效’的,看着菜单就觉得健康了。”张先生说。
中药茶饮、中药膳食为什么这么火?《2023中国新消费趋势白皮书》显示,超过四成的“00后”选择为健康花钱,购买过功能性保健食品或保健仪器。新华网2022年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也显示,年轻人已经成为养生消费主力军。其中18-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到了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同时具有保健和食物功能的“药食同源”产品成为新生代消费热门,不少医疗机构、中医药企业开始加速研发各类中药养生饮品、食品,做“养生生意”。
医生: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养生的关键
陕西省中医医院营养科医生尹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药养生饮品和食品火起来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强烈的中医药文化自信,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同时,这也有赖于大家健康意识的提升,如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等观念广受大众认可,而营养食疗恰恰可以达到中医治未病的效果,这就给中药膳食养生带来市场空间。
不过,尹薇也提醒,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消费者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茶饮或食物。她说,每个人的体质和需求是不同的,最好在购买前咨询医生或中医师。“一些养生茶饮和食物的中草药成分可能会与某些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如果正在服用药物,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如果对某些食物或草药有过敏史,也要注意查看成分表。另外,某些中药可能具有提神醒脑或安神助眠的效果,服用前要考虑自己的作息和身体状况。”
< class="pgc-img">>尹薇还提到,养生在于平时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养生的关键。如果一边暴饮暴食、昼伏夜出,一边又想通过吃几顿中药膳食、喝几杯中药茶饮来养生,是不现实的。
专家:
从市场监管方面给中医药养生行业去“虚火”
面对中医药养生的热潮,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也表示“乐见其成”,他说这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表现。但王晓勇认为,中医药融入健康养生产业还需要监管部门的强力监管,要从市场监管方面给中医药养生行业去“虚火”;也需要权威专业机构积极科普,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辨别能力,不能让企业夸大功效,让消费者交了“智商税”。同时,王晓勇表示,要鼓励相关企业和权威专业医疗或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真正靠谱、利民的健康养生产品,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中医药养生的更多可能。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相
编辑:祎清